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人生-入不敷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千万莫借钱;量入为出是关键。

    二十英镑不够用,四十英镑也枉然;

    世间多有浪荡子,终日沉溺享乐间。

    世人须谨记,享乐欲壑永难填。”——乔治·赫伯特。

    “别人会怎么说呢?”——老剧本台词。

    “唉声叹气一百年,债务难少一文钱。”——法兰西人谚语。

    奢侈是现代社会盛行的恶习。它不仅盛行于富人和有钱人中间,而且也蔓延到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一般的奢侈行为随处可见。城市生活尤其如此。你可以在大街上、公园里、教堂里看到人们的奢侈行为。衣着奢华只是它的表现之一。社会生活中到处是铺张浪费。人们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失败的生意里、破产的清单中、刑事法庭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后果。法庭经常宣判商人犯有欺诈和舞弊的罪行。

    外表一定不能比别人差。人一定要看上富有。虚伪的人能够轻易地欺骗那些轻信的人。现在,人们生活一定要有档次,住漂亮的房子,吃可口的饭菜,喝高档葡萄酒,有一套华贵的家具。也许他们只能通过狡诈或欺骗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还有一类人,他们并不欺诈,但是大手大脚;或许他们正在欺诈的边缘上徘徊。他们花光自己的钱财,经常入不敷出。他们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体面人。”他们的生活信条是一句有害的谚语:“一定要和别人一样生活。”他们不考虑自己是否能够负担得起这种生活;但是,他们觉得有必要在别人面前保住“体面”。为了做到这点,他们通常牺牲自尊。他们把服装、房屋、生活方式、追求时尚等看作体面和等级的标准。他们精心策划自己在世人面前的形象,尽管这一切可能都是虚伪的和不真实的。

    但是,他们决不能“看起来”寒酸!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来掩盖他们的贫穷。他们的工资还没有挣到手就已经花光了,——在杂货店、面包店、鞋帽店、肉店等地方欠下了一屁股债。他们必须在商店赊账来款待那些时髦的“朋友”。然而,当遭遇不幸时、或者当债务累累时,那些朋友在哪里呢?他们全都跑开了,远远地躲着这个债务缠身的人!

    威廉·坦普尔爵士说,“许多人想要改变自己、或者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内心的骚动不安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话真是对极了。人类的普遍经历已经证明了这点。

    注重外表是当代最严重的社会恶习之一。大家,特别是中上层阶级,都在尽力地使自己看起来更加体面。他们装点门面,生活在虚伪之中,努力使自己显得比真实面目要高出一等。

    “体面”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体面,就其真正的含义而言,是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基于正当的理由而受人尊敬,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但是,现代的体面也包含了外表。它意味着穿高档衣服、住漂亮房屋、过时髦日子。它要看的是表面,——声音、仪表和外观。它要听的是口袋里金币的叮当声。道德价值或善良并非现代“体面”的一部分。今天,一个人可能非常得“体面”,然而同时也十足得卑鄙。

    现代文明最腐化堕落的一种做法是“大型聚会”制度。穿着体面的一群人乱哄哄地挤在房子里;这样来遵守一种荒唐的社会习俗。心理失常的卢梭说:“我宁愿要一间连住一天都嫌小的房子,也不要一间住一年都嫌大的房子。”今天的风尚恰恰和这一准则相反;家庭的灾难往往开始于宽敞的住房和舒适的生活。厄运就在于此,——我们从来都以在我们之上的人为榜样、而不是比我们水平低下的人。

    为了“体面”,就其虚假的含义而言,还有什么不可以牺牲呢?和平、诚实、真理、美德,——,都被用来维持外表。我们必须去欺骗、耍阴谋和搞诡计,这样“世人”就不大可能看到我们藏在面具后面的真面目!我们必须折磨和奴役自己,因为我们必须得到“世人”的掌声,或至少获得“世人”的好评!

