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教育·科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001古代的国子监

    我国的教育起源很早。

    在汉代,太学是最高一级的学校,太学以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

    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国子学改称为国子寺。

    隋文帝时,以当时的国子寺来掌管全国的教育事业,国子寺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部。后来,隋炀帝将国子寺改为国子监。

    这一体制唐代一直沿用。不过唐时的“教育部”只管着“六学二馆”。“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前三个相当于今天的综合大学,而后三个相当于今天的专门学院;而所谓的“二馆”,一个指弘文馆,另一个指崇文馆,也都是高等学校。

    由此可见,最初的国子监只是掌管全国教育的行政机关,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部。不过,后来它逐渐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属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国子监的领导人。

    祭酒(习惯上叫国子祭酒)是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人。这一官职一般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经担任过国子祭酒,这一官职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部长兼最高学府的校长。但在今天,一个人可以兼任如此重要的两个职位是不可能的。

    监内的副职是司业,司业的任务就是协助祭酒管理全监事务。唐代的诗人张籍曾经担任过国子司业。司业以下又分为监丞、典簿、典籍等官职。

    然后,我们再来看国子监的学生。

    在国子监读书的人叫做“监生”。明代的监生依入学资格不同而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在京会试落第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送入监内学习的,叫做“举监”,类似于今天的“正式录取生”。

    第二类是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拔入监学习的,叫“贡监”,类似于今天的“保送生”。

    第三类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靠父亲的官职入学的,叫“荫监”,类似于今天的“关系生”。

    第四类是因为监生缺额而由普通人家捐资从而特许其子弟入学的,叫“例监”,类似于今天的“赞助生”。

    此外,当时还有在监就读的外国人,称为“夷生”,类似于今天的“留学生”。

    最后,我们再来看国子监的管理。

    良好的言行举止和渊博的才华学识对一个人来说同样重要。为了让监生们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国子监要求甚严,凡监生们上课、起居、穿衣、沐浴及告假出入等都有严格规定,小有过失即行处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国子监的监生们在吃饭时甚至实行会食。所谓的“会食”就是会餐,也就是大家按照一定的规矩在一起吃饭。饭前还要唱歌,吃饭时不准说话。

    趣味链接:监生们也要实习

    古代国子监的监生们也有类似于今天的实习,这种实习被称为“历世”。

    所谓的“历世”是指:监生们到各衙门学习处理政事,开始时为半年,后缩短为三个月。白天实习,晚上归舍。根据他们的“历世”表现,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成绩上等的选用,补充官缺;中等的继续“历世”;下等的回监读书。

    002我国最早的学校

    我国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名叫“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庠”叫“上庠”,近似国学的前身;低一级的叫“小庠”,近似乡学的前身。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当时的学校分为四种,按其级别的高低分别叫“学”、“东序”、“西序”和“校”。

    到了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而学校又有了增加,被称为“学”与“瞽宗”。两者的区别是:“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其中,“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即贵族而创;后者专为“庶老”即平民而设。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可以不从事生产,专门在学校受教育。

    当时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两者都是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化知识和书籍文献都为官府所垄断,民间是没有的,正所谓“学在官府”。

    国学就是指天子和诸侯在其都城所设立的大学和小学。天子设立的大学叫“辟雍”,诸侯设立的大学叫“泮宫”。王太子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

    在地方则设有乡学。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乡学亦有“庠”、“序”之别。其中的“庠”是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在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武进士银两等。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相差悬殊。自然武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他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可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清代的武举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将才,并由此造就了不少杰出人物。但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武举制度被废除了。

    武举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考试制度,从应运而生到不合时宜被废,总共延续了1199年。

    趣味链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称为“稷下之学”,是战国时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下所设的学校。它由国家主持招纳当时社会上流动的着名的文人学士,也吸收了一批学生,既是讲学读书的地方,又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是一个肩负着教学和研究两种职能的高等学校。稷下学宫初创于齐威王时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兴旺于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前301年),衰亡于齐王田建时期(公元前264~前221年)。

    稷下学宫容纳不同学派,提倡百家争鸣,因此在这里聚集了儒、道、法、名、阴阳等派别的许多学者。在稷下学宫,“辩”是诸学派相互交流的手段。不仅先生与先生辩,而且先生也与学生辩。

    稷下学宫先生待遇优厚,地位很高。齐王对各派的“士”礼遇甚丰,被封为“上大夫”者有76人。凡列为上大夫者,皆“为开第康庄之衡,高门大屋,尊宠之”。

    齐威王和齐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学宫”成为闻名列国的东方文化圣地,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讲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

    003私塾简说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私塾的教材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

    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授,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趣味链接:蒙学的由来

