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水门时间始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胡佛与尼克松成盟友

    胡佛和历届总统较量了48年,他见到的最后一任总统依然是个狠角色——向来有“枭雄”之称的尼克松。尼克松前半生忙于为政治成就奋斗,后半生忙于为自己的名声辩白,在不到六年的执政生涯中,做出了许多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不可避免地,他也遇到了胡佛,陷入了与FBI的力量周旋中。

    1913年1月9日,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出生在美国加州洛杉矶附近的约巴林达镇。尼克松一家是爱尔兰后裔,母亲是贵格会教徒。虽然家境贫穷,母亲却用英格兰国王的名字给五个儿子命名,尼克松的名字来自英王理查德一世,他的四个兄弟,哈罗德、唐纳德、亚瑟和爱德华的名字也是如此。多年后,尼克松向艾森豪威尔提起自己贫困的童年时说:“我们很穷,但是它的荣耀,我们不知道。”

    尼克松的父亲先后经营过加油站和百货商店,由于孩子众多,家境并不宽裕。尼克松在上学期间,常常需要打工贴补生活费,高中毕业后,他曾获得哈佛奖学金,因为需要照顾生病的家人,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杜克大学。1937年,尼克松从杜克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此后,他到加州的惠特尔当律师。

    1938年,尼克松加入共和党,四年后进入海军服役,升任海军少校。1946年,尼克松当选美国众议员,开始步入政界。他的政治观点保守,反共意识特别强,是麦卡锡主义的拥护者。1952年,艾森豪威尔在竞选总统时,挑选了年仅39岁,任职加州参议员的尼克松作为副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和美国东部的大财团非常熟识,因此需要挑选一位平衡西部的候选人,来自加州的尼克松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众所周知,美国的政治游戏也是金钱游戏,从建国开始,想要竞选政府公职的人都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像尼克松这样出身小店主家庭,念书时需要打工赚钱的公职人员,完全算得上寒门子弟,他从哪里获得竞选的大笔经费呢?

    艾森豪威尔让尼克松获得火速提升,如此轻易得来的幸运招来了各方的质疑。有的媒体猜测,这个穷小子的竞选经费来自一批富人建立的秘密基金会,也有人说,尼克松和某个财团一直存在秘密交易。一时间,流言四起,关于金钱来自何方,有何政治目的以及尼克松奢华生活的报道甚嚣尘上,艾森豪威尔的竞选顾问甚至要求尼克松退出竞选。

    尼克松不愿意不明不白地放弃,他选择了一个聪明的应对办法——公开自己的财政状况。在美国历史上,公职人员公开自己的财政状况,这是史无前例的。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尼克松说,他做参议员的工资是1.5万美元,没有购买股票和债券,他的人身保险只有几千美元,房子和车子都是中产阶级的标准,房子是贷款买的,为了买房,他还向父母借钱。随后,一份会计师的审核报告证明,他们没有发现尼克松得到任何神秘基金的支持,他也没有私用竞选捐赠。

    1956年,尼克松再次和艾森豪威尔组成搭档参加竞选,艾森豪威尔连任,尼克松继续担任副总统。1960年,尼克松参与总统竞选,结果以微弱差距输给了肯尼迪,两年后,他继续竞选加州州长,失败后,尼克松离开国家权力中心,继续从事律师行业。1968年,尼克松重返政坛,在当年的大选中顺利当选为美国总统,1972年获得连任。

    对于中国人来说,尼克松是二战之后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也是在他的推动下,中美关系逐渐解冻。1974年,尼克松授权FBI特工非法闯入民主党水门大厦一事曝光,尼克松被起诉到最高法院,最后被迫辞职。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

    说起来,尼克松和FBI还颇有渊源。从杜克大学毕业后,尼克松报考了FBI。尼克松原本的理想是当律师,他为什么会选择报考FBI呢?很显然,他在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尼克松很快就收到了参加FBI的面试和笔试的通知,在FBI考官面前,尼克松不是最完美的特工候选人,但是他衣着整洁、身体健康,面试时,他侃侃而谈,对相关问题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回答,给人一种自信却不骄傲的印象。后来,FBI专员还特别到他的家乡惠特尔考察了他的家庭背景。

    根据考官的回忆,尼克松的打字能力较差,但是知识丰富,口音纯正,看上去很有执行力。尼克松的面试得了63分,笔试得了60分,FBI的甄选标准向来严格,这个分数可算良好。也就是说,尼克松通过了笔试、面试,可是最后,他没有收到FBI的录取通知。

