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生气-守柔心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死后才变得僵硬;

    水性至柔,故能驰骋天下;

    风气至,故能深入无阻;

    柔弱一点很好,柔弱能胜刚强。

    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最深刻,

    老子教我们守柔,

    正是守住生命的根本。

    【核心提示】

    内心柔和如婴儿,心无成见似明镜,为政治国不赖智,男女交合能守雌,心与道通无功利。此之谓玄德。

    玄德归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元)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知)乎?天门开阖,能(无)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元)德。(今本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涤)除玄蓝(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帛书本)

    《老子》一书以道、德为篇,主要阐述了修心与为政(治国)这两大原理,此处便是先讲到修身的要点,后述为政治国的要领。各三个“天问”。历来对这六句“天问”有着不同的阐释,各说都有异趣,我觉得其中还是李零的阐释最精彩[2]:

    我们能负阴抱阳,(紧紧怀抱父母所赐的灵魂),就(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骨弱筋柔,呼吸匀停,永远葆有最初的生命力吗?我们能心如明镜,一尘不染,爱民如子,治国有方,却不靠智慧吗?我们能心与道通,豁然开朗,知雄守雌,摒弃聪明吗?

    李零把“载营魄抱一”,释为“负阴抱阳”,很通俗也很准确,但他又把“抱一”释为“紧紧怀抱着父母所赐的灵魂”则不免生硬。“载”,一可为发语词,如“载歌载舞”;一可为动词,承载之义。二者都通,但结合先秦古籍来看,作为“承载”更恰当。《楚辞》中有“载营魄而登遐兮”,载就是抱持的意思。“营魄”,既可分开,也可合用。“营”,与“卫”相对,是人生命中的血液与养分,“卫”,则是指人生命的本能活动。“营魄”合称则是“魂魄”之意。古人称“魂”为人之阳神,“魄”为人的阴神。宋儒则把它们称为阴阳二气。“抱一”,有的理解为合二为一,有的则理解为抱持着道,“一”即“道”。其实,很多学者根据“太一”来理解“一”是“道”的别名,是于理不通的。老子说:“道生一”。那么,这个“一”还是“道”吗?那岂不是道生道了?我认为“抱一”应当和“玄同”之义差不多,就是“同一”。“载营魄抱一”也就是负载着魂魄合二为一,也就是负阴抱阳,合二为一。这样,“能无离乎”,就是顺承而来的发问,“(我们负阴抱阳,合二为一,)能永远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帛书本作“抟气致柔”。“专”可通为“抟”。多数人都将“抟”解为“揉合”,气能揉合吗?像女娃抟土造人一样,把气揉合成团?“抟气致柔”之“抟”当理解为“集聚”“凭借”。“气”指心气。集聚心气,或凭借着心气,能使我们内心柔和。但是老子马上来了一个发问:能婴儿乎?意即能像婴儿那样永远葆有蓬勃的生命力吗?

    “涤除玄览”,帛书本作“涤除玄鉴”“鉴”和“览”有何不同?有意思的是,现代用五笔打字的话,这两个字的输入法是一样,打出来后必须在二者中择其一。“鉴”是镜子,“览”是观看。镜子本来是用来观看的,所以意思差不多。那么“玄览”“玄鉴”又是什么?是成见,而且是很深的成见。“涤除玄览(鉴)”,就是心无成见,胸勿塞滞。有成见即有污点。所以老子问:涤除心中的成见之后,能做到没有半点瑕疵,一尘不染吗?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帛书本作“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李零先生特别提醒我们,这里是“国”而不是“邦”。学术界认为,汉以后,因避刘邦之讳,改“邦”为“国”,故对照帛书本和今本,《老子》书中有二十七处这样的改动,如“邦之利器不可示人”等都改为了“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而惟独此处未作改动。不知何故?李零先生未作解释。“能无为乎”,好理解了;“能毋以知乎”是什么意思?是“无知”吗?古代“知”既指知识、懂得,也可通“智”,是“智”的古体。前文多处讲过,老子并非主张无知,反对知识,不是反智主义者。而“智”,既有聪明、智慧之义,还有计谋、机巧等义。老子所主张的“无知”,正是主张反对计谋、机巧。爱民治国,能不使用计谋,不依赖自己的智能吗?这里老子讲出了一个为政治国的深刻的原理,那就是作为统治者,即使是天纵聪明者,也不能轻用自己的智能来处理国家大事,而应该集中大家的力量,综合大家的所思所想来作决断,决不能倚仗自己一人的想法或才能,轻下结论,妄作主张,因为这样做,就是独裁、专制。这就是“无为”的真正内涵和旨意。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一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天门”一词上。什么是“天门”?一说,天门是万物生死之门,同于“玄牝之门”“众妙之门”;一说,天门是鼻孔,指耳目感官对外界的感知。“为雌”,就是守雌、守静。不赞成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既然天门是玄牝之门,也就是雌,又何必再来一个“为雌”呢?其实,这不是叠床架屋。天门虽然是万物生死出入之门,是玄牝之门,但能不能“为雌”“守静”关系重大。此处的“雌”不是作为性别的名词,而是指一种状态,即静的状态。“天门开阖”即指男女交合。男女交合,女子为雌,守静,静而能胜。因此,为雌、守静,就是守道,就是惟道是从。正是前文讲过的,因为“玄牝(之门)”本身不是道。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帛书本作“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明白四达”,就是内心明明白白,精神四达开阔。“毋以为”就是“无以为”,就是没有功利目的。既明白四达,又无以为,就是心与道通,心与道合。

