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创新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使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使一度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不足以维持温饱到总体小康,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纵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在充分肯定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客观分析当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第一节 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意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经济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一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是指社会经济活动或国民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是反映一个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为广泛。

    现代意义的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其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其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不但包括收入分配的合理,就业状况的改善,社会和个人福利的增进,还包括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和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改进。其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保护好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处于动态的过程,即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过程;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而有意识地从事的活动所引起的全面变革,是社会系统整体上的进步或积极的、向上的变化,是一种有着特定方向和一定规律的运动变化形式。社会发展内涵丰富,不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的政治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人口规模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规模的速度和质量的提高等方面。

    二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要保障经济持续良性的发展,不但需要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还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保证,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必须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之上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当然,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发展,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统一发展。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的发展,才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如果经济与社会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彼此之间就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两者之间不能协调发展,彼此之间就会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超过一定限度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都必将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不稳定。所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必须形成均衡、协调、公平而有效率的和谐关系。现代意义的社会发展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综合指标体系,不但包括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而且更是指经济之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它不但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即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参与。

    社会发展不是某一个方面单纯的运行过程,而是一个一般规律与特殊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经济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不能等同于社会发展,更替代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自然或同步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些社会发展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甚至是社会动荡不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走入误区,并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以致毁灭经济发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又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也要积极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并以此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 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决定作用和基础作用,也就没有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只有以经济发展作为先导,才能促进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最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充裕的社会。如果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必然造成拥有经济和政治特权的阶层侵吞占有数量有限的生活必需品,而被占有阶层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占有阶层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矛盾的对抗和冲突之中。所以,马克思指出:“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0]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31]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也决定了我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200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3.35万亿美元,但只占世界总量的5%左右[3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100位以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避免被拉得更远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再次落伍,就需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始终是我国走向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有各种各样关于发展的理论,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经济发展,增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33]我国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社会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努力发展经济以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物质成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所有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就业、保障、教育、医疗和安全生产等民生工程,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经济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拥有牢固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谐。

    4.经济发展为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拥有13.4亿人口,每年新增人口超过1200万,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000万,还有几百万人要实现再就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要解决各种矛盾和诸多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缓解矛盾、解决困难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消除贫困,要靠经济发展;协调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靠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各种民生问题,要靠经济发展;建立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靠经济发展。如果不发展经济,就不可能解决矛盾,如果离开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在新时期的建设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使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城乡结构和谐,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区域结构和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构建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和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阶层结构和谐,建设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和充满活力的社会;构建良性就业结构,解决好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推动力;构建科学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合理,保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

    第二节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进行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结构得到优化,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空前提高,社会基本稳定,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回顾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标志,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当代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数亿人摆脱了贫困状态,人民生活从缺衣少食、普遍贫穷到温饱有余、走向全面小康。可以说,中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都好[34]。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逐步由低收入国家不断向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迈进。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1%,不仅明显高于1953~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9年的335353亿元。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9年的25125元,扣除价格因素,2009年比1978年增长10多倍。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9年的7623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同时带来了国家财力的增加。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2009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达到68477亿元。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和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2072亿美元,增长了106倍。特别是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对外贸易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了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32位,2004~2009年稳居第3位。

    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的地位逐步确立,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稳步扩大。1992~2009年平均每年吸收外资超过460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9.4%,比同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年均增速高出7.5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加上金融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约为946亿美元。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连续16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家企业,到2009年已发展成为一支由1000多家企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队伍,业务范围向技术性较强的领域不断扩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有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的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对外投资已经上升到43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299亿美元。

    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我国外汇储备实现了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元,短缺是当时外汇储备的基本特征,出口创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动力。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2399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仅有的1.67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3992亿美元。

    2.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城乡和区域结构逐步趋向协调,收入分配结构打破了平均主义的传统格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本实现了由工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30多年来,我国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在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4%,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70%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当比例的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6.8%,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2.4%,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大发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最鲜明的特征。交通运输、批零贸易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就业和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了14.4倍,占GDP的比重由5.0%上升至5.9%。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农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农业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以粮为纲”的状况。随着中央方针政策的调整,由“以粮为纲”转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民根据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开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由1978年的80%下降为2007年的50.4%,下降了29.6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3.4%、15%和1.6%变为2007年的3.8%、33.0%和9.1%,分别提高了0.4个、18个和7.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结构明显升级,基本实现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和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鼓励用新技术和先进的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对工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引导和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整体工业逐渐变大变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是整个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淘汰落后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发展的大局和趋势,我国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着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2007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共有企业21517家,增加值1162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9%,分别比1995年提高3个和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769亿美元,并且在高新技术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以及第三代通信技术等领域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逐步进入一个由大变强的历史性阶段。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大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和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7年,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拥有资产1963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5.6%;实现营业收入1561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1%;实现利润总额125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1%。

