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今解】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如果敌人的兵力强大,就设法打击其将领;如果敌人的将领足智多谋,就要挫败他的意志。敌人将领斗志衰弱,兵卒士气低落,敌军的战斗力就会丧失殆尽。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控制和分化瓦解,就可以保存自己,扭转局势。
施舍一些诱惑,满足对手的欲望,可以使对手不明形势,对各种情报造成误判,给我方带来歼灭敌人的良好时机。这些方法都可以使敌人的实力减弱,从而达到我方想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巧施诱惑步骤一般如下:
第一,投其所好。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相同的。首先得搞清楚敌人的喜好是什么,以他之所好对他进行引诱,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相机取事。一定要注意使用此计谋的时机。诱惑物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内对敌人内部进行瓦解,敌人内部矛盾重重,才会无暇顾及外部形势。所以施出的诱惑物虽然身在敌营,也要有勇有谋,不可轻易投敌,要有一定的自我牺牲精神,方能完成此计。
春秋末期,吴国想歼灭越国,就出兵开战,谁料吴王阖闾不仅没能大败越国,而遭到越王勾践率兵猛攻,导致自己身负重伤,不久因伤势过重而亡。随后,夫差即位,为雪耻前辱,夫差发誓一定要消灭越国。由于吴王夫差得到伍子胥的辅助,日夜操练水兵,准备复仇之战。而这个消息也被越王勾践所知,面对这样的形势,勾践很是忧心忡忡,觉得这个巨大威胁可以随时让越国有亡国的可能。因此,为了解除越国的隐患,他决主动攻击吴国借此消灭这支水军。结果由于勾践操之过急,未能做好准备进进行强攻。反而中了吴国的圈套,不仅军队伤亡过大,而且自己兵败逃至会稽山。在会稽山上,勾践接受了范蠡的献计,为保越国不灭亡,甘愿向吴国俯首称臣,越国甘为附属国,从此效忠于吴国。吴王夫差见此状,觉得勾践难有起兵反抗之力,自己也一雪前耻,就答应了这个请求。
随后,勾践还带着自己的夫人亲自到吴国伺候吴王,不仅为奴为婢,做粗重下贱之活,为帮吴王查看病情,还为他尝便喝尿。如此尽心尽力的服侍,勾践终于获得了夫差的信任。而伍子胥则觉得只要勾践活着对吴国来说始终是个隐患,一直劝谏夫差将其诛杀,但是夫差一直不忍下手。勾践自知伍子胥一直想找机会杀掉自己,便书信一封送过越国,让人送了很多厚礼美女给吴国的大臣太宰伯嚭,于是太宰伯嚭便在夫差面前说起了勾践的好话,从此与伍子胥意见向左。借着夫差的信任和太宰伯嚭的好话,勾践也免于被杀。三年后,夫差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国内,不忘之前所受之苦,决心复国。他不仅每天与百姓同吃住,还睡在茅草屋内,并将孔雀胆悬挂于屋内,每日添尝,以此明志。他还在越国选了两个绝色美女,一个是西施,另一个是郑旦。不仅教授他们曲艺歌赋,还让她们学习宫廷礼仪,不久之后便将她们培养成了绝代佳人。勾践借每年进贡的机会,将两个美女送与吴王夫差。勾践一边利用重金美女孝敬夫差,让夫差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之心,一边自己在越国实行改革新政,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恢复国力。吴王夫差得到两个绝色美女,终日沉溺美色,不久就荒废政事,随后又听取了太宰伯嚭的谗言,杀了伍子胥。勾践还秘密操练军队,伺机反攻吴国。