    “生之畜之”,就是“道生之德畜之”的简化。显然,本章是承接上一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而来的。是对天道的进一步阐述发挥,并且把道和“玄德”联系起来。

    “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这仍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强调,是“正言若反”辩证思维方式的体现。只不过,老子把这种天道“无为”的精神表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称之为“玄德”。

    “玄德”,是一种至大至厚的德。《周易》曰:厚德载物。深厚的德,方可承载万物,包容万物,就是负阴抱阳而不离,内心柔和如婴儿,心无成见似明镜,为政治国不赖智,男女交合能守雌,心与道通无功利。可见,这种玄德既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一种自我修炼的人生哲学。人处世间,诱惑太多,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即使看透红尘也难免心染尘垢;人处世间,坎坷颇多,前程多歧,因缘凑泊,即使气定神闲也难免心滞成见;人生在世,遭遇太多,鸡毛蒜皮,家国大业,即使功成名遂也难免心性柔和。

    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人生修养,用老子的“飞刀”修炼我们的心态,惟道是从,惟德是依。

    【核心提示】

    坚强=僵硬。人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死后则变得僵硬。可见,柔弱方是生命的原生态。

    生则柔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今本第四十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帛书本)

    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楚简本)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深刻的。老子一个“道”字,囊括了宇宙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老子一个“无为”,引起两千年来多少人的丰富联想和争议。这里,老子仅仅一句“反者道之动”五个字的话,更引起了学者们多少互相论难。

    大家都知道,“反者道之动”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辩证法命题,总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之基础。但究竟什么是“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孙以楷先生在他的《老子通论》一书中概括了近代以来学术界的三种不同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反,复也,是返无,返本,静极而复;一种解释认为反是相反、对立;一种解释认为反是转化。这里不详述。孙以楷先生认为,三种解释都可取,且互不排斥,并提出,“反”具有上述三种解释的含义。第一,反就是否定;第二,反是转化;第三,反是矛盾发展的动力。这就是说,反,体现了运动的动力,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的形式。这一解释总体上是不错的。但老子其时,并没有自觉的辩证法体系,他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不会像孙以楷先生所说的那么精到。那么,此章的“反”,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联系老子书中所提到的“反”,大体有两处:

    一个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一个是“正言若反”。

    关于第一个“反”,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最通俗[3]。他结合佛的名号有“善逝”一说来解释,认为,“逝”是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代表无尽无限,形容难以言喻之大。至于“远”,他说无远弗届,四通八届,没有不及的地方,也是无穷无尽的意思;至于“反”,他说,最远的就是最近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只要神志清醒,好好张眼一看,天边就在眼前。反,似乎就是眼前。此说挺有趣,挺合辩证法的。关于第二个“反”,孙中原先生的解释最全面[4],他列出了老子书中十四个“正言若反”的命题,和十处先贤对“正言若反”的阐释,对它作出了总概括,指出,“正言若反”是老子的一种辩证逻辑思维方式,是相反相为用、似非而是之义。总之,“反是为了正”。