    改革之初,我国工业生产相对落后,多数行业生产能力低下,一些行业门类甚至为空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各行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兴行业从无到有,许多产品从无到有或由少变多且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分工明确、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所有制结构调整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为适应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我国不断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引导和促进下,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飞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转变。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关系渐趋协调,逐步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数量持续增长,城市体系和功能不断完善。1978~2007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发展到655个。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大增强。1978~2007年,城镇就业人员从9514万人增加到29350万人。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使乡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76.3%下降到2007年的61.9%。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落后,农村建设水平极低,农民生活普遍贫困,使得“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在改革开放中,国家不但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发展工业化的方式来统筹城乡发展,而且不断加大对“三农”事业的建设力度,缩小城乡差距。30多年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水、电、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增长20多倍。2009年末,全国已有2716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7.4亿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稳步推进。

    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实现了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向东中西部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在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促使各区域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在短时间内即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和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在推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东部地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其他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后劲勃发,呈现出崭新的强劲发展势头。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及东北三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接近或快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产业结构极度不合理,在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内发展落后。随着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新的技术增长点,逐步摆脱了对资源和能源过度依赖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成长为我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

    分配结构明显调整,基本实现了由平均主义突出、收入渠道单一向以劳动报酬为主、资本和技术等收入为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收入分配牵动各方利益,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根本动力。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得以改善,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有所缓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体制正在逐步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民财富显著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8477亿元,增长了59.5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决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城镇地区,随着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就业渠道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变化,居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工薪收入转为工薪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报酬形式共存。在农村地区,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农民自主生产、自主经营,劳动力自由转移,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收入持续增加。

    30多年来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主要依靠企业负担,农村居民的各项保障则由家庭承担的局面。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3498万,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061万,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43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2715万,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4861万,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为5580万,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0860万。271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646亿元,累积受益4.9亿人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2009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235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体制框架,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通过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在完善过程中,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国家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特别是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2005年,全国有28个省份全面免征农业税,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健全。

    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由于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和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民航、铁路、文化、出版和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政策限制已实现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活动中,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只允许劳动参与价值的分配。在经过不断的思想解放后,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各种非劳动要素也可以参与价值的分配,强调要建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并在实践中经历了从试点到确认的渐进过程,最终允许资本、技术专利、管理等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建立起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同时,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重点打击不合理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保障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特别是货币政策的作用更是非常有限。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革,原来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已被现在的指导性计划和规划所取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强。通过不断进行行政、投资、金融、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和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由原来的以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转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以及与其他手段相配合的态势。

    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经过持续不断的价格改革,原来计划价格“绝对主导”的局面已转变为市场价格起主导作用的局面。目前,除了利率、电价、油价和水价等金融、能源和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价格仍由国家计划控制外,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已由市场竞争决定;除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对事关居民基本生活的商品采取一些临时性价格管制措施外,大部分时候都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走势。

    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了投资体制,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和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4.工业经济实现飞越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基础显著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给工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之初,工业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逐步使企业从“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的框架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各级工业企业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在改革调整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2009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34625亿元,比1978增长83倍(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30多年中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除了20世纪80年代有所降低外,90年代以来所占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9年工业所占比重达41%,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9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55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224846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47倍和64倍。工业经济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5.4%来源于工业,2009年工业上缴的税金仍占税收总额的50%以上,大大高于其他部门。

    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能力不足,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部分行业产能增长迅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大量产品销往国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主要领域,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目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超过200种。2009年粗钢产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1/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超过45%。原油产量由1978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五位,发电量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工业出口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此外,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工厂或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大幅上升。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创新主体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工业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快速以及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强,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1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0%;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5433亿元,比1995年增长36倍。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的科技成果日益丰硕,2009年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97.7万件,其中国内申请87.8万件,占89.9%;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1.5万件,其中国内申请22.9万件,占72.8%;全年授予专利权58.2万件,其中国内授权50.2万件,占86.2%;授予发明专利权12.8万件,其中国内授权6.5万件,占50.9%。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效专利为152.0万件,其中国内有效专利119.3万件,占78.5%;有效发明专利43.8万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8.0万件,占41.1%。

    其次,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化升级特征突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鼓励“三资”企业的发展,到2007年末,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8万个,现价工业总产值12.7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5%。私营企业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拾遗补缺位置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已有17.7万家,其中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有8000多家。2007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571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7%。此外,股份制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组织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过30多年的努力,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加强,能源工业产能大幅提高,能源供需紧张状况明显缓解,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稳步快速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制造业飞速发展,2009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14471.6亿元,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大企业集团发展壮大。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抓大放小”战略以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1世纪以来,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一大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企业集团先后发展壮大起来。2007年底,我国工业企业集团已达1833个,拥有资产1963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5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12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1%,发挥了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国家采取了“放小”、“扶小”政策,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了放开搞活小企业的步伐,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活力、地位不断增强。