    FBI的解密资料证明,FBI专员前往尼克松家乡考察时,尼克松曾对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表现出极大热情,在最后的资格认证中,FBI的行政人员以尼克松的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计划与FBI的时间安排相冲突为由,拒绝录取他。就这样,尼克松错过了成为一名优秀特工的机会,事实证明,如果他真的被FBI录取,美国将失去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总统。

    从担任副总统开始,尼克松就和FBI扯上了关系。担任总统后,美国面对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停不下来的越战和国内逐渐高涨的反战呼声,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再次想到了FBI。

    在尼克松看来,胡佛既可以为他提供情报,还能担任“政治顾问”一角,和胡佛密切交往,他能在政治上获得巨大优势。当时胡佛已经75岁,是一个十足的老人了,尼克松对待胡佛就像对待艾森豪威尔一样,尊敬他,渴望得到他的认同,当然,老年人的沉闷、过分谨慎和行动缓慢也消磨了尼克松的耐心。

    担任胡佛与白宫联络官的约翰·埃利西曼曾经亲眼见过FBI在胡佛的领导下变得越来越低效和糟糕的情况。FBI在处理问题时喜欢用电话窃听或者窃听器窃听,即使这样,大多数内容也是推测出来的,埃利西曼有时会将令人难以忍受的报告退回去,要求FBI重新调查,一般情况下,第二份报告和之前的没有太大区别。后来,埃利西曼干脆不再依赖FBI,而是从退役警察那里搞情报。

    即使和总统先生私交再好,胡佛也不会放过调查其私生活的机会,尼克松也不例外。1958年,尼克松担任副总统时,曾经和20岁的香港导游刘梅丽发生婚外情。当时,尼克松已经是两个女儿的爸爸了。尼克松和刘梅丽一见倾心,此后,尼克松还飞到香港和她约会。从1964年到1966年,他们每年都会见面。这一切都保存在胡佛的“私藏档案”中。

    尼克松和刘梅丽的关系不仅引来了胡佛的注意,美国安全部门也开始关注,他们怀疑,刘梅丽是一名间谍。为此,CIA对前往香港的尼克松进行跟踪和监视。特工们在他卧室的窗户上装上了红外线照相机,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拍照,后来,这些照片到了胡佛手中。

    尼克松就任总统后,曾经想要顺应“民众要求胡佛辞职的呼声”将胡佛赶回老家,他还没有想到恰当的方式约见胡佛,胡佛自己找上门来了,还给他带了一份礼物。尼克松在胡佛呈递的报告中看到,刘梅丽即将获得美国的永久居留权,而她的保证人正是尼克松的好友威廉·奥尔曼——曾经和尼克松一起出访香港。看到这些,尼克松明白了胡佛的用意。他非但没有炒掉胡佛,还对外宣称“我不打算让胡佛退休!”

    1969年,尼克松拜访了胡佛,并且一起共进午餐。对于很少进行社交活动的尼克松来说,这是非常特别的交往。席间,胡佛试探性地表露FBI使用窃听器、电话窃听和其他技术侦察手段,尼克松对此表示热情地赞成。尼克松认为胡佛德高望重,但其他内阁成员并不这样认为。尼克松的官员表现出和他完全不同的态度,这样胡佛不得不小心起来,谨慎应对。

    1969年3月,尼克松准备在柬埔寨轰炸北越军队。在行动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密,一旦计划泄露,政敌会出来声讨他,反战者会指责尼克松政府,连保持默认态度的西哈努克也会受到牵连。尽管如此,行动计划还是走漏了风声,报纸上开始出现有关轰炸北越的报道以及对西哈努克未曾表示抗议的指责,尼克松政府也受到各界的批评。

    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将消息透露给媒体的一定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为了查清到底是谁泄的密,尼克松找到了胡佛。解决这类问题,胡佛最喜欢用的就是窃听。拿到基辛格交出的涉嫌人员名单后,FBI开始了大规模的监听活动,白宫、国务院、国防部的13名官员和4名记者成为重点监听对象。为了保险起见,胡佛向司法部长米切尔申请了书面授权令,他还命令负责调查的局长助理沙利文将卷宗单独管理,这样一来,一旦事件暴露,胡佛就可以保全自己和FBI不受牵连。

    不知是因为年龄大了,警惕性变高了,还是因为他看到了这样做的危险性,胡佛开始有意远离尼克松等人的鲁莽行动,并且尽量阻止FBI卷入其中。胡佛的做法惹恼了尼克松的助手们,1971年,他们在白宫建立了“管子工小组”,专门用来监管泄密行为。后来,正是这个“管子工”小组的成员引发了“水门事件”,导致了尼克松的下台。

