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几千座,而是几万座,几十万座。”毛泽东接过王化云的话头说,语气中流露出了不悦。
1953年2月中旬,毛泽东南下视察长江。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它堪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其流经区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一切生命的源泉——像血液一样重要的水,输送到沿江两岸。作为航道,一切物资在它那广阔的水面上交流着,人们也乘着船只或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在它那深广的水域中繁衍着名贵的水产生物,如长江的鲥鱼、湖泊的水蟹。中国工业在长江流域占有很大的比重,许多名城、重镇、商埠分布在长江流域。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此外,江、浙、两湖和四川都与长江相连。所以,中国要发展工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离开长江是不行的。
1953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将告结束,但经济发展刚刚起步,长江巨大的能量尚待开发利用。毛泽东此次视察长江及长江中下游的几个城市,主要着眼于工业发展的要求:解决能源问题,建设大型水力发电站,解决北煤南调的问题;向长江借水,即南水北调,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解决交通问题,在长江上架桥,把天堑变成通途,进而改善长江的通航能力,充分发挥长江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这次陪同毛泽东南下巡视的有杨尚昆、罗瑞卿、铁道部副部长武擎天以及汪东兴、叶子龙、罗光禄、侯波、李银桥、王鹤滨等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员。
毛泽东的专列从北京出发,到达徐州车站时,毛泽东走下车来散步。他沿着站台向列车的车头方向走去,正巧火车司机也下车活动活动,当他看到毛泽东时,惊讶得发呆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辆专列上的“客人”竟是毛主席,这一惊非同小可,由于过度兴奋和保证毛主席乘车安全的心理压力,结果他不敢再开车了。当武擎天去查问到点了为什么不发车的原因时,才发现这种情况。于是马上指令另一位司机代替,专列才继续前进了。
途经郑州车站时,毛泽东特意接见了河南省委和黄委会负责同志。在专列上,毛泽东指着打开的邙山水库、三门峡水库和黄河规划图说:
“你们打算在干、支流上修多少水库?都修在哪些地方?”
有关同志一一作了汇报。毛泽东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打开地图册,分别找出水库的位置,并详细询问了这些地方的现状及怎样安排库区人民等问题,然后问道:
“黄土高原有多少沟?”
王化云一时答不上来。他知道黄土高原每一公里就有一条大沟,于是说:“今后在黄土高原的一些大沟里,打算修几千座淤地坝。”
“不是几千座,而是几万座,几十万座。”毛泽东接过王化云的话头说,语气中流露出了不悦,因为他觉得这些情况是应该了解的。
(萧心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