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衣食住行-朱总司令小趣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乡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拿榆钱钱当饭吃,咱们吃了,老乡吃啥?”

    两个小战士的脸“刷”地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不好意思地说:“总司令,我们渴了,就拾了两个落在地上的柿子……”

    “你这小鬼,怎么侵犯我的地方呀?咱们都一样,各刨各的嘛!”说着又举起镢头,扑通扑通地刨起来。

    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编起了顺口溜:“总司令,总司令,一副脚板实在硬,有马不骑专爱走,气得红马直发抖。”

    总司令一听,爽朗地笑了起来。他拍着小战士的肩膀说:“好,那今天就让这匹红马救救你这个旱虫吧。”

    一碗榆钱钱

    1938年春天,八路军总部转战到武乡县的贾豁村。那时,由于日寇的扫荡围攻,经济封锁,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非常艰苦。

    一天,警卫班战士小李外出送信回来,见老乡正在采集榆钱钱,便也“哧溜哧溜”爬上一棵榆树,采了满满一瓷碗。

    小李回到总部,给榆钱钱里搁了点盐醋,便端进总司令的住室,让总司令吃。朱总司令看着这碗榆钱钱,思索了一阵,然后对小李说:“老乡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拿榆钱钱当饭吃,咱们吃了,老乡吃啥?”

    接着,总司令拉小李在身边坐下,像慈母似的微笑着说:“小鬼,咱们八路军是工农子弟兵,子弟兵要听毛主席的话,爱护老百姓。要时刻想到老百姓的利益,哪怕是一片榆钱钱,也要首先想到老乡……”

    小李一面听着总司令的亲切教诲,一面不住地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停了一会儿,总司令伸出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李的头问:“小鬼,你说这碗榆钱钱该怎么办?”

    “首长!”小李“呼”地一下站起来,敬了个军礼,浓眉毛一扬,带稚气的圆脸蛋上露出了笑容,“那还用说,应该送给老乡吃呗!”

    “对,应该送给老乡!”总司令说着,站起身来,端着榆钱钱走出总部大门,径直向烈属韩老奶奶家走去。

    韩老奶奶接过总司令送给她的一碗榆钱钱,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不住地撩起衣襟,擦着眼泪,一把抓住总司令的手,声音颤抖地说:“毛主席和总司令的队伍就是好啊,想的全是俺老百姓!”

    直到八路军粉碎了鬼子的九路围攻,总部离开贾豁村的那天下午,才有人告诉韩老奶奶说,给她送榆钱钱的那位八路军首长,就是朱德总司令。韩老奶奶听了,急得直跺脚,她跑到村边的大榆树底下,用手搭起凉棚,凝视着落日余晖中的太行群峰,无限深情地说:“总司令,你可连一口水也没喝过俺的呀……”

    一双草鞋

    1939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战略防御阶段。遵照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朱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驻在太行山区的武乡县。

    当时。由于敌人的残酷扫荡和严密封锁,加上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十分艰苦。朱总司令同战士一样,吃着野菜糊糊黑豆汤,草鞋布衣当军装。物质条件虽然十分困难,但广大指战员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无论行军打仗、开荒生产,还是做群众工作,大家团结战斗,奋勇向前,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的英雄本色。

    一天,总部饲养员小弓牵着朱总司令的战马到河边刷洗,走着走着,忽然,右脚被什么东西猛地扎了一下,疼得他一下了坐在地上,抬起脚板一看,鞋底不知啥时候磨了两个核桃大的窟窿,脚掌被尖利的瓷碗片划了一个半寸多长的口子,鲜血直流,疼得直冒冷汗。

    这时,正在河边菜地浇水的朱总司令朝小弓走了过来,见他痛苦的表情,忙问:“小鬼,怎么啦?”