    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逐步转向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得以率先发展,为整个工业的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07年,中西部地区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73068亿元和4678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2倍和80倍;实现利润总额6045亿元、4232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6倍和59倍,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中西部地区3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政府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2007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为20.8%,西部地区为19.6%,分别比东部地区高3个和1.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积极变化,推进我国工业区域结构逐步趋向协调。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都跃上了新台阶。我国已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使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在不远的未来将实现更大的发展,并在一些关键制造业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以工业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将会展现更强的综合实力。

    5.“三农”事业发展呈现崭新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业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我国农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缴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粮、油、棉、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飞速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种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速;主要农产品供求总体保持基本平衡,粮食等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为市场稳定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国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1750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万千瓦,增长了5.5倍。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09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301.8万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37.75%。规模快速增长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高。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就。为了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变化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降低,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1978~2009年,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5153元;而且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现金纯收入比重不断增长,收入结构呈现新的特点。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递增,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同时,为加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国家先后实施了开发式扶贫规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贫措施,农村贫困状况大幅改善。进入21世纪,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输出为依托,整村推进缓解贫困,扶贫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农村贫困标准不断提高的状况下,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

    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百废待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文化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已初步形成了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使1.6亿学生受益;在卫生方面,改造和新建2万多所乡镇卫生院,为近1.3万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在社会保障方面,2009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94%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646亿元,累积受益4.9亿人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

    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农民有了更多自主择业和自由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和外出从业人员比重迅速增长。同时,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男女性别和文化程度都更加优化和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新格局,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30多年,党中央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农民得到了长期的实惠。进入新的世纪和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三农”工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基础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达到29798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38.4%,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用不足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近1/5的人口。为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1979~2009年,能源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9033亿元。通过大规模的投入,能源供给能力迅速增强。我国交通运输建设迅猛发展,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2009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完成投资113076亿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信息通信和邮政基础网络发展迅速,信息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之首,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先导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高度重视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体系的建设。1979~2009年,我国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67781亿元,城市公共交通、绿化、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等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强,1979~2009年,我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累计完成投资36337亿元,行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

    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曾经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水平大幅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或向前推进,农业、能源和原材料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第一阶段(1979~1991年)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到第二阶段(1992~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再到第三阶段(2001~2009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迈进。改革开放使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居民的财富更加殷实,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社会扎实迈进。

    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9年达5153元,比1978年增长近38倍;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9年达17175元,比1978年增长49倍。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也在快速增长,同时随着生产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工薪收入逐年大幅提高,其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明显优化。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26.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97元,比1978年增长31.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购买力大大增强,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持续增长。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意味着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质的变化,也逐步开始了从温饱向小康转型的消费模式。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城乡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加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的提高,促进了货币消费支出大幅增加和购买力的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膳食营养明显改善;衣着需求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衣着消费实现成衣化、时尚化;生活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现代化家庭设备用品成倍增长;居住状况变化迅速,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拓宽,在交通通信、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增加使得居民的精神生活日益充实,生活品质日益提升。

    城镇低收入人群得到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1999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建立,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01万,到2009年覆盖人数达7107万。此外,国家还不断强化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2009年554.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比2008年减少410万人,农村居民生活已经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整体解决温饱的转变。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2007年经济发展指数为65.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2007年社会和谐指数为71.3,比200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发展逐步改善;2007年生活质量指数为78.3,比2000年提高20.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文化教育指数为67.3,比200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资源环境指数为72.0,比2000年提高6.4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受到重视。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8.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对外开放度大幅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数量、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大。城市数量较快增长,2007年末我国的城市数量达655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的数量增长迅速;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小城镇数量迅速增长。2009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年末总人口为62186万,比1978年增长2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及生活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31平方米;不仅是居者有其屋,同时成套住房内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淋浴房、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以及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大得到了改善。城市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居民出行变化显著,代步工具由自行车向多种交通工具变化,轨道交通建设成绩斐然。城市文化、教育、卫生、邮电和通信设施发展迅速,城市教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区医疗网点不断增多,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邮电通信业已广泛、高度渗透于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各地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强了城市各类污染控制的力度,加快了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进度,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城市绿化和环保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文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城市环境已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选择。

    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走上高、新、尖型的高速发展之路,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对外开放发展迅速,国内外贸易繁荣兴旺,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57011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36%上升到63%,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为14066亿元,是1978年的23倍,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52%提高到59.8%。

    9.人口素质全面提高,良性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与此同时,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劳动力市场的日臻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劳动法制法规建设步伐的加快,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就业人数成倍增加。

    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缓解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就业压力。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明显下降,实现了人口总量的平稳增长,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12.13‰。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转变。人口增量不断减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不但极大地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都显著下降,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

