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论-杜甫的一生对我们的借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研究了杜甫的生活和思想,这对我们有什么借鉴的作用呢?

    我们的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具体课程,是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精神指导我们来读杜诗的。在“五四”新文学以后,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批判的现实主义的影响,有它的好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是不懂得歌颂性质的文艺,仿佛文艺就是暴露,因此也不懂得暴露本身还有一个立场问题,要看暴露的是什么。毛主席指示我们:“只有真正革命的文艺家才能正确地解决歌颂和暴露的问题。”又说:“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史上,杜甫的诗明明可以作我们今天的借鉴,杜甫歌颂人民。不要光看到杜诗的艺术性高,杜甫的创作源泉明明是在彼时彼地的人民生活当中。

    杜甫是唐代的一位知识分子。他一生的生活证明在旧社会里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就是没有出路。他做官也不成,“归去来兮”也不成。他的价值决定于他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去。其余的只表示他一事无成。这明明摆出了古代诗人生活的路。毛主席向现代的知识分子说:“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我们坚决地相信这是历史必由之路。

    杜甫对他自己的诗当然是肯定的,但他也说过“斯文亦吾病”(《早发》)的话,这话他说得极其真实。他的意思是说他有时不能不做一些应酬人的诗。我们感到他有时也并不选择题材,什么都要写一写。难得的,他对为人民服务的民间艺人估价甚高,怀着真心尊重的感情,如《听杨氏歌》里说:“古来杰出士,岂特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演出以后,杜甫和她很是惜别,“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共产主义社会,文艺是为人民服务。杜甫“斯文亦吾病”的话,对我们也有反面的借鉴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