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庐谈艺录-多彩的梨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洪山区梨园街办事处做了一本《多彩的梨园》的宣传册,介绍社区居民的文化追求与精神生活。嘱我写几句话,因我是梨园的老居民,因此便应允了下来。一是盛情难却,二是的确有话要说。

    不知不觉,我在梨园居住已整整三十个年头了。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儿子也在这里成家并为我添了孙子。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完全可以说,我一生中最为饱满的时光,是在梨园度过的。

    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梨园》的散文,赞美梨园的清幽与恬美。那时的梨园,有村落而无街市,春天漫坡的梨花与桃花,秋天铺满泥土路的红叶。我每天出外散步,不用担心车流与人流,喧闹的街市声传不到这里。伴随我的,是摇曳的梨花与鸣啭的林禽。早春,带儿子到院子外的麦地里挑地菜,一会儿就能采满一筐;仲夏,与儿子一起去湖边钓小龙虾,不用一小时就能钓一小桶。每次外出归来,邻居就会问:“进城去了?”天色一暗,东湖的梨园大门一带,就很难碰到行人。

    那时候,我觉得我住在武汉最美的地方。与一座大湖相伴,与一片片的樟树林相伴,与村落里的炊烟相伴,四时的风物都会让我流连忘返。好几次下雪,我顺着砂石路进梨园散步,渺无人迹,天地间惟我一双芒鞋。那一份萧旷,至今令我怀想。

    但是,我们毕竟正在经历“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生活。改革开放的大潮,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深刻地体验到了时代的变迁。我不例外,梨园也不例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本世纪初的这十几年,梨园早已面目全非了。第一,它不再是城郊,而变成了武汉的核心城区,自天河机场到水果湖的武汉大道从梨园穿过,这是武汉市内环的第一条风景大道;第二,村落没有了,处处矗立起时髦的大厦;第三,田野消失了,一条条新建的街道连缀起智能风景。车水马龙代替了蜿蜒小路,流光溢影代替了鸟语花香。

    对于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既排斥又兴奋,既惆怅又向往。这复杂的心情来自我诗性的心灵与理性的观瞻,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诸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文明病,让我感到种种的不适应,但城市的发达所提供的便利生活,灿烂的人文与丰富的科技让我怡然自得,心向往之。

    应该说,没有武汉城区的拓展,便没有梨园街办事处,更谈不上有这本《多彩梨园》了。梨园社区的增加与扩大,使得很多热爱文学艺术的人士住了进来,这使得一些文化名人成了社区的一道风景,加上梨园周围历来就是知识分子密集区域,这类人群的精神与文化需求较其他人群要大很多,也高很多。有鉴于此,我个人认为,二十年前,多彩梨园对应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而在今天,梨园的多彩对应的应该是丰富而灿烂的文化生活了。

    作为梨园的居民,我希望我们的社区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有诗意。

    2011年12月12日 西安芳林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