    许多自杀都是源于这种虚假错误的观点!虚荣者宁肯送命也不愿失去他们那个阶级的“体面”。他们宁可离开人世,也不愿结束时尚的生活。几乎很少有人是因为穷困潦倒而自杀。“我们从未听说过,”约耳·巴洛说,“一个人因为得不到一块面包而自杀,但常有人因未缺少一辆马车而自杀。”

    当债务缠身、或者纵容妻子借债时,你就给予了他人干涉你的自由的权力。你几乎不敢直面债主。几下敲门声也会吓坏你:邮差可能送来一封律师信,要求偿还债务。你无力偿债,找了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或者编造了一些不还钱的借口。最后你被迫撒下弥天大谎。因为“谎言和债务总是形影不离。”

    因为奢侈而负债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我们购买精美的物品——价格超过了我们的支付能力。我们可以赊账6个月或12个月!这是店主的花招,而我们却中计了。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仅够自己的收入生活,偏偏一定要依靠别人。罗马人把仆人看作敌人。一个人不妨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那些现代的店主们。通过赊账、或者催促妇女购买精美的衣服,店主在尽最大可能地诱惑他们。有些男人想过诚实的日子,但是店主诱使他们的妻子背上债务,随后送来一些虚假的账单。他们索要高价,而顾客照价支付——有时甚至加倍支付;因为不可能仔细地核算早已到期的账单。

    我们可以在祷告词里发现关于人性的最好说明。“主引导我们不要陷入诱惑。”只要某件东西已经成为一种诱惑,没有哪个男人或女人曾经能够抵挡得住。抵挡诱惑必须在未养成习惯之前开始。一个在是否应该借债时犹豫不决的女人其实已经输掉了。那些贪婪地盯着老板钱财的职员或徒弟迟早会挪用或贪污它。当忘记了不能碰那些钱时,他就会动用它。就这样,习惯慢慢地渗入到了他们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成了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的主要部分。

    债务缠身是不诚实的重要起因。债务的性质并不重要,不论是打赌或玩牌的欠债,还是鞋帽商或布商的赊账。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人、通过诚实工作挣钱的人,经常因为奢侈、体面的外表、打赌、投机和赌博、或者性生活放荡而失去自控,并因此而堕落下去。

    年轻人正变得对欠债毫无羞耻感;道德败坏的风气在整个社会中弥漫。人们变得更加奢侈浪费,而收入却没有相应地增加以便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不管怎么说,人们照样大吃大喝;结果欠了一屁股债。债务像巨石一样压在他们的身上。一旦养成并助长了奢侈的习惯,就很难把它戒除掉。在无力还债或者无意还债的情况下,人们胡乱地借债。这种做法使得社会风气开始败坏,并在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中蔓延。道德的声音已经沉寂,需要相当长得一段时间才能再听到它。

    与此同时,那些有抵抗力的人应该勇于拒绝那些自己负担不起的消费。最保险的做法是,不要有账单,永远不欠债;其次是,万一欠了债,要尽快还清。欠债者不是自己的主人:他完全听由借债人的摆布。他是律师嘲弄的对象,是债主的笑柄,是邻居们谈论的丑闻主角,是自家的奴隶;他的道德品格变得低下而肮脏;甚至亲戚家人都为他感到遗憾、看不起他。

    对那些要量入为出的人而言,算术知识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妇女,通常对算术一无所知,她们很少学过最基本的算术知识,因为女教师认为这些内容是无用的。她们更乐意教语言、音乐、仪态和灯罩的使用。所有这些可能都很重要,但是算术的四则运算法则比这些都更重要。如果不懂加减,她们如何才能比较花费和收据呢?如果不理解数字的价值,她们又怎能准确地知道在房租、衣服、饮食或劳务上的具体花费?她们又如何核实那些商人或仆人的账目清单呢?缺乏算术知识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更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痛苦。许多条件优越的家庭已经变得家徒四壁,只是因为他们对这门知识一窍不通。

    年轻人经常不加思考就匆匆忙忙地结了婚。一个小伙子在舞会上遇到一位面貌姣好的姑娘,喜欢上了她。他和她跳舞、调情,回到家里还是魂牵梦绕。最后,他堕入爱河,追求她并娶了她。然后,他把这位漂亮的姑娘带回家,并开始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到现在为止,一切都“非常快乐”。姑娘仍然那么迷人、优雅、纯朴和美丽。但是,她必须开始一种新的生活。现在,小伙子可以更近地看她;而且天天都会看到她;她开始管理家务。