    政治丑闻又来了

    1974年8月,在与媒体、民主党、总统调查委员会等多方力量的拉锯战中,尼克松为了避免被弹劾,选择了主动辞掉总统一职,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辞职的总统。导致尼克松辞职的直接原因是“水门事件”。多年来,“水门事件”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标签,只要提到它,就会令人想起尼克松以及相关的总统权力滥用、非法窃听行为等。

    1972年6月17日,离尼克松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选举还有5个月。当天,有五个人出现在华盛顿水门大厦——那是一座豪华的建筑,可以用作公寓和办公室,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就在里面办公。当晚,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离开水门大厦后,偶然发现办公室里出现灯光,好像手电筒的光柱在晃动。他马上将情况告诉大厦的保安人员,在搜查办公室房间时,保安抓到了五个戴着手套、蒙着面的成年男子。

    经过审讯,其中一名男子叫詹姆斯·麦科德,他是尼克松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也是尼克松“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总指挥,此外,还有一位前CIA特工霍华德·亨特,此人在CIA任职时曾经参与危地马拉政变和猪湾入侵事件,后来因为“水门事件”成为著名的“水门夜盗”。这五个人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的办公室安装了窃听器,还盗取了办公室里的文件。

    6月20日,《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华德撰写的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以醒目的标题刊登在头版。此时的尼克松正在度假,意识到事情可能向着糟糕的方向发展,尼克松第二天就回到了华盛顿,召集助手们商讨对策。商讨的结果是,尼克松指示助手让CIA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将这件事压下去,同时,尼克松对外宣布,白宫和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一系列的活动加上总统恳切的表演,大众重新相信了他。

    8月22日,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大会在迈阿密举行,尼克松顺利成为总统候选人。接下来,他必须让公众知道,“水门事件”已经终结。在尼克松发表的电视讲话中,他说,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已经彻底调查过这件事,结果证明,白宫官员和他的助理们没有任何人参与这次事件。后来,迪安被指控参与“水门事件”,他在临讯时承认,在总统发表这番讲话之前,他从来不知道“那次调查”的存在。

    尼克松努力平息这件事,做到尽量不要影响马上到来的总统选举,即使这样,民主党还是对尼克松发起了猛烈攻势,他们指责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侵犯私人秘密,践踏人权,并且提出了诉讼。9月15日,联邦大陪审团立案起诉了闯入水门大厦的五名盗贼,案件进入司法审讯阶段。

    其间,尼克松的支持率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况且,他和他的团队也做出了及时的挽回努力。在11月的大选中,尼克松顺利获得连任。竞选成功,尼克松却没有就此过上轻松的日子。1973年2月,媒体开始公布他的丑闻,“水门事件”的内幕也逐渐浮出水面。3月23日,麦科德在法庭上指控了白宫法律顾问约翰·迪安。

    迪安很快受到法庭的传唤,这时,尼克松松了一口气,如果迪安成为替罪羔羊,其他人就安全了。迪安接受审讯后,得知他可能为此坐牢40年,为了争取减刑,他主动选择向检察官交代,他说,尼克松对“水门事件”的一切都非常清楚。迪安的指控让尼克松和“水门事件”之间的关系曝光。

    为了挽回自己在民众面前的形象,尼克松的态度从原本的矢口否认转变为他事先并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阻挠调查。尼克松在一次电视讲话中说,他一定会协助FBI的调查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尼克松的态度已经难以让民众相信他没有隐瞒重要的秘密,随后,参议院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欧文领导。

    面对参议院特别委员会的调查时,尼克松的态度又变了。他并没有像在电视上说的那样积极配合调查,而是百般阻挠,用各种理由推脱。1973年7月,一名白宫的前官员证实,尼克松对他的谈话进行了录音。其实,从1971年起,尼克松就在白宫办公室安装了窃听系统,这些装置将他和手下的谈话、电话内容全部清晰地记录下来。可是,他不愿意接受特别委员会调查他本人,也不愿意交出白宫电话录音带。当调查委员会要求他交出录音带时,尼克松利用总统的政治特权选择了拒绝。

    尼克松的行为被媒体不断放大。美国各家电视网络立即中断了正常节目,向民众报告尼克松的所作所为。一时间,反对声四起,媒体将尼克松比喻为像希特勒一样的独裁者,原本支持尼克松的媒体和宗教团体也开始指责他,大学生们组织了游行示威,抗议总统滥用权力。

    这时,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考虑弹劾尼克松。众议院的总统弹劾案正在审议过程中,尼克松则开始了他的困兽犹斗。他一边销毁了录音带上对他不利的内容,一边滥用行政特权,打压案件的调查者。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长理查德·森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理查德选择了拒绝,随后辞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接任司法部长后,同样拒绝了尼克松的命令,很快辞职。司法部的三把手博克成为代理部长后,同意执行尼克松的命令,罢免了考克斯。此外,尼克松还动用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和司法部长、副部长的办公室,准备将案件调查权限收归司法部。

