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功心理指南-拥有一个好心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快乐发自于内心世界

    你快乐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得快快乐乐。快乐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会感到活着是美好的,但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快乐的人生。

    快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清澈美妙的内心感受。真正的快乐是生命本性的自然流露,来源于自己精神的内部,并不为外物所左右。

    天上有一只鸟在飞。一位拄锄田头的人叹气道:它真苦,四处飞翔就为觅一口食。另一位倚窗怀春的少女也正好在看这只鸟,她叹气说:它真幸福,有一双美丽的翅膀。面对同一种境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情、见解。满怀希望,你就会有一种振奋的感觉;失意悲观,你就会有一种痛苦或失落的感叹。当自己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或者见解、行为不为世人所理解时,就会迷惘、失意。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绪,会使人对境况产生相同的或近似的联想、类比。

    有一位小学教师对她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实验。

    她对学生们说:“最近的科学报告已证实,在学习上,蓝色眼睛的孩子比棕色眼睛的孩子更聪明,学习成绩更好。”她将学生分成“蓝眼睛组”和“棕眼睛组”。

    大约一周左右,“棕眼睛组”的能力水平明显下降,而“蓝眼睛组”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然后她对全班宣布,是她弄错了,蓝眼睛和浅色眼睛的孩子才是“弱者”,而棕色或深色眼睛的孩子才是“强者”。很快“棕色眼睛”的学生能力提高了,而“蓝色眼睛”的学生能力下降了。

    我们的命运,全部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每天所想的那些——他不能够是别的样子!”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尔卡斯·阿流士,把这个道理总结成一句话——生活是由思想塑造的”。

    思想本身,以及怎样运用思想,能把地狱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变成地狱。

    不错,假如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事情,我们就能快乐;假如我们想的都是悲哀的事情,我们就会悲哀;假如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假如我们想的是不好的念头,恐怕就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了;假如我们想的全是失败,我们就会屡遭败绩;假如我们老认为自己是个可怜虫,大家就会对我们敬而远之。诺曼·文森·皮尔说:“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而你却是你所想的。”

    一个人因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比不上因他对发生事情所拥有的偏见来得深。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惟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词好像已经感觉到快乐的样子。

    2.快乐人生靠自己

    不论外在环境是否狂风暴雨,只要心中有阳光,人生永远充满希望。当消极心情出现时,要让自己的心情转换成积极心态;当忧郁心情出现时,要立即想办法将自己的心情调适到开朗的状态。

    有一个女孩子,她生性乐观积极,也很懂得过日子,更知道要如何排解自己的不快。

    清晨醒来,她会对镜中的自己大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即使昨天的坏情绪尚未恢复,她还是会大声地说。

    然后刷着牙,想着刷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牙齿将变得洁白干净,不会受到蛀虫的侵袭,口气清新。

    洗脸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因为清水的湿润,会使脸上的皮肤感到无比的舒畅。这都使她的脑细胞感到无比快乐。

    她把细胞快乐论告诉人们,如果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很快乐,我们自身当然也会非常地快乐。因为人的身体是由60~70兆个细胞组合而成的,所以让所有细胞和睦相处,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桩大事。

    在我们的细胞之中,有的会若无其事地看着我们痛苦,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和这些细胞和睦相处的缘故吧。

    女孩的细胞快乐论正是告诉人们必须从内心深处去爱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不停地与它们对话,让这些原本就健康、活跃的细胞更新苏醒,并发挥正常的功能。

    虽然有人觉得这种与细胞对话的方式有些可笑,不过既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就值得试试。渐渐地,你的生活模式就会发生改变。

    每天清晨起床,对镜中的自己说:“今天将是美好的一天。”

    总是保持着笑容,变得比以前开朗,不再把事情看得太严重,反正天塌下来还有别人顶着,无论何时、何地,总是积极地挑战明天。开始懂得与大家和睦相处,而不是明争暗斗,从心底去爱人,而不是做做表面工夫……

    不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将工作、赚钱的行为视作生活的全部,而是要把它当做游戏般去处理。

