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路,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购物,或者上学,目标明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们知道,每一个人走每一条路,都不是由简单的原因造成。
就说上街购物,我们为什么要到这条街而不是到那条街?我们到了某一条街上,为什么要进这家商场而不是那家商场?原因恐怕就不少呢,先看我们的钱够不够多,如果够多,我们尽可以到高档商场精品屋去,如果手头窘迫,便只好降而求其次,到大众化些的店里去转转;同时,也看我们的时间够不够用,若时间很紧,我们只好就近去购物,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就不必急急忙忙,可以走走看看,货比三家;还有,也看我们的习惯,有的人喜欢走老路,购物也老是到自己熟悉的店里去,觉得熟门熟路,不会出现找不到柜台的事情,也有的人喜欢走新路,偏要到新开的店里去,觉得新开店新鲜,有刺激;再有,看我们购买什么,有的商店皮鞋特别棒,有的商店化妆品品种特别多,商店与商店有不一样的特色,总之,即使购物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最一纷乘坐的公共汽车站头?
我们走上任何一条路常常都是由许多原因推动而成。
创作之路也是这样。
我想首先是生活给我的冲击和推动。
在我开始写作文学作品之前,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先我们一家生活在城市里,我们这样的小孩子,只知道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对世界,对社会,简直一无所知。后来,在一个下雪的冬天,一艘小木船载着我们全家,从城市来到了农村。平德的生活打乱了,代之而来的是艰苦的却又是十分新鲜的农村生活。我们和农民一样,扛着锄头下地去,我们和农民一样,一年四季不穿鞋,我们吃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大米,我们在地上种了各种各样的疏菜……天真不懂事的我,以为从此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一点不知道担心不知道为前途发愁,后来,我又在农村的学校重新上学,一直到全家人重新回到城里。那一年我高中毕业,我又离开了家,再到农村插队,第二次到农村,生活也许比第一次更艰难些,因为第一次和全家人在一起,碰到什么事情,由一家人一起承担,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我得自己学会养活自己,照顾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渐渐地长大了,我的生活阅历也渐渐地丰富了,终于有一天,我拿起笔来了。
我不敢说,如果没有我的两次农村之行,我能够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但是,并不是想走文学创作之路的人都必须到农村过一段日子。也有的作家,他们在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前后,生活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他们的经历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但是他们仍然成为很优秀的作家。这就说明,生活的变化,经历的丰富,并不是走创作之路的唯一条件。
其次,我想我的性格可能和我走文学创作的路也不无关系。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我不多话,思维缓慢,朋友也不多,不引人注意。我喜欢独自一人做自己的事情,比如集糖纸,集邮,比如刻纸,比如,看书等等,总之,我喜静不好动,但是心里永远是空空落落的,一直到我发现了文学这么一个其大无比的无限丰富的世界以后,我的心逐渐地踏实了,我有了依托。
但是,也许有更多的作家他们并不内向,他们广交朋友,他们高谈阔论,他们思维敏捷,他们智力超人,所以我说,性格同样不是你走不走创作之路的决定因素。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呢?
我想那就是文学本身的魅力。
我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发现了文学的魅力,在我刚开始懂事的时候,我读了许多世界名著,那是在农村,下放的知青们借给我看的,一看,我就再也摆脱不了文学对我的诱惑。
以后的许多年,从我开始学着写作起,一直到后来,我也许遇到过别的许多的更大的诱惑,也许有比搞文学更吸引人的工作在向我召唤,不敢说我从来没有动摇过,但是不管动摇还是不动摇,我坚持下来了,我没有离开创作这条路。
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明了的,我之所以选择了文学创作这条路,主要原因是:我真心喜欢文学创作。
开始的时候,我们搞文学创作确实抱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想法。
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喜爱文学,你会退却的,你会。
我想,这应该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们能不能走上这条路,并且能不能长时间、甚至永远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创作
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叫作《洗衣歌》。写的是中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经历。
在我上中学的那时候,学校的文工团是很让人眼红的,学生们都愿意参加文工团,但是只可能有少数人进去,再说,即使进了文工团,也可能有出来的时候,你若是唱唱跳跳表演方面才能不够,跟不上别的团员,你就只好从文工团里退出来,这其实也是正常的,不能滥竿充数。
但是,在那样的年岁里,除了你个人的水平问题,还会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比如说,政治的因素,家庭的因素等等。
我天生不善唱唱跳跳,毫无艺术细胞,毫无表演才能,从小到大一直这样,所以我也没有参加文工团的心思,我写的,是和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的事情。
她参加了文工团,轮到有演出任务时,每天夜里都要排练到很晚很晚才回宿舍,那时候,宿舍里其他的同学,都已经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这位同学睡的是上铺,有一天,也许是太辛苦了,夜里回来爬床时,从床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但她仍然坚持排练。
记得,那一回她参加演出的节目就是《洗衣舞》。
可是,终于有一天,她没有到很晚的时候回来,大概在我们准备休息的时一候,门突然开了,她一脸泪水走了进来,说,不要我了。
原来,这一次的演出是慰问解放军的,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参加演出的演员的情况都要向上级汇报,上级看过情况,觉得我们同宿舍的这个同学,家庭情况不理想,她父亲是犯了错误下放的,并且错误性质很严重,于是,要学校文工团重新换人。
就这样,我的同宿舍的这位文工团员,流着眼泪,回来了。
她趴在床上哭了很久很久。
事过许多年以后,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突然听到广播里放着一支老而熟悉的歌曲,就是《洗衣歌》:哎,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哎,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突然,沉睡在我心底的往事涌现出来,我仿佛又听到了我的同学的哭声,在不正常的年代里发生的不正常的事情,再一次搅动了我,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就这样,我写出了《洗衣歌》这篇小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