    蒙学,是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相传蒙学始于商周时期,《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汉代称蒙学为“书馆”、“学馆”、“书舍”等。儿童八九岁入学,学习《仓颉》、《急就》等字书及《孝经》、《论语》。没有固定的修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多属私学性质。

    唐宋以后,蒙学的教学内容和程序开始相对稳定,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以认字、写字、背书为主。每日功课一般是背书、授新书、作对、写字、读诗,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训练。

    在基本知识教学上特别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读书强调勤苦、认真、专一,学字要求姿势正确、几案净洁、字画端整。在知识教学上重视对基本知识熟读牢记。道德教育十分注意生活仪节和行为训练。

    在教育教学教程中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多采用诗歌、舞蹈、故事等内容和形式。教材主要有《开蒙要训》、《太公家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学》、《弟子规》、《训蒙诗》、《名物蒙求》等。专为女童编写的蒙学教材有东汉的《曹大家女诫》、唐宋若莘的《女论语》等。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分为三级: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蒙学堂简称“蒙学”,入学年龄为5岁,修业4年,设修身、字课、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课程。但仅有章程,未能开办。

    004古代的启蒙读物

    我国古代儿童入学时,要学习的启蒙读物很多,这些书籍大多文字简练,概括性强,通俗易懂。

    这些启蒙读物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为综合性的书籍,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二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书籍,如《名贤集》、《增广贤文》等。

    三是历史知识读物,如《十七史蒙求》等。

    四是诗歌类读物,如《神童诗》、《千家诗》等。

    五是专门讲成语典故、名物制度常识的,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

    此外,我国古时候也有专门为女子编写的启蒙读物,如《女四书》、《闺训千字文》等。

    趣味链接:《千家诗》小议

    《千家诗》是很有名的一个古诗选本,旧时,儿童一入学,就要读《千家诗》。由于几经选编,所选的诗大都很有特色。所谓千家诗,其实只选入122家,其中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名氏2家。

    入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计25首;其次是李白,8首。选入的女诗人的作品仅有朱淑真的2首。古《千家诗》有好几个版本,南宋诗人刘克庄编过一本《后村千家诗》,另外还有《新镌五言千家诗》、《重订千家诗》等。

    近年来,有两本新的《千家诗》,一本是《中国现代千家诗》,共选收我国现代、当代诗人刘半农、郭沫若、闻一多、冯至、徐志摩、贺敬之、邹荻帆、白桦、雁翼、郭小川、艾青、宁宇等154位诗人的短诗佳作。书后附有作者简介。另一本是《外国千家诗》,共收入45个国家200位诗人的精品,如莎士比亚、拜伦、雪莱、歌德、普希金、蒲宁、惠特曼、泰戈尔等。

    005我国古代的书院

    我国自唐代开始有书院。唐玄宗时,朝廷设置了丽正书院,集中了当时全国着名的学者进行写书、讲学活动。

    唐末到五代,天下纷乱,多数官办学校因此荒废,士子们迫切需要一处可以安静读书的场所。因此,一些学者就在名山大川建造校舍,群居讲学,这便是我国古代最初的书院。

    宋代,随着印刷术、印版书籍的普及,书院就更为兴盛,成为一种自由讲学的场所。程朱理学崛起后,书院的创办更加广泛。这些书院,大多是理学家讲学的地方,是某一学派的学术基地。因此,每个书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书院和官学。

    如宋代着名的理学家朱熹就曾为白鹿洞书院设立了有严格纪律的教规:四方学者可来听讲,不受学派的限制;教学中强调论辩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宋代的书院以研究、讨论和讲学为要务,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研究生院,标志着我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在建院的经费方面,书院大多是私人出资办学,往往是学者或官员自筹经费。所建造的校舍规模相当宏大。

    书院主持人也都是地方上的名师名儒或当地的政府官员。平常主持院务的人被称为“涧主”或“山长”。

    书院的教材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籍为主,史书诗文为辅。

    “讲会”制度是书院教学的重要形式,其宗旨是讲论学术、不尚形式、唯求实效。日常教学主要采取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多采用答疑的形式。在书院里,学生、师生、师友之间积极开展学术争辩。哪怕是争辩得面红耳赤,也决不影响彼此的情谊。书院对于着名的、为后学树立楷模的老学者十分尊重;而对于年轻有为、虚心好学的后学则积极鼓励,促其精进。

    与官办学校有种种限制,甚至把处罚的刑具立在学校大门中央不同,在书院读书很自由,学生甚至可以中途转学,或自由选择老师。师德高尚的老师也可主动向学生推荐比自己高明的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教给人渊博的学问,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性。相对于官学,书院具有更多的学术自由和自治权力,更加偏重学术修养和个人修养,而不以参加科举考试、培养官僚为目的。因此可以说,书院是一个以教学和研究人文学术为要务的自治学术团体。

