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生气-天人合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长地久是一个宏大的愿望。

    我们的老祖宗一开始就喜欢攻击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

    于是便有了对人生的思索,对哲理的探求。

    在老子的概念里我们一再遇到道德二字,

    历经三千年,

    我们今天仍然无法绕过这两个字。

    何为道德?

    道德产生于合作,有人际关系才有道德。

    道德就是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老子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

    人和人之间的常德。

    【核心提示】

    道德产生于合作,有人际关系才有道德。

    大道无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今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与)?故能成其私。(帛书本)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天地的存在是道的力量使然,因其不自生,所以能长生。不自生表明天地的存在是客观的,自然的,是没有自我的,不为存在而存在,也不谋求自己的存在,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谋取生存。因此,圣人懂得将自己的身体置身于他人之后,将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因而置身于后反被大家推到重要的地位,置身于外反而保存了自己。这难道不是因其大公无私吗。故而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从老子的辩证法来看,没有私就没有公,公和私是对立并存的。但在道的意义上来讲,大道无私。天地因道而生,就是因为能遵行大道无私,安于无私,不超越大道的轨则益生自己,所以能获得长生。

    并不是因为凡是道所生的,都能被赋予无私的禀性。天地之所以能获得无私的禀性,还在于遵循大道无私。因此在天地运行的过程中,天无私履,地无私载,它能包容万物、承载万物,没有私之心,这也是“无为”。

    在这“无为”之中,由于它包容、承载、滋养万物,故而呈现出利人的价值取向。因此,无私本身就是一种利人心态和行为。

    圣人不同于天地,它有情志,有人格,有公有私,有欲有求。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能体合天道无私,把大公当作自己之私,因而,也就无私。这也就将公和私合二为一,融合于无形。当众人都在为名为利,为欲为求而争先恐后时,有道之圣人反而把自己置身于众人之后,当别人在争斗中被弄得伤痕累累,头破血流,回过头来看时,发现圣人无私的品德,就把他推为自己的代表,奉为自己的楷模,这样,圣人反而获得了“身先”的机会,代表众人处理一切纷争的事务。当众人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圣人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坦然面对,沉着应对,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结果正保存了自己。

    后世儒家则不然,讲究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得势的时候兼济天下,穷困的时候只好善待自己了。而究其实,骨子里面渗透着一个大大的私字,一个“兼”字,一个“独”字,“兼”者,是在满足了自己之后,“独”者,是不顾公众的私,道出了儒家的虚伪和道貌岸然。他们虽然也讲什么公而忘私,舍身取义,但那更多的是为了猎取名誉,以便在青史上留下一笔。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连皇帝们都看出了其中端倪,当儒生们敢冒逆鳞之际,皇帝们反而不杀他们,就是有意要打压他们猎取名誉的念头。这种一眼就被看穿了的“无私”,其实正是一种“大私”。

    所以,为了避免被后人看出个中的奥秘玄机,就不断有人歪曲道家。如南宋大儒程颐就有意歪曲老子“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本意,说什么“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责老子在玩弄纵横阖之权术。认为老子是把“成其私”预设成自私的功利目标,把“非以其无私”作为达到成就自己的手段。另一个更著名的大儒朱熹甚至破口大骂老子是在搞“君人南面之术”“老子心最毒”。[7]

    不过,好在天公地道,老子还是老子。每当世道太平(当然,历史上人们从来就没有过太平)的时候,就是儒家复活的时候,而每当世道衰乱的时候,总是道家在发挥作用。

    天长地久。一个美好的愿望,原来就出自老子。

    后世有人反唱之:天长地久有时尽。前者是老子对天地的自然描述;后者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咏叹。这恰好说明,人生一世,要以无私的心态处之。

    当然,现实毕竟是现实,老子要求人们像圣人那样体合天道无私的精神,做到无私无欲,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现实生活中,利人的目的在利己。我们提倡服务他人,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交易的理念占了上峰,奉行的是经济的法则。经济法则是拔河的法则,两个经理谈判,每个经理都在争取自己公司的最大利益,而道德法则不一样。

    道德法则是打桌球的法则,把球往对方那里推。家庭里父慈子孝,如果只有一杯水,父亲把水推给儿子,儿子把水推给父亲;两个经理谈判,只有一杯水,两个经理讨论来讨论去的结果是一人半杯,父子之间推来推去也可能是一人半杯,虽然结果一样,但是机制不一样。虽然都讲双赢,但经济法则下的双赢,赢得何其难也,赢得何其不爽,而道德法则下的双赢,赢出了一片更大的天空。

    道德产生于合作。有人际关系才有道德;单个人不存在道德。马克思又讲:道德的基础是他律,有利益才有道德。

    个人利益即老子所说的“私”,有三大原理:一是平等原理;二是制约原理;三是多层次原理。处理个人利益也有四种表现:一是自私的表现,损人利己;二是正当的表现,不损人而利己;三是高尚的表现,利人利己;四是伟大的表现,反馈社会。那么老子所说的“无私”正合第四种表现。所以,道德的实质是利他。

