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武帝的五个儿子里就剩下一个广陵王刘胥了。刘胥是个奇人,力气特大,活生生一个小项羽。功夫非常好,还能空手跟狗熊搏斗,简直是东方的斯巴达克斯。
其实这个刘胥早就想当皇帝了,据说经常请一个叫李女须的巫师做法,希望能够让他继位。后来朝廷还下令通缉这个李女须,据说这个通缉令还出土了。
但是,这时候朝中挺刘胥的还不少,但是霍光心里有些不自在——这个人要是靠谱,估计当年孝武皇帝就立他做太子了,要是因为皇帝没了就找个比他更差的弟兄,这个不合适吧。
最后有人提了建议:周太王没把爵位传给长子吴太伯而传给了周文王,文王把爵位传给了武王,没给长子伯邑考。就是废除年长的立一个年幼的或者晚辈也好啊,广陵王,我看还是算了吧。
我估计这个人是霍光指使的,霍光拿着这个奏折给大家看,丞相杨敞也觉得合适。最后大家敲定了一个人选,汉武帝的孙子,刘贺。随后以皇后的名义下诏,派遣大鸿胪、宗正(管理皇室家族事务)、光禄大夫等人带着皇后的诏书去迎接刘贺。
刘贺是昌邑王,他老爹是李广利的外甥刘髆。但是大臣们很快就发现,刘贺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
当大臣们的书信到了昌邑,刘贺乐疯了,我勒个去,让我做皇帝!天上掉馅饼了!刘贺在中午紧急出发,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已经行了一百三十五里路了!折合成现在也就是五十六公里,很多马一天就能跑这么多路!一路上,刘贺随从累死的马不知道多少。毕竟王爷的马是千里良驹,侍从的马可就是一般的马咯。
到了济阳(山东济阳县),刘贺又是买长鸣鸡,又是买积竹杖。长鸣鸡就是叫声特高亢、特好听的鸡,过去没有闹钟,更没有手机,所以也没有能当闹钟的手机,这种鸡也就是当时最好的闹钟,属于奢侈品。积竹杖呢,就是一种竹子做的手杖。您可别认为是一般的竹杖,为什么叫积竹,就是因为这个工艺复杂,把一个个弄好的横截面为扇形的竹片围起来,成为一个柱状,用上好的鱼鳔胶粘好。鱼鳔胶,那可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工艺加上材料,您想想这个算不算奢侈品吧。
这还不算,到了弘农郡(三门峡市一带),还让身边的一个身材高大的奴才,去强抢民女。其实也说不上强抢,我估计希望被他抢的女子都排队了。这些女子被安排在装衣服的车子里,一路带到长安,打算以后当皇帝了慢慢玩。
到了霸上(今天这位置叫白鹿原,当时的长安郊区),大鸿胪已经在那儿迎接了。到了长安城东边的外城门东都门,刘贺的近臣龚遂提醒刘贺说:“按照礼节,您是来参加您叔叔汉昭帝的葬礼的。看见国都的城门,您得哭一哭,这就是长安的东外门。”
刘贺很不耐烦:“我嗓子疼,不能哭。”
到了内城门,龚遂再一次提醒,刘贺又找了理由:“外城门都不哭,在这儿哭,不合适。”
快到了未央宫的东阙(东边的瞭望塔),龚遂再一次要求:我求求您这下哭一下吧。
刘贺说:诺。诺,就是好的。
刘贺如果生在现代肯定是个演技派演员,甚至还是个动作巨星,毕竟他也会点功夫。说哭就哭,而且哭出了水平,哭出了个性。
没多久,刘贺即位,花天酒地,酒池肉林,红男绿女……霍光心里不是滋味,找到了老部下大司农(财政部长)田延年吐槽。田延年说:“大将军,您是国家的脊梁骨啊,知道这个人不行,干吗不告诉太后,再换个好的做皇上?”
“这不合适吧,古代没这种事情啊!换皇上可不是换衣服!”