    人口素质明显改善,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劳动力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人口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大幅上升,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涌现,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积极就业政策卓有成效。我国的就业体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统包统配”逐步走向市场调节,以市场为导向促使就业总量成倍增加。通过实行“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成功解决了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通过打破企业的“铁饭碗”用工制度,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了劳动力积极性的发挥;此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的失业问题,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极大地增加了就业总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的状况。政府政策经历着从控制盲目流动到引导有序转移的转变,直到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的实施,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取得积极成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等方式,使得就业方式趋于多样化,就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非公有制单位成为就业增加的主体。此外,在积极扩大就业的同时,我国还不断完善各级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就业法规政策的建设,大力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以及劳动力分配权益。

    10.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三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出入境人数居世界前列,吸引外资和外汇储备步入世界前列,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1979~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1%,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1个百分点。中国保持了长达31年的高速增长。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73亿美元,到2009年达到228986亿美元。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2009年,中国GDP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增长和工农业产品的极大丰富,各项工农业产品产量先后跃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棉布产量除2000年和2001年暂时退居第二位以外,其他年份均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他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均大幅提升,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的位次分别由1978年的第三、第八和第七位提升为2000年的第一、第五和第二位,此后除2004年原油产量下滑到第六位外,三种能源产品产量位次一直保持不变;化肥、水泥和钢产量居世界的位次分别由1978年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位提升为2000年的第一位,此后一直稳居第一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居领先地位,谷物、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肉类的产量已连续十几年居世界第一位,大豆和甘蔗产量自2000年起稳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

    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大幅增长。尤其是2000~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更是在高位上逐年大幅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2%。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206亿美元,2009年已达22072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的第29位,1990年提升到第15位,2000年提升到第8位,2004年提升到第3位并保持至今。此外,我国服务贸易获得了巨大发展,以年均17.9%的速度增长。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1979年我国FDI总量只有8万美元,2009年我国的FDI达到了900亿美元。1979~2009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9578.2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只相当于当时居世界第一位的德国的3.7%;2006年底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扩大到23992亿美元。

    国际出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支居世界前列。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到我国旅游观光的外国人逐年增多。1978年,我国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只有71.6万人次,到2009年已达到5088万人次。30多年,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呈加速增长,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居世界的位次大幅提升,由1995年的第七位上升为2006年的第四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迅猛,由1978年的2.6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397亿美元。占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1.8%,提高到2006年的4.2%,提高了2.4个百分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国际旅游支出快速攀升。1995年,我国出境(过夜)旅游人数只有452万人次,到2009年已达到4766万人次,比1995年增长9.5倍,国际旅游外汇支出增长迅猛。

    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贡献越来越大。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30多年来,我国的GDP翻了近4番,占世界的比重也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22.8%)居第二位,比欧元区高1.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我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1.64个百分点,占1/3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0.86个百分点)居第二位。

    我国扶贫减困的努力为世界降低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重视扶贫,把扶贫开发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从而使我国在短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000多亿元。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自的财力和条件,不断增加扶贫投入。从1996年起,中央政府还倡导沿海相对发达的13个省市,以“地方政府结对子”的方式,对口支援西部10个贫困省区,以弥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不足。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3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降至1%左右。此外,我国超过一半的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实现了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我国多年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政策的成功实践,从制度和体制层面为扶贫事业提供了政策框架。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贫困问题,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建立了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与成就。

    二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保护、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现代市场体制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社会民生事业、人口就业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能够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面对发展的困难,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粗放落后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

    虽然多年来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但是经济增长的方式多为粗放式,主要是依靠增加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产量或产值。具体表现为:其一,经济增长过度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推动。从2000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急剧上升,年均增长约1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不断上涨,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能源消费增加速度,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能源资源代价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二,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率(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9.8%上升至2007年的52.2%,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上升到2008年的43.6%;相反,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8年的36.7%,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居民消费率从1978年的48.7%降为2007年的35.4%[35],已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消费率的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国内需求,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极易再次助长投资的高增长。其三,经济增长过度依靠第二产业带动。2000~2008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9.8%,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0年达到高峰后一路走低,由41.5%减少到2008年的39.5%,对经济的贡献率降为38.6%[36]。其四,部分领域自主创新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过度依赖密集的劳动力数量达到经济增长目的。发达国家依靠成熟技术和核心技术获取高额利润,我国部分生产领域既缺少创新又缺少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依靠素质普遍不高的劳动者出卖廉价劳动力获得少许加工层面的利润,并且受国际形势的波动影响极大。其五,内外经济失衡的问题,既影响我国经济当前的稳定,也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日益增强,风险日渐加大。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面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持续增加;对外部的资源依赖度增强,面临外部冲击的风险增大,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其六,经济增长与社会各方面并非协调发展,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落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2.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导致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和低质量,致使单位产品资源使用低效率、高消耗,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对环境和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构成严重威胁。尽管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绝大部分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到2009年我国耕地总量已降到18.3亿亩,人均只有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37];全国有66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区低于0.5亩。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缺水;108个重要城市因缺水每年损失工业总产值约为600亿元。全国属于干旱、半干旱及裸露岩溶地区的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43.5%。30多年来,尽管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生态环境条件先天不足,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和消费方式落后,乱垦滥伐、广种薄收、超载放牧,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林草资源,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土壤量达50多亿吨;中国荒漠化(含荒漠)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在矿物资源中,大部分矿种只能供应到2010年,如不加强勘探开发,到2020年将处于全面紧缺状态;石油、铁矿石和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45%和26%。仅钢铁一个行业能耗就占中国能耗的1/10,一半铁矿石依靠进口。购买能源、原材料的外汇支付压力十分沉重。即使像煤炭这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我国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到2010~2020年供给率也不高。石油问题就更大,按最低需求量计算,到2010~2020年,国内的开发生产也只能满足需求的50%左右[38],石油的大量进口,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将是一个严重挑战。

