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人生-雇主和工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勤劳的汗水会变干、消失,而它的奋斗目标却不会。”——莎士比亚。

    “小心谨慎能保全勤劳的硕果。勤奋工作而没有谨慎行事的人总是左手进右手出。”——克尔顿。

    “收入较好的工人阶级已经具备了获得财富、积累资本的能力;法律方面的促进或阻碍少之又少。他们现在的储蓄数额巨大,只要具有更加沉着冷静的习惯和更加圆满明智的判断,他们在以后不到半生的时间里就能成为独立的资本家。”——W.R.格雷格。

    在培养员工的俭省、谨慎和节制方面,雇主们可以大有作为。尽管工人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恩惠施舍,但是他不会拒绝帮助。我们已经看到,个人可以做许多事情。他们可以培养节俭的习惯,把收入中的一部分省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他们需要鼓励和支持。他们也需要同情和救助。

    如果雇主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们就会给予工人同情和信心,——雇主的点滴花费,工人可以从中大受裨益。我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即:一位雇主对社会的福利和员工的改进表现出关心,而工人却没有回报他、对他表现出与日俱增的尊敬和热情。比如,他可以调整发放工资的时间,以免工人在星期六晚上涌入市场;那时,他们往往不得不按不利的高价采购一周的日常生活用品。当然,稍有积蓄的工人都会在其他时间以比较优惠的价格采购物品。雇主可以避免在酒馆里发放工资,这样可以使工人免于在酒馆里喝酒消费。喝酒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但是,雇主能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他们可以,通过为成年人设立储蓄银行、为少年儿童们设立便士银行等;鼓励成立节俭俱乐部和建筑协会,成立衣食俱乐部等其它途径,积极地帮助工人养成节俭的习惯。他们也可以,以非正式的方式,在工人中间传播好的建议,比如怎样最好地使用工资的方式等。许多大雇主,通过鼓励成立节俭团体,已经获得了实际的好处,——在这些事情中,他们总是能够赢得工人的普遍尊重和合作。

    与此同时,雇主和工人都渴望得到同情。实际上,这种渴望弥漫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穷困者、劳动者、中层阶级以及上流社会的人中。他们之间存在许多社会鸿沟。这些鸿沟既不能跨越,也无法合并起来。在临终前,塔尔福德法官说:“如果有人问我,英国社会最需要什么。我会说,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融合。一句话,我们需要同情。”这话绝对正确,可惜没人欣赏。“彼此相爱”,是一个古老的真理。基督教就是基于这一真理。这一简单的说法中包含了一个真理,这个真理足以使世界焕然一新。但是,人们被分成了不同的阶级,彼此非常疏远,他们很难说得上互相了解。他们彼此之间很难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关注,更不用说相互之间真正的同情与友爱了。

    另一方面,劳动者认为他们的利益与雇主的利益截然不同。他们希望从劳动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报酬。希望他们的劳动受到重视,以便他们可以得到高额的报酬。这样的话,两个阶级之间既不会相互同情,也不会相互友爱。他们之间只存在金钱关系,——冲突频繁不断,罢工时常发生。两个阶级,在他们的同伴支持下,都决心“战斗到底”。因此,我们看到了发生在普雷斯顿、纽卡斯尔、伦敦和南威尔士的那些破坏性的罢工。

    双方的伟大目标都是胜利,物质上的胜利。但是,有时最终会造成可怕的损失。一种彼此间的普遍怀疑在漫延,社会的核心都已经溃烂。救治的方法只能从更广大的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真正的善行中才能找到。只有这样,社会风气才能清甜宜人、得到净化。金钱礼物无助于解决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灵、以及在雇主和工人之间建立起人类同胞的情谊,那么卓越的塔尔福德法官在临终前所悲叹的那些不幸和灾难就永远都不会被战胜和消除。

    有些人断言,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同情是源于竞争的恶果。竞争是“残酷无情的”、“自私自利的”、“灾难性的”,等等。据说,竞争给千百万人带来了痛苦和贫穷。有人指控它造成了物价下跌,也有人几乎以同样的口气指责它造成了物价上涨。竞争肩宽背阔,可以承受任何分量的负担。

