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区
中国的茶树栽培区域,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最早的记载。唐朝时,人工种植的茶树已有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江苏、贵州、福建、四川、重庆、陕西、河南、安徽等14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42个州和1个郡。
唐时,全国共划分成8个茶区,即淮南茶区、浙西茶区、山南茶区、江西茶区、剑南茶区、浙东茶区、岭南茶区、黔中茶区。
宋、元、明时期,茶树栽培区域又有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宋代发展较快。至南宋时,全国已有66个州242个县产茶。元代茶区在宋代的基础上也有扩大。明代则发展不多。
清代,因为国内饮茶的迅速扩大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使茶树种植区域又有新的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茶类为中心的6个栽培区域,即绿茶生产中心、红茶生产中心、珠兰花生产中心、砖茶生产中心、边茶生产中心、乌龙茶生产中心。
现代茶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花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其气候差别较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和苏南、皖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茶区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的雅号别称
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蔎、茗、荈等,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把对茶的众多称呼统一为“茶”。
荼,指“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中记载:“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作《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代顾炎武《唐韵正》:“荼荈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说文解字》记载:“荼,古茶也,从艸,余声,同都切。”北宋徐铉等校说:“此即今之茶字。”即早采的茶叶。
苦荼,是古代蜀人茶的方言。《尔雅·释木·槚》中说:“槚,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蔎,是指茶的别称。古蜀西南方言。陆羽《茶经·一之源》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西蜀南人谓茶曰蔎。”
荈,指茶的别称,常与茶或茗合称。唐代陆德明《经典释义·尔雅音韵》:“荈,尺兖反。荈、茗,其实一也。张辑《杂子》云:茗之别名也。”指老的茶叶。《太平御览》引《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茗,是指茶芽。《说文解字·艸部》中记载:“茗,荼芽也。从草名声,莫迥切。”指晚收的茶叶。《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涤烦子,茶的别称。因茶有去疲劳、除烦恼之效而得名。唐代施肩吾诗:“茶为涤烦子,就为忘忧君。”
甘露,茶的赞称。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金饼,古代对团茶、饼茶的雅称。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焙》:“初能燥金饼,渐见甘琼液。”宋代黄儒《品茶要录》:“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嘉木,茶树的赞称。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着,伐而掇之。”
江茶,宋代对江南诸路茶的统称。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江南在东南草茶内,最为上品,岁产一百六十四万斤,其茶行于东南诸路,士大夫贵之。”
芽以,少数民族对茶的称呼。清代陆廷灿《续茶经》:“《百夷语》:‘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结;细茶曰芽以完。’”
离乡草,茶叶的俗称。清道光末年,粤商在荆莞一带大量收购红茶外销,因此四山俱种茶,山民借以为业。所制均采嫩叶在暴日中揉捻,不用火烧,雨天用炭烘干。茶商以风柳木做箱,外封加印,提上嘉名。同治《崇阳县志》:“茶出出则香,俗呼离乡草。”
老婆茶,旧时浙江茶叶俗名。流传于宁波一带,指立夏节采制的茶。请光绪《鄞县志·岁时》:“清明后,近山妇女结伴采茶,以谷雨前所采曰雨茶,以立夏节所采曰老婆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