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丹麦-风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哥本哈根

    (2010年8月31日记)

    到丹麦的第二天,我和小魏吃过早餐,到哥本哈根的街上逛一逛。据说,哥本哈根是北欧最大的城市,我们昨晚住的地方又是市中心,但怎么也看不出繁华的景象。人很少,当然,整个丹麦的人口也只有两个鞍山的人口那么多:这样的数字,不知道该欣喜,还是该悲哀。楼房都很矮小,很多楼房上都用数字标记了建筑的时间,显示其悠久的历史,古香古色。有些楼房上还有文字,只可惜都是丹麦文字,我们茫然不懂。在我们宾馆的边上,据说是警察局的地方,居然没有门,直接可以看到里面的铁栅栏,好像里面会关押犯人,也好像可以巷战似的。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很多,我也拍到了满眼自行车的照片,这种景象,在素有自行车大国的中国,也不太常见了。在街上偶尔也能见到被丢弃的垃圾,赶紧拍了一张照片,想要告诉国人,不良之徒哪都有啊。

    在一处建筑物前,我们看到一个雕像,看了半天,才看明白是一只狮子正在低头按住一条蛇,中国的美术侧重于写意,西方的美术侧重于象形,但这个雕塑咋不像呢?正面墙壁上还有几位人物浮雕,我们推测这是一个纪念馆吧。我们正在狐疑间,迎面走来两位黄种人的年轻姑娘,我们决定碰碰运气,打听一下。她们一张嘴,我们太开心了,因为她们也是中国人!她们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博物馆,说话间,彼此觉得面熟,原来是我乘坐的飞机上的空姐,真是太有缘了,她们热情地用中文给我们介绍了这里周围的情况,让我们感到异常的温暖和亲切!汉语原来是如此动听的语言啊!

    空姐们建议我们,去车站将欧元兑换成克朗。车站里很多鸽子自由自在地在地上走来走去,一点儿也不怕人。火车站对面是哥本哈根最大的游乐场,一个巨大的柱子正旋转着很多椅子升高了,又下降。火车站附近的建筑书写着欧洲优雅的沧桑。

    走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喝了太多的饮料,就有些内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卫生间,却有好几个人等着,但前面印度装扮的妇女主动让我先来,我谢绝了,得观察一下情况再说。果然,让我发现了要害:每一个如厕的人刚出来,就有服务人员进去清理,为什么如此殷勤呢?我一打听,原来这里是收费厕所,收费为3,至于单位是克朗还是欧尔,没弄明白,总之不能是欧元,若是欧元,也太黑了吧,看上去设施又很简陋。口袋中没有克朗也没用欧尔,只好回宾馆解决问题了。从今记住,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日子,出门时,水要少喝。

    哥本哈根,我没有太多的好印象。

    Toender小镇

    (2010年9月1日记)

    这是我来丹麦的第三天,我的房东Kety要带着我去镇子中心区买电话卡。她还要带我在Toender走一圈。

    出门后,我们很快走进了一条林荫小路,开始我还能辨清来时的路,但小路弯弯曲曲,我很快就晕了。这里的小河很多,河里还常常有些自由自在的鸭子。我们在一条小河边的一棵大树上,看到了人们搭的几个鸟窝,我们正说着话,就有一只大鸟飞出来,像喜鹊,但似乎又传来乌鸦的叫声。树很高大,看得出树龄很老了。在整条小路上只见到一位老先生,他与Kety互相说了声“嗨”就擦肩而过了。Kety似乎告诉我他住在哪儿,但我是没听明白。

    沿街到处可见一簇簇的鲜花,这里的人非常喜欢花,每一家都养了很多种,随处可见。经过一代代地优胜劣汰,这里的花又雅致,花期又长,怎么也看不到凋零枯败的景象。花的种类很多,颜色也多样,我看到了国内难以一见的淡绿色的花,清淡极了。花的种类多,果实的种类就多,有小的,有大的,有圆的,有长的,有一串串的,有一簇簇的,也有一个个的,颜色很多,黑的、红的、紫的、黄的,甚至是白的。我真想带一些回国,我们的气候差不多,我想这些花可以存活的。