    趣味链接:我国的书院是何时消失的

    古代书院自唐末开始,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过兴盛发达,也有过衰微没落,直至清末。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两湖书院,这是一所具有新式学校规模的书院,教学课程也增添了自然科学科目。

    1900年,两湖书院改办为两湖师范学校,这标志着我国古代的书院终于寿终正寝,被现代的学校所代替。

    006古代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那时各国遍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堂,进行专门技艺教育,这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萌芽。

    东汉时,出现了专门的艺术学校——鸿都门学,以校馆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唐代时,又出现了“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专门学校。

    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1866年以后,新式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沿海各地相继建立了福州算法文学堂和艺圃、驾驶学堂、管轮学堂、上海机械学堂。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教育思想,积极主张发展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成。

    趣味链接:近代最早的外语学校

    鸦片战争以后,腐朽的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当时,清政府有感于国内找不到多少精通外语的人才,而常受外国侵略者的欺蒙,为此决定在国内创办外语学校。

    1862年8月,第一所外语学校——同文馆在北京创办,学校聘有外籍教师。这所学校开办后,曾遭到守旧派的群起攻之,他们认为开同文馆、聘外籍教师是背宗叛祖、大逆不道、伤风败俗、有丧国体的行为。后来,在清廷的干预下,守旧派败下阵来,同文馆办了下来。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馆。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八年。1901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007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

    1935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按世界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曾经被废除。可是在1981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三级学位制,延续至今。

    我国现行的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级别。

    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生都可得到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再经过三年左右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学完规定的课程,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就能获得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再经过三到四年的学习,学完规定课程,熟练掌握两门外语,学位论文有着创造性的成果,并且通过答辩,才能取得博士学位。

    其实,“学士、硕士、博士”的说法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在我国古代也有,只是含义大不一样而已。

    古代的学士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学士,它是官位,而非学位。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本来指那些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史记·儒林传序》云:“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魏晋时期,学士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字、技艺为朝廷效力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政议政。唐时的学士的最高等级是翰林学士,他们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为“内相”。到了宋代,如果某人被授予翰林学士,其社会地位就相当高,可以享受宰相的待遇。清代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职官吏最高级别。

    硕士在我国五代时期就有。宋代着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的人,但古书记载不多,大概是因为它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博士”这个官名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代及汉代初期,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代的博士是太常属官。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博士多置弟子,初为五十人;武帝之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已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不同。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校的行政官员,同时担任教学工作。唐代,设国子、四门等博士。明、清两代亦有“国子博士”。

    另外,博士这个称号除授予学校行政官员外,还是专精一艺的职官的名称。如西晋置“律学博士”;北魏增置“医学博士”;唐代增置“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至宋代废止。

    趣味链接:“茶博士”、“酒博士”和“磨博士”

    博士的名位在后来却日渐下滑,这种现象颇耐人寻味。

    在封建社会,为官者不只收受贿赂,还不惜出卖官爵来敛取财物,致使官衔浮滥,以官名称呼他人也日渐形成风气。而民间常习惯以低就高来称呼人,并加上虚衔来表示尊敬、抬举,以取悦对方。久而久之,拥有专精技艺的博士头衔,便被民间专干一门活的贩夫走卒所占用了。

    正是因为如此,在宋代以后,博士的名位日渐下滑。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称茶馆的主人或伙计为“茶博士”,这里的“茶博士”是指会煎茶、精通茶艺之人;称卖酒的人或酒家的侍者为“酒博士”;而会做面食的厨师,则被人们称为“磨博士”。

    008“师范”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毅契》五·八)。在夏、商、周三代时,“师”是指教育奴隶主贵族子弟的人,被统称为“师保”(《尚书·太甲中》),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担任。

    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字,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强调师的表率作用。

    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模和范,本义都是指铸物的模型。扬雄在这里说“师”是人们的模范,除了指出“师”对教育对像起着-种“铸”的作用、学生是按照教师的样子铸就的意思之外,也认为人是可以像金属那样铸塑的。他说:“孔子铸颜渊”,意即孔子就是以自身为模范来塑造出颜渊的。

    由此可见,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所以,他无限感叹地说:“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视教师为学生前途命运之所在。

    综上所述,“师范”的意义有两方面:“师”——表率;“范”——塑造。

    《北史·杨摇传论》中有:“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在这些典籍中,“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趣味链接:班主任一职始设于何时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那么,这一教职是怎样出现的呢?