    老子强调“无私”,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只是一种理想境界。然而,假如按照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勒庞的研究,老子的思想便显示出巨大的意义。勒庞认为,私人利益几乎是孤立的个人惟一的行为动机,支配群体的永远不是私人利益。所以,领袖人物如果有私,必然会激起群体对他的反感与抗拒。恰恰是群体对个人(领袖人物)有着这种道德净化作用。群体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却不时树立起崇高的道德行为典范,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不得不铭记于心。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没有爱情,美丽有什么用?没有语言,智慧有什么用?没有道德,由人的智慧要素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又有什么用呢?它带给人们的,决不会是幸福。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任何民族情感和凝聚力的努力,都会被厌恶和疏离所代替。”

    人们常常引用的“囚徒困境”也好,“公交困境”也好,涉及的都是一个公私困境。一个是招还是不招,一个是挤还是不挤,本质都是在处理公私困境上的吊诡,而忽视了一点,那就是道德同样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核心提示】

    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老子则讲,人之初,性本朴。

    常德归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今本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鸡(离)。恒(德)不鸡(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谷)。为天下【浴(谷),】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忒)。德不貣(忒),复归于无极。楃(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帛书本)

    老子思想始终充满辩证法的智慧,可以说,他也深谙辩证法的奥妙,他所论之道差不多本身就是“辩证法”。

    老子有太多的人生感悟,发人深省,启人至深。他的秘密在哪?就在道中。

    本章依然论道,并通过论道,实际上告诉我们,常德也就是道,道之以德。

    《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说阴阳互动,而不是静止的一阴一阳构成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有人说,雌是弱者,所以,明知什么强,宁守其弱。他可能不明白,柔弱胜刚强,雌以静胜、以下胜。胜利的是弱者吗?很多人看到的是一个“守”字,“守”字很容易让人们想起“保守”,受“改革”一词的影响,“保守”一词成了封闭落后、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老子虽然不讲攻守易位、攻守易时,而是讲“知守”,他确实不主张“攻”,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子是保守的,相反,他的“道”是开放的,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所以,老子讲“知守”,并非是讲知守对立,或知守并立,而是想表明知是守的前提,守的目的是为了知。知和守不是僵化的。老子讲知雄守雌,并不是要故意违反常识,别人不喜欢的,他偏偏喜欢。而是他从别人不喜欢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了奥秘,悟出了道的真谛。这就是老子的高明之处。

    要知道雄,必须守住雌。雄雌构成一种张力,也就是相当于阴阳。雄是外向的,雌是内敛的;雄是进攻,雌是自卫;雄是有为的,雌是无为的。要进攻,必须先守好自己的本份;要管理教育别人,先得管理修炼好自己;要抗击外敌,先得搞好内部团结,攘外必先安内;要有所作为,先必修养好自己。守雌,就是把自己看得低一点,让自己内心弱一点,把驿动的心放平静一点,尽可能做天下之溪,先广纳百川,壮大自己。而后一旦能量积聚够了,便可以一泄千里,冲决一切阻隔,一鼓作气,直达东海。

    马王堆帛书中出土的《黄老帛书》中恰好有一段关于“雄雌”的论述:“凡人好用雄节,是谓妨生,大人则毁,小人则亡,以守不宁,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战不克。厥身不寿,子孙不殖。是胃(谓)凶节,是胃(谓)散德。凡人好用雌节,是胃(谓)承禄。富者则昌,贫者则谷。所守则宁,以作事则成,以求则得,以战则克。”[8]这段话正可以作老子“知雄守雌”的最好注解。