    7月27日,弹劾总统尼克松的法案获得通过,对他的指控分别是妨碍司法公正、滥用总统职权、试图反抗委员会的传唤以妨碍弹劾程序。这时,尼克松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着被弹劾,要么主动辞职。尼克松非常了解,他已经陷入了绝境,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选择辞职,这样的离开并不体面;如果在参议院接受六个月的审讯,那将是更大的羞辱。权衡之后,他还是选择了辞职。

    此时,案件已经交给最高法院审理。最高法院通过了对尼克松的裁决,强制其交出录音带。8月5日,迫于多方压力,尼克松终于交出了三盘录音带。当录音带最终被交到调查人员手中时,有18分钟的内容被抹去,欲盖弥彰的行为让人们相信,尼克松一定在掩盖某种真相。即使这样,法官依然从断断续续的录音中找到了尼克松试图掩盖真相的铁证。一盘录音带清晰地记录了,在“水门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尼克松指示他的助手,让CIA出面阻挠FBI的调查。事实已经不容辩驳,一切都是尼克松授权的行动。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是为了窃听对手的内部信息,确保自己能够连任总统。

    8月8日是尼克松作为总统处理事务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他否决了一个农业拨款法案,和副总统福特讨论了一下国际问题,下午,他会见了国会领导人。当天晚上,尼克松发表电视演说,正式向全国人民通报了辞职的消息。8月9日,尼克松将辞呈放在办公桌上,和接替总统职位的福特告别之后,带着一家人乘坐直升机到达安德鲁斯机场,而后由空军一号将他们送回加利福尼亚的老家。

    时过境迁,人们已经不再追究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的过失,不过,“水门事件”发生的背景还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曾经质疑那次偷窃行动的必要性。1972年6月,“水门事件”曝光时,尼克松的声望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他已经不需要使用其他政治手段,便可轻松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

    而且,设在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根本就是一个空壳子,如果想要民主党的机密政治情报,总统候选人办事处是个更好的地方。华盛顿的任何人都了解这件事,身为总统的尼克松不可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麦科德等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安装窃听器,而且选择破门而入这种笨方法?

    或许,这和尼克松的性格有关。他从进入政界以来,注重每一次重大事件,他觉得自己深陷包围之中,必须不遗余力地毁掉他的对手,才能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因此,尽管面对麦戈文的挑战,他已经是稳操胜券,尼克松依然觉得这样的胜利不够彻底。基辛格就曾说过,尼克松充满竞争精神,但是他生性多疑,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正因如此,尼克松才联合“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白宫官员,极力破坏民主党的计划。

    尼克松从总统变回平民,但是他还要接受特别委员会的调查。后来,福特总统特赦了尼克松的罪行,但是,与“水门事件”相关的20名白宫工作人员都被定了罪。辞职之后,年过60的尼克松并没有像其他总统那样隐居起来,安度晚年。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在任总统出谋划策,到国外进行演讲,出版回忆录,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挽回他在美国公众心中的形象。不知道尼克松最终是否打动了美国大众,但是他打动了一位美国少女,在人生的最后四年里,这位名叫莫妮卡的少女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得力的助手。

    从“水门事件”爆发到尼克松辞职,历时两年零两个月。这段时间,《华盛顿邮报》的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进行了跟踪报道,正是他们报道的内幕消息,将“水门事件”和白宫官员联系起来,促使尼克松政府丑闻被揭发。后来,这两位记者整理了“水门事件”的全部资料,出版了《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和《最后的日子》(The Final Days)两本书。

    他们之所以能够连续数月对案件进行追踪,主要归功于一位神秘的线人。正是这位线人向他们提供了秘密资料,一步一步地引导特别委员会调查出尼克松在整件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保护线人的利益,《华盛顿邮报》一直拒绝透露这个人的真实身份,为此,《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用一部电影的片名“深喉”(Deep Throat)作为线人的化名。就此,这个秘密被永远地藏匿起来,直到30年后,当事人才站出来还原了那段历史。

    CIA与FBI互掐

    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CIA和FBI从来没有停止过互相攻击,互相拆台。1972年,胡佛去世后,两家的关系缓和了许多,偶尔因为一些权责上的小事产生摩擦。在胡佛时期,他向来以强硬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压力,不管是总统、司法部长还是CIA局长,他都不放在眼里。帕特里克·格雷担任代理局长时,他没有胡佛那般强大的魄力,只好以圆滑、委婉的态度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水门事件”便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1972年6月17日凌晨,FBI从华盛顿警方手中拿到“水门事件”的第一份资料。FBI华盛顿分局的探员罗伯特·孔克尔是第一个赶往现场的。接到电话后,华盛顿警方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里好像有一个“爆炸装置”,为此,孔克尔还带去了一名FBI拆弹专家。结果证明,这个“爆炸装置”不过是藏在烟雾探测器里的麦克风和无线电发射机。