    当消极心情出现时,要让自己的心情转换成积极心态;当忧郁心情出现时,要立即想办法将自己的心情调适到开朗的状态。

    当身体有苦痛时,除了休息及看医生外,还要时常与自己的细胞对话:“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摆脱生理困境。”自己一定要具备比以往更坚强的意志力,并试图回想让心情愉快的往事。

    面对各种竞争与挑战,都要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做好积极应付的准备。

    要知道,人不可能在一时之间就改掉长久的恶习,不过,只要有进步就可以了。而每天不间断地跟自己的细胞对话,会使我们更加认识内在的自己。

    小柯曾因为房屋贷款之事而将自己搞得焦头烂额,每月的高额贷款压得他整天闷闷不乐,身体也愈来愈糟。可自从开始与自己的细胞对话后,他认识到借贷已是事实,不可能凭空消失,也不可能因自己的烦恼就立即减少数额。闷闷不乐不过是自寻烦恼,就算当时决定买房子是错误的,现在烦恼也为时晚矣。与其烦恼不堪,不如轻松生活,努力工作,早目把贷款还完。

    人生只有一次,无可取代,为什么要因身外之物而烦恼,无辜损伤了自己的细胞。

    不论外在环境是否狂风暴雨,只要心中有阳光,人生永远充满希望。

    3.幸福和快乐就在心中

    幸福快乐的秘密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幸福快乐的资源,只是许多人没有把这些“幸福快乐的资源”运用得好而已。

    传说在天堂上的某一天,上帝和天使们召开了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上帝说:“我要人类在付出一番努力之后才能找到幸福快乐,我们把人生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有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肯定很难发现,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

    上帝听了摇摇头。

    另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大海深处,人们一定发现不了。”

    上帝听了还是摇摇头。

    又有一位天使说:“我看哪,还是把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人类的心中比较好,因为人们总是向外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而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这幸福快乐的秘密。”

    上帝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

    从此,这幸福快乐的秘密就藏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幸福快乐的资源,像谦虚、合作精神、积极的态度,还有爱心。这些特质几乎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只是许多人没有把这些“幸福快乐的资源”运用得好而已。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每天遇到的事物,都包含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因为所有事情和经验里面,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把事情和经验转为绊脚石或者是踏脚石,由你自己决定。

    幸福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培养出来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所具备的条件是一样的。

    情绪、压力或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自自己内心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出来的。有能力给自己制造出困扰的人,当然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

    相信自己有能力或凡事都有可能,是对自己幸福快乐最有效的保证。

    4.每天都乐趣无穷

    你知道快乐是你给自己的一种馈赠——不仅在圣诞节期间才给。而是每年的365天中的每一天都能给予。

    再向你提一个建议:不要为你的享乐而设定先决条件。

    不要说:“等我赚到一万美元,我才可以好好享乐。”

    不要说:“等我上了那架飞往巴黎、罗马、维也纳的飞机,我就高兴了。”

    不要说:“等我到了65岁退休时,我就能躺在安乐椅上享受目光浴……”

    享乐不应该有“假如”等等限定条件。

    每天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你觉得你有权自娱,不论你是一位百万富翁或是一个一文不值的流浪汉。

    一个自我意象脆弱的百万富翁可能会对自己说:“如果有人把我的所有积蓄夺去,那就没有人会理我了。”

    一个自我意象坚强的人可以对自己说:“如果债主非得逼我和他捉迷藏不可,那我就借这机会好好活动活动。”

    不要欺骗你自己。只要你真想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你就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只有你能与你的快乐相处。

    因为我知道,不能与快乐相处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些人获得一次大的成就后,不但不能轻松愉快,却变得更加焦虑起来。在他们的心中,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紧盯着他们——疾病、诉讼、意外、税务乃至亲戚等等。这些人根本不肯放松心情——除非再一次尝到了他们一直期待的滋味——失败。

    你要追求快乐,不要追求痛苦。你要对快乐的美德表示敬意,你要认为自己是有权享受快乐的人。

    你可以在下述小事中找到乐趣:美味可口的食物,热情真诚的友情,温暖宜人的阳光,鼓励的微笑。通晓人情世故的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一剧中写道:“欢悦和行动,使时光短暂。”