“你看你,历史老师死得早了吧。当年商代的伊尹做相国,把商王太甲给流放了,保全了商代的王室,后世都说伊尹是忠臣。将军要是能成功,那就是汉代的伊尹了。”
于是霍光任命田延年为给事中(皇帝的顾问),与车骑将军一起搜集情报。
最后,查出了刘贺的各种违法乱纪的事实,霍光把各个大臣召集在一起,搞地下会议。
霍光走来就发言:“昌邑王做皇帝不靠谱,你们说怎么搞?”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霍光,你小子真敢讲啊!底下人一个个的打哈哈和稀泥。霍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拿不定主意。
田延年是个急性子,站起来,手还拿在剑柄上,走到霍光跟前,说:“孝武皇帝把先帝托付给你,那是信得过你,知道你忠心,能力强,能够保全刘家的江山。现在底下讨论成一锅粥了,你倒是表个态啊。再这么胡闹,汉朝政府就面临颠覆了。我朝的谥号,都喜欢带个‘孝’字,为什么呢?不就是想让国运长隆,让皇家的宗庙一直有祭祀么?要是刘家的江山断送了,就算你死了,你自杀谢罪,在底下见到先帝,你可好意思?今天的会议,大家不准不表态,要是最后决定不下来,我跑过去把昌邑王杀了!”
霍光也被吓到了,连忙道歉说:“老田你淡定,你教训得太对了。天下出现这种局面,是我太失职。”
于是与会人员干脆一齐磕头,对霍光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大将军的手里,您说了算!”
于是霍光带着群臣见了皇太后,把昌邑王的种种劣行都说了。于是皇太后乘坐马车直奔未央宫承明殿,下诏,不许昌邑王的臣子进入各个宫室。昌邑王朝见太后之后回去,坐着皇家人力车(辇)准备回寝宫。两个宦官,分别把持着两扇门,昌邑王刘贺进去之后,两个宦官就把门给关上了,昌邑王带过来的侍卫都进不去。
刘贺很纳闷:“你们搞什么!”
霍光跪在地上说:“皇太后的意思,不让昌邑王的近臣进入宫室内。”
刘贺急了:“不是,你们慢点,这……别搞得这么吓人啊。”
霍光随即派遣使臣,把刘贺从昌邑带过来的近臣全部驱逐到宫城门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张安世带领羽林骑兵(皇家特种兵骑兵部队)对昌邑王的大臣进行抓捕,抓捕了两百多人,全部送到廷尉(管司法,也就是后世的大理寺卿,后来明代大理寺卿的职责和刑部尚书互换,所以也可以说是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那里候审。
但是,霍光也很紧张,命令当初昭帝的侍卫和内臣看着刘贺,一再下令说:“你们值班的时候仔细点,好好保护昌邑王,别到时候他自杀了,让我背负一个谋害君上的罪名,让我没脸面对天下百姓。”
刘贺竟然还不知情,一再问身边的人:“欸,跟我来的那些大臣犯什么罪了啊?大将军为什么要把他们抓起来啊?”
过了一会儿,皇太后召见昌邑王,刘贺这下才急了:“我又没犯法,凭什么召见我!”
在太后的殿里,皇太后穿着珍珠装饰的上襦,穿着最高规格的礼服,坐在有武士护卫的帷帐中。整个大殿,里里外外,数百个全副武装的汉军士兵。
尚书令走上殿去,手里拿着霍光等人的上书。此时的尚书令官不大,而且是宦官,相当于明代的司礼监太监,负责宣读圣旨和上书。这道上书,可不得了,开头一大串人名:
“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辅都尉臣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胜、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
接下来就是一大段对昌邑王的吐槽,按照他们的数据:刘贺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该干的事情。比如私自借用皇太后的小马车去后宫玩先帝的女人什么的,我勒个去!
皇太后在宣读上书的时候,还曾经听不下去,说了句:“够了,这小子太不尊重他皇叔叔了!做臣子的还有这样叛逆的啊!”
等这篇上书读完了,最后一句话就是,希望废黜刘贺,另立新君。估计这时候皇太后也快睡着了,只说了一句:“可。”也就是现在的,行。
霍光命令刘贺接受诏书,刘贺不依不饶:“按照古代的礼节,天子只要有七个敢说真话的大臣,就失去不了天下,你看你们那么多人都敢说真话,对吧……”
霍光大声呵斥:“太后已经把你废了,还什么天子不天子。你真是太年轻了。”说完,上去抓住刘贺的手,把他的玉玺和皇帝腰带什么的给拿了下来,交给皇太后。
随后,霍光带着大臣把刘贺“扶”出了宫门,史书说是扶着,我估计也就跟推没区别,说不定还是架出去的。出了东边宫门,刘贺往西边一拜,说了句:“我还是笨了点,干不了汉朝皇帝这个职位啊。”
霍光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止不住地流泪,临走还和刘贺说:“王,别怪我,我宁愿对不起你也不能对不起国家。您以后好自为之啊。”
接下来的几天,我估计霍光头发能白掉一半,这怎么搞,选谁当皇上呢?
