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一次别人的话
一个大老板管理员工头头是道,可是却怎么也管不住自己的儿子,直到有一天,他试着重复儿子说过的话后,一切有了改变
李先生在台湾经营的工厂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员工的规模,由于自身积极的投入,不管是在业务上或是在管理上,均有相当的成效,在运筹帷幄间,指挥若定,威风八面,宛如领军千万的大将,好不神气。
可是,他就是对他儿子没办法,那种代沟,对他们父子俩,就像是台湾海峡般,怎么样也无法跨越,每次一见面,讲没三句话,又是拍桌又是摔门,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这天,又是因为儿子的晚归而再度上演铁公鸡,就在双方面红耳赤之际,儿子突然间就住了口,然后一字一字地说出:
“爸,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能不能请你把我刚刚说的那句话说一遍给我听?”
“啊?!”李先生真的吓了一跳,压根儿也没想到有这怪招。“你说……你说……做父亲的太能干,当然看不起儿子。”
“不对!你再想想看,我是这么说的吗?”
“浑小子!那你怎么说的?你自己说过的话,你自己为什么不再说卜次?”
儿子突然间笑出声,“你看!从头到尾,我说什么你都没有听,那些话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没这么说。我们不是要沟通吗?
那么,我说什么,你重复一次给我听,再轮到你说,我来重复”。
“喂!哪有那么多时间在那边重复来重复去!你是真的想气死我啊!”
“爸!我们就试试看吧!否则这种争吵会没完没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么说的?”李先生想了想,终于承认,“我真的想不起来,你再说一次好了。”
“好吧!我说,父亲很能干,儿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里多少有点压力。”
李先生冷静一想,他说的合情合理,自己怎么会那么激动?
结果,这天晚上,他们父子俩竟然可以谈上两个小时而不吵架,这个效果连李先生也意想不到。一觉醒来,虽然睡眠不足,但李先生可是神清气爽,一大早就到了公司。
因为早上要开一个重要的采购会议,讨论的是未来所要采购
价值1000万元的机器,到底要用美国货好,还是日本货好。依采购部的报价,日本制的价格便宜,东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师却主张买美国货。会场上,李先生让总工程师发表意见,这是一种表面上的礼貌,总工程师也知道,老板做久的人,多少喜欢独断独行,什么事情早就心有定见,经验告诉他,老板问他只是个形式,谁不想省钱?老板要买哪一种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无精打来,说不到五分钟就说没意见了。
若是往常,李老板总是会在这个时候大唱独脚戏,享受那种权威感,今天竟然是……
“总工程师,我来重复你的要点,你看我说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样:日本制的机器,价格虽然便宜,东西也不错,可是将来如果出了毛病,要他们来做售后服务,问题就来了,他们的人因为语言问题无法跟我们直接沟通,找来的翻译对精密仪器又是外行,机器坏在哪里,我们无法充分了解,下次再发生同样的问题,还是要请他们的人来,说不定还会耽误生产时间,如此算下来,买美国货还比较便宜!”
随着李老板的重复说明,总工程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打起精神,再次补充,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家滔滔不绝地讨论了起来……
如果是要解决问题,就应该诚心去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重复对方的话,一方面可以让对方放心,知道你们之间没有误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在反击或下结论前,把对方的意思消化一下,通常,这时你会发觉,吵架不再是吵架,而是积极的沟通了。
重视别人
有个业务员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雇主。雇主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
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的店不想再卖强生公司的产品了。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
他开着车子在镇子上转了好久,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
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再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
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
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说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中惟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
店主同意这个看法,从此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雇主。
这个推销员后来对别人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重视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心别人、重视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和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获得和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朋友。
只差一百步
美国华盛顿山的一块岩石上,立下了一个标牌,告诉后来的登山者,那里曾经是一个女登山者躺下死去的地方。
她当时正在寻觅的庇护所“登山小屋”只距她一百步而已,如果她能多撑一百步,她就能活下去。
胜利者,往往是能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的人。即使精力已耗尽,人们仍然有一点点能源残留着,用那一点点能源的人就是最后的成功者。人生如此,经商也是如此。
愚公移山
传说古时候,太形山(即今太行山)和王屋山都是冀州南面的山。
这两座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90岁的老头子,大家叫他北山愚公。因为大山阻隔,出入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于是愚公下定决心,一定要挖平这两座大山。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子孙们,全家人都欣然同意了。于是愚公带领他的子孙们开始挖山,把挖出来的土运到很远很远的大海边倒掉。这是多么艰巨的工作啊!可他们满怀信心地坚持着干,连邻居小孩都来帮忙挖山。
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听说愚公每天都在挖山,就走来教训他:“你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以你这样的残年余力,连山上的一株小树也动摇不了啊,还想把大山搬走?”