    不论长或短,你要使你的时光充满愉快的欢笑。欢愉不是人生的一部分,说这句话的人非常可笑,因为他这样无知。但你要宽恕他们,因为他们不如你明智通达,而你知道快乐是真实的。

    你知道快乐是你给自己的一种馈赠——不仅在圣诞节期间才给。而是每年的365天中的每一天都能给予。

    5.寻找快乐精神的宝库

    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任何不是发自内心的热忱都是虚伪的表现,只有充满了对别人的爱,你才会兴奋你的眼睛、大脑甚至灵魂。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身上蕴藏着这样的力量,那会创造何等的奇迹啊!然而,正如野马只有脱了缰奔跑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一样,人也只有在这种情形下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

    克利斯托夫。雷恩活到了90多岁。晚年身体依然非常健康,其实他年幼之时却是体弱多病的,一直让父母很不放心。这样的身体条件,却能拥有那样不可思议的力量,这正是由于他那无与伦比的热忱。

    一旦缺乏热忱,军队无法克敌制胜,艺术品无法流传后世;一旦缺乏热忱,人类不会创造出震撼人心的音乐,不会建造出令人难忘的宫殿,不能驯服自然界各种强悍的力量,不能用诗歌去抨击心灵,不能用无私崇高的奉献会感化这个世界。也正是因为热忱,伽利咯才举起了他的望远镜,最终让整个世界都拜倒在他的脚下;哥伦布才克服了艰难险阻,贪图到了巴哈马群岛清新的晨风。凭借着热忱,自由才获得了胜利;凭借着热忱,林中的原始民族举起了手中的刀斧,砍开了通往文明的道路;也正是凭借着热忱,弥尔顿、莎干比亚才在纸上写下了他们不朽的诗篇。

    热忱,就是一个人保持高度的自觉,就是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完成内心渴望去完成的工作。正是基于这种热忱,维克多·雨果在写作《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才把自己的外衣都锁入柜中,一直到作品完成以后才拿出来。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

    著名演员加里克的话正是热忱的绝妙注解。一次,当一位事业不太如意的牧师问他,是借助什么力量才把听众牢牢抓住的时候,加里克回答:“你跟我不一样。你虽然宣讲的是永恒的真理,你自己坚信不疑,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你似乎并不怎么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而我呢,虽然我自己知道我说的是一些虚构的、不真实的东西,但我说的时候却像我从灵魂深处都相信它们一样。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

    6.快乐是对生活态度的理解

    最近有一本书,是一个正遭受着癌症折磨的女青年写的。她说: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正是这种对生活的认识,使她能坦然地应对死神的威胁,认真快乐地生活。而生活快乐不快乐,全在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这里有一小故事: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一位老人,问他:“年青人,干吗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

    “这从何说起?”青年问。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给你i000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百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

    “不干!”

    “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0万了,你还不高兴吗?”

    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那青年在思索。

    平凡的生活处处充满着快乐。这恰好印证了牛顿的一句话:“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我们还要唉声叹气吗?我们为什么不做个快乐的人呢?生活中有不顺,有烦恼,有压力,但只要你保持愉快的思想,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英国19世纪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哈密顿说:“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你选择哪一种呢?

    《运动与休闲》登过一篇文章《健康快乐的秘诀》,你不妨试试这些“秘诀”,你会发现它们的确会帮助你摆脱烦恼而愉快起来。

    (1)做一做那些你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2)给一个疏于联络的老朋友打电话。

    (3)忘记过去某个时间让你生气的某个人或某件事。用记忆中快乐的片段来代替不愉快。

    (4)与一个闷闷不乐的人共读一则笑话——笑话是灵丹妙药。

    (5)不要轻易许诺。

    (6)鼓励别人,给予他人帮助。

    (7)尽量与你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

    (8)多赞美别人,因为这可能是他最需要的礼物。

    (9)当你发现做错了事情时立即道歉,道歉不是弱小的表现,而是勇气的象征。不要自夸,如果你做了好事,最终会有人发现。

    (10)试着去理解一些与你的想法相异的观点。

    (11)放松,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件事情可会影响我一个星期?当有人开玩笑时你要笑得最响亮。

    (12)交一个朋友,就如在人的面前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纪。

    (13)不要对一个孤注一掷做事的人说泄气的话,有助于达到目标。

    (14)对好事表示欣赏,这样既阐明了你的观点,又培养了良好的心境。

    (15)读一本好书,扔掉那些坏书。

    (16)需要勇敢的时候,问问自己:“人生能有几回搏?”