    大多数新婚夫妇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安定下来。即便是那些婚姻生活最幸福的人,也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摩擦和困惑后才过上了平静祥和的日子。丈夫不能立即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妻子也是如此。一位我们熟知的生活最幸福的女人告诉我们,她第一年的婚后生活是最难过的日子。她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又特别担心做不好事情——至今也没有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但是,他们谨慎行事,凭着善良和相爱的天性,最终一定能够舒适而安宁地生活在一起。

    刚才假设的那位年轻人和他的漂亮姑娘的情况并非如此。两人草率地、或者可能怀着对真正幸福的奢望,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没有能够为他们的关系从恋人降格为夫妻而留出余地;也没有为忍耐因为脾气性格的差异而产生的烦恼和焦虑,两人都感到很失望。于是,他们不再像恋爱时那样觉到对方非常得新奇而且可爱迷人。漂亮的姑娘受到了冷落,整日以泪洗面来寻求慰籍。

    没有什么比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流泪更让男人心烦了。这种情况下,眼泪不仅不令人同情,反而会招来反感。它使彼此双方都很难过。眼泪是一件极其危险的武器。如果女人能够代之以善良、乐观,她们会过得比现在幸福得多!许多人因为终日烦恼而变得痛苦不堪,直到最后他们的性格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理性的享受生活变得遥不可及。

    在我们所举的那个例子中,那位姑娘的漂亮面孔很快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既然这个年轻人相中的只是那张“面孔”——正是它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曾发誓要热爱它,善待它,和保护它。当它不再漂亮时,他开始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如果家失去了吸引力,如果新婚的男人发现它只是一个缺乏温情的提供食宿的家,他会慢慢地远离那个家。他会整晚都呆在外边,抽雪茄、玩纸牌、谈政治、看戏剧或去酒馆等,以此来安慰自己;那张可怜的漂亮面孔将会变得越来越闷闷不乐、绝望和痛苦。

    孩子或许会长大成人;但是,丈夫或妻子都对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长知之甚少。婴儿时,他们被当作玩具;儿童时期,则是洋娃娃;到了青年时,变成了苦力。像这样的一对倒霉夫妇,生活中几乎没有过安静、幸福和温馨的时刻。当家庭没有了舒适安逸时,只有接连不断的痛苦折磨着他们。没有了欢乐,也就没有心思去打理生活、互尽义务和互相关怀,——两人的亲密感情也渐渐淡化。

    俗话说,“贫穷进家门,爱情逃出窗。”然而,爱情不只会逃离穷人的寒舍。它也常常逃出富人的豪宅,因为那里缺少关爱和欢乐。这个小家可能已经非常得温暖舒适;看上去样样齐全;房间装修精美,整洁干净。餐桌丰盛,炉火暖人;然而,这个家缺少欢声笑语。没有幸福的笑脸,洋溢着满足和愉快。毕竟,物质舒适仅仅是家庭幸福的一个小部分。在生活的所有其他因素中,精神状态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或痛苦。

    大多数年轻人很少会考虑求爱和婚后的生活。他们很少考虑这步的重要性。他们忘记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覆水难收啊!如果由于考虑不周而犯了错误,那么,无论如何,这个错误的后果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当代人的信条是,“结婚就是买彩票。”如果放弃了谨慎节俭的教诲,如果不进行检讨、查问和思考,如果选择妻子或丈夫还不如雇用可以随时解雇的仆人考虑得多,如果只注重脸蛋、身材或钱包,放纵自己一时的冲动或贪婪的欲望,那么,事情可能真的会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结婚确实就像买彩票,你可能会中奖,尽管百分之一的可能是什么奖都抽不中。

