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故事-陈云栖(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臧氏管教非常严格,真毓生只能把心事藏在心里,不敢让母亲知道,只私下里节约自己平时的费用,积攒钱两。有人来他家说给他说媒提亲的,真毓生都以正在服丧,加以推却。臧氏却不听,准备让人给他说亲,真毓生就委婉地告诉母亲:“前面在黄冈外祖母家,外祖母想给我说一个陈家的姑娘,外祖母对那姑娘十分满意,我也看得上。只因为家里遭到了变故,音讯隔绝了,很久都不到黄冈去拜问了,我早晚到那里去一趟,如果不成了,才按照母亲的意思,和别家结亲。”臧氏就答应了他。真毓生就带着自己积蓄的钱两去了。

    真毓生到了黄冈的吕祖庵中,则看到满院都是荒凉破败的景象,和原先一点也不相同。真毓生慢慢地走进去,只见一个老女道士坐在火灶边烧火煮东西,真毓生便过去向她询问。老女道士道:“前年庵中的老道士死了,‘四云’都星散了。”真毓生问:“到哪里去了?”老女道士道:“白云深、梁云栋跟着男人走了,以前听说陈云栖借居在城北,盛云眠就不知道了。”真毓生听了,悲伤地感叹,就跑到城北去,碰到道观就询问,也没有陈云栖的踪迹。

    真毓生找不到陈云栖,怅惘遗憾地回家去,和母亲说假话,道:“舅舅说,陈家老翁到岳州去了,等他回来了,才去说媒。”

    过了半年,臧氏回娘家去,就向母亲询问这事,母亲一片茫然,根本不知道有那么回事。臧氏十分恼怒,认为儿子说谎骗了自己。外祖母怀疑真毓生和舅舅商量的,还没有向大家说。幸好当时真毓生的舅舅出远门去了,无法对证真毓生说的是不是假的。

    臧氏到莲峰去进香还愿,晚上就在山下面留宿。等她睡下了,旅店的主人敲响了她的门,送了一个女道士去和她住在同一间屋子里,女道士自己说她叫:“陈云栖。”陈云栖听说臧氏是夷陵的,就移动座位,坐到臧氏的旁边,告诉臧氏,自己所经历的坎坷之事,说的十分悲切,最后说道:“我有一个表兄,潘生,和夫人是同籍,麻烦你的子侄一辈的人,给我带句话给他,只说我寄居在栖鹤观师叔王道成处,早晚忍受苦厄,真是度日如年。叫他早一点来看我,如果错过了时间,未来的事,恐怕就不知道了。”臧氏问她,她的表兄叫什么名字,陈云栖又说不知道,只说:“我表兄既然在学馆里读书,当地的读书人,应当听说过。”天还没完全亮,陈云栖便离去了,又殷勤地再三嘱咐臧氏。

    臧氏回去之后,向真毓生说起了这事。真毓生就跪在地上,说:“实话告诉阿母,所谓的潘生,就是儿啊!”臧氏知道了事情的缘故,恼怒地说道:“不肖儿!宣淫寺观,娶道士做媳妇,还有什么脸面面见亲友!”真毓生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当时,真毓生正好要到郡城去参加考试,就私下去访问王道成的住处,到了栖鹤观王道成的住处,才得知陈云栖半个月前外出游玩,还没有回去。真毓生回去之后,心里抑郁不乐,生起了病。

    后来没多久,臧氏的母亲去世了,臧氏去奔丧,丧礼完毕之后,臧氏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道路,跑到了一户姓京的人家去,一询问,才知道是一个和自己同族的妹妹家。

    臧氏的妹妹邀请她进去,见一个女郎坐在屋里,年纪在十八九岁,姿态容貌,曼妙无比,好像在哪儿见过,可又不认识。臧氏每次都想要找一个美貌的媳妇,也不怕儿子埋怨,便对那女子有心了,就向她的妹妹询问那女郎的生平,她的妹妹说:“这是王家的女儿,是京家的外甥女。她的父母都死去了,暂且寄居在这里。”臧氏问:“许配人家了吗?”“还没有。”臧氏拉着那女郎的手说话,那女郎的神情仪态,更显得温和婉约,臧氏更加喜欢。

