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经典1-书法与篆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华书法

    1.朴拙之美——先秦书法

    ①甲骨文

    中华书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陕西、河南、山东仰韶文化遗址里,我们可以从那些刻画于彩陶器表面的各种花纹、符号中看到其最早的表现。但是,据现有资料分析,殷商之前的这些文物上的图案符号尚不具备书法的要素。只有到了殷商的甲骨文,用笔、结字和章法这三要素全具备之际,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书法。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和人骨上,大都经过先写后刻的过程。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大体分两类:一类笔画粗壮雄浑;一类笔画细瘦挺拔。因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骨甲上的,刻刀有钝有利,骨质也有坚硬松软之别,所以刻的笔画就有粗细方圆不同。再者,刀刻的笔画多为方折,交叉处往往剥落严重。这就形成了甲骨文鲜明的特点,也给后世的书法和篆刻提供了用笔、用刀的宝贵经验。甲骨文大小不一,但又均衡、对称、稳定、自然。就章法而论,尽管骨甲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每片文字都因材而异,布局合理,显露出古朴的情趣。尤其宝贵的是,遗址中发现的殷人用墨、殊写在玉片、陶片、兽骨上的笔迹,起笔粗圆,形似点漆,自然藏锋;转折圆润,住笔尖细,如横针、悬针。这些都给后世书法的变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②金铭文

    周朝初年所用的金文从笔画到结构还都跟殷甲骨文相似。昭王以后,西周金文日渐成熟。代表作有昭王《宗周钟》、恭王《墙盘》等。此时金文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由蝌蚪尾巴形状渐变圆润,起笔、转换、收笔也多为圆笔结体比周初金文更平正、更紧密、更稳定,也更有规律;章法方面,开始注意到纵横的字距和行距,带界格的铭文章法更为严整,而字距、行距较大的则显得十分疏朗开阔。

    ③“书家第一法则”

    东周书法因经历了春秋和战国的社会变革及动乱,古文大篆(即金文)有不小变化。这500年间,东方鲁、杞、齐、郑等国书法,较多地继承了西周书法成熟的特点。西周大篆的最优秀作品就是秦刻《石鼓文》。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典型的刻石文字,唐初才发现。10块鼓形石,雄浑壮健,朴茂自然;用笔圆中见方;结体已趋方正;章法恢弘雄阔;字大逾寸,但疏朗均衡;全篇体象卓然,如秋夜众星错落。因此,它很受历代的推崇和珍爱,被誉为中国“书家第一法则”。

    2.六书的突破——秦汉六朝书法

    ①小篆的出现

    小篆脱胎于金文和大篆。与大篆比较,小篆字体较为简化,其形体齐整,笔画圆润,结构统一定型,这无疑是汉字的一大进步。与小篆并行的还有大篆、古隶及其变体。现在能见到的有代表性的小篆书迹,就是一些金石刻迹。只是刻石剥落严重,真迹所剩无几,幸有摹刻和拓本存世。阳陵虎符上的文字,字字谨严宽博,骨劲肉丰。秦代书法遗迹中,最珍贵的要推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地出土的1100余枚竹简。这些都是尚未成熟的隶书,融篆阳陵铜虎符隶于一炉,拙中见巧,古中有新。秦也曾对隶书进行搜集整理和推广,使之成为小篆的辅助书体而大量使用,但远没有像对小篆那样重视。所以秦以小篆光耀史册,隶书大盛是在汉代。

    ②隶书的形成

    汉初仍沿袭秦代书法传统。传世的西汉刻石、砖文中,有的书法之精妙可与秦刻石及虎符文字媲美,但在有的遗迹中(如上林窖藏铜器铭文)出现了方折笔道,强烈地表现出向汉篆、汉隶过渡的态势,其后,隶书不断发展,终成了官定的法度森严的标准书体。在这400余年间,隶书定型化的“隶变”是汉字书法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构造看,隶书冲破了“六书”造字的本意,臆造偏旁,混同形体不同的字,分化形体相同的字,强异使同,强同使异,造成汉字形体的巨变。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特点的就是波、磔笔画,这种笔画出现在字的左边时是平弯,因逆向行笔不顺手故较短促,在字右边体就形成后人称作雁尾的磔。因为标准隶书写出来庄重严整,再加方圆藏露诸种笔法的妙用,使得字体劲挺生动。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孔宙碑》等。这些碑刻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水平。

