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激动地说:“红区一切都是新闻,都是世界上的头号新闻。这些新闻报道出去以后,一定会和西红柿一样风靡世界。”
“我就是农民的生活习惯,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吃饭不要她管,今后我吃我的,她吃她的,就这么办了!”
辣椒和辣椒歌
毛泽东喜欢辣椒,他对辣椒有特殊的爱好。还是在长征之前,驻扎瑞金的时候,由于敌人的封锁,生活非常艰苦。爱吃辣椒的毛泽东吃饭时,能有一点辣椒就感到很不错了。这年八月,正是最热的天气。贺子珍好不容易为毛泽东弄来些辣椒,炒了一盘,毛泽东吃几顿,还舍不得吃光。几天后,贺子珍端起来一闻,觉得变味了,便随手倒掉。当毛泽东中午回来吃饭时,发现那盘辣椒没有了,就问贺子珍,贺子珍回答说:“倒掉了。”一听这话,毛泽东顿时火起来,把正在洗脸的脸盆带水全扔到地上。贺子珍气得跑了出去,到晚上才回来。事后,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毛泽东也很后悔他当时的鲁莽。不过剩下的那点辣椒,他仍觉得可惜:“把它再煮一下,是不是吃了不要紧?”
在陕北,有一次毛泽东用辣椒招待客人。边吃边谈到了辣椒的“性格”,进而发挥到了吃辣椒人的性格。毛泽东说:“大凡革命者都爱吃辣椒,因为辣椒领导过一次蔬菜造反。所以吃辣椒的人也爱造反。我的故乡湖南出辣椒,爱吃辣椒的人也多,所以‘出产’的革命者也就多。”
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并情不自禁地唱起一首他很喜欢的《辣椒歌》:
远方的客人,你请坐,/听我唱个辣椒歌,/远方客人,你莫见笑,/湖南人待客爱用辣椒,/虽说是乡里的土产货,/天天不可少,/要问辣椒有哪些好,/随便能说出十几条,/云湿气,安心跳,健脾,醒头脑,/油煎爆炒用火烘,样样味道好,/没得辣子不算菜啊,一辣胜佳肴……
湖南人口味普遍好辣。这个生活习惯在毛泽东身上发展到特别典型的程度。没有辣椒,他吃起饭来就觉得没有味道,甚至影响食欲。进北京后,为了他的身体健康,医生曾多次劝他不要吃辣椒,有时还作了严格的限制。
毛泽东受不了了:“我身边的医生不许我吃辣椒,你能帮助我腌点湖南辣椒吧?”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悄悄和陪他吃饭的湖北省委负责同志疏通关节。
那位同志颇仗义,很快从湖南毛泽东的老家弄来二斤辣椒,经过化验和制作后,送到毛泽东那里。由于有了湖南辣椒,毛泽东每餐竟能多吃半碗米饭。
纸包不住火,秘密还是被保健医生发现了,说这是一起合伙作弊。为此,湖北省委那位同谋还去找保健医生为毛泽东求情。
多少年过去了,毛泽东依然爱吃红辣椒。
人往往是这样:在前半生,有享受的能力,却无享受的机会;在后半生,有享受的机会,却无享受的能力。毛泽东的晚年,正是如此,他享受辣椒的能力大大减少了。他身患多种疾病,特别是脑系科病,使他吞咽困难。吃饭时,要靠侧卧右边身子才行。他的辣椒,仅仅是由护理人员用筷子从小盘里蘸一点点,然后往他嘴里抿一抿,尽管这样,他也会感到满足地把嘴巴嗒几下,高兴地说:“好香啊,一直辣到脚尖了。”
细说“狼桃”的来历,使斯诺感到惊讶
1936年7月16日深夜,毛泽东在保安山城接见美国作家斯诺。这时,警卫人员送来了简单的晚饭。因为有客人,特地加了一碟西红柿炒辣椒。斯诺看看西红柿炒辣椒,好奇地问道:“呵,保安还有西红柿?”