    我国古代原本并没有班主任之设置。直到清代末年的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

    到“中华民国”时,1937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我国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009古人怎样称呼老师

    何谓教师?《说文解字》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意即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但教师最早是被称为“师氏”、“父师”、“少师”的,由官吏担任。

    “师氏”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师”原是商、西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师氏”是掌管辅导、教育贵族子弟及朝仪得失之事的官,也是国学中的教师。

    “父师”是退休的大夫;“少师”是退休的士。他们在致仕之后,一般会在乡学中担任教师。东汉经学家郑玄为《仪礼·乡饮酒礼》作注时说:“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

    至于“老师”则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尊称,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

    而私学教师则被称为“塾师”、“书师”、“馆师”、“馆宾”等。

    塾是古代私人设立的学校,故在塾中教书的人被称为“塾师”。

    “书师”是指汉时教少儿启蒙的教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

    “馆”是旧时对私塾的别称,故“馆师”、“馆宾”也指教师。

    古人对教师的尊称还有“西席”、“先生”、“夫子”、“绛帐”等。

    “西席”指教师与古人的坐席有关。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先生”起初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指老师。

    “夫子”起初指年长者,后来成为对孔子的尊称,再后来用于称呼教师,以示尊敬。

    “绛帐”也是对教师的尊称之一。汉代着名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帐,“前授门徒,后列女乐”。

    另外,古人对教师的称呼还有以下这些。

    “师父”、“师傅”:这是古人对教师的尊称。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经学教师被称“博士”。至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

    “讲师”: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

    “助教”:为“国子学”(即后之“国子监”)教师,其任务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教谕”: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至元明清之县学循之。

    “教习”: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师称“教习”。至清末,学堂兴起,其教师仍用其名。

    “经师”:汉代尔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为“经师”。

    “训导”: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之尊称。

    “教员”: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

    “山长”或“院长”:弟子对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或“院长”并总领院务。

    趣味链接:人们为什么把教书育人称为“舌耕”

    西汉着名学者贾逵自幼博闻强记,聪颖过人。在他5岁时,他的姐姐因婚后不育而被休弃回家,成为他最亲近的人。

    贾逵邻居富甲一方,专请塾师教其子弟,琅琅书声不时传出。每听到读书声,贾逵的姐姐就抱起他隔着篱笆倾听,从不间断。聪明的贾逵在姐姐怀中不吵不闹,听得非常入神,他的姐姐见到他如此喜欢听别人读书,十分高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贾逵已长到了10岁。由于平时日积月累,他竟能对《三坟》、《五典》倒背如流,着实令人惊喜。

    有一天,贾逵的姐姐惊讶地问他:“家中一贫如洗,请不起老师,你怎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呢?”

    贾逵感激地说:“是昔日姐姐抱我听人读书时记下的,句句贯耳,至今不忘!”

    因为在幼年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兼之后来坚持不懈地学习,所以贾逵知识大增,书法日精,于是他把《三坟》、《五典》一字不漏地写在剥下的桑皮上;由于树皮不够,又写在木板和一些家具上,其文采之斐然、书法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贾逵由此声名大振,许多好学之士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求教。从此,贾家门庭若市,一改昔日之“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状况。

    贾逵原来家徒四壁,可是由于后来众多求学者的馈赠,所以他家也就变得粮食满仓,日渐富裕起来。因为贾逵不像普通农民那样靠力气耕田起家,而是靠舌耕而富贵逼人,所以人们便把教书育人称为“舌耕”。

    010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人们称赞一个老师的学生很多,就说他“桃李满天下”。那么,“桃李满天下”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桃李满天下”这个说法来源于春秋时代的一个故事。

    汉代《韩诗外传》中载: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保举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侯而被罢官,就只身跑到北方去。有一天,子质遇到一个叫子简的人,他便满腹牢骚地对子简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辛辛苦苦地提拔和保举了许多人。可是,当我如今流落到北方,落得这步田地,竟然没有一个人肯帮我一把。所以,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了。”

    简子听了他这番话后,笑着对他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和休息,秋天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桃子和李子。可是,如果你在春天种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来乘凉和休息,到秋天它长出来的刺还会扎人哩。所以,培养人才就如种树一样,应该首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加以培植啊!”

    简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子贡培养人才的不当。所以,以后人们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培养提拔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而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趣味链接:哪些成语与“桃李”有关

    “华如桃李”:“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纷繁艳丽,在《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常用“华如桃李”来形容人的年轻貌美。

    “投桃报李”:意思是相互赠送,礼尚往来;也比喻人们互相报答恩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不会说话,但是凭着它鲜艳的花朵和美味的果实,自然能吸引人们在树下走出一条小道。比喻做人只要真诚付出,就会感动别人,为人们所景仰。

    011“门生”浅谈

    “门生”一词,在春秋时就出现了。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之为“门人”。战国时,“门人”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

    东汉时,“门生”是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而到了现在,“门生”的称呼已经渐渐消失了。

