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伤心总被雨打风吹去

    吴文英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官,却也算不上隐士。有关他个人的资料非常有限,只知道他在宋理宗绍定年间入苏州仓幕,后来受宰相吴潜赏识,并以清客身份出入史宅之、贾似道等显贵之门。他留下的三百余首词作中,与朝官唱酬的作品竟达八十余首之多。历来词评家对他的作品毁誉参半。他的词有两点极其突出的特色:一个是他常以时空错综的手法组织成篇,再有就是他融想象于现实的措辞,往往超越理性习知的范畴。这种表现手法形成了他典雅谐畅、含蓄委婉,用字绵密妍丽、锤炼精纯的奇艳风貌,而能于工丽的周邦彦与清空的姜夔之外,别开生面,自成一格。

    这首《风入松》写词人对爱人的思念,所言虽不脱睹物怀人、触景伤情的陈套,但能借奇特的想象,用新动地表达出诗人的绵邈深情。

    西园在吴地,是词人和情人的寓所,两人也是在此分手,所以西园就成为悲欢交织之地。词人在词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在是梦萦魂绕的所在。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两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词人绵丽的风格,但是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寒食、清明是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也就倍显凄凉。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是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得让读者心生凄神憾魄之感。

    “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庾信有《瘗花铭》,此处借用,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第三层意思。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之中了。“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阙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够忘怀!按照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因此就不忍再去原来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依旧去游赏亭林。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怀人之情至深,因此即使不能来,也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希望她来。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结句“双鸳不到”(双鸳是一双绣有鸳鸯的鞋子),明写其不再惆怅。“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现在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二人双栖之时,欢爱异常,仿佛如在昨日。这样的夸张,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草:起草。

    瘗(yì):埋葬。庾信有《瘗花铭》。

    铭:文体的一种。

    分携:分手。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幽阶苔生:苔生石阶,遮住了上面的足印。

    听着凄风苦雨的声音,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满腹愁情地草草掩理好遍地的落花,我又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绿荫浓暗处是昔日依依惜别的地方,当中的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寸柔情,在乍暖还冷的春寒中,我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想借几分醉意到梦境中去与佳人重逢,不料我的晓梦又被黄莺交杂的啼声惊醒。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曾经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的纤纤素手把握而留下的芳香。我是多么怅惘伤心,盼望看到你的倩影却总是没有音信。那幽寂的空阶上,一夜之间早已经长出了青青的苔藓。

    寒食与清明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就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一次,重耳好几天水米未进,饿昏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重新回到晋国做了君主,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经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感到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意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还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的时候介子推肯定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就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以后,仍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了一阵,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用脊梁堵着一个柳树树洞,洞里面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令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的时候,他还特意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到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非常郑重地走到跟前,掐下一段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都禁忌烟火来表示对他的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被称作“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逢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五代·南唐 冯延巳《采桑子》)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