愚公望着自以为是的智叟,长叹一声,说:“你这个人真是不明事理啊!还比不上我们邻居的小孩子呢!我也许不久就要死了,但是我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这山却是挖一点就低一点,不会再增高的了,只要我们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不停地挖下去,还怕这两座大山挖不平吗?”
足智多谋的智叟,这回也无话可答了。
山神听到愚公的话,害怕他这样无休止地挖下去,就连忙报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决心和毅力所感动,就命令山神把太形、王屋两座大山分别搬到朔东和雍南去了。
对于企业来说,认定一个目标,是完成一个事业的起点。只要坚持目标,长此以往而努力不懈的话,无疑会走向成功之门。
西西弗神
西西弗神因为偷了天庭里的火种给人间,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上帝命他把山下的石头推到石山上。但是,他刚把石头推上去,石头又自动滚下山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西西弗神就这样重复着这种毫无成效的劳动。但他心里一直坚信让人们能够吃到熟食,看到灯火是正义的行为。于是,在每天朝阳初升时,他便满怀信心地投入这项庄严的劳动之中。
西西弗神最终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歌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有了精神,人们便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有了精神,人们便能创造一切人间奇迹。因此,要正确看待经营中的得失。
失败所摧毁的往往只是表面的东西,如同烽火击垮的往往只是建筑物的上方,那失败者坚强的意志、建筑物地下的基础、工业家所有的技术、企业家所有的信念,是很难被摧毁的。
成功的秘诀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是一个高大的铁架,上面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
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
老人仍然锤一下、停一下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
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你可以不想成功,但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轻松。你追逐成功,你会因此而生活得更好。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六七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于是,父亲把儿子送到跆拳道训练馆,希望通过训练,增强儿子的男子气概……
教练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教练安排孩子和自己比赛一场,以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8次。
教练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三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教练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
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投硬币的启示
几个人玩投硬币游戏,看谁投到数字一面的次数多。
其中一个人投硬币,连续七次相同地投出数字一面,其余的人都不相信会是事实,认为这个人一定在硬币上做了手脚,或者是这个人会变魔术。
事实上,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学过概率学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若有一千人每人连续投七次硬币,第一次必然有500人左右投出数字一面,第二次必然有250人左右连续两次投出数字一面……第七次时还至少有七个人投出数字一面,若同一个人做一千次这样的实验,也必然有至少七次会出现我们看来不会发生或认为是奇迹的事情。
事实上,企业管理上的奇迹大都是同样产生的;在成功的企业前面,通常有许多企业做了类似的尝试,但都过早地放弃了,只有少数一些企业坚持了下来。在成功之前,一个企业通常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就像我们熟知的发明666药粉的故事一样;如果发明者在第665次时放弃,他还是不会做成。所以“坚持”或
“毅力”不仅仅是科学家的精神,也同样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成功的秘密
有一个人一直很努力,但总是无法成功。
一天,他到寺庙中拜访一位高僧,开门见山地问:“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
高僧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高僧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
“再用手捏它。”高僧说。
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高僧说。
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这就是成功的秘密。”高僧说。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囚犯的愿望
有三个人因为犯罪要被关进监狱三年,仁慈的监狱长满足了他们每人一个愿望。
美国人最会享受,要了三箱雪茄,在狱中解闷。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让乏味的生活充满情趣。而犹太人永远忘不了赚钱,说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监狱长满足了他们各自的愿望。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谢谢您满足了我的要求,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3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卡迪拉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为企业创造美好的未来。
下一个
贝利是现代足球运动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功勋卓著,成就非凡,一直成为后人追寻的榜样。
他17岁时就成为巴西国家队球员,赢得过世界杯冠军、洲际俱乐部杯赛冠军、南美解放锦标赛冠军,几乎赢得了国际足坛上一切成就,被人们誉为“一代球王”。
在其长达22年的职业足球生涯中,共参赛1364场,射入1282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
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记录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
“您哪个球踢得最好?”