    趣味链接:何谓“高足”

    “高足”是一种尊称,指别人的门生。这样称呼时,既是对门生的褒扬,也包含着对老师的尊敬。

    其实,“高足”最初的意思是指良马、骏马。汉代的驿站里备有三等马,分别为高足、中足、下足,高足就是上等快马。汉代《古诗十九首》有“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之句,诗中的“高足”也是快马的意思。

    后来,“高足”由良马、骏马之意逐渐演变为指人的才能高,《世说新语·文学》记有郑玄与马融之事:“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是说郑玄拜马融为师,却有三年没有见着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足弟子传授他知识。这里的高足弟子即指才能高、成绩好的弟子。

    “高足”在这里充当的是形容词。以后又由此意演变为指别人的高才门生,再后来,就泛指别人的门生了。如《荡寇志》第一百零七回:“东方先生,乃张师兄高足。”此处的“高足”也就是“得意门生”的意思。

    012我国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

    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我国是考试的发祥地。

    “考”与“试”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

    在历史上,西汉董仲舒第一次将“考”与“试”二字连用。他在《春秋繁露》之《考功名篇》中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二为一之后,其含义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趣味链接:古代的试卷也必须密封起来

    试卷密封即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密封起来,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评卷,以防作弊。这种方法古已有之。

    试卷密封源于唐代。唐代开科取士,最初试卷上有举人的姓名、籍贯,能靠特权录取。武则天下令用纸糊上举人姓名。唐《隋唐嘉话》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正式制度。

    到了宋代,“糊名”才正式用于科举,称“封弥”。据《宋史》卷155《选举》载,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糊住考生的姓名、乡贯,决定录取卷后,才拆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

    元代以后称“弥封”,明清一直沿用。

    013我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科举制度,是指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举任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才废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和以前的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的资格,从而有被选拔做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吏。

    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以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为标志。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势力的豪家瓜分公室,代诸侯国君而起,豪家的家臣便成为诸侯国的官吏。随着世官制的瓦解,选拔官吏势在必行,选拔的途径也多了起来。多数情况是有才能之士通过游说、上书和自荐获得官职,也有的是根据功劳大小来选拔,更有的是由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些选拔官吏的方式,还没有形成最终的科举制度。

    东汉末年的曹操最早提出“唯才是举”,之后曹丕又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

    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但东汉选拔官员的方式易受郡国长官意志的影响,晋代选拔官员的方式易造成官僚机构为门阀世族所控制的局面,对中小地主阶层进入仕途均有所限制,所以皆不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吏。

    这一状况到了隋代之后才有所改观。

    隋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创立了科举制,也即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吸收了汉代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时开始开科取士,建立了二科、十科等。由于考试面向的是全国范围的读书人,因此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网罗人才,继而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的有效办法。同时,通过考试任用了大批有才干的封建知识分子,为我国隋唐以后官僚制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范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隋代这种不问人才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端。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创设的科举制度,使我国的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

    唐代科举考试种类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进士科应试者最多,难度也最大,往往是百里取一。考上进士称为“及第”,“及第”者要在曲江池参加庆祝宴会,得以在长安慈恩塔下题名,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由此可知当时能考上进士的确是光宗耀祖的事。

    常科有两个生源:一是生徒,即京师或州县学馆学生,送尚书省应试者;二是尹贡,即非学馆出身,称经州县初考及第,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尚书省考试,称省试、礼部试。主持考试的,本来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开元二十四年(836年)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科目,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等上百余种。对应试者不设门槛,可以是常科及第者,也可以是现职官吏,甚至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唐初仅考策问,唐玄宗时加试诗、赋。制科考试的主持通常是皇帝,尽管如此,制科在士人眼中,往往视为非正途出身,不予重视。

    科举制度发展到宋代,朝廷对它做了不少改革。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试及第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第一、第二、第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宋代科举仍像唐代那样,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代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对考生按民族不同而分类,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与唐代重诗赋而轻经义截然相反,元代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国后来在科举考试中常常以朱熹的《四书集注》来作为考试题材。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而且出现了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学校同科举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明清时学校有两种:国学和郡县学。国学为中央一级学校,如国子监,其学生称监生,监生因入学资格不同,分为贡监、荫监、举监等。府、州、县设立的学校称为郡县学,凡经过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仕途的起点。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院试合格后才能称生员。

    趣味链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甲辰科取士之年,因时逢慈禧太后七旬寿辰,所以改甲辰正科为甲辰恩科。经过礼部会试后,谭延阎等273名贡士于这年7月4日参加殿试。

    此次殿试的状元是刘春霖,榜眼是朱汝珍,探花是商衍鎏。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在这次殿试中获二甲名次。