    为天下谿(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帛书本作“恒德”。常就是恒。常德就是矢志不改的德。天下之溪,是顺乎自然大道的,因此也就不离自然之德性,不离德性,就能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状态。老子再一次使用了“婴儿”作为自然之道的比喻。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和黑是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也是最为抽象的两种色彩。白也可指光明、洁白;黑则可指黑暗、邪污。在哲学上,黑白所代表的含义远不止此,如黑可代表神秘,白可代表纯洁,甚至还可以用“黑白”指代“是非”“善恶”,我们常常说的“黑白颠倒”,就有是非颠倒、善恶颠倒之意。阴到至极就是黑,阳到至极就是白。所以,本句中的“黑白”是不好用其抽象义的,难道可以说知白守污、知是守非、知善守恶吗?知其白,守其黑,也可讲是知其黑,守其白。在老子这种语境下,无法确定其准确的含义。黑白在这里就是两种有着强烈对立而又统一的颜色。要知道一种颜色,必须守住其对立的一种颜色,这合乎辩证法。式,法也。古代的一种法律形式,《周书》《诗经》《周礼》都作此解。黑白是相对的,只有明确规定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才能形成一种为天下所共同遵循的法则,否则真的黑白混乱、黑白颠倒,你说黑他说白,你说鹿他说马,纠缠不清了。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忒,帛书本原作贷。忒,是差错、变更。相反,贷的含义很复杂,本义是施予,还可作借贷、还贷、推脱,易生歧义。改贷为忒,涵义就更确切。作为天下之法则、标准,当然不能出差错,也不能随意变更。为人处世也是这样,要想成为天下的榜样,就要常德不改,永远如此。“无极”,本是指无边际,就是无穷。后人据本章认为无极就是道。我们知道,道是无穷无边际的,但无穷无边际并非就是道,否则老子干嘛不直接说“复归于道”?可见,无极并不就是道,只是道的一种体相。黑白也是颜色的一种体相,是抽象而没有边际的,只有把它界定清楚,并且不改变它,其标准才置之四海而皆准。作为天下共同遵从的法,是抽象而没有边际的,哪里都适用,但必须常守其德性永不更易。这是一种什么德性呢?是让。界定黑白时,若黑不让白,白不让黑,黑白永远也界定不清楚,所以,黑白的界定是双方妥协的结果;立法的时候也是这样,法律也是妥协的结果。让一步海阔天空,无穷无尽,这就是无极的道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辱也是一对矛盾,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想荣耀于世,害怕耻辱。然而,要知道什么是光荣,必须守住它的另一面耻辱。要想得到人间的荣华,必须承受得起耻辱。像山谷一样谦卑一点,像山谷一样虚空一点。如果说,前面的知雄守雌,是指要懂得守弱,知白守黑,是指要懂得克让,那么,这里知荣守辱,则是要懂得克忍。忍是一种担当,如商朝开国之君成汤就是这样一个典范,他说:“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我一个人犯了罪,不要累及众人;众人有罪,罪在我一人担当。忍是德性之基。忍一时风平浪静,一切耻辱都会随风而去。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只有像山谷那样谦卑有容,德性才会丰足起来,最后才能复归到像未加工的木头那样自然纯朴。朴,是指道的一种品性或品相。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老子则讲,人之初,性本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朴散则为器”,进一步表明,朴不是道。因为道是不可散的。孙以楷持相反的看法,他觉得道就是物质,它是万物本原,也是万物本体。请问:本原是物质吗?本体是物质吗?他还说,如果道不能散,天如何能得一?地如何能得一?人如何能得一?物质当然可以散,但本原可以散吗?本体可以散吗?他的理解是矛盾的。他还解释“散”不是打碎,分散各处,而是“见”的意思。“散”怎么有“见”的意思?恐怕是他的意释吧。“散”只有零散、杂乱,反而不便于“见”。说道存在于万物是可以的,说道散于万物是不妥的。这里,朴散为器,就是用木头做一个比方,说明道的本相一旦破坏,就变成了工具了。

    老子是反对“朴散”的,他主张保持朴,即保持自然状态,保持自然本性,故而才有“大制不割”。制,规模。大制就是宏大的境界。一个人要想有宏大的境界就不要去作人为的有伤(损害)天性的事。“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帛书本少一“之”字。“用”,作介词,释为“因”,顺因。“官长”,不是“长官”,或“官”,而是“官之长”,即百官之长。圣人会顺因道之自然本性,就成为百官之长。至此,本章旨意就清楚了,为人处世、修身治国要明白返朴归真,谨守大道的原则。李零曲解此句道,要像高明的裁缝,自己不动手裁剪,靠伙计干。哈哈,真有他的,大概就如今天的博导一样,自己不用写论文,靠学生弟子写,这在李零看来,就是“高明的博导”了。难怪今天高校这种事情极其普遍,原来高校的博导们都读了《老子》,都深通老子无为之大道,故自己不用为了。不过我估摸着李零先生一定不是“高明的博导”,因为他的书都是自己写的,不会让学生去写。

    【核心提示】

    不要自视聪明,高估自己的智商,也不要低估他人的智商,其实大家智商都差不多。

    抱朴归本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今本第十九章)

    绝声(圣)弃知(智),民利百负(倍)。绝仁弃义,民复畜(孝)兹(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帛书本)

    绝智弃谝(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三言以为文不足,或令之有乎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楚简本)

    本章是承续前一章而来。前面讲到了仁义、孝慈,故这一章继续围绕着这些来阐发“守道”的本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智”并举,而且都被作为弃绝的对象,引起后世无穷的争论。要“弃智”好理解,因为老子认为,“智”是机巧、伪诈的代名词,当然是要放弃的,要行伪诈也是需要智慧的。所以执着于智不如弃智。

