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风云-筹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37年9月,芜湖码头和往常一样繁忙,码头仍在装粮上船,忙得不亦乐乎,大客船也吹着汽笛浩浩荡荡地从江心使向岸边,乘客们陆续下船。已经是中年的汪浩然,脸上布满沧桑,他提着行李箱跟着人群下船后,朝久违的四周望了望,内心无限感慨。“离开芜湖这么多年了,风貌依旧。”他跟着人群匆匆往出口走,回家的心情更加急切。

    浩然匆匆回的家,大呼小叫:“晓芸,晓芸,我回来啦。”正在厨房做饭的晓芸的听到叫声顿时愣住了,仿佛是在做梦,再仔细听。“晓芸,晓芸,我回来啦。”晓芸激动地扔下手中的锅铲,朝门口扑去。浩然已经找进来,“晓芸!”

    “浩然!”

    两人激动地紧紧拥抱。

    “浩然,真的是你回来啦。”

    “是我回来啦。”

    “哈,太好了。这些年在外面过得怎么样?”晓芸抹掉眼泪高兴地问。

    “我找到组织了,我还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听说现在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了,你怎么这时回来,是路过吗?”

    “不,是长期住下来。”

    “娘,我回来啦。”22岁的祥龙在屋外喊。

    “是祥龙回来啦。”晓芸激动地拉浩然出去。

    “祥龙,你看谁回来啦。”

    “儿子!”

    “爹!”

    “长这么大啦。”

    “快大学生毕业啦。”

    一家人团聚后什么开心,用餐时,边吃边聊。

    “日本在北平挑起卢沟桥事变,随后侵占了我国华北大片领土,现在已经把侵略的魔抓伸向内陆,现已打入上海,国民党军正在奋力抗战。估计日军很快就会打到芜湖来,这次上级就是派我回来组织抗日队伍的。”

    “我们学校正在筹备抗日救亡组织,我负责做宣传。”

    “好,回头带我见见同学们。日军打进来之前,我们必须组织一支抗日队伍。”

    “芜湖也要打仗啦?”晓芸惊恐地问。

    “芜湖是商贸城市,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有码头,有机场,有火车站。日军能不盯上这块宝地吗?现在国难当头,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力量。晓芸,你也要鼓励妇女们一起抗日。”

    “我吗?”

    “是,找回当年的爱国热情吧。”

    晓芸犹豫片刻:“好,我试试。”

    “我相信你。”浩然握她手,给她鼓励。

    傍晚,晓芸陪浩然来找父亲。

    “女婿回来啦。”张夫人高兴得不得了。

    “岳母,我回来啦。”

    “女婿回来啦?”张老爷正在跟伙计对账,见女婿进门惊异地问。

    “岳父,我回来啦,待会还要跟您谈点事。”

    “哦,好,阿财那你先去忙,把账本放这儿,回头我再查看。”张老爷让伙计先下去。

    “好的,老爷,那你们谈。”伙计阿财在离开时朝浩然窥视一眼。

    就在伙计观察浩然的时候,恰好被浩然逮住他的眼神,顿时觉得这人眼神不太对劲,“岳父,这是你伙计?”

    “是,他叫阿财,今天带人下去收粮食的,刚把账本拿来给我看。”

    “他不是芜湖人?”

    “他是外乡人,上个月刚来我这当伙计,瞧瞧这字写得多工整,人还真不可貌相。”

    “哦,是这样。见他身板干练,像是训练有素的军本。”

    “哦,这我到没看出来,改天我来问问他。来,女婿坐。”

    “爷爷,他是谁?”一个少妇领着一个小女孩走过来。

    “这是姑父,快叫人。”

    小女孩甜甜地叫了声姑父。

    “这是德文的孩子,这是德文的妻子。”张老板向浩然介绍。

    “小舅子从日本啦?”

    “早回来啦,在弋矶山洋医院当医生,他对大米生意没兴趣,我也不勉强他了。

    “宝宝,阿姑带你出去玩好不好?”晓芸抱起孩子,也招呼母亲和弟媳妇,“走,我们出去,他们要谈事。”

    “唉,好。”

    晓芸把她们带出去后,浩然直接告诉张老爷来意。

    “岳父,日本人很快就会打到芜湖。”

    “哦?”

    “所以,我这次回来是做战前准备的,除了要组织一支抗日队伍,还要筹备钱粮和药品。”

    “你想让我做什么,尽管说,国难当头,报效国家是每个人的责任。”

    “好,都像您这样,中国就希望了。你能否通知芜湖商会,让米商们为抗日队伍筹点资金,另外能藏一部分粮食是最好,库里有多少粮食能藏起来的赶紧运藏起来,别让日本鬼子抢啦。”

    “好,这事交给我办。”

    “谢谢岳父。从您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是不会垮下的。岳父我要提醒你,行动时最好不要让阿财知道。”

    “你怀疑他不正常?不会吧,我一点都没看出来。”

    “他眼神和正常人不一样,身板也不像普通人,日本在打入其他城市之前都会先派特务侦查,还是小心为好。”

    “好,我心里有数。”

    浩然和晓芸在回去的路上,他兴奋地对晓芸说:“从你爹身上让我看到了,国难当头每个人都有爱国热情。”

    “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应该是受孔子的儒学影响。”

    “中国不会倒下,企图侵略中华都是妄想。”

    “对,小日本就好比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芜湖的战争还没开始,他俩就对胜利充满信心。

    回到安静的家,两人面对面有些尴尬。

    “这些年,少龙有没有回来过?”

    晓芸没有回答,表情显得很生气。“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死了,不要再提他了。你累了吧,早点歇着吧,我把你房间整理好了。”

    “哦,好。你也早点睡。”

    两人对视,微笑了一下,才各自去自己的房间。

    张老爷是个非常心急的人,当晚就开始走访其他米行老板,行动非常谨慎。第二天继续奔波。其他老板都点头,表示积极支持抗日。张老爷在藏粮食的时候有意把阿财支开。之后一同去乡下收购时还有意在路上盘问:“阿财,你有没有当过兵?”

    阿财惊异地看张老爷:“老爷怎么会问起这个?我哪当过兵啊。”

    “哦,见你身板干练,我还以为你在部队训练过呢。”

    “哈哈,惭愧,可惜没当过兵。”

    “你家还有什么人啊?”

    “啊——,我家里还有一个不争气的爹,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

    “此话怎么讲?”

    “不瞒张老爷,我们家原先条件还不错,就因为我爹家败吸大烟,把家里的财产全都败光了,我姐顶债做了人家小老婆,我娘也因此自杀了,可债主还是不停地上门逼债,为了活命,我才逃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大烟确实害人啊,看来是我多想啦。”

    “张老爷以为我是什么样的人?”阿财窥视张老爷的神情。

    “啊,没什么,对底细不了解的人,做事自然会谨慎些,你也别见怪。”

    “这是应该的。”阿财边说边观察张老爷。

    这几日,浩然一直在师范大学内忙着做宣传,组织了一支爱国队伍。随后,浩然又去找小舅子张德文交谈。

    “这阵子,我坐立不安,一直想去战场参加救援,可是我现在已经结婚了,上有老下有小,都不让我去。如果日军打到芜湖来,我一定全力以赴。姐夫,你就下任务吧,国难当头报效国家是每个人的责任。”

    “好,好,你有这样的爱国热情我很感动。另外,你能不能多备点药材?”

    “好,这事我来办。”

    “太好了,我再去办别的事。”

    “好。”德文起身送客。

    汪浩然整天在外奔波,不知疲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