    但是,我们不认为婚姻和彩票有任何相似之处。如果有人明智地教会女孩如何恋爱,以及应该看重未来生活伴侣的那些品质,而不是在编造的或通常虚假的小说人物中去搜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小伙子习惯于考虑为人妻者的必不可少的美德、优雅和扎实的技能,他将和她共同生活,她的性情和良好的判断力将决定家庭的幸福,那么,他就会发现,在婚姻中几乎没有和“彩票”相似的地方。像商业或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一样,那些明智地判断和行事的男人或女人,再加上恰当的远见和辨别能力,就几乎可以肯定地会有一个幸福而兴旺的未来。的确,人人都可能犯错,而且肯定会犯错,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没有什么能够比那些把幸福都押在彩票上冒险的人所犯的错误更可悲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在适当的场合,要能够说不。当受到诱惑或被人引诱时,立刻坚定而果断地说“不”。“不行,我负担不起。”许多人没有这样做的精神勇气。他们考虑的只是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无法做到自我克制。他们屈服、让步和“尽情享受”。结局经常是挪用公款、诈骗和毁灭。在这样的案例中,社会的判决是什么呢?“这人总是入不敷出。”以前款待过的那些人中,没有人会感谢他、没有人会可怜他,也没有人会帮助他。

    对于一个人的和平与安康而言,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说“不”非常重要。许多人就毁在没有能够说或者不会说“不”。也正因为我们没有鼓起勇气说“不”,所以罪恶才在我们之中站得住脚。为了追求时尚,我们自己愿意做出的牺牲太多了,因为我们没有诚实地说出来那个简简单单的“不”字。决斗的人不敢说“不”,因为他会因此被人嘲弄。当一个有钱的笨蛋向美女求婚时,她不愿意对他说“不”,因为她渴望的东西是“家业”。阿谀奉承之辈不会说“不”这个字,因为面对所有的人,他都要微笑和允诺。

    受到享乐的种种诱惑时,我们要有勇气断然说“不”。我们的内心深处也会赞成这个决定;我们也会因之而更加正直善良。当有机会放纵享乐时,我们要勇敢地说“不”。如果没有说“不”,而是默许或屈从于它,那么,我们将会失去美德,自主能力会也会受到重创。第一次说“不”可能比较困难;但随着次数的增加,说“不”就会变得毫不费力。这是对付懒散、自我放纵、愚蠢的行为和恶习的唯一办法;面对诱惑,要果断而愤慨地说“不”。实际上,在恰当的时候说出“不”字,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品德。

    一个人如果一直入不敷出,那么最后他会变得一无所有。他会在负债累累中死去,而在他进入坟墓之前“社会”一直都不会放过他。他必须像“社会”上的其他人一样下葬,举办一场合乎时尚的葬礼。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都必须证明世俗的力量是多么得巨大。为了符合世俗习惯,他租用了葬礼上的盖棺布、帽带、围巾、送葬的车队、镀金的灵车、送葬队等等。然而,这些送葬人的伤心欲绝的表演;还有那些被雇来参加葬礼的送葬人假装的悲痛,这一切是多么毫无价值、多么奢侈浪费啊!

    对于富裕的上流社会而言,这种无用而昂贵的闹剧所造成的不幸没有在中产阶级和劳动阶级中那么强烈。人们认为一场昂贵的葬礼是“体面的”。那些为了进入上流社会而苦苦挣扎的中产阶级者努力想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像“境况优于”他们的那些人一样,他们也成了殡仪承办者的受害者。这些便成了其他人追随的风尚;“别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大多数人只好顺从这种做法。他们让自己、朋友、和仆人都穿上丧服;就这样来举办一场像样的葬礼。

    当一个家庭丝毫没有能力来承担这样一场葬礼时,这笔费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养家糊口的人撒手西去,殡仪承办者来料理他的一切后事。一个正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寡妇、或者那些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保护的孤儿们,怎么去和商人为了丧服、黑手套、哭丧者和其它令人伤心的“寿衣”而讨价还价呢?在数以千计的案例中,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对于生存者而言,每一英镑和每一先令都至关重要。然而,毫无疑问地,他们能够积攒的一点现钱都被浪费在了庸俗而又奢侈的丧葬仪式上。为了毫无意义的名誉,这样把钱都花在了死者的身上。这种做法难道比把钱花在维持活人的生计上更好些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