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治疗腹泻
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
腹泻伴有发热、腹痛、呕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带血、贫血、消瘦等则需警惕肠癌;伴腹胀、食欲差等常需警惕肝癌;伴水样便则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另外,腹泻还可直接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等,具体表现为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舌干燥、皮肤皱褶。
如果腹泻时,家里又没有治疗的药,可用5~10克茶叶直接放到嘴里,嚼碎后咽下肚,很管用。可以是绿茶,也可以是花茶。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也是一味良药。按照中医的理论,茶叶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具有抗菌作用,所以,对细菌性腹泻具有抗菌止泻作用。
但是茶叶中除鞣质外,还有咖啡碱、茶碱等具有兴奋作用的成分,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失眠;另外,茶叶中的鞣质或多酚类成分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胃部不适。所以,有胃病、失眠的人不宜使用此方。
腹泻茶疗法
人们常因过食生冷,误食不洁食物,或起居不慎,胃肠受凉而引起腹泻。腹泻不仅会使消化功能降低,还会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中医药治疗腹泻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的药茶疗法,为一种制作简便,服用方便,疗效可靠的家庭自疗法。
橘枣茶
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姜茶饮
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麦芽茶
麦芽30克,鸡内金10克,粳米30克,茶叶5克。上药共放锅内,用小火焙黄,略捣碎后,放保温杯中,用沸水泡20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日一剂。症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少顷复又痛泻,大便稠粘或粪水杂下,秽臭难闻。
车前米仁茶
炒车前子、炒薏米仁各9克,红茶1克,白糖或葡萄糖少许。前3味加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滤汁,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调味即可,也可将3味研末,以沸水冲泡15分钟,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即成。有健脾化湿、止泻的作用。
白术乌梅茶
白术20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乌梅10克,红糖适量。上药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后去药渣,加入红糖溶化,倒入保温杯中当茶饮用,每日一剂。症见大便时稀溏,时水泻,每次吃生冷油腻或不易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体倦乏力。
茶疗方的历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最早的国家。茶的保健功用自神农发现解毒作用之后,历代医家对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的李绩的《新修本草》记载:“茶,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良姜。”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茶叶,破热气,除瘴气,剁大小肠。”叉云:“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宋代医家陈承的(体草别说》中记载:“茶,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唐宋时期,有关茶的保健治病方剂发展较快,《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等医书都对当时的茶药方作了介绍,特别是后两本书还列有”莼蕉”魄专篇,可见当时用茶来进行保健和治病已普遍了。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销箍息居饮食谱》中说: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不渴者勿饮。以春采色青法、收藏木泄气者良……”从中也可看出,在当时茶已作为保健。
元明清年间,保健茶药新方大量涌现,各类医书、药书、茶书中都有很多记载。如元代养生学家邹铉所著的《寿老养生新书》收载了一些防治老年病的保健茶药方。
明清时代的《普济方》、《遵生八笺》等书籍中所记载的茶方表明,当时茶方已不只用于防治疾病,而且还用于养生、益寿、保健,特别是清代宫廷中使用的保健茶方,更是王公贵族所追求的时尚。现代茶药的医疗保健作用,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