于是,一些往事,浮现在霍光心头。
武帝临终之时,曾经有一个望气的人,告诉武帝说,长安城监狱里有天子气!这意味着,这个监狱里有人今后将成为天子!武帝急了,下令把这个监狱的人全部给杀了,不论罪行的轻重。
于是,武帝的近臣郭穰带着命令来到监狱,监狱主管丙吉将大门紧闭,告诉使臣说:“皇帝的重孙子在这里面,一般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帝的重孙。”
双方一直僵持到第二天天亮,郭穰无功而返,把事情汇报给了武帝。没想到,武帝却很高兴,他终于回忆起来,太子刘据的孙子,也就是他的重孙,在那次巫蛊事件中也受到牵连!原来,重孙子没死!还活着!
武帝当即下令大赦天下,曾皇孙刘病已才得以出狱。在武帝最后的那段时间,将他的名字上报给了掌管皇室家族事务的宗正,把他的名字记在了皇家家谱上。
后来刘病已与祖母史良娣生活在掖庭,也就是皇宫与外面相通的一条小巷子,那里是宫里面干活的宫女住的地方。
霍光想着想着,又想起当年的两起灵异事件:那是元凤三年,泰山有快石头突然自己站立起来;最玄的是上林苑,竟然有一棵柳树枯木逢春,上面虫子咬过的痕迹,竟然还隐隐约约摆出了文字:“公孙病已立”。
我估计吧,那时候汉朝的茶余饭后都在说这个事,说不定还有不少姓公孙的声称:“唉,不瞒大家说,我小名就叫病已。”
当时,出现了一个找死的人,竟然上书给汉昭帝,说:“现在大石头自己站起来,复活的柳树叶上出现文字,我估计是上天在警示汉朝。差不多是说有个平民要当天子了,柳树复活,是不是说曾经很辉煌的公孙家族要出皇帝了呢?我们汉朝很崇尚尧帝,有传国的命运,皇上您还是找一个公孙家族的贤人,把皇位让给他,退位之后给自己留个百里方圆的封地,顺应上天的启示。”
这个人是符节令,管理皇帝的符节,叫眭弘,是鲁国人。其实,我觉得这个时期没这么简单,这个眭弘和刘病已的祖母史良娣可是老乡,而丙吉,也是鲁国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眭弘实在是找死,以造谣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霍光想来想去,又找来大臣们一起商量。正好丙吉这个时候已经担任大将军长史,跟霍光说:“当初武帝遗诏里面曾经提到过一个曾孙刘病已,将他安排到掖庭居住,估计现在也有十八九岁了。这个孩子学习蛮认真的,对儒家经典很有了解,能力也不错,气质安详平和。希望大将军考虑考虑。”
之后杜延年等一想,欸,是有这么个人。于是杜延年也跟着附和,说皇曾孙怎么怎么好,劝霍光和张安世等人。
我们也来好好说一说这个传奇的刘病已,在掖庭期间,他很自由,经常往外跑。掖庭令张贺曾经是太子刘据的部下,非常同情刘病已,经常拿自己的俸禄供养他,还供他上学。张贺的哥哥就是张安世,都是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
慢慢地刘病已长大了,学习成绩很好,跟着一些名儒学习儒家经典。当然,他也喜欢玩斗鸡,玩赛马,甚至在长安的街头巷尾行侠仗义。因为长期生活在民间,长安城附近哪个官员好,哪个官员坏,民间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刘病已心里一清二楚。
刘病已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不仅喜欢《诗经》,还喜欢旅游,长安城周围的各个地方他都玩遍了,特别喜欢在杜县、鄂县一带玩,经常在杜县一带暂时小住些日子。还曾经在莲勺县(今渭南市临渭区)一带,因为跟人打架还是怎么的,掉进了盐池(也可能是被人丢进盐池的)。
张贺对刘病已很欣赏,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张贺的弟弟张安世听说之后,非常不屑:“皇曾孙了,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拉倒,能在政府部门混碗饭吃就不错了。以后别拿自己女儿的幸福开玩笑!”
