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智慧-天人合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范畴,也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论点是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自觉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凡事顺势而为,不强为,不妄为,以达到天下太平和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各种事物的交融、和谐、平衡和互补上。运用“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对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人生的顺利、企业的发展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所谓“天人合一”,从价值观上讲,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皆有各自独立的存在价值,认为天与人之间应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只有这种和谐统一的天人关系,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境界,才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只有尊重这种规律,做起事来才会事半功倍。

    1自然和谐,持续发展

    据史料记载,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张载的《正儒家蒙》,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董仲舒是这一思想的发明者。董仲舒的名言是: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的时代,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可以发生感应。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磁石可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因此,只有说明天与人同类,才能证明天人可以感应。

    为了论证天人同类,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副”的说法。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副本,是天的“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它们都认为人世的秩序只是天的秩序的副体。

    再往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很多;“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在泱泱中华文化史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存有多样化的理解。荀子的“天人相分”说与刘禹锡的“天人相胜”说,均有征服、战胜自然的意思。然而在整个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主导与核心位置的是“天人合一”观,而荀子和刘禹锡的观点在当时并非主流思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也是力倡“天人合一”说。道教的“天人合一”论与儒家的“天人合一”论基本相近,不同之处在于儒家论“天人合一”,主要是想从自然法则中找到封建伦理的根据,而道教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究生命奥秘,以期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它不但是中国哲学中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医家,以至风水、气功、武术、房中术……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在现代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运用价值。

    2相互协调,相依相存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最终达到成熟。张载《正儒家蒙·东铭》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有以下内容: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张载《正儒家蒙·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其意思是说,人类是天地的产物,也就是自然的产物。

    第二,自然界存在其客观规律,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应遵循其规律。

    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汤,升降相求。……此其所以屈申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阴阳之气循环往复,聚散升降,运行不息,这不是自然界的性命之理,又是什么呢?

    第三,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张载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他认为性与天道具有同一内容,即是变易。程颐说:“道与性一也。”又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他认为天道、人性、人道是同一的,其内容即是理,也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张程都肯定性与天道的同一性,但两人也有分歧:张载认为天道即是变易,程颐则认为道即是理。

    第四,人生的理想境界是天人的和谐。

    语出《易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张载、程颐对这种观点深表赞赏。

    中国古代对于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庄子的观点是消极的思想,荀子的观点是积极的思想。自从西方“戡天”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荀子的学说受到高度赞扬。但是,如果一味讲“戡天”,也可能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如果盲目破坏,必然会造成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现代社会人们强调保持生态平衡,是一种非常明智的举动。《易传》主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值得肯定的是,这种学说确实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老子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这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久。人们只有依据“天人合一”效法天道,包容万事万物,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此外,“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可以从人患疾病时其症状变化中得到验证。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致使阴阳失衡。其临床症状表现,又与天气的阴阳消长相关,大多数疾病在上午和白天症状较轻,而到了下午和晚上,其病症就会加重。原因是上午和白天,人体阳气增强,又得天之阳气的帮助,则阳盛阴衰正胜邪,故病症就减轻;而下午和晚上,人体阴气渐盛,又遭天之阴气的侵袭,则阴盛阳衰正不胜邪,所以病症加重。另有一些疾病,往往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产生或消失,这也是阴阳转换,彼去此消的“天人合一”原理。

    在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人类社会早期,人的生活需求简单,没有对自然造成侵害,还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已无法处于平衡状态,突发性的暴风、暴雨、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废物和废气的任意排放,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地表和地下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破坏了植被和地壳结构,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大国搞军备竞赛,无限止进行空中和地下核试验,破坏了大气层和地壳的相对稳定结构。这种现状若继续下去,“天人合一”的局面就会被打破,自然的惩罚会愈加剧烈,最终人类必然会失掉自己的家园。

    3天人同根,生成法则

    “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人与外界自然的关系问题,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博爱思想,“天人合一”是古代文化的哲学基础,也是人们认识自然,解剖自然的理论工具。

    第一,“天”的涵义。

    “天人合一”里的“天”是什么意思,“人”又是什么意思呢?“天”的概念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大多充满了浓厚的迷信色彩,是能够主宰人类命运的“神”。

