不懂拒绝,你就注定吃亏一辈子-掌控情绪:切断让你“难以拒绝”的因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恐惧不紧张,建立能够勇敢“拒绝一切不合理要求”的心理。

    掌控好你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状态——区分为控制情绪能力的高低。有的人总能保持好情绪,有的人则坏情绪缠身。这种能力影响意志力,决定判断力,并在根本上主导了行动力。而且你会发现,但凡成功的人士,他们似乎都有着天然的正面情绪,拥有很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他们自信与平和,也拥有源源不绝的勇气。

    看起来,普通人与他们的差距实在太远,你是不是从中感到自己的不足呢?不过,如果排除掉那些难以控制的外力因素,比如运气、机遇或人脉,你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确实不如他们吗?我相信不会的,因为在无数次测验中,多数人都会立刻反驳说:“不可能,我的智商一点不比他们差,我相信自己也能做好。”

    但是,对于真正的差距,你看到是什么了吗?

    答案是:检测和控制这些坏情绪的能力。

    事实上,这让你与成功者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些难以量化的东西,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智商、学历、金钱、背景和机会。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摆正自己的位置,用一面镜子好好地观察一下自己,你立刻发现:原来正是这一点,使自己落于人后!

    凡是情绪失去了控制的人,体内一定总是充斥着负能量。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情绪管理能力差的人,不但精力不足,而且意志消极。他们对待工作不认真,对待朋友不真诚,对待亲人也不用心。事实上,他们对于任何事都是应付性的,既不善于做出承诺,也不勇于做出拒绝。

    你可以对照情绪测试题,测一测自己身上有多少类似的情绪怪病。一个人只有做到情绪稳定,才能实现自己心理层面的成熟。只有做到完全调控与疏导自身的情绪状态,提升情绪水平,才能远离让自己丧失判断力和勇气的消极因素,用平稳的心态迎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情绪自测题

    下面是本套测试题的测试结果对照。

    优:17~26分,最优等级——情绪稳定

    处于这个区间的人,他的情绪一般会很稳定,即便遇到较大的挫折,也不会大起大落。他的意志力也很强,处事冷静、思维理性,总能第一时间直面现实,不逃避问题。他也具有很强的行动力,如果有一件事情会让自己难堪,就一定当面拒绝,而不是得过且过。

    良:13~16分,合格等级——情绪基本稳定

    如果得分在这一区间,说明你的情绪管理能力基本合格。虽然你的情绪会在遇到刺激时产生起伏,但不会失控,经常略有波动就能逐渐自我控制。你可以沉着地应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虽有受挫感,但并不至于犯下大错。当然,这一区间的人在应对突发状况或较大事件时,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较弱的。

    差:0~12分,较差等级——情绪失控

    假如你的得分在这一区间,说明你的情绪问题较为严重,也是一个特别“不会拒绝”的人。你经常烦恼缠身,无法摆脱;你可能不断地用一个新的错误弥补旧的错误,很难冷静地对待生活和工作中别人提出来的各种要求。向别人说“不”,这对你来说并不简单,因为你很容易受到环境和他人的支配而不知所措,会被他人利用,会很容易被说服,但事后又极度后悔。所以,这种情况的高频率出现,在你身上引发了一系列的情绪“并发症”,比如急躁不安、失眠、焦虑和易怒等。

    转换思维,同这个世界和解

    皮特去年12月份经常和妻子吵架,但他事后自责甚深。在圣诞节的夜里两人再次发生争执时,他对妻子提出的一个过分要求没有拒绝,然后深夜走出家门,喝得酩酊大醉,砸坏了一家超市的大门,被警察逮捕。今年3月份,他在公司受到不公正待遇,和上司产生摩擦,回到家打了自己的孩子,被儿童保护部门破门而入,差点失去孩子的监护权。

    “我每次都很自责,有很深的罪恶感,认为是自己无能,才使生活发展到这种境地。”皮特懊恼地说。

    但这正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以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虽然别人做得不对,但自己无法当即解决,没有勇气提出对方的过错,反而藏在心里,伤害自身的情绪平衡。一旦时机合适,出现诱因,就会爆发出来。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则,就是不要被其他人的恶意情绪干扰和主导自己的选择。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地超然物外,对他们置之不理,但也不可以过度分心,打乱正常的生活状态。就像皮特偶尔会产生的罪恶想法:“我简直要被他气死了,那个浑蛋,我一定让他尝尝我的厉害,我必须给他点颜色瞧瞧!”与其说他在攻击别人,不如说他在痛恨自己——当场咽下了这口气,只敢在事后狂叫。

    “在受挫时,你为什么如此愤怒?”

