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重组的具体规划,宁高宁对媒体记者们提到更多的还是他对于企业物流和市场网络建设的期待。他认为,中粮和中谷都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目前我们这个企业里,还没有真正实现价值链的循环。”最为关键的是掌握整个粮食流通的整体价值链,“任何价值链里面不具备真正竞争力的,或者是价值链里面组合不合理的公司,最终一定会出问题”。
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资料显示,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与兼并过后,欧美国家以仓储为基础、工业为支柱、贸易为龙头、物流为延伸的大型粮食跨国公司和粮食企业集团,已成为当代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代表。我国的粮油行业如果还分散作战,将很容易被跨国巨头侵占中国市场。比如ADM、邦基(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等国际四大粮食集团。具体而言,中粮虽然承担了我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但由于国内粮食内、外贸的旧体制,中粮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一直难以实现,国内缺少粮食专用码头、仓储等基础设施,导致中粮集团的粮食物流体系严重滞后。而中谷在国内有珠江、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内蒙古、京津塘地区五大重点经营区域,存在购销网络、仓储运输、粮油加工和科技开发四大运营体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这正好与中粮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补。
“细分而言,宁高宁的感觉很乐观,比如小麦的内销怎么搞,这是中谷做的事情;但将来可能要和中粮结合。中谷的玉米加工比较强,出口比较弱,这就需要中粮的出口渠道。”媒体如此评论。
入主新疆屯河之前后
中粮全面接管新疆屯河
至此,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中粮集团在宁高宁主政下进行的一系列“资本平台重整”的历史:2005年11月25日,中粮集团收购了华润生化37.03%、华润酒精100%和吉林燃料乙醇20%的股权;2006年 3月,中谷粮油集团公司正式并入中粮,成为中粮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12月,购买了丰原集团转让的丰原生化2亿股权,以占上市公司20.74%股份实现控股;从2004年8月委托贷款开始,中粮集团对新疆屯河进行收购、注资、减债,并从多方面对屯河公司实施重组整合;2004年12月31日,中粮集团受让深保投公司持有的深宝恒59.63%股权;2006年2月,中粮地产顺利完成股改,持股比例变为50.52% ,4月,深宝恒变更为中粮地产;2007年3月21日,“中国粮油(606)”分拆上市成功,在港交所发行融资32亿港元,创造了认购数与发行数之比达到606倍、市盈率高于美国ADM80%的纪录。
其中,中粮集团对新疆屯河的重组也备受关注。
2005年7月8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粮集团共同举办的“中粮集团重组新疆屯河”新闻发布会在乌鲁木齐鸿福大酒店举行。来自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三十多名客商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并与屯河公司签订了新季产品的销售合同。
在发布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对中粮集团在新疆屯河公司处于危机时提供4亿元资金支持、帮屯河公司度过2004年的生产期,对新疆稳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对中粮集团成功重组新疆屯河表示祝贺,同时对中粮集团进入拥有优势农产品资源的新疆的决策表示赞赏,也希望中粮集团在发展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上发挥更大作用。宁高宁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粮集团重组新疆屯河的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中粮集团重组新疆屯河仅仅是中粮在新疆投资发展的序幕。中粮的实力和影响力与新疆优势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结合起来,一定会创造双赢的局面。
在新闻发布会上,宁高宁宣布了三件事情:一是中粮集团已经正式接管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新疆屯河成为中粮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二是中粮集团重组新疆屯河后,已经彻底还清新疆屯河所欠番茄种植户的9000余万元原料款;三是中粮集团决定出资500万元,在新疆农业大学设立“中粮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广大番茄、甜菜、果业等农副产品种植户的子女上大学,并奖励涉农专业的优秀大学生。
新闻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宁高宁一行参加了在昌吉举行的新疆屯河经理人大会,视察了昌通番茄制品分公司、昌吉食品分公司以及番茄种植园,并与新疆屯河的经理人共进午餐。第三天,宁高宁一行参加了新疆农业大学“中粮奖学金”签约大会。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宁高宁和他所率领的中粮集团,围绕着新疆屯河刮起了一场不小的“中粮旋风”。新疆屯河自出现资金危机之后的何去何从一开始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今中粮集团最终能够全面接管新疆屯河,多少让人们松了一口气。
在遥远的乌鲁木齐,身为中粮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意味深长地说:“只要路走对了,不怕路远。”于是,《企业忠良》杂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新疆屯河,这个曾让新疆人为之骄傲的“红色产业”领头羊,终于度过了“德隆危机”后漫长的一年多黑暗时光。
重组方案一波三折
但实际上,中粮集团最终能够接管新疆屯河却非易事。按照中粮人自己的说法,重组方案一波三折。
根据《企业忠良》杂志的披露,中粮集团入主新疆屯河的背后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众所周知,2004年6月,新疆屯河受德隆危机影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全区十多万种植户、三百多万吨番茄、甜菜和鲜杏等农林产品面临无处销售的困难局面。而德隆危机爆发后,新疆临时成立的“德隆危机协调处理领导小组”立即着手联系新疆屯河重组事宜,因为对于有着十多万种植户的农业龙头企业,“6月杏子熟、8月收番茄”,出现问题绝不仅仅事关一个企业。