    世人都喜欢标榜聪明,在某一方面比别人想得多,办法想得好,得到的好处多,就认为是聪明,这是典型的自作聪明,其实大家智商都差不多。现代科学家证明,智商有85%靠遗传,是天生的,某人聪明一点,没什么值得炫耀,这是基因。曾国藩说,凡天之所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老天生下我们这些人,绝顶聪明的不常见,特别愚蠢的也不常见。绝大多数都属于智商平平智力中等的。因此,不要自视聪明,智商高;更不要轻视别人的智商。

    孔子也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就是具有了上等的智慧,而具有了上等的智慧也就是善守道的人,他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被环境所移动,因此他就能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从而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而失去了根本的人,不善守道的人,即使智商高,也会被环境所左右,被环境所移动,也就不能认识环境,更谈不上改造环境,从而也创造不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高明的人引领潮流,中等的人追随潮流,下等的人远远落在潮流后面被潮流抛弃。所以,聪明不聪明,要看其是不是善于遵循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聪明,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种人,就和“下愚”差不多。无独有偶,法国思想家拉罗什富科也有着与老子一样的看法,他说:“一个精明的人要想不受到欺骗,有时只需不精明就够了。”

    那么,这里老子要“绝”的“圣”是什么?众说纷纭。但可以断定,不是圣人,因为老子差不多“言必称圣人”,就好比后世儒者言必称孔子一样;五千言的《老子》中,圣人被称颂有三十多处。有的称“圣”是与善、仁、义、智等儒家推崇的东西,属于老子所言的“大伪”;有的称“圣”是“妄意”(见《庄子·胠箧》),即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有的称“圣”即“小聪明”。还有的称上述这些东西都不是老子要主张弃智的东西,包括对圣的理解,认为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都主张弃绝的,何待老子来绝弃?而作为一代思想家,他的深刻在于他习惯于逆向思维,他要绝弃的,往往是常人要维护的。[9]此见倒颇为“深刻”。老子善于逆向思维,这不错;然而,老子真的是常人要维护的,他就要弃绝吗?这不是故意要与世对立?常人维护吃饱穿暖,老子也要弃绝吗?显然,这观点过于偏颇,有失老子本意。

    查词典,“圣”有崇高之意。看历史,对照现实,历史上有不少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上至帝王将相,王公大人,下至凡夫俗子,役夫走卒,自视高大、自视高明、自尊圣神者比比皆是。而实际上,这些人都不过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不知深浅的浅薄之人。但潜意识里面,他们都有一种成为圣人的欲念。一个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很多帝王,都不知深浅地问臣子,我比起三皇五帝来怎么样?或者我比起历代先王来怎么样?那么,臣子们要么不知羞耻地称颂他们的皇帝,或者当场作起歌颂圣明的诗来,死后,他的子孙他的臣子们还拼命地寻章摘句,为他送上一个谥号,算是圆了他成“圣”的鬼梦。我不想点名,因为案例太多,这些都是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最谦恭的莫如乾隆,他晚年没有称“圣”,自号“十全老人”,寓意自己的文治武功是“十全十美”,功高于天,恩深于海。并镌印曰“十全老人之宝”,还亲自作“十全老人之宝说”。其实呢,这“十全”,全是武的,不过是十次重大军事行动而已。有史家总结,这“十全”,有维护正义,有反击侵略,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小题大做,有得不偿失,有多管闲事。国家真实的情况呢?是史上最大贪官和珅在他眼皮底下做了二十年的好梦;做了六十年皇帝,最后把国库花得干干净净,拍屁股走人,退位做太上皇;中间没钱旅游了,竟然卖官、以银抵罪。军事上竟然不知羞耻地出征缅甸,却被缅甸这样一个小国打得大败这都算作“一全”。乾隆手段倒也算高明,就是苦了百姓。百姓没官职可拿出来卖,都只有卖自己儿女了。如果说乾隆自尊圣明倒也罢了,到了21世纪竟然还有N多人在电视电影中为他大唱赞歌,大呼圣明,无非是以古喻今罢了。