    老子对天则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是效法、顺从的意思,“道”即自然规律。他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听任万物自然生长,对万物十分宽容。天地就这样与万物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老子的“天”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最彻底的抽象。老子认为“天”是无限的,是无限小和无限大的统一;又是无始无终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它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这是老子的大道宇宙观,它有别于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

    这个天的概念一直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始终是虽然已经是宇宙的最高抽象但是仍然带有某种道德意志以至目的的天。这就是儒家,特别是宋朝以后的新儒家所发展的“天人合一”学说中所说的“天”。

    这个“天”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之天”。他又说过“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就是所谓“命运之天”,但是孔子又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又有人说这是“义理之天”。把这三句话再加上孔子说过的有关“天”的话合起来一看,就可以明显地看得出,孔子心目中的“天”是一个有着道德倾向的天,与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天。但是,真正开辟了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的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他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进一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天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此后,《礼记·礼运》也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这句话从哲学角度再一次明确了天与人的关系。

    第二,“人”的涵义。

    明确了“天”的涵义,我们再来看“人”。“天人合一”里的“人”又是指的什么呢?古代有人说,有资格与天合一的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圣王。在当时,这种解释看来符合原义,但是,自从孟子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学的教化越来越向群众普及以后,人的意义也就越来越普遍化。再根据传统中医、农、卜、筮、星、相中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例外才是指王者或是圣人,因此可以说,“天人合一”中的“人”还是指一般的人。

    第三,天人同根同源。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并非从来就有,在其产生之前,有一个共同的本原,这个本原就是“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人与天地万物在本原上和禀受上有着同一性。

    第四,天人同一生成法则。

    道教认为,人的生成法则与宇宙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人生命的形成,与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相同。《钟吕传道集》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意思是人与万物皆是由“阴阳”的“交媾”而产生的。这一思想源于《易传》。《周易·系辞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就是讲的宇宙发生和生命发生同一原理的思想。

    第五,天人同构。

    道教天人同构的思想来源于“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观念。《太平经》说:“人取象于天,天取象于人。”《灵宝毕法》说:“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肾比地”,心肾相去八寸四分,即天地相去八万四千里之比例。

    董仲舒认为,天人相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是由天所派生的。人与天相对应的规则是:“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意思是说,天上有的,人身上对应都有;不能对应的,则可归于某一大类,亦即“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翻版。

    第六,天人同律。

    在道家看来,人与天地不仅在形体结构上是相应的,而且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如气血之循环等,与天地日月、一年四季之气的运转规律、度数也存在着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人的“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说的就是天人同律。

    道教的“天人合一”的人天整体观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在现代社会,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危机,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逐渐认识到“天人对立”、“征服自然”等等错误观念的危害性。

    二、行事为人的黄金法则

    “天人合一”理论肯定人与自然各自的独立存在价值,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与协调统一,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精神,从根本上排斥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对于现代人的和谐相处,顺势行事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1主体实践,以类相从

    《周易》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从其中演化而来的。

    我们知道,虽然“天人合一”思想只具有原始思维的形式,但是,从整个《易经》的基本倾向而言,则有很大突破,它不仅认识到生命的某种意义,而且从自然界寻求人类生命的来源和根据,尤其重视人类生命活动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从而实现了人的主体性,表现出主体思想的特征。

    这种主体思想重视人在有机整体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意识到人在实现“天人合一”方面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它并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思想,后来也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思想。它是从为何完成生命过程、实现生命价值这个意义上,也就是从主体实践的意义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它是一种主体实践型的思想。由于《易经》所强调的主体性,不是以主客体相对立、相分离为特征的,而是以主客体相统一、相融合为特征的,因而,它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绝对的主体性思想。

    主体思想是《易经》的卦、爻辞中的基本原则,它说明主体的行为和道德实践,不仅决定吉凶祸福等结果,而且能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这就使《易经》的生命哲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道德修养方面,《易经》恒卦的正面意义是非常明显的。相反,如果不恒,则有危难与灾祸。正如九三爻辞所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孔子在提到这条卦辞时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如果没有恒久的德性,就不必占筮了,因为结果是明白的。《易经》中的这类卦、爻辞,实际上是对道德主体性的一个肯定。

    《易经》主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摆脱占筮的形式,直接由主体实践来说明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实践的意义被空前地提高了,它不再仅仅是决定某种吉凶祸福的条件,而且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