    我国很多部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较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极大,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使得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断降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以及影响程度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全国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截至2007年,全国有18%的土地已荒漠化,30%的土地被酸雨污染,有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有1/4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有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40%的城市人口呼吸着污染的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引发的群体事件持续增长。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指出,当前我国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3%,如果不改变现有发展方式,2020年将上升到13%以上[39]。

    3.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状态,不但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量高的物质基础,而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实现有效转变的重大障碍。其一,对传统产业改组、改造缺乏力度,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进展趋缓。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组、改造的过程中,很多项目没有认真遵守国家产业政策,没有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没能有效控制高污染行业的新增产能。对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执行不到位,一批小火电厂、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煤矿等本该关停淘汰的企业依然存在。其二,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有限。目前,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过六成用来购买设备,其中六成用于购买进口设备。由于在一些重要产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市场所需的高端产品因大量依赖进口,极大的压缩了中国工业的获利空间。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不足,装备制造业基础薄弱,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一直偏低。其三,服务业发展滞后。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但无法缓解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导致中国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比国外高10%~20%。

    4.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城乡、地区以及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在发展的速度、水平和质量等方面,城市优于农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好于中部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优于农村人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居民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社会分配日显不公,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其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可统计的收入差距在1997年之后呈现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1,2009年为3.33∶1,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更大。其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到2005年底,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8645元,是全国最高的地区;而最低的新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只有7990元。在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而且落后地区的收入差距要大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其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的趋势。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2008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为最低行业的约7倍[40]。目前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导致严重而长期的社会经济问题。多数居民虽然有强烈的需求冲动,但是没有购买力,无法形成有效需求。就目前状况分析,收入差距拉大的状况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将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

    5.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当前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当前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多年来国家用于文教科卫、社会保障、福利等有关民生的公共事业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例持续偏低,直接影响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007年,中国社会发展总支出共计32500亿元,占GDP的13%,人均2466元。其中,社会保障、福利支出为17800亿元,占GDP的7.1%,人均1350元;社会文教科卫支出14700亿元,占GDP的5.9%,人均1115元[41]。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社会发展总支出明显偏低。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支出合计占GDP的比例,中国只有10%左右,低于美国、法国的16%和30%,也低于波兰、俄罗斯、伊朗和巴西等国20%左右的比例。2007年预算内教育经费估计为7000亿元,仅占GDP的2.8%。这不仅低于世界平均4.8%和发达国家平均7%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左右的水平[42]。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造成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不高,文盲率仍达10%左右。卫生经费的投入也较少。2007年卫生事业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700亿元,只占GDP的1.1%,人均仅205元[43]。医疗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也严重不公平,约有80%集中在城市,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疗改革难度较大,改革进度慢,“看病贵、看病难”仍是居民的后顾之忧。文化经费投入更少,2007年用于文化、体育、广播、出版和文娱的事业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370亿元,占GDP的0.9%,人均180元[44],致使文化事业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07年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为3710亿元,占GDP的1.5%;2009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5433亿元,虽比上年增长17.7%,但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此比例大大低于国际水平,制约着我国科研的发展水平,导致发明创造少且质量不高。2007年国家和企业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支出为17800亿元,占GDP的7.1%[45],主要用于城镇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农民和进城的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很少。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仅为33.4%,其中城镇覆盖率为62%,农村只有11%[46],大部分农民缺乏安全感。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保障水平较低,尤其是较早退休的人员退休费过低。

    目前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于需求严重滞后,不但发展不平衡,而且缺乏公平性与可及性。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实现全民覆盖,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只是低水平的基本普及,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仍未实现,群众文化设施非常薄弱,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极为短缺,社会救助覆盖面小、标准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

