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的保养
养茶壶时,最重要是保证茶壶的热度,只有在高温下紫砂泥的气孔才会打开,吸收茶香,低温下是无法养茶壶的,因此,有的人把茶壶泡在茶里是非常不正确的养茶壶方法,只会适得其反。养壶的方法很多,但新壶与旧壶的保养又有些区别。
新壶的保养。新壶在使用前,用干净且没有异味的锅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叶,连同壶放入锅中煮,沸后,将新壶放在茶汤中浸泡2个小时,之后取出茶壶,让其在干燥,通风,而又无异味的地方自然阴干。用此种方法养壶,不但可除去壶中的土味,还有利于壶的滋养。
旧壶的保养。旧壶泡茶前,先用沸水烫一下;饮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保持壶的清洁。当然,对新壶或旧壶来说,都应经常清洁壶面,并常擦拭,这样有利于焕发壶的滋润光滑,使手感变得更好。
如何保养紫砂壶
一般来说养壶,养的是紫砂壶比较多,也有陶或者泥的,质地不同养的效果也不同。紫砂壶是喝茶人的珍宝,但要使紫砂壶表现出真正的个性,就要有正确的养壶方法,泡壶是最好的养壶方法,
涤净壶身
假如紫砂壶身上有凡士林等,可用煮沸法或者沙拉脱洗净,若是旧紫砂壶则应洗净沾染壶身上的积垢。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勤泡茶
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适度擦洗
由于紫砂壶身具较高的气孔率,遇热时,因热胀冷缩的关系,气孔相对扩大。此时可用棉质布巾趁机擦拭壶身,让茶油顺势渗入壶壁细孔中,日久便可累积出光泽。切忌不断地推搓。
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清理晾干
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
休息
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吸收。按这六步养亮的壶,虽养成的速度较慢,但亮度可经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气触摸。
紫砂壶的起源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
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所以,又叫宜兴紫砂壶。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实,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炼,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归为金沙寺僧创作。
紫砂壶宋朝就开始流行了,苏东坡、梅尧臣等大文豪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就讲了用紫砂陶壶烹茶。但宋朝紫砂制作的资料很少留下来,又鲜有实物,究竟如何,还有待考证。
紫砂壶的出现,主要来源人们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紫砂壶泡茶就流行开来,紫砂制作家也应运而生。
有可靠文献记载,紫砂壶的制作在明代正德年间得到勃兴。后继寺僧者是供春,又说姓龚,名供春。他是艺术化紫砂壶的又二位重要创始人。成为后世的楷模,为紫砂制作的专业化、艺术化奠定的基础。供春作品目前存世还有两件,一件树瘿壶,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六瓣圆囊壶,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