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徽:公司战略和文化的视觉化表现
第一,中粮的战略方向正处于转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粮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行业来说,从粮油食品扩展到了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生化能源。从公司性质来说,从单一的外贸代理公司逐步转型为以产业经营为基础的全新公司。从公司竞争力来说,相对于过去的垄断型企业,中粮的市场化水平大大提升。特别是“自然之源,重塑你我”被确立为中粮品牌的核心内涵后,这8个字对中粮的战略方向、管理风格、管理架构和公司文化都已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集团文化整合迫在眉睫。过去两年,中土畜、中谷和深宝恒、新疆屯河、华润酒精等公司和业务先后加入中粮大家庭,为中粮的业务和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与业务整合相伴随的一个挑战就是文化的整合。集团亟须集采众长,推陈出新,塑造“大中粮,无边界”的新型公司文化,用包容性和辐射力更强的全新中粮文化来统一全体中粮人的思想和步调。
第三,“中粮”这个公司品牌(母品牌)不能给旗下的产品品牌(子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需要尽快进行品牌重塑。集团很多业务,或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或行业进入成熟期,发展乏力,都需要母品牌为子品牌提供更强大的后盾和保证。
但是,两方面的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中粮”这个母品牌的作用。首先,由于在集团从贸易向产业转型过程中,集团层面没有对整个公司的品牌策略进行特别系统的规划,且集团对品牌的管理职能长期分散在多个部门,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母品牌与子品牌严重脱节。喝“长城”葡萄酒的人,不知道这是中粮的产品;对中粮有所了解的人,不知道中粮下面有哪些产品品牌。
其次,由于集团一直对“中粮”这个公司品牌进行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公司品牌的推广也没有做太多的投入,导致“中粮”品牌的老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表现之一,“中粮”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不够高,可能在传统的外贸和粮油食品行业,在北京地区,中粮还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对于更大范围的普通消费者,很多人都不知道“中粮”是何方神圣。表现之二,知道“中粮”的人,相当一部分对中粮的了解和印象还停留在过去,比如,认为中粮是一家外贸公司啦,还在靠垄断性业务吃饭啦,仍然是一家效率比较低下的“国企”啦。公众对中粮十几年来的转型了解不多,“中粮”这个公司品牌引发的评价和联想不够正面、积极,“中粮”品牌的美誉度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中粮”这个母品牌不仅不能给予旗下的产品品牌提供应有的正向支持,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这样的知名品牌来说,可能还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拖累”。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集团把品牌整合提上了工作日程。
中粮集团品牌重塑的主要任务
一是,建立集团品牌管理的指导思路、管理体系(规范与流程)和品牌框架。
二是,建立完善的CI系统,包括MI、BI、VI三个子系统。
三是,通过系统、一致、有效的品牌推广,尽快提高“中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其品牌价值。
四是,加强集团层面对产品品牌的协调和监管,整合集团品牌相关资源,强化母品牌与子品牌的协同效应。
前两项是比较基础性的工作,其中第一项工作已经有了雏形,集团的品牌管理规范与流程近期已下发施行。第二项工作中的重头是VI(企业视觉识别),即公司主标识(司徽)的基础设计与应用。
总之,中粮的新司徽是中粮新的战略和文化的一种视觉化表现。
司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促进者
企业的品牌定位,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在市场上为自己树立的鲜明的形象,这个形象既要有别于竞争对手,又要符合潜在消费者的需求,能够打动消费者。对一个企业进行品牌定位,通常从五个方面来思考:1.企业有什么(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2.做什么(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3.如何做(企业所特有的技术与方法);4.你是谁(企业里有怎样的一群人,信奉怎样的价值观);5.为何而做(企业的使命与理想)。相对而言,前三者是从比较“物质”的层面来进行品牌定位,后两者则偏重“精神”层面。