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
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应迎接新的成功,一应把原来的成功当成是新的成功的起点。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
四天创出的奇迹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
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3.5万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廖若星辰,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
“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4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
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模拟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
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
珠宝的价格
有一个年轻人在山中捡到一块石头,石头很大、很美丽。年轻人捧着这块石头,兴奋地往市场走去,希望卖个好价钱。
在路上,年轻人经过一个菜市场,许多人看到石头想:它可做个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要求买下这块石头,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年轻人拒绝了。
又走了不远,年轻人来到黄金市场,一大群人围了上来,抢着报价,有人愿意出一千元钱。年轻人又拒绝了。
最后,年轻人来到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五万元钱。年轻人这下同意了,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不同的市场造就人们不同的理解力。如果是生活在蔬菜市场,那就只有蔬菜市场的理解力,就永远不会认识更高的价值。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国富民强,连外敌也不敢来骚扰。
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到一个能够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
三个月后,这班学者把三本十寸厚的帛书呈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生活无忧了。”
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
所以他再命令这班学者继续钻研。
一个月后,学者们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
又过了一个月,学者们把一张纸呈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能真正按这张纸上所说的去做,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地奖赏了这班学者。
原来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其实,天底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唯有肯付出血汗与时间者,才能享有成功的果实。许多企业都盼望一夜之间壮大起来,但是却不明白做一切事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要能真正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实实在在地建立顾客网及组织,成功肯定就不远了。
金手指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他拥有无数的土地,满屋子的金银财宝,可是他仍然觉得不够、不满足,所以闷闷不乐。
一天,有位老神仙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国王陛下,您觉得到底要怎么样,才会快乐呢?”
国王想了想说:“我要有一只金手指,我的金手指碰到什么,什么就马上变成金子,那我就会很快乐。”
“真的吗?您真的想要一个金手指吗?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老神仙问道。
“不用考虑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梦想,只要有金手指我的梦想就能实现,我就会很快乐!”国王说。
于是,老神仙就把国王的右手食指变成一只金手指。国王只要随意一指桌子、椅子、盘子、墙壁……凡是他碰触过的东西都变成“金制”的物品。
哇!真是太棒、太高兴了!
这时,国王跑到花园闻到阵阵花香,就顺手摘染花来闻赏。
可是,手一碰到花朵,花朵立刻变成金花,不再有香味!
国王又走到餐厅,闻到满汉全席的大餐,就口水欲滴地想饱餐一顿。可是当他拿起盘子里的鸡腿时,鸡腿瞬间变成金鸡腿。
正当国王垂头丧气时,他最疼爱的小女儿跑了进来,国王很高兴的抱起这可爱的小女儿,可是,刹那间她也变成金女孩。
“混账,这是什么金手指,居然把我的女儿都变成金人!”
国王大声怒吼:“来人哪,去把那可恶的老头给我抓回来!”
可是国王再怎么找还是找不到老神仙。而他又饥、又渴、又失去心爱的小女儿,国王非常痛苦c“金手指、点金术”变成挥之不去的梦魇。
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过一句话:“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就是让他‘心想事成’。”“心想事成”有时并不是件好事,不轻易得来的“奋斗果实”才弥足珍贵。
10块钱
美国的海关里,有一批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
拍卖会中,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喊价,他总是以“十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三十、四十元买去。拍卖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十块钱。
拍卖会又开始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相同的价钱,然后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去。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他们也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直到最后一刻,拍卖会要结束了。这时,只剩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十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煞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呢?”
这时,站在最前面,而几乎已经放弃希望的那个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次:“十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只是停下来站在那里。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部盯住这位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三次后,他大声说:
“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
此话一出,全场鼓掌。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仅有的十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毫无疑问是世上最漂亮的脚踏车时,他脸上流露出从未见过的灿烂笑容。
我们的生命中,除了“胜过别人”、“压过别人”、“超越别人”之外,我们是否也同时能抱持着“不肯放弃最后一线希望”的决心呢!