    “没什么,脚划破了。”小弓边说边往起站。

    “坐下,我看看。”朱总司令关切地说。

    说着,朱总司令把小弓扶着坐下,抬起他的右脚一看,血已经染红脚掌。朱总司令赶忙掏出手绢,一边擦拭小弓脚上的泥沙,一边疼爱地说:“你们这些小鬼,走路老不操心啰!”

    “首长,我的鞋……”朱总司令拿过小弓的鞋一看,眉头皱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只见他熟练地用手绢给小弓包好伤口,就脱下自己脚上的草鞋。

    小弓一看着急了:“首长,你,这怎么行……”

    “什么行不行?!快穿上跟我回去!”朱总司令不容分说地把自己的草鞋给小弓穿上,然后把他扶上马,一同回总部去了。

    第二天早晨,小弓正在宿舍练习认字,警卫员小李在门外喊:“小弓,总司令叫你呢!”

    小弓来到朱总司令办公室,只见桌上放着一双崭新的布草鞋,朱总司令坐在一只小板凳上,聚精会神地整理着麻皮、草线和各种布条。朱总司令见小弓来了,指了指椅子让他坐下,把桌上的一双草鞋递给他,慈祥地说:“来,小鬼,试试这鞋合脚不!快穿上我看看!”

    小弓看了一眼慈母般的朱总司令,满怀尊敬而感激的心情,穿上总司令亲自编的草鞋。顿时,一股暖流涌到心头,两眼闪烁着激动的泪水。嘴里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朱总司令让小弓来回走了几步,高兴地说:“还行。这手艺是红军的老传统啰,你刚到队伍上来,又是本地人,打草鞋恐怕手生啰!来,我教你。”

    说着,朱总司令让小弓坐在小板凳上,自己趷蹴在一旁,手把手地教了起来。

    初夏的阳光在总部院内洒满了金色的光辉,朱总司令办公室内不时传出一老一少爽朗的笑声……

    两个柿子

    深秋的太行山区,天高气爽,风和日丽,成熟了的庄稼随风摇摆,阵阵作响;满坡遍岭的柿子树,果实累累,熟透了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远远望去,一片火红。一天,朱总司令从一二九师师部驻地开会回来,警卫员拉马走在前面,他自己在后面边走边兴致勃勃地哼着:“我们在太行山上……”的战歌。

    突然,两个年轻人的谈笑打断了总司令的歌声:

    “你看这个!”

    “哈,我也拾到一个!”

    朱总司令朝笑声望去,不远的山坡上,两个小八路东瞅瞅,西看看,弯着腰在地上寻找着什么,他加快了脚步,朝山坡走去,原来是总部电话班的两个小战士在野外架线。

    “你们在这里干啥子哟?”朱总司令亲切地问。

    两个小战士一抬头,朱总司令满面笑容地走了过来。他俩马上站起来报告说:

    “总司令,我俩趁空出来练习野外架线。”“抽空练兵,好,好!”朱总司令赞许地点点头,问他俩刚才谈笑什么。一个胖乎乎的小战士说:“我们拾……”另一个悄悄地捅了他一下,小胖子马上改口:“我俩逗着玩儿呢!”他俩的举动,朱总司令看得清清楚楚。他上下打量着两个小战士,发现两人的衣袋里鼓鼓地装着什么东西,扭头一看,山坡上长着百十棵柿子树,熟透了的大红柿子压满枝头,地上还散落着不少柿子。看到这里,朱总司令心里明白了。他转过身来,搂住两个小战士的肩膀,严肃而亲切地说:“小鬼,口袋里装着什么呀,拿出来让我看看!”

    两个小战士的脸“刷”地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不好意思地说:“总司令,我们渴了,就拾了两个落在地上的柿子……”

    朱总司令严肃而深情地说:“小同志,柿子虽然是落下来的,那也是老乡的劳动果实呀!我们是来自老百姓的工农武装,怎么能违反毛主席教导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损害群众的利益呢?”

    “总司令,我们错了!”

    “知道错了,改了就好嘛!”