    皮特郁闷地说:“可能因为上司老在背后讲我坏话,也可能由于妻子总是当着邻居的面给我难堪,让我难以接受,但当时又不方便发作。”

    “但是,这样你就有权利气急败坏了吗?对方激怒你的目的一定是让你大为恼火,变得情绪失控。你的妻子也许对你其他的一些事情有所不满,你应该去沟通,而不是愤怒。否则你就完全中计了,非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毁了你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情况很普遍,人们是如此容易被激怒,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一方面,这样会给别人留下情绪化的印象,让人觉得你是个情绪怪物,不敢和你沟通,也不会给你好机会;另一方面,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为这些互相对立的情绪占据了你的内心,打乱了你的理性思维模式,牵扯了你思考其他重要事情的精力,最后就让你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为了一个连你自己都讨厌无比的人。

    比如皮特,他很难将心魔从体内驱逐出去。他的本能习惯已经建立,总是在想——这人如此伤害我,我岂能原谅他?或者:假如我不发作一下,妻子是不是会瞧不起我?

    因为这样的理由,皮特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难以放弃仇恨。他每天带着怒气和怨气上班、下班,面对上司和妻子,甚至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只能惹祸的人。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给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你的老板怎么看待你?”

    “你的同事如何与你相处?”

    “妻子又如何审视你呢?”

    我要让皮特明白,这么下去他将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生活也将变得一团糟糕,惹上无休无止的麻烦。上司对他的印象变坏、同事不断地疏远他、妻子每天都在误解他、孩子也畏惧他。最终,罪恶感伤害了他自己,完全摧毁了他的生活。

    1.你只能选择活在当下

    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谁也没有办法回到过去。这时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我到底图什么?”只有当下的生活才是重要的,过去只是我们大脑中的历史,因此,放下过去,面向未来,这是唯一的选择。

    2.从挫折中寻找积极的东西

    挫折已经产生了,愤怒也已经是过去式。你可能受到了伤害,但即便你不选择宽容,仇恨和罪恶感又能为你带来什么呢?

    好好想一想这个疑问,你会看到,在挫折降临时,除了焦虑、烦恼、狭隘、痛苦和无穷无尽的纠结之外,纠缠在坏情绪中,你不会看到任何积极的东西。你不想走出来吗?那么就只能待在这里面,永远拔不出腿来,而且时时刻刻都要拿“过去”惩罚你的现在和未来,你的情绪将更加糟糕。

    因此,要拨开挫折的灰烬,找到明天的希望,而不是带着过去的负担上路。你要知道,若你背负挫折感走进明天,你没有办法适应激烈的竞争,只能被这座大山压垮,很难再次爬起来,就像皮特的愤怒一样——除了虐待自己,对于生活毫无裨益!

    3.换一个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想法

    现在,你到了需要换一个角度的时刻。坐在椅子上,合上过去这本厚厚的书,告诉自己:“那些让我感觉很不爽的事情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了,我还要将心情变得更加不堪吗?我难道不能产生强大的勇气来把后面的事情做好吗?”

    我相信,这才是新生的开始。而且,此时你一定能够意识到——必须保护自己可贵的精力,小心谨慎地把它们用到今天和未来,而不是浪费在对于灰暗过去的怀念和罪恶感上。因为昨天你已经对不起自己了,就不要再失去你的现在和明天,同这个世界和解吧。

    “负面经验”会毁灭一个人的精神

    有人说:“老板总是把我的功劳据为己有,不管干什么,只要做出成绩,就成了他的功劳。这种事经常发生,而且更可恨的是,同事也都站在老板一边,没人愿意帮我说话,人人都对这种事习以为常。”

    有人说:“我对这个社会很不满,因为几乎每天都有我无法容忍的事件,我对社会上的不法事件十分愤怒,也感到特别焦虑。”

    有人说:“我不想原谅那个家伙,因为我怕还有下一次,他总这样,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他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我该怎么办?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人说:“我的努力总是换不来回报,而别人却可以。对此我一肚子的怨气,所以经常向同事发火,向家人发火,甚至打过我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却遇到麻烦,根本没有头绪!”

    有人说:“他们觉得我不够宽容,这是我缺乏朋友的原因?在我的生活中没有沟通,没有倾诉,也没人给我出主意。事实上,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座监狱,更可怕的是,我连一个做伴的狱友都没有。”

    有人说:“我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太多的不公平对待,从老板到客户,从客户到同事,他们都不是好东西。我在生活中也找不到什么乐趣,就好像一直受欺负的只有我自己,我无法拒绝那些过分的要求,心情简直太坏了。总的来看,我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但我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应反思,这不是我的责任!”

    在我们心中,藏着很多负面情绪,但在我们仔细追寻它们的根源时,你会发现虽然自己十分愤怒和不满,但有的并非基于客观发生的事实。只不过是你不由自主地假设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件,自己设想和幻想了一些不公平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人对外界格外警惕,并形成了大量的负面经验。

    比如——

    当有人背着一个人去找上司汇报工作时,如果出来后还对这个人遮遮掩掩,他就开始怀疑:“这人是不是去打我的小报告了?”

