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与中东-土耳其人统治的历史情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埃及和土耳其是中东地区的两个大国,在本地区都具有广泛的影响。谈到埃及与土耳其的关系,人们不能不首先想到奥斯曼土耳其对埃及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统治。这一段历史如同阴影一样笼罩着现代埃土关系。

    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扩张是它在近东和北非地区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奥斯曼帝国在近东和北非地区的扩张又是它企图称霸地中海,甚至将地中海“内海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奥斯曼帝国扩张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时间上来说,奥斯曼帝国在近东北非地区的扩张主要集中于16世纪谢里姆一世(1512-1520年)和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统治时期。在谢里姆二世(1566-1574年)去世后,奥斯曼帝国国势日衰,对近东北非的控制也就力不从心了。

    在奥斯曼帝国入侵以前,埃及和叙利亚都处于马木鲁克王朝的统治之下,马木鲁克原指从高加索、伊拉克北部和中亚等地招募的奴隶兵团。13世纪中叶马木鲁克上层人物在埃及夺取政权,建立被称作“奴隶王朝”的马木鲁克王朝(1250-1517年)。该王朝统治埃及、叙利亚及阿拉伯半岛的一些地方,是伊斯兰圣地麦加、麦地那的守护者。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巴耶济德二世(1481-1512年在位)统治早期,曾同埃及马木鲁克素丹军队交手,但屡次失败。在6次战役中,奥斯曼帝国的将领一再被俘。

    1516年马木鲁克为了配合波斯抵抗奥斯曼帝国,倾全力进入叙利亚。8月,土耳其军队在谢里姆一世素丹率领下在阿勒颇以北的达比克草原打败了马木鲁克军队,随后阿勒颇、大马士革和贝鲁特等地向土耳其敞开了大门。埃及势力于是被从西亚地区赶出。奥斯曼军队俘获阿巴斯王朝最后一个哈里发穆泰瓦基勒(当时是马木鲁克随带出征的傀儡人物)后,掠去王公贵族藏在城堡中的大量财宝。从此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将哈里发这一称号接收过来,自任哈里发。从这时起到1918年,奥斯曼帝国统治叙利亚(包括今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地)达402年。

    奥斯曼帝国在把埃及势力逐出西亚以后,于1517年1月,在谢里姆一世统帅下,以进攻波斯时的骁将西朗帕夏率领的5000士兵为先导,取卡扎,并直抵开罗城郊,激战数日后占领开罗。马木鲁克军队阵亡2万余人。埃及素丹于4月被处死。从此结束了马木鲁克王朝,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谢里姆一世委任土耳其的帕夏(土耳其官职名,原为“国王的股肱之臣”之意)为埃及总督,留下土耳其5000名士兵驻防。将埃及列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奥斯曼帝国从此获得了地中海东岸及红海一带的交通要道,以及对圣城麦加的保护权。

    然而,到了17世纪,因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日衰,实际统治权逐步转到埃及封建主马木鲁克集团手中。18世纪中叶,政权在实际上已为马木鲁克贝伊(地方官)所掌握,帕夏(土耳其总督)大权旁落。势力较大的贝伊担任开罗地方官。1768年阿里贝伊在夺权斗争中获胜,废黜了土耳其帕夏,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他1769年赶走土耳其帕夏,宣布独立,自任素丹,但1773年即被害去世,土耳其帕夏重返开罗。

    至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奥斯曼帝国直接统治埃及约二百八十年。1799年法国拿破仑曾攻占加沙与雅法,被土耳其和英国军队击退后,退回埃及。1801年侵埃法军向英国—奥斯曼帝国联军投降和从埃及撤出后,英国与法国对埃及的争夺愈演愈烈。1805年留在埃及的奥斯曼帝国阿尔巴尼亚军团将领穆罕默德·阿里参加了埃及人民的起义,夺得政权,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封他为埃及总督并赐予帕夏封号。他于1811年歼灭了马木鲁克,逐步建立起阿里王朝。

    穆罕默德·阿里虽被奥斯曼帝国封为埃及总督,但同奥斯曼帝国政府之间若即若离,经常讨价还价,企图借行使镇压奥斯曼帝国其他属地之机扩大自己的地盘,甚至不惜与土军兵戎相见。

    18世纪中叶沙特王国兴起,占领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方,包括麦加、麦地那两圣地。奥斯曼帝国视为威胁,于1807年命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从沙特家族手中夺回两圣地。穆罕默德·阿里的儿子杜松、他本人以及长子易卜拉欣分别率部进行了远征,从1811年至1818年前后共花了7年时间。最后抓获沙特统治者阿卜杜拉,押解到伊斯坦布尔处死,在广场上暴尸示众,历史上的第一个沙特国于是灭亡。

    1812-1849年,穆罕默德·阿里控制了希贾兹和纳季德。他的儿子易卜拉欣被土耳其素丹任命为希贾兹省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在1831年曾打算直接统治希贾兹、纳季德,以及阿西尔和也门,但遭到英国的反对。阿里死后,奥斯曼帝国重新加强对希贾兹的统治。1904年打算修一条麦地那—大马士革的铁路以便于控制。另外支持统治纳季德北部哈伊勒的拉希德家族,同沙特家族抗衡。