    然而,正如有人反对竞争一样,也有人为竞争辩护。竞争就是奋斗,这一点必须得到承认。所有的生活都是奋斗。对工人而言,竞争就是为获取更高的工资而奋斗。对雇主而言,竞争就是去获取最高利润。对作家、传教士和政客而言,竞争就是为了成功而奋斗,获得荣耀、名声、或收入。像人类的一切事物一样,竞争中也包含着罪恶。如果有人比他人更加成功,或某一阶级比其他阶级更成功,他们就会把其他人、其他阶级甩在后面。倒不是说他们任由其他人过得更差,而只是他们自己过得更好罢了。

    如果停止了竞争,你只是阻止了个人和阶级的进步。你保持了一种死气沉沉、一层不变的水平。你使社会、以及它的秩序和现状固定不变。没有了追求进步的动力,社会等级制度连同它的所有弊端,都会永远保存下来。停止了竞争,你就禁止了个人奋斗;你也抑制了个人进步,也进而抑制了社会的进步。

    处于竞争之中,懒汉也不得不努力工作;如果不努力,他就会落在后面。如果不工作,他就没有饭吃。我的懒汉朋友,你不能指望我,既做我的分内工作,同时也做你的分内工作!你一定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自己储蓄,不要指望我或别人使你远离救济院。这世界足以养活所有人;但是你必须做好你自己的分内工作。

    当然,人不仅仅是一种竞争性的生物。那只是人性的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崇高的或最高贵的一面。人还有感性、同情和理想,这些品质应该会促使人们为了共同利益去与他人联系与合作。随着个性的解放,人们可以为了追求普遍的幸福而进行互利合作,而且也应该这样做。人们可以团结起来去劳动、生产,并且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勤劳的果实。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着竞争的本能,以及竞争的机会。尽管竞争中存在着某些有害的因素,但人类最终会从竞争中获益。

    资本积累是勤劳和节俭的成果之一。资本代表了自我牺牲、谨慎和过去的勤奋进取。无论在任何时代,最成功的资本积累者都来自于劳动阶层。他们从同伴中脱颖而出,现在成了雇主,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不再寻找工作。尽管已经不再从事体力劳动,但他们依然是劳动者。他们创造和扩大了生产业,应该被视为人民大众的最有实效的恩人。毫无疑问,他们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富和力量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几代人通过节俭积累起来的资本,许多手工艺人的命运将会是最飘忽不定的。

    的确,大制造业者们已经非常富有。但是,如果他们勤劳工作、兢兢业业并且管理出色,最终却沦于贫困,这才让人感到奇怪呢!具有像斯特拉特、阿什沃思、马歇尔等人的气质特征的人,他们并非只是为了钱财而工作,但是钱财却滚滚而来。他们并非因为富有才变得伟大,而是因为伟大才变得富有。财富的积累是非凡的勤劳、组织管理和节俭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意外之财。亚当·斯密说:“任何一家遵循常规建立起来的、人人都熟悉的行业的公司,很少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财富都是天长日久的勤劳、节俭和精打细算的结果。”

    事情并非总是如此。例如,布拉德福的李斯特先生,在发明了精刷机之后,——或者,至少是结合了他人的发明组成了他自己的精刷机,——开始着手发明一种能使用蚕丝废料(被看作无用而丢弃的部分)的机器,把蚕丝废料制成最精美的蚕丝,通过动力织机再织成上等的丝绒。以前从来没有发明家做过这种尝试,因为这看来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李斯特先生已经通过精刷机的成功赚了一大笔钱,足以使他功成身退,舒适地度过余生。但是,发明家的无法抑制的精神驱使着他,他继续研制制丝机。最近,在布拉德福的一次会议上,他自己提到,“他告诉他们,二十年来每天早上他都是五点半起床。据此,他们就可以判断他征服困难的过程有多么艰难!实际上,他认为在英格兰没有哪个人比他更努力。”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没有看到任何成功的希望之前,他已经花掉了一笔巨款。“他几乎毁掉了自己。在机器还没有给他带来一个先令之前,他已经从口袋里拿出了三十六万英镑;实际上,在取得有任何收益之前,他已损失掉了二十五万英镑。从那时起,他的制丝专利被证明是当代最成功的发明。”

