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教皇认识到女性对于宗教信仰的影响。他立即派遣罗马僧侣奥古斯丁带领四十人前往坎特伯雷的埃特尔伯特宫廷,以便让国王转变信仰,通过对方在岛上获得立足之地。
埃特尔伯雷小心谨慎地接待他们,并在户外召开了一个会议,因为他对外国的传教行道持有怀疑,害怕符咒和魔法。但是他们最终取得成功,让他像妻子一样成为一名基督徒。国王转变信仰,当然使得忠诚的臣民同样如此。奥古斯丁的热情与成功让他得到奖赏,他成了坎特伯雷大主教,被赋予掌管所有英国教会的权力。
其中一位最突出的皈依者是塞格伯特或塞伯特,他是东撒克逊人之王,埃特尔伯特的侄子。他统治着伦敦,有个随奥古斯丁前去的罗马僧侣梅利图斯成为了主教。
公元605年,塞伯特满怀宗教热情,在市西边河岸的阿波罗神庙的遗址上建造了一座寺院,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威斯敏斯特寺院的起源。这座教堂将献祭给圣彼得[2],为举行献祭仪式人们作了充分准备。在指定日子的上午,主教梅利图斯极其堂皇庄重地向前走去,即将举行仪式。待他走近大教堂时遇见一个渔夫,对方告诉他不必前往了,因为仪式已经结束。主教惊得目瞪口呆,这时渔夫接着说,头天晚上他在泰晤士河上自己的船里时,圣彼得出现在眼前,说他打算就在当晚亲自为献祭举行仪式。这位使徒因此进入教堂,那儿顿时灯光通明。仪式举行得富丽壮观,伴以天籁之音和袅袅香烟。之后使徒来到渔夫船上,吩咐他撒网。他照着办了,神奇地拉起一大网鱼。使徒又吩咐他把一条鱼送给主教,并向主教表明,使徒让他不必再为献祭教堂举行仪式了。
梅利图斯是个谨慎的男人,不易轻信他人,他要求渔夫对自己讲的故事予以证明。他打开教堂的门,看见了蜡烛、十字架和圣水;香油洒在各处,各个地方都留下了举行过盛大仪式的痕迹。假如他还留有任何疑虑,那么在渔夫拿出使徒吩咐送给他的那条鱼后,疑虑便彻底消除了。拒不承认这事,就是拒不承认显而易见的证据。仁慈的主教因此深信,圣彼得确实亲自为教堂举行过献祭仪式。于是他恭敬地放弃了,不再继续办此事。
据说正是因为上述传说,忏悔者爱德华才把此处选定为他打算捐赠的寺院。1045年他将旧教堂拆除,在原址上另外修建了一座教堂,他的遗骸就存放在一座华丽的圣祠里。
1220年,亨利三世对这座神圣的建筑再次进行了修缮——如果不是重建的话,于是它便有了现在的面貌。
在亨利八世统治下,它丧失了寺院的特色,这位君主将僧侣们赶走,并且夺取了教堂的收益。
注释
[1]五、六世纪入侵并定居于英国的日耳曼民族。
[2]圣彼得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原为渔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