    在道家看来,天地间万物的无穷变化,也就是形成自动自组有序化的功能系统,并非神秘力量的推动,而是阴阳、刚柔这两种自然界的基本要素在相互作用下达到的。这种有机论思想显然是从《易经》哲学中发展出来的,其中已经没有任何神秘主义的痕迹。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又是社会主体,仁义并不等同于阴阳、刚柔,但是二者又有内在的对应关系。仁表现了阴柔的一面,义表现了阳刚的一面,从“类”上说,它们是一致的,从“本”上说,则不离天地之道。

    《易传》的“天人合一”原理,主要表现在“生”的学说中。自然界发展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有某种目的性。从形而下的角度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人类,有人类然后有夫妇、父子、君臣等等,然后“礼义有所措”。这说明人类文明的出现,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机械决定的,而是生成的。从形而上的观点看,人的存在体现了天地生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体现了自然界的“目的”,“德”是天之所以为天者,也是人之所以为人者。它虽然被说成是天地之“德”,却是靠人来实现的,没有人,天地之“德”便无从说起。这里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因为只有人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的目的性活动,才能完成天地生生之德。

    2以人为本,安身立命

    2000多年以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传统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下面,我们通过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的阐释,来详细了解它的本质。

    第一,安身立命的传统精华。

    “天人合一”作为儒家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多数儒学家的承认。因为它蕴涵了从中国人的宇宙生成论、宇宙本体论、伦理学、人生论到知识论等诸方面的内容,也表达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宗教情怀,因此,也可以将之视为儒家传统中最核心的概念。

    “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历代儒家学者在探索“天”、“人”的关系中演变过来的。他们首先阐发了关于“天”的一系列思想,其次是与人相对应的“人”的思想,最后便形成了“天”“人”关系和谐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中的“天”,被儒家学者赋予了各种意义,有自然之天、命运之天、意志之天、伦理之天、神圣之天、救赎之天、创造之天等。我们在书中或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诸如“天理昭昭”、“奉天承运”、“苍天有眼”、“伤天害理”、“天无绝人之路”、“天经地义”等等字词中所言之“天”,无不是与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存在和价值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凡宇宙万物之起源、人类社会之形成、政治制度之合法性、伦理道德之标准、人类未来之命运等,无不可以从有关“天”的论述中得到最权威的解释。因此可以说,“天”在儒家传统的思想体系里构成了一个最高的概念,折射着儒家有关“人”的地位、命运和价值取向的方方面面,因而它们相互关联的“天人合一”自然也就表达着儒家理论的丰富内涵。

    “天地”这个概念是我们与“天”联系而形成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儒家宇宙生成论的前提,也是人生论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继续衍射和深化的有“天下”、“天良”、“天理”、“天伦”、“天命”、“天意”、“天德”、“天道”等具有伦理意味的概念。儒家在诠释这些概念的时候,都以“天”字暗示了其普遍性和必然性,从而也使得这些具有伦理意味的概念具备了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关爱苍生的哲学理念。

    儒家认为,凡普遍的都是必然的,只要是天下之人,就一定会关爱同样属于生命的苍生万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情怀,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根据儒家的经验,普遍性是与时间和空间纬度内的实践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可以直接用“天下”来描述;而必然性则是对于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大同”在儒家传统里是理想的社会。

    对于人来讲,“天下”所蕴涵的普世价值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也是“天命”;既然是“天命”,它也就蕴涵着人的生命,亦即“性命”。从“天下”、“天命”到“性命”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必然性道理和体验万物生命的真切情怀,因此,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开宗明义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在这里,“天”作为一个宇宙本体规定着生命的发育、存在和价值之源,而人的生命正是体现这个本体的践行者,没有人的实践和彰显,“天下”的一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第三,宇宙万物的遵循之道。

    《诗经》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它的意思是说,“天”既然是宇宙万物的生命之源,其自然孕育的“天理”当然也就成了宇宙万物应该遵从的法则。人是万物之一,尽管是所谓“最为天下贵者”,其伦理仍然也只是“天理”中的一部分,所以,通过“天理”和万物亦可知晓人的伦理和人。因此,天与人只能是合一的,由“天”所启发的伦理也理所当然是普世性的。

    儒家普世性的宇宙生成论是伦理的,因为它的伦理起点和动力是生命与亲情,这就将表达宇宙万物之“天”与表达生命与亲情的“人”自然统一起来了。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是乾,它给人的启示是生命的起源和无限活力;天也自然涵蕴着地,地是生命的承载体,它通过其所承载的生命启示出天地道德涵义。所以,“天人合一”是普遍而自然的,同时也是具有伦理意味的。