没过几年,吴国遭遇大旱,粮草减少,国力空虚,兵力不足。而这时的夫差不仅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忙着参加诸侯国的会盟,诸侯各国将其尊为新霸主。吴王夫差此时正感觉自己不可一世,十分得意。而与此同时,勾践率领越国士兵已经攻破了吴国都城,还将太子友俘虏了。得知消息后,吴王夫差立马率军回国,利用厚礼向勾践求和。时隔六年,越国在此攻打吴国,不仅大获全胜,还俘虏了吴王夫差。当勾践将夫差软禁时,夫差面对如此景象说:“早知今日有此一难,何不早听伍子胥所言将你杀害。吾以老矣,无可效力。”说完就自尽于房中。同时,勾践由以不忠为由杀害太宰伯嚭。至此,吴国灭亡。越王勾践不仅复国,还成为了春秋诸国的最后一个霸主。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在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如果利用敌人内部的策应去争取胜利,那么我方就不会遭受损失。
《孙子兵法·用间篇》有云:“反间者,因其敌间用之。”意思就是指善于利用敌人内部情况制造矛盾,或是利用间谍假传情报,以此达到瓦解敌人的战斗力,为我方取胜制造条件。《孙子兵法》里详细讲述了反间计中如何使用间谍,其中讲到五种方式:一是因间,利用敌国本土人士担当间谍;二是内间,利用敌人内部人员担当间谍;三是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方效力;四是死间,将计就计,传假情报给间谍,敌方上当后会以为间谍已经投靠我方而将他处死;五是生间,派两军直接都可容得下的人前去刺探情报。以上五种方法都是利用了反间计来达到我方的目的,一般在战争中运用较多。
此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使用敌间。利用敌人制造的假象来迷惑敌人,借敌人的之手,使其互相残杀,从而消灭敌人。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使用敌间:一是,假传情报。利用敌人的间谍,将我方虚假情报传递给敌方,使其不明真相,落入我方陷阱之中。二是,要以重金贿赂。孙子曾说:“反间不可不厚”,利用敌人无法放弃的利益来进行诱惑,使其心甘情愿为我方办事。
(2)分化离间。敌人团结一致,实力超强,我方定然无法与之抗衡。若能从敌人内部进行分化,利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定能将敌方消灭。其主要方法有:广散谣言、制造误会、激化矛盾、拉一打一。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陈胜的弟弟陈平就转而投靠了项羽,成为其谋士之一。而在项羽阵营中,陈平始终得不到重用,于是便产生了另寻靠山的想法。当时,刘邦与项羽之间竞争激烈,而刘邦又被项羽困在咸阳。为了能脱身险境,刘邦的谋士张良与陈平取得联系,刘邦便向他询问脱身之法,陈平见刘邦广纳贤才,并有鸿鹄之志,便有心投靠,就将其所困咸阳的原因告知,原来这全是范增的意思,他早就看出刘邦不是等闲之辈,若是放走了他,等于放虎归山,为保项羽势力,就只能将刘邦困于此。刘邦听罢,无奈说道:“亚父如此警惕待我,而我又如何能逃出他的手心呢?”陈平继续说:“只要范增不在项王身边,就有机会逃离。”刘邦也明白,但是这实在太难了,便问:“他们之间亲如父子,项羽如此这般信任范增,我又能怎么让他离开呢?”陈平面带微笑,却不肯再言。刘邦见状,明白陈平的意思,立刻再次行礼,表示日后定当十分感激。
随后,陈平以项王想要号令天下,就应将楚怀王尊为义帝,并送他回故里养老为由进谏项羽。而这正说中了项王的心思,他考虑到此事甚为重要,就派范增担此重任。如此一来,范增就离开了项羽身边。之后,陈平又以节约粮草为由提议项羽将其他诸侯送回属地,尤其提到了刘邦:“刘邦已经被项王封为汉中王,为何不让他前去属地?这样也能彰显出项王的恩威。要是项王担心刘邦党羽会起兵,何不将其家眷扣留于此,以为人质?”项羽一听,感觉很有道理,便派人放走了刘邦。刘邦借此脱离了项羽的监控,回到汉中,积极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后来,司马卯背弃楚军而投降了刘邦,项羽见此状很后悔当初放走了刘邦,便将此迁怒到了陈平身上。陈平见此状,自己已经失去了项王的信任,恐性命难保,便逃离了楚军,投奔了刘邦。
随后几年,刘邦的势力渐渐壮大,被项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当时正是楚汉两军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项羽兵力实在雄厚,刘邦兵力明显处于弱势,被楚军切断粮草供给困在荥阳长达一年。在这个最为艰难的时刻,陈平进谏说:“要想缓解现在的困境,就要扰乱楚军的内部,只要我们除去项羽依赖的范增和钟离这两个谋臣,只有项羽的楚军,对我们而言,便不再是威胁。”