    凌晨两点半,以麦科德为首的五名闯入者全部被警方抓获,他们身上带着盗窃工具、窃听装置和照相机。根据警卫的证词,抓到闯入者时,他们正在拆卸一部电话机,所有人都全副武装,带着外科医生用的橡胶手套。警方在逮捕他们之后,以盗窃罪名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麦科德的保释金是三万美元,其他人是五万美元。

    奇怪的是,这五个人被关押到华盛顿第二街区警署后,他们既没有回答警察的任何问题,也没有要求找律师,第二天,竟然有一位名叫卡迪的华盛顿律师主动找上门来,申明他将作为五个人的代表律师与警方交涉。当被问及如何得知五人被捕的消息时,卡迪又莫名其妙地离开了。卡迪后来成为FBI进行调查的重要线索。

    第二天,时任FBI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将昨天晚上的事情告诉了局长格雷,当时他正在准备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佩珀代因大学发表演说。格雷指示费尔特,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并且随时向他汇报。FBI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正式启动。

    根据麦科德的供词,他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问,而参与行动的霍华德·亨特曾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这样一来,“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变成了盗取民主党文件、给民主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的阴谋小组,尼克松也被牵扯进来。

    这时,FBI开始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第一波便是来自CIA。这时任职CIA局长的是理查德·赫尔姆斯,他是一位由特工提拔上来的局长,早期在战略服务处工作,后转入CIA,先后任职科长、处长和负责计划的副局长,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局长。赫尔姆斯是约翰逊任命的局长,尼克松上台后,虽然让他继续留任,但由于1960年大选失败,尼克松对他仍有积怨,对他送上的情报并不信任。

    赫尔姆斯留任后,心中有自己的副局长人选,没料到,尼克松指派了一位他更加信赖的人——沃尔特斯将军。此前,他一直担任总统的特勤工作,赫尔姆斯没有机会见到他,直到他以副局长的身份出现在CIA办公室,赫尔姆斯才见到庐山真面目。赫尔姆斯不知道沃尔特斯对情报业务有多了解,沃尔特斯则解释说,他这几年都在和中国、北越谈判,还曾15次悄悄地把基辛格送到巴黎,这一切,CIA没有人知道。听到这儿,赫尔姆斯意识到,或许不能小觑这位副局长。

    种种迹象表明,赫尔姆斯完全没有获得尼克松的信任。尼克松从来不会单独和赫尔姆斯见面,CIA提供的情报全部由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或者黑格转交给尼克松。“水门事件”曝光后,赫尔姆斯感到非常沮丧,因为听闻参与者都是CIA的“老人”,有的是CIA前特工,有的则为CIA工作过。水门事件发生一周后,尼克松也没有直接约见赫尔姆斯,而是让国内事务助理埃利希曼和白宫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传达他的旨意。

    尼克松不想让一伙行动失败的前特工毁掉自己的前程,他希望CIA出面告知FBI,既然嫌犯已经被捕,案子可以到此为止,继续调查下去,势必产生不良影响。他还建议CIA用“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挠FBI的调查,因为CIA与FBI之间有协定,互相不干预对方的秘密行动。

    赫尔姆斯不愿意将这个烂摊子揽在自己身上,于是让副局长沃尔特斯亲自处理。沃尔特斯打电话给FBI局长格雷,告诉他说,FBI的调查可能和CIA在墨西哥的秘密行动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FBI最好停止或者放缓调查。这通电话如果是胡佛接到,沃尔特斯听到的肯定是一顿痛骂,可惜,格雷并没有胡佛的胆量,他答应了沃尔特斯的请求,接下来,FBI的调查还在继续,但是格雷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怠工。

    一天,格雷将费尔特和其他两名探员叫到他的办公室,指着笔记本上七个彼此相连的方框问“调查能否局限于此”。格雷的意思是将嫌疑人定在霍华德·亨特、戈登·利迪和五个嫌疑人身上。费尔特说,我们将要调查的层次远远高于这七个人,他们不过是几枚棋子。事实证明,费尔特的猜测是正确的,特别调查委员会成立之后,FBI掌握的线索成为调查出尼克松以及白宫幕僚的重要依据,所有曾经参与阻止FBI调查的人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后来,赫尔姆斯和格雷也有过沟通,他否认了CIA与“水门事件”有关系。格雷并不相信赫尔姆斯的话,毕竟,闯入水门大厦的五个人中,多多少少都和CIA有瓜葛,CIA即使没有直接参与,至少也会预知闯入行动。格雷将自己的怀疑告知了迪安,尼克松听到这个消息,突然感觉事情正在出现转机。他对赫尔姆斯急于撇清自己的态度非常不满,于是,他想到一个好方法:利用格雷对赫尔姆斯的怀疑,让CIA成为替罪羔羊。