    小镇里没有高楼大厦,大多数是三四层的别墅,高度错落,颜色各异,但以红色最为多见。屋顶往往为尖顶构造,利于排水。门窗上部造型多为半圆形,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镇子中心区的街道很窄,所以房屋的密度也大。但镇子边缘的建筑就是稀稀落落的,还往往被大花园或大草坪所环绕。

    小镇中心有一个不大的灰黑色的天主教堂,其尖尖的钟楼在几百年来一直是小镇的制高点,也是小镇的标志。它周一到周六都开放,周日还做礼拜。如果没有那么多高大的绿树,可以在Toender的每个角落看到它深灰色的尖屋顶和深褐色的古老时钟。我在Kety家看到一幅Toender纪念画,就是以这座天主教堂为中心构图的。

    我们正走着,迎面来了一位全副武装的阿拉伯人,披着很长的白头巾,推着一个婴儿车在散步,Kety说,多么漂亮!我倒觉得欧洲的白种人漂亮些。

    买完电话卡,我们回家简单地吃了午饭,Kety又开车带我去看水塔博物馆——Toender与天主教堂齐名的著名景点。

    水塔建于1902年,一直供水到1980年。1994年投入大量资金加以修缮,1995年8月12日竣工时,丹麦女皇亲自主持了剪彩仪式。现在主要用来做展览馆和瞭望台。这里陈列了很多宝贵的物品:美术作品、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还有一个很大的展室,展出的是不丹的纺织品,服饰,还有电视循环播放不丹平民的生活实录。Kety说非常渴望去不丹,她非常喜欢不丹的手工制品。但我觉得不丹的景象和我国西藏的民风差不多。到中国旅游,还可以看见更多的风情呢。最吸引我的是陈列在楼梯缓步台上的各色椅子,是一位出生在Toender的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汉斯韦格纳和他的女儿,专门根据水塔的空间特点设计的,以汉斯韦格纳及妻子的名义捐献给水塔的。每把椅子后面的墙上都展示了椅子的设计图。有一把中国的椅子,还有一把椅子设计真巧妙:椅背设计成衣挂的形状,衣服挂在上面正好,椅面可以翻起,下面是个小盒,可以放手机和钱包等,若放在餐馆用,一定很好。

    水塔偏居在Toender一角,塔高约40米,分8层。站在塔顶,一侧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全貌,另一侧则看见湿地美景。

    有人说,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大同小异,小城镇会更有味道。Toender就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小镇。

    Arhus老城

    (2010年9月17日记)

    今天下午我和小魏去丹麦第二大城市Arhus的老城区参观。

    走在Arhus街头,感受着这里繁华的气息。街道两侧有一些新建的高楼,显得比较摩登。同时又保留了丹麦的传统元素,新旧楼融合在一座城市,却很和谐。街上的人比较多,也可以看到比较大的,各色的商家在营业。

    我们去的Arhus老城区,据说是把整个丹麦的古老建筑整体平移到这里的,所以原滋原味地保留了丹麦几百年前的民俗风情。这里大大小小约有四五十间房子,中间有一个湖泊把整个园区分开成两个部分。湖上有小桥,水车,都是木制,这里的人们非常善于使用木材,在这些老屋子的外墙壁上,也采用了很多大块木柱,与各色砖交叉使用,形成条文图案,在这样潮湿的地方,这些木头能久而不朽,这是一个奇迹。