    “是!”

    说着,朱总司令脱下外衣,和两个小战士一起把落在地上的柿子全部拾起来,一个个擦干净,用衣服包好,给老乡送去。

    “咱们都一样!”

    1940年春,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遵照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在朱总司令的亲自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一天,朱总司令带领干部和战士们到蛟龙坡开荒。到了地头,大家摆成“一”字形,每人一行,争先恐后地刨了起来。

    在总司令身边的新战士小张,觉得总司令年纪大了,和战士一样干,怕他身体吃不消,便偷偷伸过镢来,想替总司令刨几下,没想到刚刨第二镢,就被总司令发现了:“你这小鬼,怎么侵犯我的地方呀?咱们都一样,各刨各的嘛!”说着又举起镢头,扑通扑通地刨起来。小张没有办法,只好返回自己那一行。

    中午,炊事员担着砂罐送饭来了。一头是开水,一头是谷糠和榴儿果炒的炒面。炊事员怕总司令吃炒面受不了,还特意做了一碗小米饭。可是,总司令怎么也不肯吃:“咱们都一样,要吃啥,都吃啥!”说着,把小米饭倒进装炒面的砂罐里,用筷子一搅说:“来,今天咱们一起吃‘鱼钻沙’,将来解放了,再一起喝胜利酒!”于是,总司令和大家一样,吃一口炒面,就一口开水,吃得是那样香甜。

    让马

    1938年6月,总部经过黎城向武乡砖壁一带转移。连续行军已经七天了,可是指战员们没有一点倦意。朱总司令夹杂在队伍中间,和战士们边走边拉,边说边笑,有时抢过战士们肩上的武器,有时还和战士们一起小跑。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编起了顺口溜:“总司令,总司令,一副脚板实在硬,有马不骑专爱走,气得红马直发抖。”可不是,大红马身上驮的全是战士们的枪支弹药,它真好像有意见似的,走走停停,还不时地回过头来望望总司令。

    快要下山了,老天突然下起了暴雨。黏土伴雨水,朱老总和战士们一样,两只脚上带了十来斤重的泥靴子,路太难走了。战士们好不容易才把朱老总劝上了马,没走几步,部队就来到了漳河岸边。

    河身并不太宽,可由于山洪暴发,水流非常湍急。

    有几个新战士站在河边,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总司令翻身下马,走过来亲切地问:“你们几个是北方人吧?”“是!首长。”几个战士立正回答。“会不会凫水?”“不会。”其中一个小战士调皮地说:“我们都是从旱地长大的旱虫,没学过这玩意儿。”

    总司令一听,爽朗地笑了起来。他拍着小战士的肩膀说:“好,那今天就让这匹红马救救你这个旱虫吧。”“啊?”小战士一听着了急,其余几个战士也急忙叫起来:“首长,我们已经搭好了伴儿,互相挽着手,保证能过去,请首长放心!”“放心?”总司令说,“我不放心,恐怕是一个倒了就都倒了,你们想到黎城吃软枣去呀!这马能搭三个人,你们谁上呀?”

    几个战士一动也不动,心里想:总司令年纪那么大了,白天晚上都不能休息,眼下水流又这样急,我们怎能骑他的马呢!总司令好像看透了他们的心思,说:“我是南方人,会凫水,今天我正想洗洗澡呢!”说着,他挑出三个负过伤的同志,命令他们上马。

    三个战士过河了,总司令把剩下的战士组织起来,跳进了齐腰深的激流里。他站在最上游,拽着一匹马尾,战士们手挽手一字儿排在下游,开始渡河。总司令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说:“过河,眼要向前看,不要只看身边的恶浪,这也和咱们搞革命一样,不要被眼下日寇的野蛮横行所吓倒,而要看到革命的胜利前程,这样我们就更有勇气和信心了。”说着,他领着大伙一步一步向对岸走去。

    (李存祥 王仲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