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有道-饮茶的禁忌须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本草纲目》中称茶叶“味苦、甘,性寒、无毒”,中医理论认为“甘者补、苦者泻”。所以,茶叶同时具有补、泻两种功效,是具有苦寒性质同时可以清热解毒的良药。

    辩证饮茶

    不同的人身体情况千差万别,对于平时好茶而身体有特殊病痛者,应该辩证喝茶才能喝出健康。

    红茶。红汤红叶,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具有甜花香或蜜糖香。有较强的防治心梗效用。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红茶还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造成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乌龙茶。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青灰有光,茶汤金黄,香气馥郁芬芳,花香明显,叶底绿叶红镶边。由于茶叶较粗老,须用100℃开水冲泡,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同样也有较好的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助消化的功效外,提神效果也较明显。

    铁观音。外形条索圆结,呈螺旋状,颗粒重实,色泽砂绿,茶汤金黄,花香明显,滋味入口微苦后转甘,耐冲泡。空腹不能喝。铁观音消脂促消化功能突出。如果空腹喝铁观音,易醉茶。

    普洱茶。色泽黑褐,汤色橙黄至暗褐色,有松烟香。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绿茶。茶干色绿,清汤绿叶,具清香或熟栗香、甜花香,滋味鲜醇。过敏体质喝绿茶易呕吐。绿茶营养成分比其他类高,但叶绿素含量也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胃溃疡病患者不能喝绿茶。

    饮茶也有禁忌

    在民间,对如何饮茶、用茶,还流行这样的口诀:“烫茶伤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饭后茶消食,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空心茶令人心慌,隔夜茶伤脾胃,过量茶使人消瘦,淡温茶清香养人。”可见,茶的好处也挺多,但茶的禁忌也不少。

    忌饮浓茶

    浓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多,刺激强,易导致头痛、失眠,酒后更不宜饮浓茶。由于茶叶中含有一种叫做咖啡碱的物质,咖啡碱与酒精结合起来会产生相加作用。酒后饮浓茶对肾脏是不利的。

    忌饮凉茶

    凉茶对身体有滞寒作用,饭后自觉胃部不适,同时也有聚痰的副作用,特别是患有气管炎患者更应忌饮凉茶。

    忌饮烫茶

    饮茶的温度宜在56℃以下,假若超过62℃并且长期饮用这样温度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会有较强的刺激,从而导致食道炎以及胃部疾病。

    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导致心悸、头痛、眼花、心烦、胃部不适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造成胃黏膜炎。

    忌饮头道茶

    由于现代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物质的污染。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应尽快倒出后再冲入开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才是最卫生的茶。

    忌饮劣质茶或变质茶

    茶不易保管,容易吸湿而霉变,而有些人出于节俭,舍不得丢弃已霉变的茶。其实,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是不能饮用的。优质茶泡好后如果放置太久,茶水也会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变质,这样的茶也不可再饮用。

    忌饭前饮茶

    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和胃液,使食物无味,影响食欲以及食物的消化,长期会造成营养不良。

    忌茶水服药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以分解为鞣酸,这些物质与药物结合产生沉淀物质,阻碍药物吸收,从而降低药效。俗话说”茶水解药”便是这个道理。

    忌饮隔夜茶

    隔夜茶因浸泡过久,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已丧失作用,而茶叶中的蛋白质、糖类还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所以,不宜饮用隔夜茶。

    饮茶的禁忌

    明清时期,曾有人就总结乐饮茶的禁忌: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陈,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也是文人雅士自视清高的品茶戒旨。

    清代苏州官方还有过禁民家婢及女仆饮茶肆的地方法规,因而,曾一度茶肆无妇人入。但民间饮茶习俗已久,最终还是没有禁茶。民间还有一些关于饮茶的俗信禁忌。俗以为饮真茶令人少眠,吃茶多,腹胀。所以,禁忌晚间饮茶和饮茶太多。又说”隔夜茶,毒如蛇”,不可饮。

    据清代《闲居杂录》中记载:“惊蛰后至九月,凡茶水在几上经宿者不可饮。因守宫之性,见水则淫,每于水内相交,余沥遗入,为性最毒。如误饮时,急觅地浆水解之,或吐或泻,尚可救一二。掘地以冷水拨之,令浊,少顷取饮,谓之地浆。”

    这里所说的隔夜茶不可饮的原由及其破法,颇带有民间俗信的韵味。虽不一定真实,总比空泛的“毒如蛇”一句比喻要形象,所以,是更具“说服力”、更能止饮“隔夜茶”。

    有的地方,办喜事时,新娘要吃“卵茶”。是时,新娘只低头饮茶,不吃卵。如吃卵,就被视为不稳重,日后不会受到丈夫和邻居的敬重。这也是与不吃茶泡相类似的习俗禁忌。其取意为“不贪婪,懂礼节”。

    宋代时期,居丧时饮茶,或以茶待客,忌用茶托。《齐东野语》“有丧不举茶托”,其中专门记载了这种俗礼。据说是因为“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乃是恐茶托为朱红色漆器,犯丧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