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诗词殿堂之门径:忆雪堂讲诗录-赤子之心难泯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是宋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他一生历经坷坎,无论是出仕还是退隐,那颗赤子之心始终不曾泯灭。炽热的爱国之情反映到词里,使辛词发出了夺目的异彩。请读他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辛弃疾闲居带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秋夜,他路经博山道中,住在一位姓王的农民家里。面对荒山野店,回想平生,英雄失意,壮志难酬,顿生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火花的词。

    词人从眼前耳畔的景物入手,在上半阕里大笔勾画了满目疮痍的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那绕床追逐的饥鼠,翻灯飞舞的蝙蝠,典型地再现了王氏茅庵的荒凉,暗写了主人一家饥寒交迫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松风急雨、破纸尘窗的拟人化描写,细腻地渲染了整个山村的寂寞气氛。这里,词人写的是景,言的是情,在凄冷的色彩之中,蕴含着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政策的强烈不满。眼前的景况(可以想见,这绝不是个别现象),不正是赵宋小朝廷偏安江左,实行不图恢复的屈辱投降政策的直接结果吗?

    下半阕侧重抒情。“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词人二十多岁率部归宋,为恢复中原奋斗了半生,走南闯北,出生入死,武有战功,文有政绩,但终因力主恢复而遭到朝廷的冷落和排挤。如今年岁渐老,眼看着事业无望,他该是多么悲伤和痛苦啊!然而,不管打击是如何惨重,环境是如何恶劣,都始终动摇不了这位“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爱国词人的报国信念。因此,当他独宿荒村一梦醒来之后,个人的得失荣辱早已踪影皆无,浮现在眼前的,依然是祖国的万里江山。他那颗赤子之心,又驰骋在收复祖国失地的疆场上了!结尾二句,奇峰突起,石破天惊,将全词的境界,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辛弃疾是独步两宋词坛的大手笔,他的爱国思想为他的词作增添了无限光辉。我们在继承辛词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炽热的爱国思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