警卫人员说:“保安没有西红柿,这是周副主席从东线指挥部给主席捎回来的。今晚为了招待客人,主席让炒了一点。”
毛泽东接着说:“延安天主教堂的神甫给东北军送了两篮子西红柿,东北军里的同志又给周恩来同志送几个,恩来没有舍得吃,又给我送回来了。”
斯诺听毛泽东说起周恩来,脸上就立即出现了动人的感情,知道毛、周之间的革命情谊非常深厚。
吃饭时,毛泽东夹了几块西红柿放在斯诺的碗里,说道:“这西红柿在我们这里,是非常新鲜的蔬菜,是不容易买到的东西。你应该多吃一些。”斯诺看着毛泽东,感激地说:“主席应该多吃一些,西红柿的营养是很丰富的,我在北平倒是不难吃到西红柿。”
毛泽东一边吃着饭,一边说:“西红柿从欧洲传入我们中国才有几十年时间,在民间还没有开始大量栽种。”他吃了两口饭,问:“传入你们美国可能比中国还要晚一点吧?”
斯诺抱歉地笑了笑:“我还没有考证西红柿传入美国的时间,我想不会比中国晚多少,因为西红柿的老家在南美洲秘鲁的森林里。它是16世纪才被一个英国公爵从南美洲带到欧洲的。”
毛泽东点了点头,说道:“听说西红柿原来有个很可怕的名字,叫‘狼桃’,是吗?”
斯诺说:“对喽,西红柿未被人们发现能食用之前,就是叫‘狼桃’。”毛泽东知识这么丰富,使他感到惊讶。
毛泽东吃了一块西红柿,接着说:“由于西红柿的枝叶分泌出来的汁液气味难闻,一直被人们视为有毒之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为西红柿写生时,被西红柿艳丽的色泽所吸引,产生了品尝的欲念,便决定品尝这个可爱又可怕的‘狼桃’。他品尝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接着就吃了一个。他觉得甜滋滋、酸溜溜的,十分清爽可口,并无难受之感。这可口滋味,反而使他更加神经紧张,他便干脆躺在床上,等着死神的召唤,可是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没有死。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被揭开了,立即风靡世界,成为人们竞相食用的最佳蔬菜。这个名气不大的法国画家因此成了传奇式的人物。”
斯诺听毛泽东讲了西红柿的故事,立刻明白了他巧妙的寓意,更加钦佩毛泽东的才能和智慧。同时也想起了自己到红区来时的心情,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主席,我准备到红区来的时候,也是下了和那个品尝西红柿的法国画家一样的决心。”
毛泽东高兴地说:“你这个‘险’冒得好!你将会和那个法国画家一样成为世界上传奇式的人物。”
斯诺激动地说:“红区一切都是新闻,都是世界上的头号新闻。这些新闻报道出去以后,一定会和西红柿一样风靡世界。”
由要吃红烧肉到宣布实行“三不”
毛泽东爱吃红烧肉,把吃红烧肉当成饮食的最好享受。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正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工作十分紧张。会议开到第三天,毛泽东已连续工作了三昼夜。这三天三夜,他每昼夜只吃两餐素面或麦片粥。
“馋了,来碗红烧肉吧!肥点的,补补脑子。”毛泽东吩咐卫士组组长李银桥。
“真是改不了的农民习气!”江青知道后,皱起眉头说:“你们不要弄红烧肉了,贺老总不是送来腊肉和鱼了吗?给主席做得有滋味些。什么不比那碗红烧肉强?”
吃饭时,发现没有红烧肉,毛泽东发了脾气:“怎么回事?交代了的事为什么不办?是办不了还是不想办啊?”
江青不作声。李银桥委屈得流了泪。
事后,毛泽东得知原委后,拍了桌子:“我就是农民的生活习惯,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吃饭不要她管,今后我吃我的,她吃她的,就这么办了!”