刘邦根据陈平的献计,拿出重金贿赂了一些楚军的将领和士兵,让他们在楚军内部广散谣言说:“大将军钟离因为战功卓越,而没有受封,心里很不服气,正谋划着利用刘邦打败项羽,要坐收渔翁之利。”听到这样的谣言,起初项羽不以为意,后随着谣言越传越真,项羽便起了疑心,不仅撤换了钟离,也不再信任他。随后,那些士兵又继续造谣说:“范增虽为项王亚父,追随项羽多年,不求名利,其实这只是障眼法,他想要借助刘邦之手,除去项王,取代他的位置。”听到谣言的项羽,对范增也起了疑心。
为了探听虚实,便派了使者前去刘邦大营。陈平见状,便明白了此番使者的来意,先是将他们列为上宾,款待一番,表示自己经常与范增来往,常有书信,还故意问使者:“此番前来,亚父有何交代?”使者听后,只能讲明自己是由项王派来,陈平立刻佛袖而去,不再搭理,还命人将酒宴撤去,用粗茶淡饭替代招待。回去后,使者将在刘邦大营的所见所闻全部告知项王,项王更加断定范增有异心。而此时,范增正上奏项王加紧攻城,利用这个机会消灭刘邦。而项王却令他不要再管政事,还让他告老还乡。范增得知项羽不再信任自己,也无计可施,便只得卸甲归田。范增年事已高,回乡路途十分遥远,加之又受到此番大辱,心中抑郁难解,便在回乡途中病逝了。
事后,项羽发现自己错怪范增,而他又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拼命进攻荥阳,消灭刘邦。随后,刘邦又用陈平之计,书信一封想要诈降与项王,还说自己会亲自领兵前去东门投降。项羽不知是计,便将兵力全部调集东门,准备集中消灭刘邦一众。按照计谋,陈平让一个士兵假扮刘邦,前去东门拖延时间,刘邦一众则从防守较弱的西门逃走。
【古为今用】
实战1:王允计除乱臣董卓
东汉昭宁元年,董卓为了独揽朝中大权,亲自率兵进入洛阳,废除少帝,改立汉献帝。而后来曹操、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将献帝挟持到长安,并自任太师,党同伐异,排斥异己。司徒王允早就对董卓的暴行不满,又苦无除之的良策,只得按兵不动,静待时机。此时,王允家有一名歌妓,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美貌不凡,此女名叫貂蝉。虽是歌妓,但是王允早就都把貂蝉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而貂蝉也想趁机为王允解忧,以便报道他的养育之恩,便向王允表示自己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王允被貂蝉的深明大义所感动,第二天,就约董卓的义子吕布,说是自己家里有一些珍宝,请他前来鉴赏,顺便也有厚礼相赠。吕布如约而至,王允便设宴款待,席间命貂蝉跳舞助兴。貂蝉一出场就深深吸引了吕布的注意,吕布见貂蝉如此超凡脱俗,清秀美丽,更是动心不已。王允看到吕布已经动心,就顺水推舟,愿意将女儿貂蝉嫁给吕布为妾。吕布听后兴奋不已,连忙拜谢:“感谢岳父成全,请受小婿一拜。”王允见状,立刻上前扶起吕布:“将军有此美意甚好,我定当择个好日子将小女送入你府内。”吕布听罢十分高兴,再三拜别才离开。
两天后,王允就找借口请董卓前来他府内,饮酒作乐之时,让貂蝉又出来跳舞助兴,而董卓看到貂蝉后,被其美貌所吸引。王允趁机将貂蝉推荐给他:“这是我府上的一名歌妓,要是太师喜欢,就带回去。”董卓很是高兴,当天就把貂蝉接回府内。
这事传到了吕布的耳中,吕布见自己的女人被人抢了,就立刻冲到王允府上找他算账。王允故作委屈状:“这事可不能怨我啊,这是太师看中的,非要不可,我已经向他说明,可他还是一意孤行,我也没有办法。”第二天,吕布去董卓府上请安,在后花园内碰上了貂蝉,貂蝉看到吕布,立刻委屈万分:“将军可别怪我父亲,这都是太师的主意,我对将军之心可是从没有转移的。”吕布便将她搂入怀中。正当这是,董卓出现了,看见自己的义子抱着自己的爱妾,顿时怒火中烧,立马拿起画戟就冲上前去,而吕布见状立刻躲闪,而年老的董卓哪里跑得过吕布,只能将画戟扔出,虽然没有打中吕布,但也让吕布吓的不轻。见到吕布逃走后,貂蝉又一下扑进董卓的怀里,哭喊着:“太师要为我做主啊,吕布看我独自一人在花园里,想调戏我。”从此,董卓都对吕布大为不满。