    张载曾这样描述过“天人合一”的伦理意义:“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在这里明确表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化生的,而且天还规定了人的本性,人类社会理想的伦理制度、人对自然万物所应当遵行的伦理原则以及人对自己生命的态度。张载认为,不如此,人的生命伦理就不能体现出天命精神,个人就不能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人伦价值就没有普遍意义。

    儒家认为,天地万物秉承“天命”而生生不息,这其中自然又蕴涵着“人”,所以,“人”活着也是在履行“天”命,“人”的伦理价值也是展示“天”的普世价值。人只要生活在天地宇宙间,只要有人的生命情怀,他就一定还有天地良心,他就一定有存在的价值。

    3循道行事,功到天成

    《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论的“天”,即天道的规律性,事物的推测在天与一般人之间有一“圣人”,惟有圣人体察天来导化人。这里的“天”和主宰人的“天”不同。这个天有唯物性,并不是虚幻的,所以,《易经》所表现的一般是无神论。但《易经》特别强调圣人的作用,认为只有圣人才能遵循事物的准则,确定事物的方位,穷尽事物之理和所禀之性,以达到生命的终极。这是它的局限性。但是,它说明的“天”不是神的“天”,是进步的。

    历代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天人相通,另一个就是天人相类。天人相通是说天与人不是相互对峙,而是息息相通的整体,其间不应该有什么间隔;天人相类,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天人相通为天人相类提供了理论基础,天人相类则将天人相通遍布于人与人之间。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从讲天人关系,发展到神与人的关系,给中国儒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董仲舒把“元”看作宇宙的“大始”,它在天地之前,是万物之体。

    到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则把“天人合一”的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周敦颐禀承道家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太极”。所谓“无极而生太极”,是说太极无形无象,不可言说,不是真有个极。他认为人和万物生于五行二气;就是说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而万物以无形的太极为本。对人而言,周敦颐主张“诚”、“静”,突出的是“诚”。“诚”是“圣人之体”,也是“性命之源”,是履行事物的生长变化及规律而推至社会中的一切道德规则和一切道德行为的途径。这里周敦颐继承《周易》说法,认为圣人是人类中最杰出的人,圣人给人类定出了一个人的标准,这就是“人极”,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诚”。

    张载是宋代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第一人,他的“太和”说讲述了宇宙的精神面貌。这个精神面貌是宇宙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他说:“太和谓之道。”讲的是宇宙的变化,虽然极为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明其为人的精神和思维已达到最高的境界。张载的“气”学说虽有其唯心的成分,但唯物的占了主导,可以说,他的“天人合一”论是唯物的。

    程氏兄弟的看法与张载相同。程颐认为“形”最初起源于“气化”,同时还认为人们所感觉到的气,除空气之外,还有“真元之气”,只是“真元之气”是根本,能生外气。对人而言,人的心有“知觉灵明”的潜在能力,也有实现“知觉灵明”的作用。所以,程颢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休戚相关的一个整体,学道要首先明白这个道理。但道学并不只是一种知识,而是一门关于自然规律的修习之道,认识道学,要真实感到自己与物同体,这种精神程氏叫做“仁”。人只有达到“仁道”,能够“上体天心”,才算是领会了“道”的精髓,才能遵循“道”行事为人,才能真正功到天成。

    三、唯道是从地构建和谐

    在和谐已成为社会主旋律的当代社会,我们只有遵从“天人合一”思想,一切唯“道”是从,按客观规律办事,凡事顺势而为,顺“天道”而为,真正做到天地人一气相通,才能达到人类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大同的终极目标。

    1协调处世,持久发展

    从古到今,无论中外,莫不追求一种国泰民安的和谐局面。和谐是我们的古老国粹,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是天下太平和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天人合一”就是达到天动、地静、人乐的至高境界。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统一。可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却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枯竭、气候异常、洪涝灾害、森林砍伐、水土流失、草原沙化、土地荒漠、沙尘暴肆虐……人类无止境地向自然宣战、索取,破坏了自然,也破坏了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最终只能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不久前,由95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研究的一份报告指出,地球上三分之二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类严峻的生态危机已露端倪,在“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面前,该是我们认真反省的时候了。