    因此,结合老子书中两处“反”字,可以断定,“反者道之动”的“反”,接近于“无”的意思。什么是无?无者天地之始,也就是道运动的开端。无、大、逝、远、反,都是道的运动状态,反,是为了道的运动,没有反,就没有道动。正是指道的存在,似可称之为静,所以老子又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然而,人们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反者道之动”的理解上,而忽视了对“弱者道之用”的阐释。

    什么是“道之用”?朱子曰:中者道之体,和者道之用。儒道之体用不同,即此可见。道既有体有用,那么所谓道之用,当是作用、功能之意。在新儒家看来,道之用是和,在老子看来,道之用是弱。这里的弱的意思,当是指柔弱。所以,老子反复强调守柔守弱。

    李零的解释是于矛盾双方中,老子总是取弱势立场。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道总是取弱势立场。但是,这种弱不是无原则的弱,无条件的弱。老子总是把柔弱连用,弱强对立,其意是要显柔避坚,以弱敌强。保持弱势,为自己预留空间。不称霸,有所畏惧,才会最终无所畏惧。

    我们且看老子对坚强的理解。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今本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生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帛书本)

    这里,坚强=僵硬。人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死后则变得僵硬。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和脆弱的,死亡以后则变得枯槁。可见,坚强的属于僵死之状,柔弱的是生长之态。老子从万物与人的生死状态的观察中总结出一条规律,柔弱是生命力的表征,而坚强则是生命力衰竭的表现。孙以楷说,弱是现象,柔是本质,分析得很透辟。人的身体上舌头最软,牙齿最硬,可人一到老年,牙齿早脱落了,可舌头还能曲能伸。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柔弱看作为是软弱无力。真正的生命活力就体现在柔上,能曲能伸,能折能弯;所以人能守柔,正是生机活力的表现。战争也一样,用兵喜欢逞强的,往往最先失败,被消灭。这规律应该是普遍的,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不一定是最有用的,看上去很强大的东西不一定真的强大。楚令尹孙叔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死后,大王要赏我一块地,你就要楚国最差的地。按规定,功臣封地两代后收回,但孙叔的地,谁也不要,反而世代相袭。

    倒是“木强则折”一句,有些不好理解。木本也属于万物草木一类,老子何以要在“兵强则灭”之后,突出“木强则折”呢?再说“兵”和“木”也不可类比。

    不过,有的版本中却作“木强则兵”,还有的版本则作“木强则共”,帛书本则作“木强则恒”。百余年来,学者多采“木强则折”。但不管哪一种,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解,从整章来看都于义不通。

    “木强则折”的“木强”,绝不是树木或木材之义,当理解为质直刚强。自然界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粒种子发出的幼芽能够穿透厚厚的土层,相反,一颗刚强的铁钉钻进地里,反而可能折断,这不是质直刚强的易折吗?这也就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的幼芽可以向上生长,强大的铁钉反而下挫。

    当然,老子不是说坚强的东西要不得,一概否定坚强。老子是将柔弱与坚强对举,没有坚强当然也就不存在柔弱。老子从守柔守弱的“本位主义”出发,告诉人生处世的一条规律,一个哲理,这就是柔弱胜坚强,提出了“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差别:一是“守柔曰强”(第五十二章),即真正的强是守柔,表现上的强是僵硬。二是“心使气曰强”(第五十五章),“心使气”则损生,是以意使气,是逞强,不是发乎本性合乎自然的强,不是真正的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命题,进一步说明“无为胜有为”“无为无不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今本第四十三章)

    因其柔,故能驰骋;因其虚,故能深入。水性至柔,故能驰骋天下;风、气至虚,故能无孔不入。前者属于“无有”,后者属于“无间”。同样,不言之教,属于“无有”,无为之益,也属于“无有”,它能深入人心,它能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无为的作用,天下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孙以楷先生在批驳了其他人的误解后,解释道:“老子肯定了‘不言之教’,他为天下之人不能理解,不能重视‘不言之教’而惋惜。”显然是过度阐释。即使老子知道天下之人未必能理解“不言之教”,同时更应知道恐怕天下人更难以理解他的“无有入无间”的“为而无不为”哲学,后者他尚且没有惋惜,又怎么会在这一章的后半句中突然来一句惋惜呢?况且,老子也说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可是却没有人做得到。