    尼克松曾经想要拿出100万美元给“水门事件”的参与者做封口费,要求他们在审讯时不要说出有关白宫的线索。为此,尼克松的法律顾问迪安命令沃尔特斯筹措100万美元。在美国,只有CIA拥有大量的秘密基金,在CIA,只有赫尔姆斯和沃尔特斯有权力调拨这笔钱,这一点尼克松非常清楚。

    赫尔姆斯知道尼克松这样做的原因,CIA在世界各地都能搞到钱,他们有一整套的套汇业务,用不着洗钱,就有大把大把的钞票。CIA向来以秘密机构著称,即使他提着一个装满现金的箱子进入白宫,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赫尔姆斯更加清楚,一旦他提供了这笔钱,CIA就会成为“水门事件”的幕后主使,不仅他会锒铛入狱,CIA的名声也会遭到破坏。

    赫尔姆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就此完结,他既不想违逆总统的意思,也不想在东窗事发时自己受到牵连。于是,他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FBI调查期间,他选择前往亚洲、澳洲和新西兰进行为期三周的情报工作考察,这期间,CIA的一切事务交给副局长沃尔特斯打理。

    赫尔姆斯离开后,FBI重新着手调查“水门事件”,格雷对沃尔特斯说,如果CIA想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要求FBI撤销调查,必须出具一份书面的命令。沃尔特斯没有这个胆量,他也不想今后为总统背黑锅。格雷知道沃尔特斯这样做肯定来自尼克松的授意,事后,他在打电话给尼克松时故意说:“你的幕僚正在操纵CIA,这将给你带来致命的伤害。”尼克松故作轻松,让格雷放手去查,一定要给世人一个真相。

    三周后,赫尔姆斯回国,他原本以为事件已经得到平息,没想到,他一回到CIA办公室,就听到了震撼的消息。正在接受审讯的麦科德通过律师告诉他,白宫要求他在作证时说“水门事件”是CIA的行动计划,此外,尼克松的一位助理也告诉他,总统的意思是先让CIA顶罪,再由总统颁布特赦。

    赫尔姆斯听到这些,第一时间说了一个“不”字。在他看来,CIA是为美国政府服务的,而不是为某一个党派,一旦CIA卷入了党派之争,必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为此,赫尔姆斯警告他的下属,尽量离这件事远一点,不要被牵连进去。

    赫尔姆斯的反应让尼克松非常不满,竞选连任后,他第一个报复的对象就是赫尔姆斯。尼克松获得连任两天后,就让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詹姆士·施莱辛格取代了赫尔姆斯,赫尔姆斯则被派往德黑兰担任美国驻伊朗大使。除了对赫尔姆斯圆滑的态度表示愤怒,尼克松对他领导的CIA也不满意。

    尼克松本身就是个搞秘密行动的高手,他觉得CIA在赫尔姆斯的领导下俨然变成了一个情报外行,情报内容混乱,办事效率低下。施莱辛格的能力并不见得比赫尔姆斯强,但对尼克松来说,至少他是自己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和他站在同一立场,这比任何因素都来得重要。

    赫尔姆斯走后,CIA换了一番天地,政府的情报部门几乎变成尼克松个人的情报部门。幸好,FBI的调查还在继续。FBI局长格雷常常不在华盛顿,因此,副局长费尔特几乎全权负责对“水门事件”的跟踪调查。他很快发现,FBI对尼克松的影响简直是微不足道,因为他的助理们动用一切手段阻碍调查。当FBI过于积极地调查时,霍尔德曼的白宫办公室抱怨道“FBI走入失控的边缘”。随后,FBI的调查人员发现,当他们试图揭露真相时,无法依靠司法部的检察官,也无法依靠联邦大陪审团。

    随着调查的进行,报纸开始报道相关的消息。集中报道这件事的正是《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白宫为此非常生气,指责FBI将案件信息外泄,局长格雷受到埃利希曼的训斥,一个监察小组被派往FBI在华盛顿的办公室,负责讯问所有参与案件调查的探员。格雷命令所有涉案探员发誓保密,但是内幕信息还是一篇接一篇地见诸报端。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FBI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足以起诉五名盗窃嫌疑人,但是,司法部似乎并不想让FBI循着线索追查有关违反选举法和尼克松竞选委员会违法使用竞选资金的行为。当FBI想要扩大调查规模时,遭遇了一重又一重的阻挠,在每一个紧要关头,FBI都会受到白宫的压力。后来,司法部的检察官也遭到了政治迫害。尽管如此,FBI还是完成了90%的调查工作。