    可见,这个“圣”,就是人们潜意识里做圣人的欲念。天下有多少事是打着文明或道德的旗帜进行的罪恶勾当啊。特别提示:后面还有一个“利”,要“弃利”。

    此句,楚简本作“绝智弃谝”,没有“圣”字。“谝”,一作“辩”,是花言巧语、炫耀、显摆之意,与我所理解的“圣”差不多。“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此一句成为后人认定老子反对儒家的仁义的依据。老子并不反对仁义,这在很多篇章都有体现,笔者也做了说明。楚简本出,根本没有“绝仁弃义”之语,而为“绝伪弃诈”。这只能证明老子本没有和“仁义”作对,更证明,老子并非要与世作对,别人赞成的,他就要反对。“仁义”也不是儒家的发明,即使《老子》成书晚,但至少在老子的观念里甚至话语里是存在的。老子即使反对仁义,也是反对脱离了大道轨约的赤裸裸的仁义。离开了大道统率的仁义,便会流于虚伪。孔子不懂“道”,儒家也不悟“道”,一味标榜仁义,自然逊于老子一筹,但后世儒家不服气,硬说老子反对仁义,未免有点“不仁义”。把“绝伪弃诈”改为“绝仁弃义”,或许是为了彰显与儒家的区别,其用意非常明显。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今本、帛书本、楚简本都同,只是顺序不同。前面提到老子主张“民利”,这里又要“弃利”,岂不矛盾?不矛盾:巧是机巧,利是利欲、私心。前面那个“利”是实,后面这个“利”是虚。孙以楷认为,“伪”“诈”是稍有良知和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反对的,怎么能把这样的命题安在老子名下,岂不是糟蹋老子?这样的观念很好笑。首先,知道反对和绝弃是两回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行不一的人天下多了去,既然知道反对,为什么做不到?老子并不是简单地反对伪诈,要是要求弃绝伪诈,这比那些只知不行,知行不一的人要高明得多了吧;其次,“巧”“利”同样是大家都知道反对的,为什么人们还要去孜孜以求呢?孙以楷把“巧”理解为“技巧”,也通,他说技巧是双刃剑,有正反两种作用,看他为私还是为公,那么,我想大家都知道,伪诈虽然是贬义,但他同样是双刃剑呢,也有两种作用呢?看他是为私还是为公。比如,我们知道在打仗的时候,要善于伪装、兵不厌诈啊,难道也要反对吗?要像许禇那样赤膊上阵才算光明正大?呵呵,孙以楷先生以为深刻的人总是深刻,伟大的人总是伟大,其实,深刻是蕴藉于浅薄之中,伟大是寓于平凡之中的。老子的思想很深刻,可老子的话语很平实。老子的思想很伟大,可老子阐述其思想的方式很平凡。

    “此三言,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哪三言?绝了做圣人的欲念,放弃智者的自是,老百姓会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仁义的标榜,老百姓会子孝父慈起来;弃绝巧诈和对功利的追求,天下无盗。老子知道,上述三句话不过是阐述了一个很普通很浅显的道理,不全面,没有完全表达老子的思想,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落实天道“无为”的问题,“以为文不足”,因为文采不够,“故令之有所属”,所以还要归纳深化一下主题。

    这主旨就是“见素而抱朴,少私而寡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加工的木头。这两个字也很浅薄,然而,却很有象征意义。没有染色的丝当然是自然的,没有加工的木头也是自然的。二者都是合乎道的,是无为的。“见素”即所见者素,“抱朴”即所抱者朴。“见素”,楚简本作“视素”,意思一样,见和视,这里都不作看,而是指效法。“抱朴”,即抱道。“朴”在《老子》一书出现八次,是老子用来比喻“道”是无为自然,抱道之心就是合道之心,就是真诚质朴的心。因而,老子本章的主旨是为人要效法没有染色的丝,不沾染上人为的色彩、杂质,处世要永远怀抱着真诚朴实的本心吧!自然而然,你的私心就減少了,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治国也一样,为政不要唱高调,树大旗帜,提过高任务,像某县委书记那样也学中央来搞大阅兵,结果却闹得个笑话,要朴实本色,求真求实。这样才合乎天道,才能体行天道,才能升华自我的境界。

    老鼠对猫说:我爱你。

    猫说:你走开!

    老鼠含泪地走了。

    谁也没有看到老鼠走后,

    猫也流了一滴泪。

    其实,有一爱叫做放弃。

    网上有一个这样“搞笑”的段子,我倒觉得颇合老子有弃有抱的辩证法,录之以供一乐。

    【核心提示】

    人的一生千万不能被物化,自化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自化归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今本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静),天地将自正。(帛书本)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楚简本)

    老子哲学,深谙自然无为之天道,故而老子针对世间万事万物,论述起来都是那么样的举重若轻。他的奥秘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天道证人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何谓无为?无为就是无目的、无意识。道生天地万物,却不干涉他,任其顺乎自然本性,该怎么变化就怎么变化。万物之为,就是道之无不为。中国十几亿人口,为什么真正成才的不多?就在于为人父母者不懂得道之无为而不为的道理。父母生下小孩,就把他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规定他吃,规定他睡,规定他学;什么时候吃,吃什么;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读什么书,读多少书,读什么学校,课外又读什么,全都代替他谋划好了。甚而至于还有不少所谓教育专家,发明了什么早教、早教之前还胎教。惟独不是顺乎他们的天性,惟独不是教孩子们效习天道。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继第三十二章的第二个“侯王若能守之”。前一个讲“万物将自宾”,这一个讲“万物将自化”。前面讲臣服,这里讲归化。逻辑上又进了一步。这是老子献给统治者的美芹第一论,也是射向统治者的第一把飞刀。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是什么?朴本来很实在很好理解,就是未加工的木头,是用来描述道的一种品相的,但在“朴”之前冠一个“无名”,就令人费解了。道本无名,无名也是用来描述道的,这里又来修饰“朴”,道的另一种品相描述,不通。故而很多人把朴直接理解为道。这当然更不妥。道朴,但朴不是道。要理解“无名之朴”,必须了解,道常无名的另一层意思。道常无名,不等于道本无名。而是指道不自命。名就是命。不自命就是不自居,无为。所以,“道常无为而不为”,在帛书本和楚简本里,作“道恒无名”“道恒无为”。那么,“无名之朴”就是不自命的朴,它描述的是道的真诚质朴。所以本句是说,归化之后慢慢地又生了欲望,那么就用道的真诚质朴来感化他们。“镇”,是安抚。