后来,进北京后,医生也多次劝说过毛泽东,最好不要吃肥肉。毛泽东总是摇着头说:“你们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我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了,你们不要强迫我。”进城十几年,毛泽东都未改变爱吃肥肉的习惯。
李银桥还是给毛泽东端来了红烧肉。“好,很好。”毛泽东说着,便用筷子夹起一块大肥肉放进嘴里,吃得很香,一碗红烧肉很快便被他吃光了。
9月会议开了6天,卫士给毛泽东做了两次红烧肉。为了改变花样,警卫排的同志曾去打斑鸠给毛泽东吃。“你们不要为我吃的东西费力气,一个星期给我吃上两次红烧肉,就足矣。”毛泽东嘱咐卫士们。此后,卫士们就照他的吩咐,每星期保证让他吃上两顿红烧肉。
毛泽东曾一度拒绝吃肉。
那是1959年国庆节,毛泽东到南方视察。专列开入山东时,沿途土地龟裂,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进入安徽后,情况更加糟糕,大田里看不到丰收的庄稼,却插着一杆一杆的红旗。毛泽东一路凝视默想,吸烟不断。他长长吐了一口气,郑重宣布两条: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全国人民都在定量,我也应该定量。是不是肉不吃了?你们愿意不愿意和我一起带这个头啊?”大家都回答:“愿意!”毛泽东庄严宣布:“那好。我们就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毛泽东历来是“交代了的事情就要照办”。他在国家最困难的日子里,曾经几天没吃粮,7个月没吃一口猪肉。有时工作一天只吃一盘马齿苋或炒菠菜。宋庆龄同志曾关切地由上海赶到北京,送毛泽东一兜螃蟹,叫毛泽东吃,周恩来多次劝毛泽东吃口猪肉,毛泽东总是摇头:“你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
后来,毛泽东带头不吃肉的消息传到全党,对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战胜困难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窝窝头,领袖泪
毛泽东在“吃”的问题上,时刻和人民群众心连心。他一贯重视调查研究,经常用各种机会了解体察民情。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游泳之后,来到中南海丰泽园接见警卫部队,他热切地号召每一名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写调查材料,要研究社会,回来向他报告家乡的真实情况。
打那以后,每个休假回来的战士都要写调查报告,毛泽东从中了解到大量的民情。
大约是1957年12月前后,警卫战士马维探家回来,不但写了情况调查,还带回一个窝窝头,这窝窝头又黑又硬。马维把窝窝头交给毛泽东时说:“我们家乡的农民生活还很苦,他们就是吃这样的窝窝头,我讲的是实话。”
毛泽东接过窝窝头时,手有些发抖,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毛泽东是非常容易动感情的伟人。在陕北,他曾经讲过:“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离开时流泪。三是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地流泪……”毛泽东有一次落泪,是看到一名病重的孩子,那孩子的母亲哭,他也跟着掉泪,命令医生尽全力去抢救。
他去莫斯科谈判,和斯大林建立了友谊。1953年春,斯大林逝世的消息传来。他也哭了,哭得很伤心,几天睡不好觉。
这一次,毛泽东接过窝窝头,掰开一块放进嘴里,泪水立即溢满眼眶。当他咽下那口粗糙窝窝头时,豆大的泪珠便顺着脸颊落下来,鼻子也拥塞了。他一边哭,一边掰了窝窝头分给警卫战士们:“吃,你们都吃一块,这就是我们农民的口粮,这就是种粮的人吃的粮食呀!”
那天,毛泽东失眠了。嘴里不断喃喃:“为什么是这样呢?人民当家做主了,不再为地主种田,是为人民群众自身搞生产,生产力应该获得解放嘛……”
以后很长时间,毛泽东无论散步、吃饭还是睡觉,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多次自言自语:“我们是社会主义嘛,不应该是这样。要想个办法,想个办法……”
(董新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