    “深喉”让尼克松倒台

    2008年12月18日,一位95岁的美国老人在吃过早餐后感到有些累,说他需要休息一下。这一睡,他就再也没有醒来。这位老人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老者,他是“水门事件”的“深喉”马克·费尔特。“水门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华盛顿邮报》还是他自己,都小心地守着他是“深喉”这个秘密,此后的30多年间,好几次他的身份就要曝光,庆幸的是,直到2005年,费尔特决定亲自曝光自己的身份时,这一秘密才被公布于众。

    在此之前,除了费尔特本人,只有连续报道“水门事件”的两位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以及《华盛顿邮报》的总编本杰明·布拉德利三人知道这件事。按照当年的约定,他们三人在没有得到费尔特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人不会在费尔特生前披露他的身份。2003年,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决定将他们报道“水门事件”的资料原件存放在得克萨斯大学,但是,有关“深喉”身份的文件被他们留下来,放在华盛顿的一个秘密地点。

    费尔特晚年一直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罗莎,因为中风,他的精神和身体都不太好。随着年纪的增大,他早已产生将秘密说出去的冲动,其间他多次说过自己便是“深喉”,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作为前FBI副局长,充当告密者和他的身份不符,而且他担心,一旦告密的事情曝光,将有损他的声誉,他不确定人们会将他视为叛徒还是一个正直的人。

    他的家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劝说费尔特说出真相,而且他们觉得,揭露“水门事件”的风光都让《华盛顿邮报》的两个记者占了,费尔特什么都没有得到,他的行为理应受到奖励。费尔特的女儿乔安是最积极参与这件事的家人。她的律师奥康内尔经常到费尔特家拜访,他知道费尔特或许有秘密需要公布,他只等待费尔特下定决心的那天。奥康内尔去费尔特家时,常常听到费尔特询问FBI的情况以及FBI对“深喉”的看法。奥康内尔曾经对费尔特说,如果他愿意说出真相,他会帮忙找一家负责任的出版社,将费尔特的秘密出版。在乔安和奥康内尔的再三劝说下,费尔特终于说出了真相。

    1913年,马克·费尔特出生在爱达荷州双瀑布镇。平常的家境并没有给费尔特的成长带来任何便利,他像所有普通的孩子一样,踏踏实实地念书。外向的性格和强烈的进取心帮助他不少,在爱达荷大学修完法律课程后,他到华盛顿从事公共服务,为民主党工作。后来,费尔特在华盛顿大学的夜校获得了法律学位,1942年,他顺利加入FBI,成为一名联邦探员。二战期间,他主要负责追捕德国间谍。

    费尔特在FBI颇受欢迎,上级和下属都很喜欢他。在堪萨斯城任职时,费尔特因为成功打击了黑社会犯罪而声名鹊起。很快,他得到了胡佛的赏识,职位一升再升,一直升到FBI副局长。费尔特任职FBI副局长时期,胡佛和白宫的关系已经非常糟糕。在1971年,尼克松为了查出将政府与苏联进行战略武器会谈消息泄露给《纽约时报》的人,要求FBI用窃听器和测谎仪找到泄密者,胡佛并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做。

    1972年,白宫希望FBI用伪造证据的方式帮助政府洗脱腐败的罪名,胡佛和费尔特再次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没过多久,胡佛去世,费尔特失去了强有力的后盾。尼克松挑选了他的朋友、共和党人帕特里克·格雷任代理局长,他之所以挑选格雷,不过是想在FBI安插一位政客,让FBI成为白宫的附属工具。尼克松的任命让费尔特非常恼怒,他认为是格雷抢走了本应属于他的位置,为此,他试图通过泄密的方式陷害格雷。

    一天,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地下停车场偶遇了一位神秘人物,他们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他在核实两人记者身份后问:“你们是否愿意披露‘水门事件’?”当时,伍德沃德只有29岁,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海军服役了五年,进入《华盛顿邮报》只有两年;伯恩斯坦比伍德沃德小一岁,他没读完大学就进入报社工作,在《华盛顿邮报》已经有10年了。即使有丰富的报道经验和出色的文笔,揭露白宫的丑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可以设想到可能面对的压力和受到的迫害。