    老子的思想处处体现着法自然的天道思想。在第七十八章里,老子再一次用水性作喻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是对第四十三章论述的主旨作进一步强调。

    【核心提示】

    世上不乏聪明人,但聪明人未必周全。世间只有文曲星,没有文直星。

    柔则周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今本第二十二章)

    曲则金(全),枉则定(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声(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示)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才(哉),诚金(全)归之。(帛书本)

    在一般读者眼里,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古代思想史中算是比较玄奥神秘的,然其实,这些思想智慧并不是凭空产生,作为一个智者,也作为王室图书馆馆长的老子,他不仅善于从自然中寻找并发现规律,而且也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经验中获得智慧。老子在先秦诸子中,是一个具有大本大源的人,他的知识来源于官学,不像孔子,孔子出身微贱,学无常师,所学大多为私学。在今天看来,官学在一般人眼里是不如私学的,但在古代知识匮乏的时代,官学才是有根柢的较有系统的学问,私学则是属于在野的,零散的智慧。

    老子对官学多所继承发明,本章他就引用了前人即古已有之的“名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关于这个,老子在本章末有交代,明言这是古人讲的。从中我们还发现,《老子》一书里这样的话语方式很常见,这说明老子的“正言若反”辩证思维方式并不是自己的发明,也是继承古人的。

    一般人都认为,弯曲的不如直的好,空虚的不如完满的好,旧的不如新的好,少不如多好。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不这么看。弯曲的和直的一样有价值,所以,世上只有文曲星,没有文直星。古人论美,线条太直了反而单调,曲线更美;说话直来直去,人们反而不喜欢,易遭人讨厌,同一句话,转过弯说出来,人们会讲这个人说话有艺术,美!招人喜欢。庄子也告诉我们,森林里那些长得笔直的树木往往遭到砍伐,而弯曲的树木反而得以保存。舌头能弯曲,人们才能说话,人们常讥笑某人口齿不清,说他的舌头不会打弯;膝盖能弯曲,人们才能走路活动包括下跪,直到清末,洋鬼子不愿意向中国皇帝下跪,一些人就怀疑洋大人的膝盖是不是不能弯曲。曲才能保全,弯而后才能正直。理直不一定要气壮,做起来尽管有些曲折,但却可能会较为周全。

    空虚、低洼的才能装得更多。旧时向地主家借米,偶尔有小斗出,大斗进的时候,但聪明的地主不会这样明着揩油,往往会用两个外形一模一样的斗,一个底部向上凸出,一个底部向下凹进,借米出去的时候用凸斗量,别人来还米的时候用凹斗量,就赚这种小钱。这种做法当然是昧着良心的,但这正说明了,空的虚的低洼的才能装得多。山谷越洼陷,其水也就越深;人也一样,越是虚心,越是能够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叫做“虚怀若谷”。

    旧的正好可以更新。人们常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其实,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旧的可能比新的更有价值。比如古董,年代越久的越值钱;比如酒,年代越久的酒越香;比如朋友,交往越久的朋友感情越深。

    少了正可以获得,多了反而迷惑。我们知识少了,就会有求知的冲动,就会去努力求得知识;书本多了,反而造成迷惑,书到用时方恨多,一时不知找哪本书,看哪本书。

    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任何事物都处在辩证发展和互相转化之中,正可以走向反,前可以走向后,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老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帛书本作:“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抱一”或“执一”,就是指抱道或执道,就是守道。古人的经验正体现了道的规律。《周易·系辞》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人所思所想的,其实都往往会归结到“一”。古人又曰:“得其一,万事毕。”“一”就是道。得守这个“一”,就不会陷入形而下的迷惑,考虑问题就会更周全,就能“为天下式”“式”,就是“法”“榜样”;“牧”,作动词是掌牧,作名词是古代的官职,意为官长。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守道呢?老子接连说了四个“不”一个“没有”“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见”和“无争”。

    “不自见,故明”,不只看到自己,反而就会明白看得远看得清。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反而会得到他人显扬。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夸耀,反而功劳长存。

    “不自矜,故长”,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生。

    此为“四不”。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唯有不争,反而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不争的人,是体道之人,是修德之人,是守道遵道而行的人,天下人反而会敬服他,推崇他,故没有人来和他争。传统一直在教育我们: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是儒家的,佛争一炷香是佛家的。这正是儒、佛、道三者之差别所在。