中粮是一家多元化公司,公司涉足的行业比较多,且一些行业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如果定位过窄,就可能无法覆盖全部行业。如果定位过宽,又可能过于空泛,失去了定位的意义。另一个难题是,中粮尚处于转型过程中,公司的业务领域和组织架构变动较大。如果只从公司现状出发来定位,可能很快就不适用了。
经过反复探讨,工作团队决定从精神层面上来对中粮进行品牌定位,即更多地从“我们是谁”与“为何而做”来思考中粮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以此破解上述两个难题。
要从精神层面上来思考中粮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自然就不能绕开“自然之源,重塑你我”这8个字。这8个字实质上是中粮的“品牌信仰”,是中粮公司价值观的基石。宁总对这8个字有非常精妙的阐释:自然资源是中粮生存和生长的源泉,是中粮立命的根基。中粮只有回归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成长、自然的能源、自然的再生之妙,才会更有活力。我们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尊重人(人和人性本来就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此来重塑你我,并从理念、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到公司文化,重塑整个中粮。
通过对“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解读,工作团队最终把中粮定位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促进者。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内在和外在的平衡与美好。在天、地、生命组成的自然动态循环中,中粮是一个促进者,透过我们的产品、服务和行动,再次定义自然的面貌,让人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生活得更美好。
司徽:代表一个企业的郑重承诺
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第一眼就从新司徽读出中粮新的战略和文化,读懂背后这么丰富的故事,但一定能从新司徽中感受到强烈的中粮变革的信息。当大家对新司徽背后的理念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再回头看我们的新司徽时,一定会有新的感觉和印象。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中粮的新司徽,无疑表达了中粮变革的信息或者信号。按照奥美整合传播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先生的说法,新司徽代表了中粮的一种承诺。一是,这不仅仅是一个集团标识的改变,还代表中粮集团领导层“改变”的决心,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会对外部有影响。但最重要的是,这发挥内部影响力的开始,能让内部的员工形成对中粮未来发展的共识。二是,人们对标识本身一定会有主观的判断,好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它所代表的含义和内容。三是,这个标识的运用必须谨慎,按规定使用,否则形象会被毁坏。尤其是在使用这个标识的第一年里,必须接受集团品牌小组的严格控管。四是,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整个中粮企业的承诺,对员工、政府、社会、大众、渠道,甚至股票市场……中粮必须付出行动,方能不断地强化中粮的品牌力量。
事实上,中粮的品牌重塑以及变革整合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我们相信中粮会做得更好。
中粮五代司徽:见证中粮半世纪发展演变
“中食”司徽是由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于1958年以登报征稿的方式在全国征集的众多稿件中筛选出来的,图案中有“中食”字样,以地球为背景,而且有椭圆形的围绕地球的线条,象征电子绕电子核运转的轨迹。
1987年开始投入使用。选定“COFCO”作为公司的简称,选中集体创作的象征酒杯、刀叉、麦穗等写实性较强的圆形司徽图案,下方配以等线体“COFCO”字样。
1991年投入使用。以“CEROILFOOD”作为公司的名称缩写,以地球(地图)为背景。此司徽从设计构思到图形、文字均有不少缺陷,印刷、制作均有不便。
1993年7月1日,启用以“COFCO”与抽象图形组合的新司徽。这次改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1987年的“COFCO”司徽。其一,恢复“COFCO”为公司的名称缩写,它也随即成为公司的英文商号;其二,图形仍为正圆形,但改变了过分写实的手法,图形变得更加抽象。
司徽分为两部分,上半部为圆形,圆内白色图案形似麦粒,表示“粮食”之意。两个白色图案有机组合在一起,形似“中”字,代表“中粮”。整个圆内,多种图案有机结合为一体,体现“中粮”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经营格局。
司徽下半部为英文字母“COFCO”,五个字母以F为中心,平衡对称,又酷似波动的麦浪,形象地表达“中粮”稳步发展、丰收在望的景象。图形图案与英文字母以绿为基色,绿色系生命之色,象征生机勃勃、兴旺发达之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