    6.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

    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目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为800万~1000万个,根本无法满足每年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要。目前无法充分就业的人口有0.6亿~1.2亿人,不但包括原有的城镇失业下岗工人,有不断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因道路交通等方面建设以及城市扩张等原因失去土地而被迫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还包括因扩招而连年增长的大学毕业生等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状况是: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渐减少。大量无法充分就业的人口,在不增加社会财富的情况下又消耗大量资源,不但增加社会保障压力,还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最终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就业问题将是今后几十年内必须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

    此外,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和部分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这些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

    三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对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

    1.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因素有诸多方面,主要如下。

    首先,经济发展观念方面的原因。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发展观(相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影响,片面地把社会发展理解为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错误地解读为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总量,并且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甚至成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传统发展观是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为发展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效益、轻质量,由此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过度消耗且浪费巨大,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规模过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增长缓慢,使得生产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力收入持续偏低;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直接有影响就业水平。传统发展观不能很好地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生存以及发展的需要。

    其次,市场体制以及市场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也不尽完善,政府仍然扮演着市场主体的角色,经常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其一,政府存在越位问题,即在社会经济事务中政府不仅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政府掌控土地、能源、资本等大量资源,不仅干扰生产要素市场配置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阻碍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严重影响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其二,政府出现缺位问题,即在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事业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功能,没有很好地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和缺陷,没有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民生事业。其三,政府产生错位行为,即在宏观调控方面没有准确地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过多地插手甚至是干扰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限制市场竞争规则的充分发挥。政府权力过大,不但侵犯着市场中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权,而且导致政府的决策机制不规范,决策追究制度不健全,极易产生决策不科学的现象。

    再次,政策制度以及发展线路方面的原因。我国制度设计上的“城乡二元制”,不但导致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农业、城市发展水平高于农村,而且使城市人口在各方面占有的资源大大优于农村人口,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也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各种优惠政策首先普及这些地区,必然导致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因此,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但导致贫富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事业覆盖有限,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水平差距加大,而且导致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不得不持续地大规模跨地区转移,造成周期性的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严重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2.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取得的经验总结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主要有:

    第一,创新理论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以解放思想为起点,以创新的思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着全方位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从自力更生转向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并举,国际战争理论转向国际和平与发展理论,从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发展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改革开放目标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虽然有过波折,但是始终没有偏离中心。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三,立足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外国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研究和探索。我国有占世界近1/5的人口,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改革开放和发展进程中涉及的领域之广,面临的问题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的改革开放既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又没有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

    第四,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循序渐进地推动发展进程。我国的各项改革和开放措施,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然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稳步渐进的改革中积累经验,采取先易后难的改革步骤,逐步实现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从今天的成就看,我国稳步渐进式的改革是成功的。

    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对困难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经济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发展经济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从公共投资、项目安排和政策扶持等方面都给予了重点倾斜,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方面。加快推进社会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着力点,因为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亟须解决诸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体制机制深化改革、资源环境危机和社会公共保障事业健全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促进社会民生事业的完善,加快“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一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面认识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面临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的条件,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第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困难。我国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迈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必由之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但是人均所有量依然偏低,使得资源、环境、就业、供求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作为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更多,任务更加艰巨。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科学合理地解决诸如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农转非”的制度障碍和成本问题,如何克服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何有效解决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等,都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真正面对的困难。

    第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面临的困难。我国社会正处于多重转型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着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二元式落后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由粗放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向集约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机制改革,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全体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全面转变发展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困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干扰和制约。如何发展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更好地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如何应对外贸依存度过高、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出口受阻、内需不足且扩大困难,如何应对国际压力并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争取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等,都是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把握历史机遇,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国内市场空间广阔,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距,缩小这些差距的过程就是产生庞大需求以及创造巨大发展的过程。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相关产业产生的巨大需求就能够支撑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长。面对世界经济形势整体走低、外需减少的局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就可以刺激和扩大内需带动生产,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充足,成本相对较低且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增加并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随着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即使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在一段时期内也不会明显降低其竞争力。

    第三,我国不断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将持续改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质量,市场体系将日趋完善,市场竞争将更加自由、公平和规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四,从外部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前提下,世界经济的持续走低恰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历史机遇。我国作为经济持续稳步高速增长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一些国家处于摆脱自身危机的需要,也会主动地进入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我国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引进资金及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拓展双边贸易,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 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总量日益庞大的中国经济在前行过程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深化市场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把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党和政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首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不但要通过政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加快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尽可能创造条件,推进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而且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大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不仅指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还包括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失业的减少程度等方面。此外,还包括除经济指标外的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

    其次,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落实和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要抓紧实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及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要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与振兴,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和扶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制定落实促进文化、物流等产业振兴规划的配套措施;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域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再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应坚持把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条件,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以及可持续性。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只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不到位,政府直接控制着大量的经济资源,许多经济资源的价格没有真实地反映出其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而不够健全和不尽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往往会造成资源供求的失衡、价格的扭曲以及资源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始终不能彻底摆脱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