    此为“一没有”,不争即没有争心。

    含其明而不自以为是者,才是真正明白事理的人。不固执己见,其理必明。默默潜行,不炫耀己之有功,其功必能永存。具有才能,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过他。以上四点,是阐明“抱一”的道理。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语哉?诚全以归之。”古人所说的那一番“曲则全”的话,难道是虚妄的空话假话吗?真正的周全才能归于道。帛书本脱“虚”字,不通。

    世上不乏聪明人,但聪明人未必周全,因为聪明人精明善察,受不得委屈,吃不得亏,执着于精而乏于明,执著于大而蒉于小,执着于速而昧于缓,执着于显而不屑于藏,执着于己而暗于人。老子教人学会以曲达全,而不是委曲求全。委曲求全是强迫自己弯曲,不是自然的,不是发乎内心的;老子教人以曲达全,是顺乎自然的曲,顺乎人性的曲,是柔性的曲,是曲中有柔。像一张弓,平直地射出去,是毫无力量的,但稍经弯曲而射发,可以百步穿杨。

    【核心提示】

    手段和心肠是内在与外在的两面,刀的一面是锋利的,可另一面是钝的。只有守着钝的一面,才能利用锋利的一面。行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守弱心法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今本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朸(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胃(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胃(谓)之不道,不道蚤(早)已。(帛书本)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楚简本)

    在天子卑弱,政出私门,诸侯争霸,所谓“春秋无义战”的那样一个时代,老子提出“不以兵强天下”,说得好听一点,是谆谆告诫,是反对党的声音;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不合时宜的思想。

    有人称老子为兵家老子,其实,用兵根本不是老子的旨归,用兵只不过是老子所处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针对这个现象,老子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把它上升到大道无为的哲学。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是对那些辅佐诸侯的大臣将相提出的政治建议。

    其事好还。还,是一报还一报。《释文》:“音旋”。回报别人的行动。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师,师旅、大军。凶年,灾年、荒年。用宇宙大道的道理和规律辅佐君主的人,不靠武装力量逞强于天下,因为用兵打仗这些事情很容易就会有回报。人与人之间往往奉行一个对等原则,人也记好,也记仇,你待我好,我便回报好的,你待我不好,我回报的也就不会好。你侵略了我,或目前战胜了我,我哪怕卧薪尝胆都总有一天要报仇雪恨的。所以靠武力征伐的后果必然就是武力的回报。那么,随着战争的逐渐升级,必然就会大军所经之处或被践踏为平地,导致荆棘丛生,无法生产,或尸横遍野,田地无人耕种,导致荒年的发生。

    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结果、结局,《尔雅》,果,胜也。因此,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胜罢了,而不是为了逞强扬兵。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果而勿强。胜利而不自负,胜利而不自我夸耀,胜利而不骄傲,胜利而不得居为己功,胜利而不逞强使气。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物壮则老,是老子辩证法的一条普遍的自然规律。万物强壮了、成熟了就会走向衰老。老,是弱的意思。用兵也是这样,师直则壮,曲则老。表面上强大,实质上衰弱。就会走向道的反面,不合道的东西很快就会消逝。

    先秦有不少思想家都对战争进行过评论、分析,有的甚至著有专门的兵书,用以指导战争,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军事辩证法,即兵之道。在诸子中,真正“非战”即反对战争的不多,墨子也只是反对侵略,“非攻”,而不是一概反对战争。老子同样不是一概反对用兵,他留下的五千言里,有不少篇章讨论过兵之道,但老子讨论兵之道并非是为了指导战争,相反,而是结束战争。所以老子提出,以暴制暴,必然会引发更多更大的暴力,最好的办法是体悟自然之道,以柔性的手段,用今天的话来说,以外交的手段、政治的途径来解决纷争。即使是不得已的战争,也要知道,强大的未必能胜,世界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这就是合道的结果。胡林翼说:“行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这倒深得老子兵之道,怒目金刚手段要辅之以低眉菩萨心肠。从一般意义上讲,老子是以兵之道发挥从政之道。