    伟人是明智的储蓄者和用钱者。孟德斯鸠曾经这样评论亚历山大:“他的成功和权力,首先是由于他的伟大天分;其次是他的节俭和精打细算;第三是为了达成伟大的目标而表现出来的无限慷慨。他在自己身上花费甚少;但是,为了公共目标时,他总是出手大方。”据说,拿破仑一世和查理曼大帝一样节俭,因为他也和查理曼大帝一样伟大。除了战争以外,拿破仑的开支都极其节俭;但是,在完成伟大的公共事务上,他花费很多。在诸如此类的事例中,节俭和慷慨实现了完美的结合。那些拥有过人的精力、勤劳不息、组织管理出色的伟人们大抵都是如此。

    把伟大的生产者和伟大的指挥官相提并论好像不太合适。然而,制造业者经常需要与武士同样的勇气、天分和组织能力。一个要考虑如何使工人的工作井然有序;另一个要考虑如何使士兵服从作战命令。两者都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勇猛果断,观察敏锐和明察秋毫。制造业者,从他的职位来考虑,需要更有仁爱之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提图斯·索尔特爵士不仅是实业界的船长,还是实业界的陆军元帅。他一直被称作制造业者的巨头。

    提图斯·索尔特是约克郡一位羊毛商的儿子。孩提时代,他是布拉德福附近的一个农民。他对农业特别感兴趣,本来以为会在农场继续干下去。然而,作为父亲羊毛生意的合伙人,同时注意到制造业在附近地区正在迅速地扩展。他从合伙生意中撤出,在布拉德福开设了一家羊毛纺织厂。他是最先注意到使用羊驼毛的人之一。在利物浦存放了大量从巴西进口的羊驼毛,但是一直没有人购买它。直到最后,索尔特先生购买了一批,并把它织成了一种全新的绒布。接着,他买下了在利物浦能够找到的全部羊驼毛;随后,他又购买了市场上的所有羊驼毛,继续纺织羊驼毛,最后开办了制造厂。这奠定了索尔特先生的财富基础。

    最后,做了大约二十年的制造业主后,索尔特先生考虑从生意中退出,再次去从事他钟爱的农业活动。他打算在五十岁生日时退休。但是,在生日还没到来时,他改变了主意(他有五个儿子要供养),决定再干几年,继续做公司的老总。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决心离开布拉德福。这个城市已经过于拥挤,他不想成为城市人口增加的一份子。他四处寻找适合建立制造厂的场所,最后看中了美丽的亚尔河山谷的一大块地。利兹和布拉德福之间的铁路就在前面,而利兹到利物浦的运河就在后面。所以,往里运进原料或者往外运出产品都非常便利。就在那里,索尔特建立了他的工厂:索尔特亚尔,一座个人奋斗进取、慷慨大方和聪明睿智的崇高纪念碑。

    我们更愿意谈论索尔特先生,更确切地说,提图斯·索尔特爵士,为改善和提高工人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状态所做的大量工作。工厂的设计图表明索尔特亚尔有一座教堂,一座卫斯理公会小教堂,以及一个文学和哲学机构。为男孩、女孩和婴儿提供了学校,并且有宽敞的大操场。在年轻人和老年人方面,有板球场、保龄球草坪和槌球草地,周围是游乐场。还有一家大型餐厅、澡堂和洗衣房、一家诊所和为那些领取养老金或抚恤者而设立的养老院。

    工厂大约雇用了3000名工人;建造了756套房屋供他们居住。根据不同的房屋条件,房租从每周2先令4便士到7先令6便士不等。有的房屋用作公寓。租金包括了房屋和水费,煤气低价卖给房客。房屋由石头建成,里墙砌砖。房屋包括一间客厅,一间厨房或碗碟储藏室,一间食品室或地窖,和3间卧室。每套房屋都有独立的院子,带有厕所等。工人都完全有能力支付租金。一个工人每周可挣24到35先令。一家人,包括一个父亲和六个孩子,每周可挣四英镑四先令,或者说一年总共可挣220英镑以上。

    为工人提供的舒适住房唤醒了他们家的感觉。他们把住所布置得整洁雅致。这毫无疑问是社会幸福的标志。每一个来自贫民的参观者都知道,这一切联合起来有助于防止恶习与疾病,提高工人的道德品位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索尔特亚尔的医务人员莱因德先生说,住在脏乱不堪的房子里的人就像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很快就会丧失自尊;一旦没有了自尊,这个人也就无可救药了。