    (17)好好照料自己。对食物有所选择会让你感觉更好,外表也会更美观。

    (18)不要听任烟雾污染你的空间,及时制止在你周围吸烟的人。

    (19)还掉你借的书,整理衣柜中的衣物。

    (20)把抽屉里的照片取出来装入影集。

    (21)看到人行道上有果皮,拾起来扔进垃圾箱里别置之不理。

    (22)不要说你自己都怀疑是对是错的话,不要做你自己也不知道是错是对的事情。

    (23)满怀喜悦地看待世界的景观。

    (24)昂首挺胸地走路,多多微笑,你看起来至少要年轻十岁。

    (25)不要害怕说:“我爱你。”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生命中有了爱做伴,你就会有所收获。

    如何学会在现实中快乐地生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勇于面对现实,并学会在现实中寻找快乐的感觉。

    生活虽是一个经常碰到的真实的概念,但许多人却不了解它的本义,他们往往超脱现实而存在,把自己寄托于无望的梦想之中,但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快乐地生活十分重要。

    1.平淡的日子,可以有不乏味的感觉

    我们时常抱怨每天的生活平淡乏味,其实,这不过是发现了一个真理——生活原本就是平淡无奇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生活,当然是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有不同的心态。任何人的生活都有一个常规,而这个常规意味着每天要过同样的生活,平淡无奇的生活,曲折是有的,高潮是有的,但更多还是平淡无奇,甚至是艰难困苦、需要拼搏的生活,这就要靠一颗从容稳定而又积极热情的心去体验。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无比宝贵,你出多大的价钱也买不来。你觉得日子平淡,事情不如意,或什么事情自己没做好,这有多大关系?抓住现在,重新开始!小孩子搭积木,喜欢推倒重来。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多几次新的尝试,正视生活中的一切。现实不可改变,那就接受;接受下来,再去寻求改变的可能。没有过不去的事嘛!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人间的不幸和悲剧除了战争、灾难和犯罪之外,主要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不正是由陈腐的观念和不良的情绪造成的吗?不妨想一想,你所认识的那些感到幸福与自由的人们,他们似乎在任何一处都找得到快乐,其奥秘何在呢?

    为了揭穿这个奥秘,我们可以做个小游戏。你口袋里有~枚一角的硬币,一般你不会珍惜,丢失了也不在乎。但是,当它滚落到某个角落或地沟里,你花费了一番力气终于找到了它,于是,它就变得比原先宝贵了。这就是寻找快乐的奥秘。快乐与幸福是事情的结果与个人所选择、期望的目标相符合的结果。目标越重要,实现它的困难越大,一旦达到目的,如愿以偿,愉快的感觉也就越强烈。

    有选择才有目标,有追求才有兴趣,有付出才有收获。如果不是这样,还说什么生活有意思?

    没有钱,简直要命,当然会使生活变得更加没意思。有了钱,就有意思,可这意思就在于为了挣钱而付出了辛苦。如果一个人终日养尊处优,无所事事,他也同样会感到生活乏味没意思。

    没下海的人准会说那下海弄潮的人活得有意思。可是已经在商海里扑腾了几回、发现挣钱很难的人又会说,海上风光如海市蜃楼,也没多大意思!

    由此可见,问题不在于生活本身有没有意思,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意识去感受,在于你有没有选择的兴趣和追求的信心。平淡的日子,你可以有不平淡的感觉;没意思的事情,你可以寻求它的有意思。这不是知足常乐,而是一种不知足也可以常乐的生活态度。

    我们无法否认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状态和时空,它们是无法超越且难以改变的,但生活本身确实有许多精华存在于许多芜杂之中。我们不妨将人生喻为淘金、开矿、挖掘宝藏,可以把自己看作一个淘金者、开矿人。生活这座宝矿风情万种,它可能给你很多美好而宝贵的东西,颇具诱惑力,但也可能给你许多你不想要的东西,而且险象环生,颇具挑战性。因而人生的真谛恰恰在于穿过荆棘去寻找花朵,在于搬石挖土而开掘宝藏。这样来看,任何一个已经到手的“意思”——有价值的东西,不会比人们寻找它的过程更有意思。所以,你对生活的感觉主要取决于你的心态——你的选择与追求。