    园区的建筑主要分为三种:家居生活,包括卧室、餐厅、游戏房、客厅,其中还有一些蜡像,诉说着古老的岁月;作坊:包括钟表、印刷、酿酒、照相馆、洗染、制衣、制帽等等;娱乐场所:有剧院、小孩的游乐场,还有酒吧。在酒吧,还有两位艺人十分动情地在弹唱着老音乐,使得一些游客不由得随着节拍跟着起舞呢。

    看着各色的老家居、老工具、老照片、甚至是老玩具,真是感叹丹麦的五百年岁月,历久不衰。我看到了一套小玩具,铁质,是很多小人在表演战地场景,我的儿子也有一套类似的,早就不知丢到哪里了。是怎样的一群有心人,将这些东西保留了许多年,才能让我们如此真实地回到从前啊。

    我和小魏互拍一些照片,这样我们终于也可以出现在照片中了,先前因为都是一个人游荡,只能拍些风景。好几次,我们正在互相拍照,就有热心的人士主动要给我们拍合影,其中一个小姑娘为了给我们拍照,还硬拉着她的男朋友在边上等了好一会儿,真是热心啊。在园区里,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穿着几百年前的服饰,非常漂亮,我们请求与他们合影,他们也都极其高兴地配合了。

    穿行在老城之间,回忆着丹麦曾经的贫穷困顿,品味着丹麦一直坚守的民族文化。这正是每一个民族都要经历和保留的。

    热带丛林

    (2010年9月18日记)

    我和小魏今天要去Randers的热带丛林游玩。

    这两天我们住在小魏Randers的朋友天元和默迪家里。当我们要出发的时候,已是上午11点了。默迪学习很忙,为了不打扰她,我们带上行装,准备观赏完热带丛林,直接各回各的家。

    热带丛林离天元家很近,但他还是执意送我们去。他的车只有两个座位,所以要来回跑两次。他告诉我们,两个座位的车可以免税的,几乎可以便宜一半的价钱。我问:“座椅后面那么大的地方干嘛呢?”他说:“外出旅游时可以睡觉的。”我说:“就让小魏躺在那里得了。”他说:“这可是违法的。”噢!

    热带丛林是Randers的一处重要景观,就在火车站附近,其外观是三个圆球,里面种植的是世界各地的热带、亚热带作物,还生活着很多动物。在这样的季节,我和小魏的衣服都显得有些单薄了,但进入到热带丛林,我们一会就热昏了头,我们还看到一些小孩只穿着短衣短裤,兴高采烈地爬上爬下。羡慕死我了,我还背着很重的行装呢。

    热带丛林里非常的原生态,巨大的叶子,奇异的花,纵横交错的褐色树根,尤其是上百的蝙蝠自由自在地在人的头顶上飞来飞去,让人心生恐怖。这里很多动物是散养的,我们见到一只鸟,不论行人怎么走来走去,就是站在一只木桩上岿然不动,要不是脚下的排泄物,你会以为这是一只假鸟。还有一些很小的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小孩子可以用手抚摸它,丝毫不怕人。有一只白绿的鳄鱼,我观察了很长时间,一动不动,就告诉小魏原来是假的。谁知再见它时,它却正在飘着,说它飘,因为你根本看不到它有一点动作,但位置却改变了。

    蛇在这里有很多,在一个巨大的中空的树桩下,一条巨大的蛇,足有6米长,没有鳞片,裸露了嫩白的肉,折叠着身子,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红色的眼睛却一眨一眨的,真是吓人。这里还展览了一些人的骷髅,毗邻这些骷髅的洞大概是一个鬼屋,我们正站在出口,四个女孩惊叫着跑出来,我觉得很刺激,也想进去看看。但小魏害怕不敢进去,我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入口,终究没进去,真有些遗憾啊。丛林很大,我们又走了一些重复路线,所以只能是走马观花,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小魏在入口处看到了一幅熊猫的图片,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觉得非常遗憾,好像没见到亲人似的。

    我们在热带丛林馆门口的商场转转,看看有没有可以买的东西。但商品又贵又粗糙,难不成像天元所说的,你就别想在丹麦买东西了,也是,我们是世界制造大国出来的人,对这里的东西轻易看不中呢。

    走出热带丛林,站在寒气渐起的街道上,我们回首顾盼,刚刚经历的可是幻境吗?