这时,重组新疆屯河,德隆危机协调处理领导小组很自然地想到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中基),随即组织各方参与重组谈判,因为由另一“红色产业”的本地龙头企业来重组新疆屯河,毕竟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事与愿违,新中基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够,无法消化德隆所持的屯河股份。另一种说法是:屯河的债权委员会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
几乎同时,在中国银监会力荐下,新疆屯河也进入了中粮集团的视野。按照中粮集团总经济师郑弘波的回忆,考虑到新疆屯河的三大主业是番茄加工、林果加工和制糖,这与中粮集团的粮油食品加工、贸易业务相近,而中粮集团拥有相对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管理队伍,有能力参与屯河重组。所以,2004年5月,中粮集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表达了重组屯河的意愿。
据悉,中粮集团拟将新疆屯河作为进军新疆的平台,从而可以利用环塔里木1000万亩林果基地、天山南北的果蔬基地,这也是新疆屯河被看中的原因之一。中粮集团的此举立即得到新疆方面和债权委员会的热情呼应,新疆提出的“由中粮集团先行为屯河注入4亿元资金、完成当年番茄收购任务”的要求,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中粮集团的认可。2004年7月,包括4名高管在内的7名中粮工作人员,随同4亿元农产品收购资金进入新疆屯河,监督注入资金的封闭运营和新疆屯河生产经营。
正当人们都认为事情可以尘埃落定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2004年8月,由于华融托管新疆屯河后导致企业处置权转移,中粮集团重组方案搁浅,直到2005年年初事情再次被双方提起并进行新的推进,直至这一年的7月才最终敲定落实并对媒体发布。
重组屯河,注资金更输入理念
根据中粮集团的官方说法,除2004年为新疆屯河注入4亿元委托贷款外,中粮集团2005年6月承诺注入的5亿元委托贷款也陆续到位。ST屯河在新疆境内的9个分公司,因此得以于7月7日同当地农户结算上年番茄收购欠款,总计9185万元欠款一次清偿完毕。
中粮集团总经济师郑弘波在2005年7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疆屯河有35亿元资产,而总负债却达30亿元以上;尽管中粮集团只承接了德隆系37.2%的屯河股份,但在债务方面,却承担了100%的责任,尤其是23亿元的银行贷款。然而,重组屯河,中粮面对的绝不仅是资金短缺。由于德隆和中粮集团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战略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中粮集团重组屯河,必须在上述方面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整肃。
“资金短缺,可以在一星期、一天之内完成注入,但是,企业运行的‘软件’,那才是中粮面临的最大考验。”郑弘波直言不讳。
在中粮看来,由于德隆危机的影响,重塑企业诚信形象是中粮集团入主屯河后的首要任务。郑弘波说,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中粮集团始终把诚信看做企业的生命,这点和某些追求短期效益的民营企业有着本质区别。在战略管理上,中粮入主后的屯河也将更加注重长期战略,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培育、做大、做强“红色产业”。
实际上,从2004年7月开始,由中粮集团派出的高级管理人员陆续进驻屯河,由富有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覃业龙出任新疆屯河投资股份公司总经理。但郑弘波在发布会上同时强调,新疆屯河本身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将是新屯河依靠的中坚力量。不过,这些人才与曾经被过度宣传的“海归”无关。新的人才标准将是实践、学习并重。
一个事实是,经过政府部门的牵引,中粮得以成功地对新疆屯河进行重组。这次重组是优势互补的双赢,中粮利用它的管理队伍和市场经验,把屯河的资源重新整合,这不单有可能增强两个企业的实力,而且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也可以做出贡献。
但双方之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呢?应该说,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加工企业,和屯河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中粮集团进入屯河,迈出了中粮集团进入新疆产业的第一步。
正如宁高宁所说,“第一步是把新疆屯河做好,然后通过新疆屯河这个平台,为新疆当地经济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
中粮的事业就是新疆的事业
在宁高宁看来,新疆屯河并不是一个很差的企业,屯河的重组也给中粮集团提供了一个进入这个产业的机会。从产业定位来讲,屯河依托新疆的优势资源,与中粮集团自身的战略非常吻合,与中粮集团自身的经营经验吻合,是中粮业务的延伸。同时中粮进入屯河,也将进一步参与新疆的产业发展,这是中粮集团重组屯河的一个主要动机。
中粮自身的产业组合里,有大宗粮油食品贸易,有农产品的加工,包括大豆、面粉、大米加工。而进入屯河,弥补了过去中粮在蔬菜、水果加工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开辟了一个新的产业。宁高宁说:“将来屯河会成为推动中粮集团在整个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一个很强的动力。”
西部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中粮通过成功重组屯河,也搭建了一个进军新疆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完成中粮做产业领导地位的目标就不远了。因此,宁高宁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想法:“进入屯河以后,中粮对新疆相关的产业有广泛的兴趣。我们希望第一步做好屯河的工作,第二步中粮集团愿意在新疆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上,能够扮演一个角色。我们将积极推动这个愿望和规划的实现。”
宁高宁的目标是:要能够做到产业里比较重要的位置、领导的位置,中粮集团希望在新疆建立几个不同的具行业领导地位的产业。
但宁高宁也非常清楚,挑战也许会大于机遇。他说,中粮集团重组屯河以及开展新疆事业,“当然是一个更大的课题”。
一个事实是,宁高宁希望中粮集团将来做精做强新疆屯河已有的三大主业——番茄加工、林果加工和制糖,同时择机进入新疆的其他涉农产业,做大做强新疆的粮油食品加工业。
问题是,宁高宁的这种梦想和期望到底会在多长时间内得以实现呢?尽管离重组新疆屯河的新闻发布会已经过去了两年半的光景,但似乎人们还依然在等待着某种结果的出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