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衣食住行-毛泽东拒绝为他回乡修路建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有公路,难道让主席走山路回韶山吗?”在“铸毛主席铜像”旁批道:“只有讽刺意义。”

    湖南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然而解放前的韶山同中国的广大农村一样,崇山峻岭、贫穷落后、交通不便。再加上连年战乱,人民生活都难以保障,至于修路就更谈不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政局稳定,经济逐步回升,而这时,要在领袖的故乡修一条公路应该是可以办到的,然而事情并非那样简单。毛泽东自1927年离开故乡韶山之后,到新中国成立就一直未回过家乡,乡亲父老们都十分盼望他能回家乡看看。人们也知道毛泽东思念故乡,从北京回来的乡亲们,都知道毛泽东很想回来看看大家,看看家乡的一切。可是主席怎么走呢?住哪里呢?从县城湘潭到韶山冲只有一条曲折坎坷的山间小道,没有公路,难道让主席走山路回韶山吗?韶山冲没有公馆,也没有招待所,住旧居条件太差了!于是,中共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决定报经湖南省委批准,从湘潭修一条通往韶山的公路。同时,还决定在韶山冲建一座房子,接待客人。几个月前,沈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决定在市中心区修建开国纪念塔,塔上铸毛泽东铜像一尊。沈阳市人民政府为此致函中央新闻摄影局,请求代摄毛泽东全身八寸站像四幅。中央新闻摄影局将其转呈毛泽东批示。1950年5月26日,毛泽东在这份公函上批示道:“铸铜像影响不好,故不应铸。”在来函中的“修建开国纪念塔”旁批示道:“这是可以的。”同时在“铸毛主席铜像”旁批道:“只有讽刺意义。”不久,毛泽东又听说湖南家乡又要为自己回乡而修路、建房,这岂不是如出一辙吗?因此,毛泽东于1950年9月20日写信给当时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及省委第一副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并请他们转告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三书记邓子恢,叫他们立即停止此事。信云:

    克诚、首道并告子恢同志:

    据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现正进行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

    毛泽东

    九月廿日

    于是。此事便暂时被搁置下来。直到1951年冬,为适应越来越多的群众到韶山参观的迫切需要,当地政府才组织群众修筑了一条通往韶山的简易公路。

    (姚跃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