    老子对“朴”有如“婴儿”一般地喜爱,常以之为喻,以至于人们误以为老子是以“朴”代道。这里不妨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朴”的含义。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于是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决定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他就决定要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寺庙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的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两组人员装修寺庙的结果,他首先看看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着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一看之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的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地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的胜负。

    所以有人借此发挥道,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这个故事不正是老子“朴”的本意吗?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名之朴”是重文。“夫亦将无欲”,帛书本作“夫亦将不辱”,楚简本作“亦将知足”,知足就是无欲,以道的真诚来感化人,就不是像用力来压服他们使他们感到侮辱。所以,三者意思都通。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无欲无求当然就会回归宁静,是谓不欲则静,天下都将返朴归真。“天下”,楚简本作“万物”。

    以道的无目的来达成人道的自然质朴的目的,这或许就是天道的运用,就是效法天道。治理天下也是这样。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来说,就应该是多领导,少管理。领导领导,就是导之以天道,导之以人道。具体地说来,就是导之以自然,导之以本真,导之以安宁。或者说,以柔性管理取代刚性管理。当下自然,就是洒脱;当下无欲,就是安宁;当下安宁,就是洪福。洪福则与天齐。

    【核心提示】

    不要抗拒那些沉湎于红尘中的人,让一部分有根基的人,能以合道的美言尊行去引导那一部分暂时被红尘遮住了双眼的“不善人”。

    大善至尊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今本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加)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谓)求【以】得,有罪以免舆(与)?故为天下贵。(帛书本)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奥,本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这里指堂奥、奥主。帛书本作“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深明大道之理,深得大道之奥,体用皆备的人,道是万物的奥主,是善人非常珍爱的宝贝。是及时天雨,无物不润,无物不养。天下万物虽多,无不依道而行,无不赖道而用。故称为“善人之宝”。也是不善人得以暂时保全所依赖的东西。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帛书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美言是指合道之嘉言,尊行是指合道的善行。市,一作为交易,传播;二作为“示”,开示。加人,加功于人,意为影响他人、引导他人。有人做出不善之事,我们怎么能忍心抛弃他呢?“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是建立在“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的基础上的。意思很明白,假如有人做出不善之举,我们怎么能忍心抛弃他呢?我们可以通过合道之言行的传播、影响、引导他走向正道。这就是道的力量。前几章老子说过,天道的原则是人无弃人,物无弃材,各尽其用,顺乎天成。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虽有拱璧以先驷马”,是先送拱璧后送驷马。“坐而进此”,是坐而进献道。立天子、置三公、献拱璧、赏驷马,都不如得献大道。天子至尊,三公至贵,拱璧至名,驷马至显,都不如大道之尊而贵。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为什么如此尊道贵道呢?不就是因为诚心求道,必有所得;即使是有罪之人都能得以免祸除灾得以保身吗?因此道是天下最尊贵的。得,双关,又通“德”。

    老子有感于道虽无形,却能成为所归之堂奥;道虽无名,却能成为天下至尊之奥主,充满深情款款而谈,所谈无不切近人生。

    人生也许有太多的善与恶,有太多的纷和争,有太多的名与利,才致使很多人趋之若鹜,背道离道,老子并没有把这些人拒于千里之外。也许他相信,这是由于人植根于道的深浅不一所致,就让世间的红尘在他们身边嚣嚷一下吧,就让光鲜的情欲在他们身上纠缠一下吧,就让华美的尊贵在他们身上潇洒一回吧。无论如何不能遗弃他们,他们要作孽,就让他们自受孽;他们要作歹,就让他们自得报吧。他希望一部分有根基的人,能以合道的美言尊行去引导那一部分暂时被红尘遮住了双眼的“不善人”。让他们内在的灵性逐渐突破外物的厚茧生长出来,让他们外在的光鲜逐渐褪去华美的颜色,让他们慢慢明白靠着外在的华美和光鲜,是无法得到天下真正的尊荣的,让他们一步一步接近尊贵的大道,一步一步登上质朴的大道之车。也许,这也是一种人生。或者说是合道人生的必经之路。