    ③“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虽然隶书,甚至篆书还在使用,但更重要的是真、草、行书此时迅速发展。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的《譬喻经》、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的《诸佛要集经》、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中的隶书成分,已仅剩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的“磔”笔了。而左弯笔画已变成楷书的“撇”,“磔”笔也显出渐为楷书“斜钩”取代之势。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正是从民间汲取营养,把那些冲破隶书规矩的方正平直的和简省易写的写法集中起来,以真书的横和捺取代隶书的蚕头磔尾,并参照篆、草的圆转笔画,改革原有运笔方法,才使真书成熟、定型,达到完美的程度。他的楷书被当成后世的典范,其作《贺捷表》得到“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的盛赞。东晋的王羲之也是集前代和同代群众创造之大成,才将行书、草书提高到最高阶段。他的行、草书被历代奉为楷模,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后,虽然真书出现了变体(如“魏碑”),行、草也出现了各种流派,但基本上仍然未超出魏晋的法则。

    ④魏体的形成

    南北朝时代,书法家灿若群星,但南朝书法自东晋以来几乎全笼罩在“二王”的书风影响之下。影响最大是僧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精勤书艺,因临写《真草千字文》多年不下楼,其墨迹笔藏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受到历代好评。北朝书法因重视石窟造像,所以涌现出大量书写和镌刻造像碑记的书法家,他们的楷书继承了“钟王”又有发展,最突出的就是运用方笔,写出用笔斩截痛快的“魏体”,形成独特风貌,深受后世推崇。

    3.盛世书坛——唐宋书法

    唐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唐代又突破六朝书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太宗李世民以下,高宗、睿宗、玄宗、肃宗,宣宗及窦后、武后和诸王皆重书法,就连日本的圣德太子、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的书法都深受唐书风貌的影响。唐初有世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四大书法家,其中虞世南亲承僧智永传授,继承“二王”传统,用笔外柔内剐,笔致圆润遒丽;欧阳询也学“二王”,笔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褚遂良的书法继“二王”、欧、虞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薛稷学虞、褚书法,精勤临仿,时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之说,可见,其书法得褚法较多。另外还有张旭,精通楷法,其草书最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怀素,以善“狂草”出名,好饮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如骤雨旋风,他继承了张旭的风格;颜真卿,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阔,行书道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

    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能文能诗能画能书,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他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桤木诗》等。黄庭坚能诗词,擅行、草,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米芾能诗文,擅书画,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劲迈。他的作品有《蜀素帖》、《元日帖》、《苕溪诗》、《多景楼诗》等。蔡襄学虞、颜,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亦有特色。宋徽宗赵佶也擅书法,其真书学褚遂良和薛曜,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自称“瘦金书”。

    4.继承与创新——元明清书坛

    元代书家公认赵孟頫为主坛者,他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其善悬腕作书,笔力劲健,正书圆润浑朴,行、草圆劲流畅。耶律楚材的书法气魄宏大,笔法苍老,率直自然又奇崛挺拔,泼辣豪放而点画不谬。明代的书法家以继承元人和上追晋唐笔意而著名的有:祝允明,其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董其昌,自谓学古人书干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较富创造性的是徐渭、黄道周、倪元璐等人,他们法古开新,自抒胸臆,创造了“怪伟跌宕”,“新理异态”、“独标气骨”的书法珍品,尤为宝贵。

    明清之交,逸人奇士中的傅山、石涛、朱耷等,寄情点画之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清代初年,名家众多;清中叶,在帖学笼罩下能另辟天地的,要算郑燮和金农二人,他们同在“扬州八怪”之中。郑燮书法用隶体融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他融真、草、隶、篆为一体,以真隶为主干。用作画方法写字,一字一笔,大胆独创兼众妙之长。金农写隶书古朴,横画粗长,竖画细短,体势斜;行楷书用笔方,笔道粗,结体紧,体势侧,自创一格,号“漆书”。著名书法家有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包世臣等,人才济济,难以尽数,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艺术珍品和宝贵的书法创作经验。

    篆刻

    1.印章的产生和发展

    在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曾发现三枚颇似印章的东西,虽然不能确定它们的实际用途,但它们所显示的书法与镌刻的良好技巧却是一目了然的。《周礼》中提到“货贿用玺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了玺印的取信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说,印章至迟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①周秦的古鉩印