    手段和心肠是内在与外在的两面,刀的一面是锋利的,可另一面是钝的。只有守着钝的一面,才能利用锋利的一面。这就是守弱的心法。

    守弱,当然不是无原则地弱化自己。它是强者的一种心态,是不大、不争、不自是等“四不原则”的应用和外在表现。真正的强者,他往往展示给世人看似软弱,其实却是一种柔韧、平和、爱的面目。与此相反,真正的弱者,他往往呈现给别人的是一种强大,狐假虎威式的强大、黔驴技穷式的强大。守弱还是心态健康的表现,比如他听得见不同意见,接受得了他人的批评。不同意见和批评,正是检讨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自己的最佳契机。

    【核心提示】

    老子反复以水作喻,意在提醒人们,真正的软实力,就应该如水一般的修养自身。什么是真正的“无间道”?那就是水之道。

    修养如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今本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至)坚。无有入于无间。五(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帛书本)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上面驰骋。无形的东西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我认识到无所作为是有益处的。不言说的教导,无所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什么?是水。而水,之所以化成雨、雾、露、雪、云、雹、霖、霁、霈、霏、霓、霜、霞、霾等,是无意识作为的,而它们的这种无所作为却给万物和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因此,上层统治者的心胸也应该要像这个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像水一样,将有形转化为无形,又将无形转化为有形,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僵硬了。草木生长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之后身体就干枯了。所以干硬的东西属于死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着的一类。所以用兵来显示强大就会被消灭,树木强壮就会被折断。所谓强大者其实是处于下位,而柔弱者处在上位。

    粗壮强大的树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断,这是因为人们喜爱强壮的树木,好用来做房屋的梁柱。所以,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表面上的坚硬、坚强,而是在于似有若无、惟恍惟惚的、柔弱的天道。老子在四十三章里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水!老子在第四章就说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也就是说,柔弱的水是在地球坚硬的大地上面存在的。而且这些东西都能够穿透那些我们人类认为没有间隙的东西。人们一味地追求刚强与强大,似乎只有刚强与强大能够压倒别人,制服别人。却不知“至坚”的上面驰骋着“至柔”的水,看似没有间隙的东西仍然被无形的空气(水)穿透。因此,貌似刚强,貌似强大,实是不足取的。想要做到真正的强大,就要做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守柔曰强”,阴是柔,阳是刚,阴与阳是对立的矛盾体,柔弱与强壮也是对立的矛盾体,如果不能将阴与阳、柔与强统一起来,那是永远强壮不起来的。所以能守住柔弱的才叫做强大。因此,所谓强大者其实是处于下位,而柔弱者处在上位。当然,老子并不是说,要人们不要强大。自私有制诞生以来,人们就意识到,只有依靠强大,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就拿个人来说,身体不强壮,就不能劳动,而不能劳动,则就很难生存下去。就国家而言,如果不强大,就会被别的邦国欺侮和掠夺。就企业来说,如果不强大,就会被别的企业压倒或兼并。所以,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要做强做大。然而,就人类社会来说,真正强大的是大自然,并不是人类自己。因此人类必须要效仿大自然的柔弱,才能使人类自己强大。如果仅仅是因为要获得一块更好的土地,要获得更多的财富来满足自己个人的贪婪之心,即使做强做大了,相比于大自然来说,也是很渺小的。

    之所以老子提出这个命题,就是希望人们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家庭、家族,为了自己的企业,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排斥和打击别的家庭、家族,别的企业,别的民族,别的国家。人类只有团结起来,共同一心,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人类才能做到真正的强大。就如《易·坤·上六》所说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周文王将人比喻为龙,将大地比喻为荒野、旷野。人类生存在这个大地上,本来就是很艰难的,但还要相互战斗,相互争夺,实在是不可理喻。人类的相互关系,血缘关系,如果追根究底,应该是幽远、深厚而美好的;但由于人类私心的膨胀,占有欲的扩张,人类便开始了相互的战斗、相互的争夺。从争夺人类赖以饱腹的食物开始,到争夺财产,再到争夺可以生产财产的土地,人类的私欲失去了限度,变得荒淫而可怕。人类只有很好地相处于这个大地上,才能在这个大地上很好地生存,要像大地一样善于凝聚、凝结而牢固,才能像大地一样长久地生存下去,否则,人类将会在相互战斗、相互争夺中自取灭亡。这五千年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国家的人们,均是逞愚昧的智慧,以武装力量相对抗,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从而延缓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自己做好、做强做大的同时,老子希望用慈爱、用不争、用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孔子也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希望人们在自己立起来的时候也帮助别人立起来。那样,人类便能更快地走过这个愚昧的阶段,而真正具有大智慧。