    【核心提示】

    大道就是信仰,就是理想,就是志向。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没有信仰和理想志向的人,其心态是不稳定的、多变的。

    守道不乱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今本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智)快(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孝)兹(慈)。邦家(昏)乳(乱),案有贞臣。(帛书本)

    故大道废,焉有仁义。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贞臣。(楚简本)

    本章仍然是承续前一章而发。

    前面讲到人们内心里对“道”的存在的四种态度表现,其中有两种,一是将信将疑,一是干脆不信。结果就会产生信口而言。这一章接着分析社会现实的弊端,揭示“道”的根本意义。

    “大道废,有仁义。”帛书本作“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楚简本也作“故大道废,焉有仁义”。依今本的理解,大道是指自然无为之道,如果按无为自然之道行事,人民就会自正自化自朴,当这种大道废弃之后,社会统治者只代表一部分的利益,这才需要提倡仁义。这一理解当然能通,而且很能符合今天代表最大多数利益的政治原则。仁义的倡导和产生,确实是人类从原始公有制进入封建私有制社会之后的产物。但是,这些意思都属于后人的过度阐释,老子心目中不可能有代表什么人利益的观念,他只是客观陈述和分析“仁义”和道的关系。本句的意义不存在歧义,“大道废,有仁义”。这明显不合常识。老子绝不是一个随便违反常识的人。他所阐述的“道”都是用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现象来说话。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是统率一切的总根源。有人说,在老子看来,仁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在自然状态破坏之后出现的。如果真是大道废弃之后才有仁义的话,那“道”还怎么统率仁义、孝慈、忠信?这无疑不是老子“看来”的,而是后人根据历史和现实看来的。有人说,这是反话,是正言若反,是辩证法。要说明的是,《老子》书中“正言若反”的辩证思维方式有基本因定的程式,不会让读者产生歧义。孙以楷说,从大道到仁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恐怕也不是老子的思想。大道和仁义,在老子思想里不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而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

    老子并不反对“仁义”,这在学界已有共识。老子提出“绝仁弃义”,并非是要放弃仁义,而是要放弃对仁义的梦想。因为离开了大道无为的原则,仁义是不可能实现的,那只能是虚伪的仁义。当然,后人也可以理解,不同阶级对仁义的理解各不相同,有进步的仁义,如劳动人民主张的仁义,有反动的仁义,如统治者的仁义。也许老子反对的是统治阶级的仁义,或者劳动人民的仁义(这涉及到对老子思想到底是顺乎历史潮流还是逆历史潮流的判断,有人主张是前者,也有人主张是后者)。要指出的是,老子思想中根本不存在阶级观念,他自己是体道而行的,遵循大道无为的原则,“天道不仁”“圣人不仁”,他对统治者和对劳动人民是一样的,无所偏爱,他是“守中”的。

    帛书本和楚简本出来后,人们发现,“大道废,有仁义”,中间还多一个字,“案”或“焉”。有没有这个字,意思大不一样。“案”,帛书本甲作“案”,乙本则作“安”,楚简本作“焉”,显然,字虽不同,意思都是一样,表反问。那么,整句的意思就是“大道废弃,怎么可能有仁义?”这样一来,老子的意思就一目了然。

    李零先生把“焉”释为“乃”,无非是不想改变传统的看法,前面已分析,作“乃”是错误的。

    “智慧出,有大伪。”此句,帛书本加了一个“案”字,仍然不通。楚简本无此句,不存在抄漏了。此句当为后人所加。老子所指的“智慧”,实际的意思与今天我们所讲的“智慧”不同,而是指奸巧诈伪,“智慧出,有大伪”,就是有了人们的奸巧诈伪,就会出现机巧奸诈等大伪。这句的意思很通。这与前一句“大道废,有仁义”恰好相反,如果老子前一句(包括后两句)用的是“正言若反”,那为什么独独此句却不用?反之,加上一个“案”“焉”之后却不通。从这里可以反证,本章里老子根本不涉及什么历史辩证法。

    “六亲不和有孝慈”,帛书本作“六亲不和案有孝慈”,楚简本作“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六亲都不和睦,怎么可能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帛书本作“邦家昏乱,案有贞臣”,楚简本作“邦家昏乱,焉有贞臣”“国”是由“邦”改过来的,都说是避刘邦讳。而从没有人注意到“贞臣”改为“忠臣”的“细节”。其实从贞臣到忠臣,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念的悄然变化。贞臣不等于忠臣。贞,有正、直、干净、坚定等义,贞臣是站在统治者和百姓中间的,既不是只忠于统治者,也不是只忠于百姓,它强调一种中正、真直、干净的节操,它不是和事佬,而是唯正义、真理是瞻。忠,尽心于人曰忠,本义是敬,无私、诚心、尽意。它强调只能对一方尽心到底,不能改变,否则就是不忠。所以,古人说,忠孝难以两全,尽忠则难以尽孝,尽孝则难以尽忠,而贞不存在这个问题。从贞臣到忠臣的变化,意味深长。