    古鉩是发现最晚而历史最古老的印章。经考证,它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古鉩之中占绝大多数的是私鉩,即非官用的,仅作为私人交往而使用的信物。古鉩的书体采用的是战国时期流行于各国的大篆,或称“籀书”,与当时的钟鼎彝器上的铭文相近。制印的材料,多为铜、银、玉、石。制印的方法,或铸或凿。当时尚无“印”和“章”等后世所使用的名称,无论官、私、尊、卑,一概称“鉩”。当时的印章较后代为小,多不出方寸。官印雄健挺拔,布局自然合理,绝无做作之态;小鉩印文清丽,整齐舒适。朱、白文皆有,朱文宽边细文,白文则多有边框,中间加横画竖界作田、日、田等格式。印形变化繁杂,或方或圆,或作联珠形式——一印多体,各呈方、圆、三角等形状。

    到了秦代,秦始皇对混乱的六国文字进行了统一,制定了秦篆,也称“小篆”。秦印所采用的文字就是小篆。同时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称为玺,臣民的则一律称“印”,“印”字出现于印章之中,也首见于秦朝。战国古鉩多出自铸造,而秦代以凿印居多,且多为白文。格式多作方形,以田字格将印文平均分布在印面内,在章法上则显示出虚实、疏密之间的合理安排。还有一种称为“半通印”的低级官吏的印章,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成长方形,多采用日形边框,将印文一分为二,或平均布局,或以字画多少来分配占地的多少,自然有致。

    ②汉魏六朝的印章

    汉代是中国印章艺术空前发达的时期。汉印书体以秦篆为基础,但对篆法作了明显的改变,结体方中寓圆,庄重秀美,布局平正稳重,朴厚明朗。汉印以铜质铸造为多,也有银等印质。印文亦以白文为主,朱文则到魏晋以后才开始多见,且多不采用前代印章所常见的边框。汉印种类比前代更为丰富,出现了多面印、套印、子母印、穿带印、带钩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不同的格式,表字印、臣妾印、书简印、吉语印、图案姓名印、尚形印、总印、巨印等新的种类。

    魏晋时期的印章,论精致虽逊于汉印,但却别具风格,印文多瘦挺,章法自然随意,错落有致。有些印章则采用一种称作“悬针篆”的字体,竖笔都引长下垂,末端尖细,形若悬针,故名“悬针篆”,在六面印中最常见。

    2.印章进入艺术殿堂

    ①丰富多彩的唐代印章

    同以前相比,唐代印章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印章开始加大;二是书体的变化,虽仍沿用篆体,但多作迂曲折叠之状,这种情况到宋、金、元、明时愈演愈烈,被称为“九叠文”,

    官印使用这种书体的最多;三是印文的书体开始扩大,间或有隶书、楷书入印的;四是印章的种类有了增加,出现了斋馆印、词句印或别号印;五是印章出现了艺术化倾向,词句印、斋馆收藏印已减弱或不再具备取信的功能,而突出了艺术鉴赏价值。也正是从这时起,印章开始逐步走入纯艺术的领域。

    从唐代开始,印章从作为权力的象征和取信的凭证而逐渐进入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生活之中,开始用于书画的收藏和作为赏玩的艺术品。此外,它还直接促使篆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极大地繁荣起来。

    ②花押印

    宋代还出现了一种新式印章,叫“花押印”。此类印章或是刻花押姓名,或是上刻楷书姓氏、下刻花押,其目的在于使人难以摹仿。花押印到了元代益发盛行,且蒙古人多不通汉篆,故有人完全采用蒙文代替花押入印,也算是别具一格。

    至于印章的名称,唐代天子印玺也称“宝”,宋、元至清,也沿其制而玺、宝两名并用,在唐代和宋代的官、私印章中,也有称“记”或“朱记”的。在明代的长方形铜印上,—常见“官防”字样,清代印中也可见此名称。此外,在南宋及金所发行的纸币上,都采用一种称为“合同”的印章。

    3.印章流派

    ①“皖派”

    自明代中叶以来,私印的篆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揭开了中华篆刻艺术史上最为绚丽多彩的一页。

