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忆秦娥(楼阴缺)范成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等你等到花儿都谢了

    宋代词人范成大的词集中一共有五首《忆秦娥》,内容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的。前四首分写一天中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后一首写惊蛰日的情思,为前四首的补充和发展。看来这五首词是经过周密构思的一个整体,绝非文字游戏,也不是实写闺情,而是别有寄托的作品。

    所谓寄托,即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托了词人本人的爱君之意。这在宋词中也是很常见的。据周必大撰《范公成大神道碑》记载,成大于淳熙三年(1176)春在四川制置使任上辞官归家养病(四年五月成行),病中还在为国操劳,上书言兵民十五事,使宋孝宗深受感动。所以这组词可能有此寄托,可能是作于此次居家养病的时候。这里提到寄托,只是为了说明词人的原意。

    至于这组词的价值,则主要在于表现情景的艺术技巧,因此还是可以把它们当作真实的闺情词来欣赏。

    此为这组词中的第四首。此词描写闺中少妇春夜怀人的情景十分真切,是这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词的结构是上阕描绘园林景色,下阕刻画人物心情。初拍写环境的幽静。楼阴之间,皓月悬空,栏干的疏影静卧于东厢之下。一派清幽之景更显露寂寞之情。次拍写环境的清雅。先重叠“东厢月”一语,强调月光的皎洁,然后展示新的景象,天清如水,风淡露落一片盛开的杏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明洁得如同白雪。满园素淡之香,隐寓了空虚之感。以上纯用白描的手法,不饰华彩,但一座花月楼台交相辉映的幽雅园林却清晰可见。写景是为了写人。

    下阕要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

    换拍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是夜露已落,一切都是那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也如同声声哽咽。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营造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隔烟催漏金虬咽”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歇拍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之人又在何处?梦中是否能够相见?词人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歇拍直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春闺怀远是词的传统题材,前人以此为题的作品极多,但往往“采滥忽真”(《文心雕龙·情采》),过于浓华而缺少新意。此词却是“纯任自然,不假锤炼”(《蕙风词话》),显得淡朴清雅,没有陈腐的富贵气和脂粉气。

    写环境不事镂金错银的雕绘,只把花月楼台的清淡景色自然地写出来;写人物不事愁红惨绿的夸饰,只把长夜难眠的凄苦心情真实地写出来。一切都“不隔,不做作”(张《丛碧词话》),从而创造出一种自然的美。在情感的表现上,词人亦能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即不作“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韦庄《定西番》)一类的正面描写,也不作“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一类的直接抒情,更不作“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欧阳炯《三字令》)一类的多余解说,却借月幽花素的园林景色暗示她情怀的寂寞孤独,借漏咽灯昏的环境气氛烘托她心绪的凄凉愁苦,“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复堂词录叙》,既新颖,又厚重。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缺: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

    厢:厢房。

    烟:夜雾。

    金虬: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

    罗帏:罗帐。指闺房。

    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楼阁在树阴遮蔽下露出一角,一轮明月朗照东厢,栏杆的影子斜卧在地面上。隔着香炉朦胧的烟气,漏壶上的铜龙笃咽着催促滴落的水声,纱罗的帏帐暗淡,灯花已烧得焦凝。灯光跳动,我进入短暂而美妙的春梦,梦见了江南辽阔的晴空。

    古代计时工具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钟表是不可缺少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但是,在古代还没有钟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测定时间的呢?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出没估计时间,他们观察到阳光下树影、房影随着时间变化而移动,进而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创造了最初的“表”,时间不停地前进着,“表”的影子从早到晚不停地移动着,由此人们可以了解时间。随后,古人又创造了“圭表”、“日晷”等,日晷是在圆形的石板中间竖立一根铁针,石板周围刻着时辰标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铁针的影子就能指示出时间来。元代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立的观星台,表高40尺,圭长128尺,重18吨,使日影长度读数可准到0.1毫米。

    但是日晷和圭表只能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工作,那么夜间、阴天又怎么办呢?人们又发明了漏壶,漏壶又叫“滴漏”、“刻漏”,传说黄帝时即已出现。《周礼》记有“挈壶氏”,专司其职。

    诗词中所常用的漏壶,即刻漏制记时法,中国最早的漏壶是在壶中插入一标杆,称为箭。箭下用一只舟承托,浮在水面上。水流出壶时,箭下沉,指示时刻,称“泄水型漏壶”或“沉箭漏”;另一种为水流入壶中,箭上升,指示时刻,称“受水型漏壶”或“浮箭漏”。泄水壶多为一只贮水壶,即单壶。

    西汉时期的漏壶,将一昼夜平分为一百个等分,也称百刻时制。昼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来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从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组合。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昼夜共有二十四份,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但是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的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所有这些计时的方法和计时工具,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结果也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 王昌龄《闺怨》)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 温庭筠《梦江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