    2.在诱惑中,学会乐观地享受生活

    欺骗了我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确实有许多美丽可爱之处存在,值得我们发现和欣赏。你感到自卑吗?感到别人是“阳春白雪”,而自己是“下里巴人”了吗?大可不必,也没什么道理!人类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只有一个曹雪芹,只有一个贝多芬,只有一个居里夫人,也只有一个爱因斯坦……其实这些人的日子又何尝不平淡呢?而且他们都品尝了许多痛苦。你羡慕的只是他们的成就,而没有懂得他们对平淡的日子有一种平淡的感觉。你玩保龄球、高尔夫球觉得快乐,我抱着几块钱的橡胶篮球也一样生龙活虎!风何必和煦,天何必碧蓝?绿树平湖,鸟语花香,是美的意境:“古道西风瘦马”,凄风冷雨晴夜,秋风落叶凋花,北风枯树狂雪,也是一种意境,也有一种美感。生活中有温柔之美、和谐之美;也有苍凉之美、悲壮之美。

    《生活细笔》中说得好:“我不是个画家,但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愿;我不是个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是我的习惯。”

    仔细想想,生活本身即是书,即是画。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而后一刻,却又变成书中主角、画中人物了。更有可能,我们同时即是读者又是主角。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衣食住行罢了。阅读,不仅是认识符号而已,更要懂得符号所传递的内涵;而观画,也不只是五彩缤纷的调配,细细想来,画画原是有画。

    我们很需要抛弃以往的习惯,培养一点新的习惯。感到苦恼吗,心理的压力难以承受吗?那么,你可以把苦恼和压力抛到一边,甩得远远的,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也可以把苦恼和压力埋在心底,体会它的沉重,让苦涩的滋味流入心田,化作一丝震撼与推动;你还可以走出去,找你的知心朋友诉说衷肠,甚至痛哭一场!品尝痛苦,是冷静的思考;可贵的交流,是一种自我斗争后的彻悟。经历几次三番品尝,你会变得坚强而成熟。

    当你从高层建筑上俯首下望,你会发现汽车小如烟盒,骑自行车的人渺小如火柴棒。在无限的宇宙中,地球的地位不如一粒沙子,而一个人在地球上的地位还不如一粒沙子中的某个原子。我们若从高处远处看问题,自己的难题和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在世,既不要夸大自己的幸运,也不要夸大自己的厄运。实际上,幸福也好,不幸也罢;平淡乏味也好,富有情趣也罢;青春勃发也好,年老体衰也罢,无非都是自我感觉,自我的心理反应。心理学发现:如果你哭,你真的会伤心起来,好像你的一切都是一场悲剧。这说明,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选择痛苦,也可以选择快乐。情绪对人生效率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微笑呢?请你丢掉人生旅途上不必要携带的行李,轻松一些,对自己微笑,也对别人微笑,不管有没有理由,只要发自内心,经常试一试,你会慢慢地高兴起来。你甩掉了包袱,就会奋然前行!

    3.活在今天,而不是昨天和明天

    如果你是为往事而悔恨、为未来的事情而担忧,那你就是在与乐观为敌,就是生活在不切实际的梦境之中。这是人的一生中最有害的两种情绪,它不会帮你改变过去与未来,却会使你陷入惰性与悲观的泥潭——失去现在!