    相传,元末画家王冕首创用青田花乳石刻印,这种印质地柔腻,易于镌刻,并能理想地表现书法的艺术效果和镌刻技巧,这就化解了以往用金属、玉、石或牙、角等印质刻治艰难的问题。同时,随着碑版、钟器等文物的出土和日渐丰富以及玺印的搜集和传播,促成了文人中间“金石癖”的滋长和金石学的盛行,从而激发了文人阶层鉴赏和篆刻印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明代的文彭号称流派印章史的开山鼻祖,其弟子何震则创立了第一个印章流派——“皖派”。文、何二人,皆以涩刀仿汉印,主张师法秦、汉,力纠唐宋以来呆滞做作的积弊,开辟了印章艺术的正确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给后人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文彭的作品具苍劲古朴之气,何震的风格则自然生动、痛快淋漓。“皖派”代表人物还有苏宣、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董洵、王声等。他们都善于从秦、汉印章中汲取营养,并富有创新精神;风格或端庄凝重、朴茂淳厚,或工整秀丽、自然巧妙。

    ②“浙派”

    继皖派之后而异军突起、另创门户的是清代浙江杭州人丁敬,他注重对秦、汉以后历代印章长处的兼收并蓄,而形成清刚朴茂、苍劲生拙的艺术风格,开创了新的艺术派别——“浙派”。其后继者有黄易、奚冈、蒋仁、陈豫钟、陈鸿寿、钱松、赵之琛及胡唐等,他们远追秦汉,近师丁敬,而能自成一体,俱臻佳境。若论所长,黄易遒劲、奚冈清隽、蒋仁古秀、陈豫钟工整有致、陈鸿寿雄健恣肆、钱松苍莽浑厚、赵之琛精致媚巧、胡唐则苍劲润泽。

    邓石如是继丁敬之后的又一位篆刻大师。他将石鼓文、汉碑篆额及六朝碑版的体势笔意熔于一炉,在篆刻中力求提高印章的书法艺术效果,并创造出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后人将他和他的后继者称为“邓派”。邓派的另一位大家是吴熙载,他先法汉印,后师邓石如,一生刻印万余方,功力深湛,风格稳健凝炼、舒展自如,与邓石如各擅胜场,并称“邓吴”。

    此外还有一个小流派,称为“闽派”,相传为清代莆田人宋珏所创,继之者有练元素、薛栓、蓝涟等。

    ③近现代印章大家

    流派印章艺术发展到19世纪中叶,又涌现出赵之谦、吴昌硕和黄士陵等几位大家。赵之谦治印取材广泛,风格多样,这得益于他的金石学的深厚功底,其风格貌拙气盛,浑厚天真,颇有超出古人之处。黄士陵擅长汉瓦当文字与三代铜器铭文,师法邓石如、吴熙载和赵之谦,章法奇特,形散神凝,平中寓奇,拙率含巧,艺术个性很强。

    近代篆刻大师齐白石,广学博取,更富有大胆创新的精神。他运刀如笔,一挥而就,不假装饰。笔势痛快淋漓,纵横排列,风格独特。

    三、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也叫“文房四士”,为笔、墨、纸、砚的统称。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时器时代的彩陶器上,已有毛笔画的花纹。其后,殷代甲骨、春秋绢本上都有笔写的文字。战国毛笔更有实物出土,而且制笔方法不断出新,由用墨的实心笔发展到无心的散毫笔,含墨多了,更好用,可写更多的字。常用的笔有软硬两种,古代以“兔毫”、“狼毫”为正宗,自清嘉庆、道光年以来,羊毫软笔大行。笔的质量关键在笔毫,笔毫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的才算好笔。墨的起源不晚于殷商时代。古人磨木炭当墨,其后用石墨,又渐加入胶质。到唐代,墨色皆极黝黑,制品也很出色。好墨的标准,一般为“烟细、胶轻、色黑”。纸的制造,传说始于东汉蔡伦。其实,早在西汉初年,已有幡纸代替竹简、缣帛在使用。只是到了东汉,造纸技术进一步改进,纸的质量更高。其后,精益求精,品种繁多,但分类不外乎熟纸、生纸、半熟纸三种,写字作画各有所宜,就一般而论,熟纸、半熟纸总比生纸好用。砚最初出现的年代也难确定,古代没有石砚,用蚌壳作砚。汉代有陶砚,也出现了石砚。其后,又不断发展。久负盛名的是歙砚和端砚。歙砚出自安徽,端砚出自广东,都有很多名目。其实,好砚不只出于这两地,还有许多地方出产。所以,选砚不必拘泥于名牌,以方形稍大、质料坚细、凹深藏墨、有盖防尘者为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