    1905年,慈禧太后假装维新,推行新政,下了立停科举的诏书。因此,在我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便寿终正寝,甲辰恩科殿试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014考中进士为什么叫“金榜题名”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是古代流传的一副对联。因为桂花在八月开放,而乡试也是在八月举行,所以对联中的“八月桂”其实就是指乡试得中;二月杏花开放,且会试也是在二月举行,所以对联中的“二月杏”其实就是指会试得中。这副对联就是讲人们“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刻苦攻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考中进士,也即可以“金榜题名”。

    而考中进士为什么就叫“金榜题名”呢?其原因还得从殿试说起。

    在古代,科举考生如果顺利通过乡试和会试,将有资格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向进士冲刺。

    殿试结束后,朝廷将会发布金榜。金榜按殿试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各科名额不等。

    因为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存档大内,大金榜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

    趣味链接:连中三元的由来

    “连中三元”这一词语是怎么来的呢?

    “元”有第一、为首、头一名的含义,所以有元首、元月、元日、元帅、元凶等很多带“元”的词语。“三元”在中文中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第一之意,不指三节。

    据考证,“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我国科举制度始于隋代,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是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若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均得第一,正好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得主,所以叫“连中三元”。

    据统计,在科举制度实行的一千三百年中,连中三元的总共只有13人。他们是:唐代的张又新、崔元翰;宋代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崇哲;明代的商辂;清代的钱棨和陈继昌。清代长洲人钱棨,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连中三元”一语由此传开。

    015“状元”、“榜眼”的由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古人视为人生中的头等乐事。“金榜题名”就是指在古代科举考试的殿试中考中进士,前两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

    为什么考中进士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则叫榜眼呢?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所以,人们把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至于榜眼,在唐代没有榜眼之说,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这是因为在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就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为榜眼。到了南宋后期,因为进士的第三名改称探花,于是榜眼就成了进士第二名的专称。

    趣味链接:“探花”一词从一开始就是指进士第三名吗

    南宋后期,“探花”正式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称,与“状元”、“榜眼”一起成为殿试中进士及第的前三名的代称。

    而颇有趣味的是,“探花”本来并不是指进士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而已,与登第名次没有关系,人数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探花”一词最初起源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之时正值春季,此时杏花怒放。那些金榜题名的士子们自然就会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在喜庆之余,他们会相约举行盛大的“杏园探花宴”活动。

    新科进士们在他们中间选出两名最年轻者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这两位进士将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

    由此可见,“探花”本来并不是指进士第三名,而只是一种戏称而已。只是到了南宋后期,“探花”才正式成为进士第三名的专称。

    016历代状元之最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的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代状元中,着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着名学者。其平生着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2300首左右,着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趣味链接: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位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却很少听说有女状元的。在我国古代,妇女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更不用说产生女状元了。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开科考选妇女,才有20多岁的金陵人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她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选拔贤才,开科取士,并破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参与朝政。消息传出,天京城为之一震,贤才淑女,踊跃赴考。虽战乱不久,但声势之浩大,礼仪之隆重,在当时实属罕见。

    开科之日,地处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外火炮齐鸣,炮声中,绘龙画凤的考试院大门徐徐打开。应试女子二百多人。试题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书香门第出身的南京女子傅善祥,因受翰墨之熏陶,经书典籍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能,而且生得聪明伶俐,端庄大方,才貌双绝。她独辟“难养”之说,举了很多自古以来贤淑女子助夫之功,为天王洪秀全所欣赏。

    三天后,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大红金榜高悬于天王府前,傅善祥以才学兼优考取女科状元,洪秀全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赐花冠锦服,傅善祥披红挂彩,跨马游街,一路上锣鼓笙箫,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游行三天,城中百姓夹道争看,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京城,“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

    017趣说“秀才”

    秀才本系才能出众、秀异之士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它与《礼记》所称“秀士”一词意思相近,都是对优秀人才的泛称,而并不限于饱读经书之士。

    可是,后来的“秀才”一词的内涵却逐渐收窄,不再是才能出众、秀异之士的通称,而是指封建社会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或一般的读书人。

    从汉代开始,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最先有秀才之名的,是西汉的贾谊。这是有史书记载为据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察举制)。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秀才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制,复改称秀才。

    至南北朝时,尤为重视举荐秀才。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代初期,沿置秀才科,及第者称秀才。因要求太高,很少有人问鼎。

    宋代,凡应举的士子均可称为秀才。此时还出现了“白衣秀才”,所谓的“白衣秀才”并不是指穿着白衣服的秀才,而是指“不第秀才”。如《水浒传》中的王伦就是“白衣秀才”。

    明、清两代,秀才乃府、州、县学的生员的专称,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趣味链接:我国最后一位秀才