    丹麦古堡

    (2010年10月2日记)

    今天我和田绘、小魏去参观田绘所在的城市奥登赛的一座古城堡——伊格斯考城堡。

    伊格斯考城堡是1554年一位伯爵建筑在一个湖泊上的水上城堡,为了在湖泊里打桩,用了整整一座山毛榉森林,所以伊格斯考的名字就是“山毛榉森林”的意思。它占地1131公顷,室内展览区域就有8000平方米,展出的主要有不同时代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消防车、飞机、玩具、马和马具、生产工具、生活空间等,各种精美的装饰使人目不暇接,也真实地展示了丹麦近500年上层人们的生活。我最想描述的是以下几个景点:

    恐怖鬼屋:这个城堡有一任主人非常残暴,他把自己一个儿子囚禁在一处黑屋里,致使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死去了。就在这个囚室里,现在的主人把它设计成了鬼屋的形态,阴森森的,门口还有鬼头和很多蝙蝠的雕塑。田绘和小魏都非常害怕,但我很想看看里面,就鼓动他们进去了,里面很大,只点了几支蜡烛,有一些生活用的简单桌椅橱柜等,在靠近里面的地方,有个棺材,没有盖,在棺材壁上点了几支蜡烛,幽幽地冒着蓝色的光,我想看看棺材里面,他俩说啥不敢,我就壮着胆子自己走过去,里面是个成年假人的塑像,穿着真的衣服,表情很平静,但突然在棺材里就发出了笑声,吓我一跳,我想里面应该有感应系统,当人接近时,会发出声音。

    树上索桥:长长的索桥通过大树分成几座,桥的两边分别连接在两棵高大的树木上,通过一个旋转的铁梯上到第一个索桥,然后会平行地进入其他几座。旋转铁梯很高,让我有些眩晕,上到几级,看到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自己在上面爬。这就是区别,在国内,十几岁的孩子上这样的楼梯,也会让大人一百个不放心呢。最初,我和小魏走在索桥上,摇摇摆摆,还真是有些害怕呢。在两个索桥连接处的大树上,有个按钮,一按动,就会发出鸟叫的声音,每棵树上的鸟鸣都不相同,逼真极了。

    狩猎大厅:这座城堡的前几位主人非常喜欢打猎,在这样广袤的森林中,也是很有成果的。他们的猎物集中地摆了两个房间,以狩猎大厅的标本最为著名。整张的虎皮和豹皮,用各种猎物的颈部和头部制成的标本,各色的弓箭和武器布满了整个大厅的墙壁。看到钉在墙上的巨大水牛的头,睁着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心中不由得一惊。但也有很多猎物是幼仔。标本制作非常精细,经历了400多年,神情仍然宛如活物。有的小兽,眼泪把眼角的毛粘在一起,还清晰可见,有的小兽露出小白牙,好似微笑一般。在一些猎物的身上还插着射杀它的利箭,告诉我们其实生命就是这么脆弱。

    音乐大厅:在这个城堡的房屋中,音乐大厅的面积是比较大的,陈列着100多把椅子,前面的舞台上有四个全副武装的武士的雕像,还陈列了很多弓箭。小魏说能够住在这里该是多么幸福,但我感觉这个城堡满是血腥和恐怖。今天是周日,又是今年开馆的最后一天,所以我们运气很好,赶上几个演员穿着老式的服装,在现场表演音乐剧。我们决定坐下来享受一下,听了半天,他们就在发一个音“啊”,好不容易开始另一支曲子,又开始唱“哦”,我们的时间可是有限的啊,我是赶紧跑到别的房间里看,居然就进入到洋私塾里,挺有收获。