吕布受到如此大辱,心里正是愤愤不平。王允见状便对吕布说道:“竟然还有这样的道理,欺负我女儿不说,还抢走了将军的爱妾,我乃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而将军威猛无比,岂能这样挫败?”吕布无奈道:“碍于父子的名分,我又奈何不了他。”王允说:“那他扔画戟的时候考虑到这个了吗?而且将军与他又不同姓,又岂能看重这些?”吕布觉得甚是有理,便愿意听从王允的安排。
一天,董卓在宫中遭到刺客追杀,大喊道:“奉先何在?”而吕布不但没有救他,还将他杀死。随后,吕布对众人言:“皇上只命除董卓一人。”王允不但利用貂蝉离间了吕布与董卓这对父子,还假借吕布之手杀死了董卓。
在本实例中可以看出,要想成功的实施美人计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首先选择的美人,一定要倾国倾城,拥有如花美貌,就像貂蝉一样,能吸引各种男人的注意,并让他们为此倾倒。不仅要拥有美貌,最好还要有一技之长,比如能歌善舞、精通琴棋书画等。拥有才艺更能吸引男人的注意。其次,选中的美人还得拥有一定的城府,不可毫无机心,毕竟这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要是在其中不会运用计谋扰乱敌人的内部,也是没有办法实施美人计的,要是貂蝉不在吕布与董卓之间进行挑拨两者关系,又怎能借助吕布的手杀掉董卓。最后,被选中的美女一定要有自己牺牲的精神。因为这种事情定当关乎未来局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在完成任务期间,肯定有很多事情变幻莫测,毕竟身在敌营,凡事都有可能。任何一点都要小小翼翼,如有不测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我们在使用此计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美人的挑选,只有挑到合适的美人才能到达我们想要实现的目的。
实战2:皇太极设计杀敌臣
明朝末年,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起兵反明。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侵犯明朝属地宁远,挑起“宁远之战”。而被当时的守城将领袁崇焕以葡萄牙制造的红夷大炮击败,不仅如此,在这场战役中,久经沙场的老将努尔哈赤遭遇了重创,身负重伤的他不久之后就死在了盛京。从此,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就将袁崇焕视为仇人,欲除之而后快。
在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承其位。1629年,皇太极率领几十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利用蒙古,从喜峰口进关,迅速攻陷遵化,一直打到北京城附近。北京告急,崇祯皇帝调遣其他军队前来支援。而袁崇焕的军队在与皇太极的交锋中,让其吃了不少苦头,使得皇太极攻占北京城的计划以失败告终。正是如此,皇太极越发的明白除掉袁崇焕对自己的重要性。于是,他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利用崇祯皇帝的多疑除去袁崇焕。
皇太极故意在离北京城五里的地方驻军,并且大肆宣扬袁崇焕与其议和的事情。而这样的消息也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中,生性多疑的他,立马派了太监出去暗访。而这两个太监实在不走运,被皇太极的人给捉住了。
皇太极得知此事后,立马向副将高鸿中告知自己的安排。高鸿中根据皇太极的安排,不仅没有对太监施以酷刑,而且设宴款待二人。由于高鸿中也是汉人,所以在宴会上,双方都畅所欲言,并没有语言障碍。酒过三巡,突然有人报告说有要事商议,高鸿中立马走出营帐密谈起来。而这两个太监也偷听了他们的谈话,隐约中听到袁崇焕与皇太极之间是有密约。高鸿中讲完,又回到席间继续喝酒,又故意命人放松守卫,让两个太监可以趁机逃走。这两人果然在逃离后立刻赶到京城,向崇祯皇帝报告了所听到的一切。本来崇祯皇帝就疑心病重,而且恰巧此时有官员上奏说袁崇焕与皇太极有城下之盟,就信以为真,利用借口,将袁崇焕调至京城,以通奸卖国之罪处于极刑而死。