    我国最后一位秀才是浙东仙居人张任天。他是清末数学家,同时也是辛亥革命党人、同盟会的元老和报业老人。

    而人们之所以将张任天视为我国末代秀才,乃是因为在他于1995年以109岁的高寿在杭州去世后,我国再也找不到健在的秀才了。

    018“公车”小考

    应试举人为什么称为“公车”呢?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史记·东方朔传》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后来,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予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白银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了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布旗。这样,“公车”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了。

    趣味链接:古代白发考生何其多

    科举时代,醉心“举业”而屡试不第,及于年老白发仍充盈考场的,可谓多于过江之鲫。《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少时应童子试一举夺魁,此后在从秀才至举人的科场道路上坎坷奔波四十多年,直到六十岁仍未考取贡生,最后终于“料应厌作人间语,聊听秋坟鬼唱歌”,一壶茶,一茅蓬,写鬼写妖,刺贪刺虐,成就了一代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公元901年,在唐代的一次礼部考试中,曹松、刘象等五位70多岁的老翁同时及第,人们为之称奇,谓“五老榜”。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人黄章,年届百岁,仍不远千里赴京会试。入考场时,他让人做了一个灯笼,上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令曾孙提着在前面引路,真所谓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乾隆时广东学子谢启祚,以98岁高龄参加乡试,竟然考取了丙午科的举人。此翁在中试后,还戏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示庆贺:“行年九十八,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与谢启祚这样大器晚成的“幸运儿”相比,那些在科场中耗尽青春年华,乃至熬到白发皓首、老死他乡,仍未捞到半点功名的考生,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有一考生,连年应考,每次都名落孙山,连个秀才的资格都没考上,以至80岁时还不得不去应童子试。一考官得知此事后,便戏谑地送了一副对联给他:“行年八秩尚称童,可谓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019八股文是一种什么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也叫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

    在结构上,八股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严格规定,每篇都有一套固定的结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写作时先用两句话说破题的要义,然后承接破题的意义阐明,接着开始真正的议论。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才叫“八股文”。

    在内容上,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考生论述时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解为准。考生只能就题阐释,依注作解,不得擅自发挥,独出新论。

    在形式上,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涂改的字于文末以大字注明、试题低两格、试文顶格,不符合规定的试卷将作废。

    综上所述,八股文的结构固定、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所以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使其不能自由发表见解,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人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能应付八股文,这便使得天下学子弃其他有用的书不读,都把精力浪费在学作八股文上,从而束缚了人才的培养,败坏了学风。因此,清朝光绪年间八股文被废除。

    趣味链接:八股取士

    明清文职官员入仕必考八股文,通不过八股文考试,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无济于事。人们便把这种制度称为“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本应新颖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社会的活力。

    八股取士也是封建统治者针对封建臣民撒下的一张网罗人才的大网,封建知识分子只能通过这种途径来实现他们跻身统治阶级的梦想。但是八股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受朝廷严密控制,这些封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加官晋爵后,却摇身一变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八股取士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稳固其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早已是穷途末路,然而它却又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了几百年,而八股取士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

    人们常常这样嘲讽凭八股考取功名的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020什么是贡举

    贡举,是指我国古代由地方官吏向天子推举人才的方式。古时,如果地方上推举的人确实是贤者,则荐举者受奖;相反,如果为不贤者,那么荐举者就要受罚。

    刘邦称帝后,加强政权建设,曾下诏多方求贤,并制定了登记形仪、品行、年龄、逐级察访、上报的办法,开汉代察举制度之端绪,到汉惠帝时,诏举“孝悌力田”,“孝惠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这是举荐人才的先声。

    从汉文帝起始,制定了正式作为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诏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但仅是偶一为之,尚未形成制度。

    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始定贡举之法,使选士制度化。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连对三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这样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了。元光元年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也称“察举”、“荐举”、“乡举里选”。

    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因此后世的贡举,开始指科举制度了。

    趣味链接:何谓贡生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期,凡府、州、县学生员中成绩优异者,经挑选可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些被选中者就称为“贡生”。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王朝选拔从政人才。各朝代贡生的具体名目不一,明代为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明清两朝,科举曰重,而学校曰轻,太学、府、州、县学均为科举储备人才。因科举出身不同,便有了正、异途之分。经学校通籍者如贡生出身为正途,任命重正途。

    021我国古代的武举

    我国的科举历来有文科和武科之别。

    文科的科举从隋代开始,此后便逐渐发展、完备,成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读书人视考取功名为最大目标,参加文科的科举考试也就成为读书人最大的任务。