    索尔特亚尔非常重视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那里有走读学校、夜校、共同提高班、讲座和研讨班等。音乐,一种最能陶冶情操的娱乐,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几乎在城里的每个家庭里都能找到某种乐器;实际上,合唱队、合唱团,以及乐队,早已经家喻户晓了。”男人有一支铜管乐队,男孩子有一支军乐队。工人定期在餐厅里举行音乐会,演唱的和器乐的,演唱会和器乐演奏会。公司还为乐队配备了指导老师。

    除了参与音乐演出之外,为数众多的熟练工人还在闲暇时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兴趣活动,——例如自然史、制作动物标本、制造科学仪器(如空气泵、工作机模型、蒸汽机、以及家用物品等),——有些人甚至还制作了风琴和其他乐器。

    索尔特亚尔没有一家酒馆,目的是为了在当地根除与嗜酒相关的一切恶习与疾病。在索尔特亚尔也没从未有人听说过任何贫穷特有的恶习。每件事情都有人料理:排水、清洁和通风;还有各式各样的澡堂:大浴池、温水浴、土耳其浴室和淋浴室等;洗衣间更是提供极大的便利,这样妇女们可以不必在家里洗衣服——因为在家里洗衣服害处很大,是各种疾病之源,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

    工人也很节俭。他们把钱存入便士银行和储蓄银行;还有人投资到建筑协会、燃气公司或其它有利可图的事业上。实际上,他们好像是最受上帝宠爱的人。他们生活便利,生活必需品丰富,而且能够享有各种正当的生活乐趣。他们有舒适的家庭,家中的一切吸引着他们。钓鱼俱乐部、划船俱乐部和板球俱乐部等供他们娱乐。在他们之中建立了学校、文学机构、演讲厅、博物馆和教室等;锦上添花的是,他们还建了一座崇拜上帝的教堂。因此,索尔特亚尔美名远扬,提图斯·索尔特爵士在同胞中享有盛名也就毫不奇怪了。

    哈利法克斯的前议员埃德华·阿克罗伊德先生也是一位制造业主。通过鼓励工人养成节俭的习惯,他在整个约克郡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他自己的地区,即哈利法克斯附近的科普利和哈利山,他为工人修建了许多漂亮房屋。他还鼓励工人,通过把节省的收入投资到建筑俱乐部里,修建自己的房子。他还成立了合作俱乐部,使人们能够以成本价购买食物和衣服。他自己花钱建立了一流的学校,并为学校配备了带薪的教师。他还修建并捐赠了一座名为“万灵”(由建筑师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设计)的精美教堂。包括他的工厂在内的很大地区的人都来使用这座教堂。他为工人,包括哈利山和科普利两地在内,建立了一个文学和科学社团,一个共同提高协会,一家工人图书馆(他自己为图书馆添置了5000多本书),一个工人俱乐部和阅览室,一个配备了优秀的音乐图书馆的合唱团;一个配有保龄球草坪的俱乐部;一个板球场,还配有金属吊环和体操器械。阿克罗伊德先生还把它的一大块地分给工人,把地分成面积从100到240平方码不等的小花园。每块地的微薄租金都被用作每年花展的奖金,奖励每年花园里鲜花、树木或蔬菜的最佳种植者。因此哈利山的园艺和鲜花社团成了那一带地区最兴盛的社团之一。简单地说,为了改善4000工厂员工的道德和精神面貌,阿克罗伊德先生做了一个明智而又负责的雇主所能做的一切,而工人也对他尽忠职守。

    但是,阿克罗伊德先生不只是为他的工人做了很多事情,他还做了更多的善事。他以一位公众慈善家的身份建立了约克郡便士储蓄银行。早在1852年,阿克罗伊德先生就设立了一家储蓄银行,以便工人可以把一便士以上的钱存起来。这一机构经营良好,对人们的节俭产生了有益的影响,这使他更加认可自己的想法,把它的业务扩展到了整个约克郡的西区。得到几位有影响力的绅士的合作后,他从1856年开始实行这项计划。他获得了议会通过的准许设立约克郡便士储蓄银行的法案。这家银行至今还在。

    这样说来,储蓄银行一直是创造大量会福利的手段。它们给千百万户带来了安宁、幸福和舒适。联合王国应该大力学习阿克罗伊德先生的做法,在每个县郡都设立有组织的便士银行体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