    我们的眼、手、整个的心灵和身体都生活在现在,也只能生活在现在,为什么要去一遍又一遍地回顾往事、忧虑未来呢?实际上,过去的事情不论多么值得流连或是多么需要悔恨,那只是毫无意义的心理反应,“过去”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存在了,而未来尚未到来,也是不存在的。人生就像爬山登高,爬在中途的时候,不必往下看,也不要过多地往上看。因为你不大可能看到顶峰,不大可能看得很远、很清楚,何必要为看不清楚的未来费神费力,分散注意力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悔恨过去、忧虑未来和吸取教训、计划未来,这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两者都是对过去与未来的关注,但前者的关注产生惰性和消极情绪,如心烦意乱、精神空虚、情绪消沉等,它们阻碍我们吸取教训和计划未来。因为一个人在情绪消极的时候,是什么事也做不好的,甚至连吃饭睡觉都不能正常。如果是吸取教训、计划未来,那是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你会决意改进,重新开始,并紧紧抓住现在的时机,毫不放松。“假如当初……”“将来如果……”这类的诡辩式的思维逻辑,只能把人引进死胡同:所以有位作家说:“一周之内有两天是绝不会使我烦恼的。对于这两天,我丝毫不会为之感到担忧和烦恼。这就是昨天与明天。”这真是高明的见解和积极的心态,丢掉“昨天与明天”这两个沉重的包袱,就会在人生的山坡上自信而快乐地攀登,就会紧紧地抓住眼前的石头、树根,奋力地攀登,就会把个人头上的一方天描绘得更美好!

    你读过日本的《年历》这个故事吗?

    一位叫工藤的先生收到了一张最中意的年历,有两张报纸那么大,上面印着从1990年到2001年共12年的日历。

    “太棒了!可以用到21世纪的年历,这还是头一回看到呢!”工藤夹着卷成筒状的年历回到家。

    夫人发愁地说:“这么大的年历往哪儿挂呢?”

    房间的墙壁几乎全被家具挡住了,连孩子的房间也贴满了歌星的大照片。

    “没法子,挂到卫生问的墙上吧。”

    虽说不是理想的位置,倒是蛮合适的地方。打那以后有两个多月,工藤每天都观赏那张得意的年历。这么一来,他就经常在上厕所的时候想象一下通向21世纪的将来:儿子大学毕业的年份,女儿20岁的年份都显示出来了。儿子、女儿该办喜事的日子也能推算出来……“3年后的这个时候,怎么也得当上科长了,再过一年的这个月,可以改建住房了。”年已45岁的工藤,手指着年历,编织着希望,临了干脆用彩笔圈了下来。“改建费用借银行贷款的话,这个时候可以返还一半,从这儿开始准备养老的储蓄……”就这样,过了两个半月,工藤忽然变得寡言少语了。

    工藤一向以工作迷自居,现在他连到公司上班也懒洋洋的,干什么都无精打采,整天长吁短叹的。显然是忧郁病的早期症状。“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这天早晨,工藤抱着想辞去公司职务的念头,蹲在卫生间里,像往常一样端详着年历。从头到尾看下来,每个月份该有大事的地方,都用彩笔标着记号,详详细细地记录着12年的计划。退休的日期也在其内,自己的将来统统可以一眼看到底。

    工藤若有所思,猛地站了起来,嚷道:“你这个祸根!”他一把撕下了那张年历。

    这张年历早该撕掉!一个人每天都要盘算忧虑着未来的事情,还怎么能抓住今天,生活在现时中呢?细想起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就是现时,除了现在的时光,你无法再生活在过去,也无法生活在未来。过去的一去不复返了,而未来在到来之前并不存在,在到来之时也只不过是那个时候的“现在”。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绝无可能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何苦要悔恨过去、忧虑未来而反倒放弃现在呢?

    假如过去有什么过错,那就承认,吸取教训,也不必悔一限不已,搞得自己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而在承认过错、面对现实的问题上,最好来点幽默感,用爱默生的话说;“每一天过完了,也就过去了。你已经做了你所能做的一切。其中会不知不觉地混进某些错误和愚蠢的言行,尽快地忘掉它们吧i明天是新的一天,让我们愉快、宁静,以高昂的情绪开始新的一天吧!这样,你过去的蠢事也就无法拖累你了。”

    拖累我们,使我们抓不住今天的另一条绳索就是一切都指望未来的心理。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按照这种逻辑,采取这种态度生活,那就意味着没有现在,只有未来,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因为我们所指望的将来的那一天一旦到来,也就成为那时的现在;而在那时的现在又要为那时.的将来做准备。如此明日复明日,今天为将来,幸福岂不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即吗?