    那么习武之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

    国家要长治久安,就需要“文治武功”,单有文科人才是不够的,尤其是国家在战乱时候,更需要将军出马,所以创建武举制度也就势在必行了。

    在武举制度建立之前,将领几乎都是行伍出身;而在武举制度建立后,很多有才能的习武之人便有机会通过参加武举而当上将领。

    我国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

    武举制度是武则天这位中国唯一女皇帝的首创。她在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被授予武职。武举考试规定的技艺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简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选拔。但是,唐代武举只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由此,唐代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宋代的武举考试首先考骑射的技艺,然后考策略决定去留,最后考弓箭射击比试高下。

    武举到了明清两代则更为兴盛。

    明代的武举考试,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起,每三至六年举行一次,先考策略,后考弓马。谢肇淛《五杂俎》中记述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明军大败,京城告急,遂开武科募招天下勇士。“山西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

    清代的武举制度更加完备,加上国家的大力提倡,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清代的武举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大致与文科的科举程序相同。

    第一级: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第二级: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第三级:会试,在京城进行,由兵部主持,外场试骑射、步射、弓、刀、石,内场试《武经》,由外场中试者参加内场考试,考中者为武进士。

    第四级:殿试,会试后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第一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武榜眼;第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在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武进士银两等。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相差悬殊。自然武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他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清代的武举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将才,并由此造就了不少杰出人物。但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武举制度被废除。

    武举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考试制度,从应运而生到不合时宜而废,总共延续了1199年。

    趣味链接:我国武学的创立和发展

    武学是我国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专门学校。

    宋仁宗庆历三年,武学始建,直属于国子监,教授为阮逸,但数月后停办。

    神宗熙宁五年,枢密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尚书兵部郎中韩缜判字。

    徽宗崇宁年间,令地方诸州设置武学。但宣和二年又罢州县武学。

    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才恢复武学(中央),后又规定“凡武学习《七书》兵法、步骑射,分上、内、外三舍,学生额百人。置博士一员,以文臣有出身或武举高选人为之;学谕一员,以武举补官人为之”。

    庆元五年,各州州学皆设武士斋舍,选官教习。

    因为武举是武学生的入仕途径,明洪武年间在大宁等卫设置儒学教武官子弟。

    惠帝建文元年始置京卫武学,但在成祖即位后却又停办。

    英宗正统年间方立两京武学。武学设教授、训师各一员。《论语》、《孟子》、《武经七书》、《百将传》等都是武学生所读之书。后又令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10岁以上者,由提学官选送武学读书,无武学者送卫学或附近儒学。

    成化中,敕令岁终考试入学武生,10年以上无可取者,追廪还官,送营操练。

    嘉靖中,移京城东武学于皇城西隅废寺,使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臣教习。

    万历中,武库司专设主事一员管理武学。

    崇祯时,又命天下府、州、县设武学,实际未能遍设。(《续文献通考·学校考》)待遇考试,与儒学生员同。

    022中国古代的“图书馆”

    在我国,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产生之后,就有了史料典籍及其掌管人员,但当时没有图书馆。关于图书的起源,《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可见在周代以前早已有藏书之举了,并且设有专门的藏书机构“藏室”,还有专人掌管。《史记》说,老子曾任周代的“守藏室之史”。这一职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着述很多,因而也多有藏书之处,当时称图书馆为“府”或“藏”。秦统一中国后,在阿房宫设有藏书机构,置御史掌管。

    西汉时期,政府重视图书事业。汉武帝时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征集图书,在宫内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收藏图书的馆舍,并取名叫石渠阁。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后来又建立了天禄阁,收藏各地文献藏书,并拟订了藏书规则。

    随后,由刘向父子领头,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图书馆的校书编目工作。但以上所说恐多系国家典藏,非普通人所能借阅。那么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公共“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有人设立了可供公众阅览的藏书楼。据《广信府志》记载说:“绍熙、庆元间(南宋光宗和宁宗年号,1190~1200年),直敷文阁赵不迂建书楼于江西铅山县以供众览。谓邑人旧无藏书。士病于所求,乃储书数万卷,经、史、子、集分四部,使一人司钥掌之。来者导之登楼,楼中设几席,俾能纵览。”由此看来,我国公开的图书馆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1904年,我国第一所正式的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诞生。1905年湖南图书馆创建。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章程》,并正式宣布成立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1912年正式开放。此后,各省或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也相继建立起来。这些近代图书馆都是以“图书馆”为名的。

    趣味链接:“图书馆”一词源考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这个词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中国早期着名的图书馆,当属1902年徐树兰耗银32960两,在浙江绍兴西贡院创建的古越藏书楼。1904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藏书楼占地1067平方米,有一个能容纳60人看书的阅览厅,收藏中外图书7万多册,分学部和政部两类。它还兼收教科图书和各种学报、日报等。1933年,改为县办,更名为“绍兴县立图书馆”。1957年起定名为“鲁迅图书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