    当同事正在聊天时,如果一人走过去,他们就不说话了,这个人就觉得这帮人肯定在说他坏话。

    当有个人今天在电梯间没有和此人打招呼时,他就觉得自己得罪了对方,对方一定会想办法算计他。

    当对方用很特别的语气和他说话时,他就忐忑不安,猜不透对方在想什么,也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左右两难。

    生活中,你觉得有人总是针对你吗?

    皮埃尔说:“基于这些负面经验,影响到了人们的判断力。人们也经常会陷入很多根本没有价值的忧虑之中。人们总是觉得有人针对他,或者感叹自己为何如此倒霉呢。他们伤心地述说,并呼唤救星,但实际上这些情况大多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在珠海工作的王小姐喜欢把自己装扮成圣人,把别人视作是“小人”。这当然让她的生活一片混乱,而且她已经苦不堪言了。她说:“我总是喜欢给自己制造一些相应的情绪,比如一件事情不顺利,我就把责任推给环境或者自己身边的人,然后为自己寻找理由,我会告诉自己,完全是某个人的问题,是他在暗中搞鬼,才让我没有顺利地实现目标,因此他们都是坏人,我自己很无辜。”

    她感觉自己已经得了严重的忧郁症,因为对于事情的看法总是悲观的、消极的。她没有任何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可以用来寄托,也缺乏做事的动力,经常临时变卦,还不时地欺骗自己和别人。她当然也不是一个果断和勇敢的人,即便遭遇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也会颓废,躲在家里不接电话,不出去工作。

    当朋友劝她振作时,她的态度往往是:“我就这样,你不用管我!”

    王小姐对于生活的态度是悲观和空虚的,她对于人际关系的态度是消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对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充满了怀疑,也积累了太多的负面经验。这造成了她不管干什么,都不会思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必需的付出,而是眼睛只盯着别人。

    所以,当积累了太多的负面经验时,不管是必须做或者并不强制你做的工作,你都统统提不起兴趣。在生活中你没有什么动力,当然也没有远大的目标。而且,你会有失眠的习惯,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经常睡懒觉。在咨询中我发现,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工作也容易疲劳,他们可能刚起床就又困了,于是吃完饭又去休息。

    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带着这样的状态去工作,一是没有基本的注意力,二是缺乏必要的工作效率。而且,他还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要警惕“负面经验”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注意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

    成为乐观主义者

    在我看来,悲观主义者的表现通常是:他们习惯性地将一切积极和乐观的现象视作噩梦的开始。不管进展有多顺利,他们都觉得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陷阱等着自己,马上就会掉进去了,而且毫无解决之道。

    当你绞尽脑汁打消其疑虑时,无论提供了多么合理的论据,他们都能从中发现悲观的元素,并把它迅速放大扩充,成为新的“陷阱”。在生活中,悲观主义者是不幸的,他们出于对未来的不看好,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表现出自己不思进取的一面,也不懂得如何击退消极情绪的侵袭。

    夏女士目前就陷入了类似的忧虑。她说:“周老师,我在市郊开了一家超市,已经营业六个月了,生意还可以。但我却想关掉它,因为我担心如果真的能赚很多钱,那么我的收入就会大大地超过丈夫。我的丈夫在电信部门上班,是一名普通职员,每月赚不了多少钱,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也没有暴富之机,显然他是一个不会发财的人。”

    我问她:“夫妻二人有一个能增加家庭收入,这是一件好事啊,那你担心什么呢?”

    夏女士忧心忡忡地说:“不,周老师,我认为恰恰相反,这会令他产生危机感,进而感觉我不再那么可爱了。这会让我们的婚姻出现问题,就像那些电视剧中的故事一样。到时,他不爱我了怎么办?对此,我只要稍一想到,就变得无法入眠,脑海中时刻都闪现出这些可怕的结果。”

    因此,夏女士于自己的事业失去了“关注”,变得不再那么关心它的经营。她每天都会“无意”地犯些错误:在傍晚黄金时段突然宣布下班关门,或者有一些货源紧张的产品,她忘了提前给供货商打电话,导致最近半个月的销售直线下降。她在有意地促使自己的生意破产,以避免“老公不再爱她”这个假想中的后果。

    我和她共计谈了8次,超过了3周时间。经过反复开导,她才决心将家事与事业分开。我告诉夏女士,一个人对于婚姻挫折的恐惧,不能成为主宰自己事业成败的关键。否则,按照这种悲观主义的逻辑走下去,她早晚还是会失去自己的丈夫。夏女士明白了这一点,重新将重心放到了超市的经营上,后来把自己的事业做得很好。当然,她的老公也依然爱她。