    等臧氏的妹妹送她去睡觉,臧氏就私下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妹妹,妹妹道:“这很好。只是她自视甚高,不然怎么会蹉跎到今天呢,容许我慢慢地和她商量一下吧!”臧氏就让慢慢叫那女郎去和她睡在一块,谈笑说话,十分欢快,那女郎便自愿把臧氏当母亲。臧氏十分高兴,就请女郎和她一起回去,女郎也很高兴。

    第二天,臧氏便带着女郎一起回去了。到了家里,真毓生一直病着,躺在床上,没有起来,臧氏到床前去安慰,并让婢女私下告诉真毓生,说:“夫人给公子载了一个丽人回来。”

    真毓生不相信,就伏在窗下偷偷往外边看,一看,有些面熟,但也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又见那女郎比陈云栖还要漂亮,心想:三年的约定已经过去了,又出游没有回去了,她一定是有人家了,能得这样的佳丽,心里也算得到了安慰,于是脸上露出了欣喜,病也没两天就好了。

    臧氏才叫两人出去相互拜见。还没有出去相见,臧氏对女郎道:“你知道我叫你和我一起回来的心意吗?”女郎微笑道:“我已经知道阿母的意思了。但是我之所以和你一起回来,起初的心思,阿母却不知道。我已许配了夷陵的潘氏,一直以没有什么消息,想他已经有了好妻子了。果真是这样,我就给阿母做媳妇,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只能终生做阿母的女儿了,日后在报答阿母了。”臧氏道:“既然你和别人有婚约,我也不勉强。只是前次我在莲峰山下的时候,有一个女道士也询问潘氏,现在你又询问潘氏,原本夷陵的世族就没有姓潘的。”女郎惊奇地道:“莲峰山下的那个人,就是阿母吗?询问潘郎的人就是我啊。”臧氏才恍然大悟,笑着道:“若是这样,那么潘郎就在这里了。”女郎问:“在哪里?”臧氏就叫婢女带着她去见真毓生,真毓生知道了,惊讶地说:“你就是云栖?”陈云栖道:“怎么样?”真毓生就把其中的事情告诉她,陈云栖才知道真毓生是假说他姓潘戏弄自己,并不是真姓潘。

    陈云栖看见眼前这个真毓生就是他要找的人,便十分羞涩,不好意思和他继续说下去,就急忙回来告诉臧氏。臧氏又问陈云栖道:“你怎么又姓王呢?”陈云栖回答道:“我本来就是姓王,蒙师父见爱,于是把我当成女儿,就该了姓。”臧氏十分欢喜,就打扫屋子,给他们成了婚。

    此前,陈云栖和盛云眠一起寄居在王道成处,只是王道成的寺观太小,盛云眠便离开,到汉口去了。陈云栖又娇弱,不能做什么苦差事,又羞于出去做道士做的事,王道成待她也很不好。刚好,京家有人到了黄冈,陈云栖遇见了,就留着眼泪诉说自己的遭遇,京家的人,就带着她回去了。到了京家舅舅家中,就脱下道袍,该换成女子的装束。舅舅打算把她嫁给当地的士族人家,因此便隐瞒她曾经做过道士,然而有人来提亲,陈云栖都不答应,舅舅和舅母都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心里便有些厌弃她。当天,陈云栖跟臧氏回去,把陈云栖找到了托付的地方,才如释重负。完婚之后,各自诉说自己的遭遇,真是喜极而泣。

    陈云栖十分孝顺,臧氏对她十分怜爱,然而,陈云栖只喜欢弹琴下棋,不知道料理家里的事物,臧氏也很担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