就这样,张贺的女儿最后没有嫁给刘病已。但是张贺做媒,给刘病已介绍了一个对象,叫许平君。
许平君的父亲原本是昌邑王刘髆的侍卫,因为失职被人诬告为盗窃,判处宫刑,被发配到掖庭,成为宫廷染坊的一个劳力,说白了就是一个低级的太监。
刘病已和许平君非常恩爱,两人在一起非常开心。结婚后,他们在长安城的高档社区上冠里买了房。一个是落魄民间的王子,一个是饱受世人白眼的宦官女儿,不要太浪漫。
其实按照史书记载,刘病已在民间可能还喜欢做生意。这个皇曾孙特别爱吃一种食物,叫饼。那个时代的饼和我们现在的饼不一样,古人说的“饼”,是一种泛指。打个比方说,武大郎的炊饼,实际上就是馒头(宋朝人说的馒头其实是包子)。在刘病已那个时代,饼有这么几种:蒸饼,就是后世的炊饼(避宋仁宗赵祯的讳),现在的馒头;汤饼,面片什么的做成的带汤的面食,有的可能还有馅,是现在的面条、馄饨、疙瘩汤等面食的雏形。
刘病已特别喜欢吃饼,他要是喜欢哪家的饼,哪家的饼肯定能大卖。就连刘病已自己都觉得奇怪。我估计啊,刘病已可能是和商家关系好,帮人家做生意了。
公元前74年,可能是刘病已最难忘的一年,他的结发妻子许平君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刘病已给他取名叫刘奭,奭是昌盛的意思。这年七月,皇室宗正来到上冠里,让刘病已洗了个澡,最后给他换上了——皇帝的衣服。太仆用皇家的快车将他接到了宫中,正式即位,改名刘询。
从囚犯到皇帝,难道说不是奇迹么?
接下来,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上演了,我一直想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成一篇小说。
我相信霍光是忠臣,不然他早就自立为皇帝了,再者,他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执政者。但是,他不是圣人,他也有私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防止当初上官桀叛乱的事情再次发生,霍光将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嫁给了刘询。
刘询成了皇帝,立谁为皇后,自然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向着霍成君的。
有阴谋论者说,刘贺被废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他把自己封国的大臣大量带到中央,企图架空霍光。但是,一则霍光不容易被架空,二则刘询相对刘贺对霍光更加反感。
刘询心里对霍光的感情很复杂,既感激他给了自己皇位,又埋怨他硬给自己找了这么个老婆。霍成君并不是一个讨人厌的人,但是刘询心里念念不忘许平君。
这年九月,大赦天下,大臣们也开始联名上书,建议挑个好日子选出皇后。刘询不敢与霍光对抗,更何况,霍光这几年把国家建设得这么好,他心里也有数。
面对这份联名上书,中国历史上最最浪漫的一道诏书出现了:
“我贫寒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一把剑。你们能帮我找回来么?”
大臣们一看,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大臣们风向一转,建议立许平君为皇后。十一月,许平君被册封为皇后,但是因为许广汉是个宦官,霍光没有允许刘询封他为侯的建议。
这个,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
刘询的第一个年号是本始,本始三年(前71),许平君再次怀孕。但是,后宫的险恶远远超过刘询和许平君的想象。
许平君成功生下来一个公主。大家都在喜庆的气氛之中,宫廷妇产科女医生淳于衍给了许平君一枚药丸。善良的许平君没有太多心计,将这枚药丸吞下,没想到……
“医生,我的头越来越晕,喘不过气,这个药丸是不是有问题?”
“不……没……没有问题……”
就这样,许皇后离开了人世。正史上没有记载刘询的反应,但是刘询的悲痛可想而知。
霍光也震惊了,下令清查此事,看看是否有御医失职。当然,淳于衍也被逮捕。可是,霍光没有想到,他的夫人也就是霍成君的母亲,竟然在这个时候找到他……
“为了让我们的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我铤而走险了……”
“……什么!”
“淳于衍的丈夫是掖庭户卫,淳于衍向我求情,希望能够把她的丈夫调到一个好单位,比如安池监……我就让她趁着皇后分娩的时候,下毒……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为了我们的女儿,别再立案侦查了。”
霍光惊呆了,他不知道这个消息会给皇帝和他,以及整个帝国带来什么。他立即奏明皇上,请求停止调查。
刘询同意了,人死不能复生,他也不想和霍光闹僵。他下令将许皇后葬在杜陵的南园,杜陵,是他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杜陵在哪儿呢?就在他们两个生活在民间的时候,最喜欢去的杜县鸿固原上,每到春天,那里能看到曲折的湖岸,能看到很多成双成对的大雁和野鸭子。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
公元前49年,刘询病逝,与许平君永远躺在了一起。刘询谥号孝宣帝,成为西汉最后一个有合法庙号的皇帝,庙号中宗。他,开创了西汉帝国最强盛的一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