    玩偶城堡:在这座城堡的主人中,有位小姑娘,应该是非常受宠的。她希望让自己所有的玩具有一个家,她的父亲就请了能工巧匠给她盖了一个精致豪华的木制玩偶城堡,在里面几乎能见到所有当时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东西。当然都是非常小巧,两只小狗笑脸盈盈,洗手间里各种用具,厨房里的瓜果似乎还有香气,书房里的小书还有主人读过的标记。所有一切都是使用真实的材料,用了整整15年才竣工。

    木人传说:这个城堡的顶部房间,在尖尖的屋顶处,看到用很多粗木桩搭起来一个的架子,在架子的中心位置,有一个白色的小木人躺在一块精美的针织毯子上。据说,如果移动了这个小木人,整座城堡就会在圣诞夜沉入湖底。这样前几代主人在圣诞夜都会离开这里去别处避难,后来主人在圣诞夜请小木人吃精美的饮食,他们觉得这样就可以安心地在城堡中过圣诞了。小魏想把小木人拿走,不知道会进监狱不?

    当我们坐上返程汽车的时候,又一次遥望了这座神秘的古城堡,现在它已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

    童话故居

    (2010年10月3日记)

    今天我和田绘、小魏要参观欧登塞的安徒生故居。

    欧登塞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最主要它是安徒生的故乡。很多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丹麦这个国家,但一定知道安徒生,因为安徒生,丹麦才有了童话王国的美誉。所以来到丹麦的外国人都不会错过这座城市的。

    欧登塞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城市。在通往市区的公路两旁,一座座丹麦典型的红墙红瓦高屋顶的房子让人心旷神怡。进入市区,那些典型的欧洲风格的建筑也并不高大宏伟,却古朴典雅。欧登塞河像一条绿色的带子,静静地从城市中间蜿蜒流过。河的两岸有美丽的花园和植物园,花木葱茏,空气清新,使欧登塞显得格外迷人。

    安徒生故居博物馆(Andersen Hus)位于欧登塞市区,建于1905年安徒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此后,该馆曾在1939年和1975年两度扩建。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一生写了108个童话及游记诗歌、自传等文学作品,其中被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衣》、《夜莺》等。这个天生忧郁不安的文学家终身未娶,云游四海,这些历程都是他的故事题材。1875年逝世时,哥本哈根市所有教堂鸣钟数小时致哀。

    安徒生故居整体是一座一层的建筑,有六七间房子,原来住着六七户人家,安徒生家只住其中一间。房间很小、很低,大个子进门不低头会被拒之门外的。屋内很简陋,粗糙的门窗保持了19世纪初的老样子,现在几间屋子已经联通,墙上镶嵌着厚大的玻璃柜子,展览着安徒生的手稿、信件、童话出版合同、有关人物介绍、画像等珍贵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对安徒生一生的创作、生活及主要活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所有资料都备有丹麦文和英文两种说明。

    安徒生在剪纸方面也很有天赋,他的一幅里面是一张人脸,外面是太阳光的剪纸画,可以在欧登塞很多地方见到,但我觉得他的其他剪纸画更加漂亮。博物馆里面还有很多安徒生各种造型的雕塑,我最喜欢的是一座安徒生给一些小孩子讲故事的雕像。他的肖像画也很多,但几乎都是只能看到左脸,因为他自觉长相丑陋,难以全脸示人。

    已经快到了小魏返程的时间,我们只能离开了。我们非常遗憾没有买到合意的安徒生纪念品,这里开发的纪念品的种类实在太少了。在丹麦,纪念品多是明信片和冰箱贴,而这些不是我们喜欢的,不美观且不实用。

    安徒生童话伴着世界各种肤色的儿童度过了多梦的纯真时代,他们在这些美丽的故事中哭着笑着,成长着。安徒生那些不朽的作品就是给予全人类永远的纪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