    在儒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中庸》认为“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说人只有自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能促成天人相通、天人相类,天、地、人才能和谐发展。老子也认为,“天”与“人”为万物之一,都同源于道,以人合天,使人与天从相分、相抗转而成为与天合一,天人一体,从而达到天人同归大同的至高境界。马克思也认为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孔子“中庸”和谐的世界和老子“天人合一”的大道社会,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其极为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一些急功近利者为了眼前的利益,对地球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对自然生态肆意摧残破坏,其实是遗害无穷的愚蠢之举。

    2天人和谐,生存百科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治国治民,经商兴企,亦或是生态保护、养生保健等等,都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相处,只有将这种“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天人合一”思想落实到各个领域,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一,“天人合一”是生态学的哲学基础。

    现代生态学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近现代西方占主导的哲学思想是“天人二分”及“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哲学理念与现代科技进步相结合,强化了人类“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意识,造成现代世界严重的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人们通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只有树立“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代生态学的哲学基础就是中国的传统哲学,尤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基本原理。当然,“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思想,并不能代替科学技术,也不能具体解决工程问题,但是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可以从宏观思维对世界的把握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提倡“仁爱自然”,并将其作为最高道德准则,是现代生态学理论的源头,对现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天人合一”是现代养生学应该遵循的养生之道。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既为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其生长发育就应该遵从自然运行之规律,不逆自然而动,不违背生命运行法则,并顺应阴阳四季的变化,避阴就阳,采阴采阳,适时调谐,最终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三,“天人合一”与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品格。

    “天人合一”论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人类与建筑,可谓是朝夕与共的“亲朋好友”。人类的起居、饮食、工作、文化娱乐、宴请宾客以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人的生老病死等,莫不在建筑环境中进行。所以,当我们去认识中国建筑的文化本质时,必须把处于一定建筑环境之中的人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与行为充分考虑在内,从而营造出“天地入吾心”“天地入吾庐”的文化理念和建筑奇观。

    纵观中国古代建筑,可总结出如下几大特色:

    一是中国古代建筑者善于营造一种富丽华贵、雍容大度、气势雄浑的气势;二是中国古代建筑都有一种对称美;三是中国古代建筑如诗如画,即可静观又可漫游;四是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单体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应美。

    3构建和谐,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发展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又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将是现在和未来建设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

    第一,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和谐思想理论来源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思想。孔子的弟子有若在《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礼”,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大政方针,指的是周礼;“和”,不单纯是和气的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和谐之意,而是特指国家政权的和谐和社会形态的和谐。“贵”,为最好、最高之意。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的大政方针,要以贯彻周礼,实现社会的和谐为最高目的。

    孔子的和谐思想并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他受《易经》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而发挥的。

    清朝大才子纪晓岚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这里的“天道”就是自然,“人事”就是社会。“天道”与“人事”合而为一,就是“和谐社会”。《易经》的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对中国以及对整个现代世界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天下大同。

    大同世界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终极目标。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人们向往这种社会所进行的具体描绘。晚清的康有为也用20万字的篇幅详述了他心中的“大同世界”。孙中山则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孙中山的大同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民生主义”的主张里。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大同主义”。

    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进程中,和谐社会之路也走过了弯弯曲曲的历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抛弃和批判。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传统文化才得到恢复和发扬,其价值才又得到体现。中国的大同和谐社会才真正展现出自己夺目的光辉。

    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世界格局正在重新形成,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新的社会发展现实,我国政府提出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无疑,和谐社会思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和谐社会观是一脉相传的。但是,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更高社会层次上的发展和创新。现代社会构建和谐思想理论,除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以外,还要与当今世界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同步发展,还要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思想大旗。不继续改革开放,不和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同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封闭的理想主义。新的世纪,我国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面,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妥善处理了在过去看来非要动用非常措施才能处理的问题,充分说明了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既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社会思想相传承的思想理论,又是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

    四、现代企业的和谐管理

    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凡事顺势而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在行政、中医、环保、建筑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就是对现代企业的和谐管理和发展壮大也起着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1和谐管理,天人共济