    不少人在莫名其妙地担心:“即便我一开始如愿了,可到最后还是会失败的。”他们觉得悲观的现实绝不会放过自己,某些挫折一定在某个路口守株待兔,等着他主动送上门去,给他致命一击。基于这种心态,他们宁可蹲在原地不动,也不敢采取行动。他们总是不敢拒绝坏消息,却勇敢地拒绝了上帝的礼物。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但这恰恰是造成多数人失败的原因之一。

    有一名叫张可的市场部门的员工很想调去销售部门工作。他觉得市场部门的工作太简单了,只有做销售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但是他同时又十分担心:“假如我真得到了这份工作,我是否能够胜任呢?”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即便上司有意给他机会,张可也总是不经意间在关键时刻出现错误,又毁掉了自己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他无法拒绝这种悲观情绪的控制,无法把它赶出自己的内心。于是在那段时间,他迷恋上了泡吧,在公司外面的酒吧,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喝得酩酊大醉的身影。张可在逃避,并且被自己的悲观主义情结绑架了。

    观察了一个月后,我向他的行政主管讲明了这个情况,告诉他原因。然后,我请张可参加了我的培训课程,进行了两个月的心理调节。最后,他终于坦然地接受了自己体内乐观的能量,不再拒绝野心的号召,进入销售部,还成为了一名能干的核心员工。

    很多人在下定决心去做一件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事情时,会产生一些奇怪的心理——他制定了计划,也信心满满,却临时止步而不敢向前。这是因为他害怕计划的失败——他可能无法接受任何期望之外的结果。在这种心理的主导下,他的人生就经常止步不前,出现挫折。只有不让悲观情绪主宰头脑,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获得平衡的生活方式。

    把坏情绪锁在笼子里

    早在7年前,我就在咨询中发现,对情绪进行长期的观察和交流,不但有助于预测自己的未来状态,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能够识别自身情绪变化的良性机制,把那些不良情绪统统关进“监狱”。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跟踪有说不尽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情绪失去控制之前的15秒钟之内就敏锐地觉察到它,并且采取有力的制止行动,修正自己的内心状态,不至于做出失控的行为。

    方法很简单:

    1.记录自己的即时情绪。

    2.记录自己在某些事件后的感悟与理解。

    3.建立自己的健康日志。

    对于以上三点,争取每天都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把自己身体的即时反应,如心跳、睡眠、体重、心情等数据毫无遗漏地记在纸上,便于每周进行一次总结。

    睡眠:

    睡觉好不好?

    能不能记下每天睡觉的时间和每天醒来的时间?

    你是否经常失眠,有何应对之策?

    饮食:

    吃得怎么样?

    吃早餐吗?

    记下三餐的时间了吗?

    饭量的变化如何?

    情绪频率:

    很容易波动?

    你什么时候会生气?

    记下生气的次数(每周)。

    记下每次情绪波动的时间。

    有没有记录自己生气的原因?

    工作时长:

    工作压力很大吗?

    你的工作有无休息日?

    你每天上下班的时间?

    工作的劳累程度?

    工作的心情好坏?

    你在工作中有对手吗?

    对手让你愤怒和感到压力了吗?

    记下每天的应对之策和效果。

    天气:

    能不能记下每天对天气的看法?

    你对于天气的敏感度有多大?

    你平时很在意天气的好坏吗?

    如果天气不好,记下你的反应?

    在天气不好时,你平复情绪的方法是什么?

    情绪指数:

    情绪波动的范围和性质?

    你很容易生气吗?

    什么时候感觉有幸福感,时间长度?

    伤心的频率?

    什么时候感觉到平静,经常有吗?

    如何看待自己的形象?

    喜欢今天的自己吗?

    健康:

    身体指标怎么样?

    瘦弱还是肥胖?

    体重又增加了吗?

    如果你偏向肥胖,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吃得太多吗?

    当这种记录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从对自身的情绪数据的收集中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在过去曾经对它视而不见但又一直存在的问题,还能发现它背后的原因。你也能由此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从本质上找到解决的方法。

    这种记录是枯燥的,但只要持续超过两个月,神奇的效果就会出现。你的亲身体验一定会不断地告诉你每天的经历,让你从中体会到情绪管理的好处,轻而易举地发现那些提升自我控制力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能对别人产生理解之心,不至于再像以前那么愤怒或羞涩。

    问题:这种方式需要坚持多长时间呢?

    答案:一直记录下去,让它成为自己终生的习惯。

    最后,我的一份忠告是,当你开始追踪记录自己的各种情绪并建立日志时,我并不是让你在记录的同时把情绪积攒下来,而是对数据进行针对性的收集。与此同时,为那些不良情绪建立一座监狱,这是关键的目的,尽可能多地看到问题,再想办法去处理,如此就可做到有的放矢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