    1821年希腊起义,奥斯曼帝国要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派兵镇压,答应事成后将克里特岛的管辖权交给他,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管辖权交给他的儿子易卜拉欣,并愿意给以叙利亚的一些权益。但后来奥斯曼帝国只任命过阿里的儿子易卜拉欣当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总督。1830年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以后,穆罕默德·阿里要求奥斯曼帝国将叙利亚赐予易卜拉欣,被拒绝。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借口奥斯曼帝国没有对他镇压希腊起义给以原先许诺的报酬,派长子率3万人之众入侵阿里什、加沙、雅法、阿克、大马士革,继而占领耶路撒冷、纳布卢斯、特利波里等地。1832年与土军在霍姆斯会战后又从叙利亚北部攻入小亚,先后占领阿达纳、科尼亚城,一直进军至屈塔希亚。这就是史称的第一次埃土战争。经过英俄干预,奥斯曼帝国1833年与埃及签订《屈塔希亚协定》,奥斯曼帝国同意恢复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阿拉伯半岛、克里特岛的统治权,并将叙利亚、阿达纳交他管辖;穆罕默德·阿里同意从其他地区撤军,承认奥斯曼帝国对叙利亚、阿达纳的宗主权。

    但是穆罕默德·阿里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一再要求得到对被占地区的世袭统治权,同时派兵进入伊拉克,鼓动居民起而反对奥斯曼帝国。1838年5月,穆罕默德·阿里停止向奥斯曼帝国纳贡,准备宣布独立。英国支持奥斯曼帝国。1839年奥斯曼帝国素丹宣布讨伐穆罕默德·阿里,派兵攻入叙利亚东北部。第二次埃土战争爆发。埃土双方在尼济普决战,土军大败,穆罕默德·阿里军队再次进入土耳其本土。在英、俄、奥地利、普鲁士的干预下,穆罕默德·阿里被迫撤回军队。1840年英、俄、奥、普、土签订《伦敦条约》,规定埃及仍臣属奥斯曼帝国,向其进贡,埃及总督有世袭统治权,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终身管辖阿克省,但要从阿达纳、叙利亚、阿拉伯半岛等地撤军。穆罕默德·阿里以为有法国在背后支持,拒不接受。英、俄、奥联合舰队炮轰贝鲁特,英土联军在黎巴嫩登陆,11月占领阿克。穆罕默德·阿里求和。在1840年土埃战争后,他所建立的大帝国裂解,埃及重新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国,并逐步沦为欧洲列强的半殖民地。1841年奥斯曼帝国素丹颁布敕令,授予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世袭统治埃及权,准许埃及管辖苏丹。但规定和平时期埃及军队不得超过1.8万人,未经奥斯曼帝国素丹同意不得建造军舰,任命上校以上军官须经奥斯曼帝国素丹批准,埃及须遵守奥斯曼帝国与外国订立的一切条约。

    然而,后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解体,埃及及近东其他地区又落入殖民主义的魔爪。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土耳其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埃及只是在名义上仍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1914年英国以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作战为由,宣布废除土耳其对埃及的宗主权,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奥斯曼帝国因忙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近东属地的控制有所减弱。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企图借机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实现阿拉伯(指小亚半岛东南部、广义叙利亚、伊拉克及阿拉伯半岛)的独立。

    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虽然埃及人对土耳其人统治的憎恶后来已被对英法殖民主义统治的憎恶所冲淡,但是这几百年的历史不能不对现代埃土关系以及现代近东国家与土耳其的相互关系,乃至埃及与近东国家的相互关系产生某种影响。它在埃及近代史上所打下的烙印,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之后,人们还能感觉到它。

    当近代埃及民族主义兴起的时候,尚未割断同奥斯曼帝国在“精神上”的联系。由穆斯塔法·卡米勒于1907年组织成立的祖国党属于民族主义政党,它要求英国从埃及撤军,但不反对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而且当英国与奥斯曼帝国发生摩擦时,有的民族主义政党和政治家站在奥斯曼帝国一边。例如,1906年奥斯曼帝国要在塔巴地区建一要塞,英国派军舰前往示威,一时局势十分紧张。最后奥斯曼帝国被迫同意将西奈半岛的绝大部分归属于英国占领下的埃及。后来成为祖国党领导人的卡米勒反对英国的立场,主张将西奈半岛南部的一半让给奥斯曼帝国。他说:“我们埃及人比其他人更关心奥斯曼帝国的完整,因为帝国领土的完整是我们反对英国占领之合法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继卡米勒之后担任祖国党领导人的法里德更从泛伊斯兰主义出发,鼓吹“永远依附于土耳其”。他说:“埃及的穆斯林应该永远依附于土耳其,不要纠缠于它在埃及和在其他国家的政治历史,因为它是伊斯兰教的哈里发。”不过另一个民族主义政党民族党领导人卢特菲认为:“如果说埃及人因英国人统治埃及而不安,那么在这之前他们已经不安于土耳其人的统治。”随着奥斯曼帝国在凯末尔领导的革命中寿终正寝和哈里发制度的被废除,种种虽然反英但不反奥斯曼帝国的言论也就偃旗息鼓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