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的标准
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为硬水,反之为软水。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受影响;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
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矿物质成分多少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出现“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通常泡茶选用中性水泡茶为宜。
现在一般都用自来水经煮沸后泡茶,如有条件可将自来水静置20小时,挥发水中消毒气味后再用较好。水质不佳,可多煮一会,沉淀杂质,消除异味。纯净水、矿泉水是泡茶的好水,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也非常好,远离污染的的江、河、湖水,也不失为沏茶的好水。
我国五大名泉
一般来说,在天然水中,泉水是较清澈的,杂质少,污染少,水质最好,最适合泡茶,陆羽曾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我国泉水(即山水)资源丰富。其中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观音泉和济南趵突泉,号称中国五大名泉。
镇江中冷泉
镇江中冷泉早在唐代就已闻名天下,被刘伯刍推举为全国宜于煎茶的七大水品之首。中冷泉原位于镇江金山之西的长江江中盘涡险处,汲取极难。“锅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描述。可惜的是,因江滩扩大,中冷泉已与陆地相连,现在仅是一个景观罢了。
无锡惠山泉
号称“天下策二泉”。此泉于唐代大历十四年开凿,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惠山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甜可口,水质最佳;中池为方形,水质次之;下池最大,为长方形,水质又次之。历代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都把惠山泉视为珍品。据说,唐代宰相李德裕嗜饮惠山泉水,常令地方官吏用坛封装泉水,从镇江运到长安。
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唐元和年间,有个”性空”的和尚到了虎跑,见此处环境优美,便想建座寺院,但无水源,一愁莫展。夜里梦见神仙相告:“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夜遣二虎迁来。”第二天,果然跑来两只老虎,刨地作穴,泉水遂涌,从此而得名。
虎跑泉名列全国第四,虎跑泉北面是林木茂密的群山,地下是石英砂岩,经过数年的“锤炼”,岩石经风化作用,产生裂缝,地下水通过砂岩过滤,从裂缝中捅出,从而形成了虎跑泉。据分析,虎跑泉泉水可溶性矿物质较少,总硬度低,水质极好。
苏州观音泉
苏州观音泉为苏州虎丘胜景之一。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将苏州虎丘寺石水,即观音泉列为第三泉。该泉甘冽,水清味美。
济南趵突泉
趵突泉列全国第五泉,位于济南旧城西南角,泉的西南侧有一建筑精美的“观澜亭”。宋代诗人曾写诗称赞:“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至真”。
泡茶用水的美丽传说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幅楹联说明名茶伴美水,才能相得益彰。古人对泡茶用水是非常讲究的,流传很多美丽的故事。
诗人温庭筠《采茶录》中记载,湖州刺史李季卿因公泊扬子驿,慕名陆羽善煮茶,差人召见。刺史命一士兵划船到江心汲取南酃水,用以泡茶。陆羽用杓子舀了一杓说:“这水是长江水,可不是南酃水”。原来,士兵把水从南酃提到岸边,因船摇晃,水失一半,怕被责骂,就随手向江里补满。刺史听后非常佩服。
又据民间传说,王安石患痰火之症,需用阳羡茶和瞿塘水中峡水,才可治。苏东坡因公过三峡,王安石便托他带一瓮瞿塘中峡水。东坡因鉴赏三峡风光,把取水之事忘到了脑后。
船行至下峡才想起取中峡水之事,怎耐水流湍急,无法返回。只好将就汲了一瓮下峡水,充作中峡水。王安石指出其伪,东坡大惊,问何其知之。王安石说,此水泡茶半晌方有色,以是知为下峡水,东坡叹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