两对脚印
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在一起走在沙滩上,空中忽然闪过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
他发现在每一幕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
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
当最后一幕划过后,他再回头看着沙滩上的脚印,
却发现有好几次,沙滩上却都只有一对脚印而已!
而且那些时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最难过的时候……
他很困惑地问菩萨:“你答应我的,你说你会寻声救苦,一旦我誓愿跟随你,你就会一直走在我身边护持我,但是我发现在我生命中最难受痛苦的时候,沙滩上却只有一对脚印而已啊!我不懂,为什么在我最需要你慰助的时候,慈悲的你却舍我而去?”
菩萨慈悲柔和地回答说:“我忆念你,护持你,而且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在那些你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你只看到一对脚印,因为,那是我抱着你走的……”
当我们面临考验之际,往往会一直以为是自己孤军奋战,我们最觉得孤立无援的时候,静下来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在旁边陪着你……
自信的力量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了。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剧功了一半。当你面对挑战时,你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模样。
“早安”的力量
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这位传教士在散步途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
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传教士总是坚持自己的方式。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
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犹太人成了纳粹党攻击的对象。
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
令他吃惊的是,这位指挥官正是米勒。
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先生虽然没有过多地表情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
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意思是生还者。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温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
不要低估了一句话、一个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个不相识的人走进你,甚至爱上你,成为开启你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成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盏明灯。有时候,“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
钉子
有一位男孩总是喜欢乱发脾气,他父亲想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
一天,父亲给儿子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6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
父亲又告诉他,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围栏上的钉子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男孩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男孩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
“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心灵的沟通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自恃力大,想要把锁打开。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这时钥匙来了,它称自己能打开锁。铁杆不屑地看着它瘦小的身躯。
钥匙对铁杆的不屑毫不理会,它灵活地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傻眼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进入心灵的频道是人际沟通的金钥匙。
沉默修炼
有四和尚,为了修行,一起参加禅宗的“沉默修炼”。主持透露:到“沉默修炼”结束时能够真的一言不发的,有可能得成正果。
在四个和尚中,甲、乙、丙三个道行较高,只有丁的道行较浅。
修炼开始了,四个和尚围成一个圈,盘腿打座。几小时过去了,四个始终默不作声。
这时—来了一只老鼠,老鼠在屋内转来转去,寻找食物。丁和尚眼睛焦急地盯着老鼠,今晚的斋饭就放在屋内,老鼠肯定一会儿就找到了。可他不敢说话。
老鼠循着米香而去,马上就要爬到碗上时,和尚丁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叫一声说道:“快把老鼠赶走!”
其他三个和尚,原来都是闭目打坐,始终没有说话。一听到和尚丁的叫喊声,三个和尚都睁开了眼睛。
和尚丙立刻斥责和尚丁说:“你叫什么!我们是在做‘沉默修炼’,你怎么能够开口说话呢!”
和尚乙闻声大怒,他冲着和尚丙说:“你不是也说话了吗?太不像话了!”
和尚甲一直沉默静坐,这时却傲视着另外三个和尚说:“哈哈!只有我没说话了。”
“严以责人,宽以待己”,这是人性普遍的通病;三个得道的和尚沾沾自喜地指责别人“犯戒说话”之时,却不知道自己也犯下了“说话”的错误了。如果他们在指责别人之前“严以律己并引之为戒”,最终也就能达成目标、修得正果了。为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记住以下名言:我们往往只看见别人的过失,却看不见自己的错误。只有严于律己,才是成就事业的开始。
鹅卵石的启发
汤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他总是缺少时间观念,不知怎么来安排他的时间。经常是忙活了一整天,该干的没干,不该干的事却干了一大堆。
这天,汤姆的爸爸杰克把汤姆叫到他的书桌前。杰克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
汤姆很疑惑,不知爸爸要干什么。
杰克把石头放完后问汤姆:“你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汤姆回答说。
“真的吗?”杰克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
他又问汤姆:“你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汤姆不那么确定了。迟迟疑疑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杰克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于是再问汤姆:“现在你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汤姆这下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杰克再一次称赞汤姆。称赞完了后,杰克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杰克问汤姆:“你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么启发?”
汤姆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挤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杰克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的主要信息。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对于工作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