    从此以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不定期地和这位神秘人物见面,他们用对暗号的方式确定地点,几乎不会电话联络——为了排除被窃听的可能。不久,有关白宫介入“水门事件”的消息陆续刊登在《华盛顿邮报》上,其他报纸也开始转载。这些消息包括前白宫顾问参与“水门事件”的策划;活动经费来自“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尼克松的助手们实施了一系列的违法行为,调整有关人员的组织结构等。当尼克松的法律顾问迪安被传讯后,尼克松也被拉了进去,一时间,尼克松成为众矢之的,《华盛顿邮报》则成为揭发“水门事件”内幕的中心,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这两个小记者成为媒体界的风云人物。

    《华盛顿邮报》成为政党斗争的武器,尼克松的政敌们拿着《华盛顿邮报》,站在白宫门前对他进行攻击。白宫官员每天都在应付来自外界的攻击,尼克松则一天到晚与人讨论,如何应对各大媒体记者的跟踪和政敌的攻讦。虽然公众对媒体的报道并不敏感,政府部门却非常重视。美国所有机构都开始调查“水门事件”,有的人是想要知道事情真相,更多的人是想从这件事中捞到些好处,给自己创造利益或者给对手制造麻烦。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出于“揭露真相”的目的报道内幕,自然招来了尼克松的憎恨。他试图报复这两个胆大包天的记者,国会和联邦法院也对《华盛顿邮报》施以高压,要求解雇这两个小记者。尼克松还编了一份“记者黑名单”,将参与报道“水门事件”的50多名记者称为“白宫敌人”,他还要求美国司法部制定反新闻托拉斯法,限制《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可惜,他的举措还没有奏效,就不得不宣布辞职了。

    尼克松辞职之后,《华盛顿邮报》迎来了光荣的胜利。虽然有人批评《华盛顿邮报》用政府丑闻制造了新闻神话,“对政府来说,更像是一种媒体暴乱行为”。在此之后,《华盛顿邮报》奠定了美国媒体先锋的地位,美国的所有政治家都要怕它三分。

    作为一个告密者,费尔特将有关“水门事件”的重要内幕告诉了媒体;作为FBI的副局长,他则和试图阻止FBI调查的尼克松抗争到底。“水门事件”曝光后,FBI介入调查,这招来尼克松的反感,失去胡佛撑腰的费尔特彻底成为白宫的敌人。白宫的录音显示,尼克松早已将费尔特视作眼中钉,并且派人监视他的行动。费尔特对尼克松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他甚至知道尼克松命令CIA出面,要求FBI考虑“国家安全”,放缓对“水门事件”的调查。费尔特非常清楚尼克松的动机,但是他选择了拒绝执行。

    当时,《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几乎和FBI的调查同步。这不禁让人怀疑,告密者就潜藏在调查团队当中。一开始,代理局长格雷曾被怀疑是“深喉”,因为他是掌管调查全局的人物,完全符合伍德沃德的表述,而且,他和伍德沃德住得很近,方便联络。后来,尼克松的安全顾问基辛格也成为“深喉”嫌疑人,因为他从“水门事件”中顺利脱身。当然,费尔特也遭到人们的怀疑。

    尼克松在听闻费尔特是告密者后,要求局长格雷开除他,格雷相信他是清白的,坚持没有这样做。后来,格雷因为将“水门事件”的材料交给了指证尼克松的迪安,被迫于1973年辞职。格雷辞职后,尼克松依然没有任命费尔特做局长,而是选择了威廉·卢克豪斯。卢克豪斯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指控费尔特涉嫌向《华盛顿邮报》泄密,费尔特否认了这一指控,并从FBI辞职。

    1978年,费尔特被指控九次下令搜查左翼组织成员的朋友和亲属,他搜查的目标最后被证明无罪。他则因为在没有获得搜查授权的情况下发布搜查命令被指控犯罪。最后,费尔特被判有罪。七个月后,新上任的里根总统赦免了他的罪行。

    费尔特的告密行为并不能算作是英雄所为,他选择告密,一方面是想向公众揭发尼克松政府的阴谋,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他个人的私心。他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除掉那个最有泄密嫌疑的人——格雷,这样他就能当上FBI的局长。可惜,直到他从FBI辞职,他也未能当上局长。

    真相揭露之后,费尔特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些批评者,包括因为“水门事件”入狱的白宫官员认为,费尔特出卖了总统,他是一名叛徒;支持者则认为,他曝光了政府的腐败行为,告知公众真相,是一位英雄。专门研究“水门事件”的学者则怀疑费尔特在一系列事件中的作用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大,他为《华盛顿邮报》提供的资料至多成为一个引子,让尼克松政府丑闻提前六个月曝光,而真正导致尼克松垮台的是他的政敌借此找到了打击他的理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