    (1)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在于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相关体制改革中的焦点。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均与政府自身管理方面缺位、越位和错位有关。因此,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于把“经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使政府从直接干预经济运行转变为努力创造保障市场顺畅运行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市场发展、引导市场发展以及规范市场发展。要做到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包办企业决策,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必须推进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权力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转变。应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把政府职能转变为主要提供公共服务,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高效、规范、透明、法制和公正的服务。同时,政府需要探索在经济多元化特别是混合经济所有制的格局下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新机制,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完善市场机制,就是要实现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向富有活力的市场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完善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建立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权边界明晰的微观主体。政府应不断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和制度,积极利用财税政策调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的补偿机制,做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制定行业标准,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并使用税收等政策控制约束浪费资源的行为。

    (3)大力塑造市场微观经济主体,创新企业发展机制。企业是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为主体,企业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目前在我国必须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度市场化改革,切实建立企业现代产权制度。在继续推进竞争性领域国企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和领域的国企改革。在企业层面推进体制创新的基础上,由国企改革向整体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转化。

    (4)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资源低价政策,既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也造成因开发利用资源导致环境污染破坏而无力保护补偿的局面。因此,应加快形成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很好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环境的损害成本。应积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力保护资源和环境。其一,建立关于国家资源的现代产权制度,包括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在资源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和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要使各种资源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真实成本和供求关系。其二,建立关于环境的现代产权制度,通过产权界定制度,做好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通过产权流转制度,使优质环境的受益企业(如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相应的转让费用;通过产权保护制度,维护环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总之,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使人们从经济利益的角度重新审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促使其合理地利用资源和积极地保护环境;同时,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制度支撑。

    (5)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健康运行和发展,必须有完整的、操作性强的且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诸多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一些法规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性,缺乏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具体措施,发挥不了应有的约束作用。在促进人口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使得农村转移人口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使得教育卫生文化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使得环境保护部门无力执法,等等。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创新型的人才,这是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却并非财富创造的大国。由于科技发展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大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我国诸多劳动者辛苦劳作一年,虽然生产大量产品却赚不到钱,所谓“8亿件衬衣才能换回1架波音大飞机”的现象就是真实写照。未来我国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必须要有一流的科技实力,包括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当前,西方各国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我国也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抓住机遇,适时布局,努力实现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不利地位,降低产品出口依赖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满足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对科技的紧迫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活力。

    为实现目标,必须更加注重教育,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科技发展的强国之路。

    (1)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成长又必须依赖于高水平的教育。一方面,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能够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从而有力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要求,直接影响教育行为和教育模式选择。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2)提高我国的人才素质和人才储备水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其一,要大力投资于国民教育,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行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战略,全面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通过提高人才的竞争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二,着眼于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分配机制,通过提高政策制度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真正实现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回报创造条件。

    (3)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能力又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近年来,我国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自主发展的机会,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条件下,我国的竞争和发展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只有在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减少对技术、装备引进的过度依赖,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整体上差距较大,但当前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等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在局部领域还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只要把握好机遇,选择好方向和重点,就完全可能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牵涉面广,必须把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其一,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在关系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中,许多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追踪、模仿和引进国外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围绕学科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领域高技术研究,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其二,要增强集成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使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技术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单项技术的突破需要相关配套技术的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其三,要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把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四要增强跨越式创新能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其五,要增强协作整合式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4)加快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却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我国加工贸易占外贸的近六成,出口产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全国生产的3万多种药品,95%以上为仿制品,特别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品种屈指可数;高档机电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中国市场所需芯片与电子元器件85%以上依靠进口,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以上依靠进口……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4.大力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于在发展观念、政策制定、评价标准以及监管力度等方面存在偏差,致使我国近年的经济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获得增长的。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观念、政策到措施严格限制高消耗、高耗能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大力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1)加快解决保护资源环境制度和政策的内在缺陷问题。当前我国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理顺资源环境的体制机制。现在的资源价格体系既不反映市场需求程度,也不反映市场供给状态,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利用效率低下。此外,环境政策的缺陷使得环境的外部成本无法内部化,企业只关注自身的效益,放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只有尽快解决制度政策的完善与执行监管问题,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2)加快资源能源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理顺资源能源要素的价格,提高市场化程度,以节约保护资源能源,提高其开发使用效率。当前我国能源资源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偏低,因受非市场因素干扰导致资源要素市场的畸形发展状况严重。因此,在新阶段必须通过深化市场体制机制的改革来理顺资源要素价格。从现实情况看,特别是资源能源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推进,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加快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观念以及措施的转变。其一,实现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的转变。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比例,至少使环保投入能补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二,要实现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保护环境和增长经济的同步发展。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强化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其三,要实现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到运用市场、法律、技术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等综合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转变。其四,要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传统产业到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新兴产业的转变。要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迅速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煤炭、石油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环保的产业化、市场化,促使环保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4)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途径,是我国经济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正在成为各国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识。2009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减排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空前挑战。因此,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革,不但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而且涉及人们的思想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政府必须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中起关键作用,应成为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主要推动者、政策提供者和执行监管者;应建立科学的干部业绩评估体系和考核体系,以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约束性指标;通过制度创新和立法,促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协调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调动公众参与低碳经济和建立低碳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公众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文化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不但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更是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政府应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铸造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文化大国。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382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逐步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对文化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约占整个GDP的25%,日本约占20%,而我国只占到2.6%,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5.平衡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改革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日趋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主要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导致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