    为什么要守柔?天下万物都有个开始,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万物的根本——母。既然知道了根本——母,就可以知道万物的本身——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本身——子,就要复回去守着万物的根本——母,这样终身才没有危险。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关闭住房屋的门,那样终身就不能连续不断了。打开泽水的通道口,成就自己的事业,那样终身就不会停止。能观察到细微的叫做明白,能守住柔弱的叫做强壮。用这样的光亮,回复到明亮的境界,不给自己留下祸殃,这就叫做因循常道。

    水流都各自有着自己的道路,但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流动,连续不断地流动,那才是真正的水。人也是这样,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活动。水不流动,那是死水,人不走动,也就成了死人。所以人与水都是同样,要连续不断地动,才能很好地生存。因此,如果堵塞住泽水的通道口,使其不能流动,或者关闭住房屋的门使人不能走动,那么,失去了连续不断的性质,还叫什么水呢?还叫什么人呢?其实,世界万物,包括宇宙本身,都是在连续不断地运动着,活动着,任何一样东西如果停止不动了,也就是老子形容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了,也就是说,死了!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因此,只有打开泽水的通道口,使泽水能通畅地流动;只有成就自己的事业,使自己能不停地奋斗;那样终身就不会停止了。而只有不停止,“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能得到真正的长久。

    能观察到细微的叫做明白,洞察细微,人们才能认识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对立的统一。因此老子以为,只有从最原始的微观世界来掌握宇宙大道,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原始原因,才能够知道宇宙万物的纲领、头绪和要领,才能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才能真正懂得“爱民治国”的道理。

    而能守住柔弱的才叫做强壮,柔弱与强壮是对立的矛盾体,人们只知道要强大,不知道要柔弱,如果不能将柔弱与强壮统一起来,那是永远强壮不起来的。老子在第四十三章里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能胜刚强,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老子一贯崇尚水,而水是这个世界里最柔弱的物质,似乎谁都可以随意地制服水。然而,就是这个最柔弱的水,战胜了这个世界里最刚强的一切东西。比如山,比如青铜,比如铁,比如人,这些貌似刚强的东西,在水的长时期侵蚀下,都不得不消失败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用这样的光亮,回复到明亮的境界,不给自己留下祸殃,这就叫做因循常道。这样的光亮就是知识的光亮,用知识打开被金钱物欲蒙蔽住的心灵,才能回复到心明眼亮的境界。而只有心明眼亮才能认识事物,认识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才能懂得怎样适应这个世界,这个环境,才不会跌跟头、撞南墙;从而才能使自己很好地生存下去。这就叫做遵循宇宙大道。

    “兑,事欲之所由生。”高诱注:“兑,耳目鼻口也。”

    塞上感觉的进出口,关闭感觉的门户,生命与道永远不会枯竭。

    打开你的感官,为满足你的感官需要而行事,你就无可救药了。

    什么是“无有入无间”?看看电影《无间道》自然就明了。佛经里说,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黑白无间。亲密无间?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即(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阿鼻相,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自然里什么样的事物最切合“无间”之道?水!它能入于无形,融于无间。然而,水要能融入大海,一切最重要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不能有自己特殊的东西,比如颜色。黄河初入大海,会形成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一边黄一边清。这不是“无间”。就好比一个人打入敌人内部,必须同化于敌人,这就需要修炼。学敌人的语言,学敌人的行事,否则特立独行,只有死路一条。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老子说,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古人对水之柔性的认识达到了哲学的高度。然而,人们的修养为什么达不到水的柔韧,做到修养如水呢?老子一直在深思这个问题,故而他反复以水作喻,提醒人们,真正的软实力,就应该如水一般地修养自身。不要埋怨别人的自私,不要要求别人的回报,也不要与别人争什么,更不要对别人求全责备;要如水一样,似水的又深又广又空的大气层一样,能够净化污物并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利的原素,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依着自己的本性往复循环地作用着,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类的世界更加美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