    企业的和谐管理同样需要“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而“和谐”就是协调、温和、和缓、谦和,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和谐管理呢?首先,管理政策和制度要有正确的理论基础,不能强词夺理,更不能颠倒是非;同时,管理目的要符合人民群众认同的伦理道德,管理措施要合乎大众认同的人伦、人性、人道、人权等基本理念。其次,日常管理要有理性,危机管理要有理智,冲突管理要立足于理解,避免情绪化、极端化、片面化、绝对化。管理过程要顺理成章,管理行为要合情合理。最好是少管多理,立足自理,尊重合理化建议和合理要求,鼓励管理对象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对人的管理要注意“情绪管理”,关注公众的情绪,关注特殊群体的情绪变化,爱护积极情绪,调动疲劳情绪,转化消极情绪,化解极端情绪。

    和谐管理没有固定模式,实施和谐管理既要吸收中国传统管理经验,也要借鉴国外的管理样本,“天理人情国法”能与风俗习惯协调,使管理措施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算真正的和谐。

    据调查,一些企业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其中,在企业内部的表现为:

    第一,企业领导和员工的不和谐。企业领导不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力,乱扣工资、限制员工的自由、工作环境恶劣等。员工对企业领导不忠诚,工作中出现偷工减料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第二,员工之间的不和谐。缺乏合理、公平、公正透明的利益分配体制,导致员工之间不团结,合作性差,缺乏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

    在企业外部,企业与其他部门的不和谐具体表现在下列两方面:

    第一,企业同客户的不和谐。企业由于诚信差、服务差,给客户提供不合格产品,损害了客户信誉及消费者的利益,使客户及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满情绪。

    第二,企业同社会的不和谐。企业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使社会对企业产生不满情绪和信任危机。

    总之,企业的不和谐主要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和缺乏公正性造成的。基于此种考虑,企业若想实现和谐管理,就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领导和员工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双方相互促进,相互依赖,把企业变成员工赖以生存的家园。

    第二,建立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利益分配体制。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有一个归宿感。

    第四,热心公益事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条件下社会所赋予企业的经济、法律、道德以及人生的期望。

    第五,要实现和谐管理,还必然要处理好企业管理中的几种矛盾。

    ①物质与精神矛盾

    物质与精神既对立又统一,趋利之心人皆有之,但关键是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为“利”而无所不为,陷入唯利是图的深渊。

    ②经验与创新矛盾

    在管理中,经验有利有弊,利是它可提供管理模式,给以指导;弊是它阻碍创新。因此,企业要实现和谐管理,就需要将经验和创新有机结合,既学习经验,又创新思维,如此则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③文化与制度矛盾

    企业文化以柔治人,企业制度则以刚制人,一柔一刚,难免产生矛盾。关键是要避免刚盛柔弱或柔弱刚盛,要刚柔相济,如此才可实现和谐管理。

    ④工资和绩效矛盾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员工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追求高薪和培训机会,由于企业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整体利益有所冲突,因此就造成了工资和绩效的矛盾。

    企业要做到和谐管理,就应解决阻碍达成和谐管理的种种矛盾,给予员工合理的工资和适当的培训机会,以此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2人本管理,主观能动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人应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人要顺天,要以客观规律办事。根据这一哲学基本思想,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商长虹集团在企业发展之初,就十分重视企业与人的关系问题,并在其企业文化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长虹还在其独特的发展观、决策文化、品牌战略等诸多方面,提倡这种文化,彰显这种文化,收到了巨大成效。

    长虹从一家军工企业转型后迅速崛起,变身为以彩电为主导,以多种经营为载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其成功不仅仅是经济的成功,更是企业文化的成功。长虹的企业文化蕴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第一,长虹“以人为本”的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理论:一是“太极拳理论”,即企业在推行管理制度时,要从上到下,柔情渗透,引导实施;二是“投石子理论”,即经常向员工渗透忧患意识,保持生机与活力;三是“外圆内方理论”,即企业各部门之间在人事交往中要以外圆内方的处世技巧来谨言慎行,融洽企业与外界的关系。

    第二,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今天,市场和商品都有其特殊的规律,就是“有常道”的“天”。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顺应它,“应之以治”。长虹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市场规律,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形成了长虹独特的决策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进入市场经济初期,长虹首先是“顺天”,顺应当时的市场的客观状况,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实行不同的市场战略,经过这些市场战略的逐步深化,长虹从一个内地军工企业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进而迈向了世界。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企业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贯彻实施有重大关联。

    总而言之,长虹以“天人合一”为主体的企业文化丰满了企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飞速发展,又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文化,二者相得益彰,直到把企业推向成功的顶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