    (1)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建设,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没有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既能缩小地区财富差距,又能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加快社会公正建设。其一,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存条件和享有医疗、基础教育等权利。其二,要从战略上调整城乡关系,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要利用税收和价格政策,调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财税政策上继续向“三农”倾斜,加快“三农”事业发展,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缩小。其三,要加大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并对职务消费作出严格规定。其四,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3)积极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目前扩大内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其一,拉动内需,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为拉动内需意味着必须增加人民收入。目前内需拉动之所以有限,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低。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8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大约为20万亿元。扣除收入不均的因素,这些也不足以支付教育、医疗以及养老等方面的支出。另一组数据则说明,分配向国家税收转移。2008年上半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为6.3%,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528元,同比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而从税收情况来看,2007年全国税收合计增长31.3%[47]。从这些数据来看,老百姓收入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为了有效拉动内需,必须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国民收入必须适当向劳动者转移。在财政政策上可以考虑适当减税,通过减税,藏富于企业和消费者,让企业有更多的钱用来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并通过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乐于消费,敢于消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居民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将消费率提高到50%以上。其二,拉动内需,有利于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当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靠出口的外需将会减少。但我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消费潜力很大。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用于改善和加强民生建设,如教育、医疗、社保、经济适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建设等,就不但能快速拉动经济发展,而且能缩小差距、改善民生。

    6.加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提高民生事业发展水平

    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既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在改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等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大力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了民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依据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实力,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社会保障支出应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国家应充分重视发展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提高社会发展总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并将其作为硬指标纳入社会发展规划。要通过发展生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存条件,维护其基本权益,并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民生问题。要建立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报酬,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未来的建设中,要大力提高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尽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基本均等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创业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来催化农村市场,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性进展,真正建立并实施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制度以及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交通、文化和体育等)制度,力争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

    (1)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提高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社会公共事业包括医疗、就业、社保、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涉及所有人。当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加快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一,要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会公共事业特别是涉及民生的方面,包括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必须建立健全保障人民基本需求的制度。其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走政府与市场并举的道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履行政府职责,强化公益性,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把应该由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部分,真正交给社会和市场。

    (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建设。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政府职能的重要制度,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贫富差距加大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不仅是消除民众恐惧以及安定人心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于拉动消费和刺激经济复苏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从零起步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我国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保障,到今天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跨越。但从总体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9年,60岁以上人口已达1.67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承载着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为此,需要尽快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以实现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目标。党的十七大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为此,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其二,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扩大覆盖面。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其三,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要明确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医药卫生事业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消费信心;推动医药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现在,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2009年4月,中央出台了酝酿两年多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也即新医改方案,提出未来10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即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等四大体系,健全这一制度是个逐步的、长期的过程。2011年底前,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工作。为保证改革顺利实施,中央特别作出财力保障安排,计划2009~2011年由各级政府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制度保障人民健康。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建立一个覆盖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并促进就业稳步增加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实现这个美好愿望,首先要解决好就业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仅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其家庭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一个社会如果失业率过高,就很难保持和谐稳定,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但是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期看,我国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多,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但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另一方面,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结构性短缺比较严重,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必须把扩大和保障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摆在优先考虑位置上,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其一,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前提和根本途径。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来扩大就业容量。其二,要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其三,要加强和改善就业的公共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较长时期,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不仅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突出,而且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全面凸显出来。为此,需要加快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就业投入,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要加强就业援助,通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实行岗位补助等措施,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世界各国就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都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70%以上的就业在服务业。我国必须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扩大就业。为扩大就业,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主要包括:其一,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其二,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三,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其四,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以及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其五,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六,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解决好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由于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制”,也由于人口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以及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减少等原因,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长远看,工业化道路不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选择。只有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有机会向城市转移。当然,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各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国家的方式,而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才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充分就业。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际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空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不足、增长方式粗放、“三农”问题突出、就业任务艰巨、外贸依存度过高、内需不足、贸易摩擦增多、出口增加困难、人民币升值压力、公共事业社会保障发展落后、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缺乏公平等矛盾和问题。

    因此,在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必须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继续创新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识到我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大力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