    “国家昏乱有忠臣”,不是说国家昏乱才有忠臣,而是说国家昏乱,怎么可能有贞臣?当然,不得不提到还有一种聪明人,他们大概认为,人们越是强调什么,越是说明我们的社会缺少什么。如有人说:“六亲和顺,则孝慈之名不立;言孝慈,六亲已不和矣。国家治平,则贞臣之行不彰;言贞臣,国家已昏乱矣。”[10]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六亲和顺,怎么就“孝慈之名不立”?那么,怎么来说明六亲和顺呢?正常的理解,六亲和顺,本身就包含了子孝父慈的内容,否则怎么称得上和顺?同样,国家治平,本身就包括了君仁臣贞,否则怎么可能国家治平?这不是在玩弄概念游戏吗?这和六亲和顺、孝慈之名立不立根本无关,也和国家治平、贞臣之行彰不彰无关。社会提倡孝慈、彰显孝慈,固然可能与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这个有关,也可能有些人在这方面做得挺好,值得我们学习。怎么能说,言孝慈,六亲已不和了呢?不要故意模糊价值的标准,搞混概念和价值的界线。

    本章用三个(除“智慧出,有大伪”外)现实中的例子,分析了大道不守的后果,指出要想做到仁义、孝慈、贞臣,都必须遵循大道无为的原则,从而深刻地说明了“守道”的重要性。

    大道就是信仰,大道就是理想,大道就是志向。

    老子呼唤圣人,体道修德的圣人。

    因为,没有理想,就只可能成为跑龙套的人。

    电影《潜伏》中反反复复谈信仰,不下十次。据调查,55.1%人说从中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其心态是漂浮的、多变的、不稳定的。

    《老子》一书中充满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但他绝不会像今天有些人那样,在文字中和读者玩躲猫猫的游戏。

    【核心提示】

    倚道不倚势,倚理不倚力,倚柔不倚刚,倚弱不倚强,倚下不倚上,倚愚不倚贤,去有为之势,行无为之道,少财货之欲,得清虚之享。

    天人合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今本第七十七章)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惟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帛书本)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道,就好比人们拉弓一样,目标高了,就把弓箭压低一点,目标低了,就把弓箭上扬一点。多了就减少一点,少了就再补一点。

    把天道比作张弓射箭,这个比喻很贴切。人生确实如同射箭,开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因为弓开弦发,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也一样,一个人生命只有一次,开头走错了路,就会接着偏下去,要扭正过来是很难的。所以,认准人生目标至关重要,如果目标过高,就要减少一点,如果目标过低,就要提高一点。天道就是这样,永远崇尚公平。人道也只有一个中正之心。眼不斜视,心不外驰,静心定神,处世应俗,修真做人,才能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居于中道。只有不偏离一颗正性之心,才能瞄准道的核心,处世接物,才能不失大体,不至于箭落虚发。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以天道比张弓的话,天道也就是损减过分的,弥补不足的。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人道却不同,它是减少不足的去事奉增加有余的。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够真让那有余的拿来奉献给天下呢!这只有那有道者才做得到。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因此圣人体合天道,行无为之德,不恃其报,功成身退,不处其位,不存心显耀贤能。

    老子之意是想要天道来说明人道,以张弓为例形象地揭示了天道“损有余补不足”的道理。天道以中和为上,损有余而益不足。损有余是为了抑制物盛则衰,物壮则老,物刚易折等超过中正平和这一原则的质变现象,避免导致物极必反,走向极端,失去中道,故而抑之。

    补不足,并非是要拿多余的给不足的,而是扶弱助柔。为了防止事物在萌生初发阶段,因力量不足,稚嫩易断而中途夭折,不能达至中道,故而助之。天道就是以此法则,来维持宇宙间的生态平衡,维护天地万物的周流有序运转。

    人道与天道相反。世人在悟道得道之前,多受内心欲念的萌发,滋生损人而利己,损公而肥私,损贫以奉富,削弱而益强等种种势利的趋势。是以世道人心都不是处于平、和状态,因而,世人不爱雪中送炭,而好锦上添花;世人不视贫富同仁,而好嫌贫爱富;世人不爱以己奉公,而好师心为我;世人不爱屈己后人,而好趋利赴先。这样一来,争讼不断,贫富悬殊,急功近利各种不祥之事纷起,人们不得不为欲而俗,为生而生,与天道越走越远。

    老子希望世人能效法天道,先修德性,后修道心,处事倚道不倚势,倚理不倚力,倚柔不倚刚,倚弱不倚强,倚下不倚上,倚愚不倚贤,去有为之势,行无为之道,少财货之欲,得清虚之享。最后达成与天地一体,同天地之欲,一天地之心,以至于天人合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