皇太极见崇祯皇帝中计并误杀了忠臣袁崇焕,心里十分高兴,见扫除了自己南下的唯一障碍,稍作休整后,率军攻打北京城,最后率领满军入关,明朝灭亡。
在本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太极是利用明朝的间谍为自己假传消息,最后成功误导了明朝皇帝。所以想要成功的实施反间计,间谍的运用就是必须的了。一是可以收买敌方人员作为我方间谍,为我方获取想要的信息。二是利用敌人间谍,向其传递虚假信息,以此来扰乱敌人的视听,从而使其主对局势判断失误,作出有利我方的决定。
要想实施反间计,对于间谍的身份一定要明确,要不然不仅不能传递信息,还只能被敌人夺取了我方的信息,让我方处于被动之中。一般敌人派出的间谍多为自己所信任的人,不仅有利于我方加以利用,而且还能增加敌人对获取情报的信任度。对敌人的间谍加以利用不仅方便我方隐身,还更容易达到我方想要实现的目的。
实例3:胡宗宪利用离间除海盗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常有海盗出没,其中势力较强的是徐海、陈东和麻叶这三支海盗兵团,每次登陆都对当地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当时由兵部侍郎胡宗宪担任总督沿海军务一职,经过对海盗集团分析研究,他决定用招抚和离间计来彻底摧毁这些海盗。
首先,胡宗宪派亲信夏正先去徐海的驻地,并且高调的到处宣扬。当夏正见到徐海时,不仅给他献上了厚礼,并且还对徐海说:“阁下真的情愿当一生海盗么?这样到处奔波的日子,哪里比得上在朝为官来的安定?”徐海听到夏正这番话,并没有给出回应。夏正见状继续说道:“如今陈东已经被胡总督招抚,愿意缚军投降,但是,胡总督害怕陈东不受信用,所以就将希望寄托于你身上了。只要你将陈东、麻叶二人绑缚送与朝廷,胡总督定当上奏皇帝,以表功劳,为你加官进爵。”徐海听到夏正如此一说,心里便没了主意,纠结万分的他还让部下打听陈东的消息,是否如夏正所说的那样。可是陈东早就知道徐海与朝廷使者会面的消息,所以对徐海更是出言不逊,部下探得后便如实相告给了徐海。因此徐海便相信陈东已经归降的说法。
一段时间后,徐海一直没有机会对陈东下手,倒是捉住了麻叶。徐海派人绑缚了麻叶,送去了胡宗宪的大本营。但是胡宗宪并没有对麻叶严刑拷打,而且准备盛宴款待了他。并劝他写信给陈东,邀他一起绑缚徐海。信写好后,胡宗宪并没有将信交给陈东,而且派人送给了徐海。徐海看到信后,立马火冒三丈,便向倭寇首领萨摩王告状,说陈东与麻叶行为不轨。并得到萨摩王的帮助,捉住陈东送与胡宗宪。
胡宗宪对徐海的作为很满意,并允许他驻军东沈庄。徐海离开后,胡宗宪对陈东说:“论本事,你不比徐海差,怎么就败在了他的手上呢?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这样我允许你驻军西沈庄吧。”随后,陈东领着自己的手下去了西沈庄。而越想越气的他又立刻带着自己的手下从西沈庄赶到东沈庄与徐海开战,以报自己被绑缚之仇。双方交战数日后依旧胜负难分。而此时的徐海也明白了胡宗宪的目的,正想撤退之时,胡宗宪带兵前来,由于徐海这班海盗已经交战数日,损伤惨重,面对朝廷军队又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徐海也战死沙场。陈东一伙见到这个架势,立马撤离逃命去了。至此,浙江沿海的三股较强的海盗势力被彻底瓦解了。
在本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歼灭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离间众多敌人,使他们之间出现矛盾,并且互相残杀,以此来削弱对方,我方就可趁虚而入,一举将全部敌人歼灭。在面对众多敌人时,可以先利用利益诱惑其中一个敌人,并使这个敌人在其联盟中处于众矢之的的位置,随后造成各种假象,使敌人失去互相信任。在面对众多敌人时,不可采取强硬攻势,而是要利用说教,从思想上做工作,让他们为我方所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方的军事部署,将敌人绞杀于无形之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