    当然,寄希望于未来,如果作为学习和工作上的奋斗目标,期望生活改善,事业有成,这并不错。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中,以此来促使自己从消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其实质仍是为了抓住现在的时光去做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回避现实去空想未来多么美好。你可能会觉得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发生一个奇迹的转变,让你万事如意,获得幸福。你一旦完成某一项具体业绩——毕业、结婚、生孩子、晋升、出名、成家等等,生活将会真正开始。如果这样想,能使你奋发有为,这当然不错。然而,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却往往是平淡无奇的,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激动一时之后,又会面临新的矛盾和难题。这种把未来理想化的想法是脱离实际的幻想。所以我们应该生活在现时和希望中,而不能生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如果让未来复未来,可望而不可即的做法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循环和固定的生活方式,那就要改变这种病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因为它让你放弃了现在。

    高尔基指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时间是不等人的。每每回首,你都会意识到一个无情的伴侣无时无刻不紧紧跟随着你——你的死亡。对这位无法摆脱的伴侣,你无须惧怕,因为死亡并非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因为正是死亡的黑暗背景衬托出了生命的光彩。试想,如果生命是无限的,我们还会觉得她无比可贵吗?如果明天是无限的,我们何必要抓紧今天,珍惜现时呢?生命如此短暂,死亡的阴影总是无时不现,你我还可以活多久呢?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恐惧,应当利用它来帮助我们扪心自问,做出选择:“我可以不抓紧自己想做的事吗?”“我应该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度过自己的一生吗?”“幸运的机遇和生活的欢乐会自天而降吗?”“拖延时间,坐等将来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吗?”……对这些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一般来说,10岁以前,我们过日子是用年来计算的,每每盼望过年,既能穿新的、吃好的,点灯笼放炮,又有压岁钱;20岁左右,我们大都懂得用月来计算时间了,常常期待早春二月、仲夏七月的到来,假日是学生们的天堂;工作以后,30岁左右,我们才知道用天来计算,因为一天不上班干活儿,就会减少一天的收入和收获。生命的价值全凭每一天的辛勤工作积聚而成,一点儿不含糊;如果你很珍惜时间,或是进入中年,就会懂得以小时来计算时间了。

    我们不妨再来算一笔账。人生不过七八十年。一日三餐、一夜睡眠,至少要占去1/3,如果再除去啊呀学语的孩提时代和蹒跚踱步的老迈时光,以及亲友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事宣和个人看病、等车、闲逛等等消磨掉的时间,真正用于学习、工作和文娱活动的时间会剩下多少呢?屈指可数,相当有限。

    珍惜时间、讲求效率与心态积极、执著追求成正比,互相促进。每个人的一生就是由每一天构成的。今天,这平常的一天,既不平淡,也不简单,更不是无数。我们如果每天砌一堵墙,就能建起一座摩天大楼;如果每天行一里路,就能像哥伦布一样环绕地球;如果每天撒一粒种子,就能使百花满园,树木成行;如果每天读一点书,就会成为满腹经纶的专家学者;如果每天都与他人交流,就能摆脱孤独与寂寞,并见多识广……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在世界上逗留的时间是如此短暂,振作起来,行动起来!抓住今天,关闭昨天和明天的大门,百般珍惜、充分利用今天的时光。如果你旅游到某个城市的时候,突然发现照相机不知怎么丢失了!你当然应该寻找,报案,尽到了应尽的努力,就不要坐等,不要愁眉苦脸,不要把这宝贵的一天,难得的时机浪费在由于遭受损失而引起的懊丧之中。学会在现时中快乐地生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个人就能把可能被毁弃的一天,变成有所收益的一天,“现在”永远是行动的时候!

    我们要生活在今天,就要抓住今天,因为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只有今天才是你拥有的可用的现金!我们只有这样做,才算是选择了一种自由的、充实的、愉快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抓住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效率的原则!

    7.用你的心体验快乐

    如果你的自我意象太微弱,那么即便是面对人群也会让你感到烦恼。

    你正在街上散步,天空晴朗,阳光灿烂。你喜欢散步,那很有趣。遗憾的是街上的人太多了。你不由地感到厌烦起来。你在心里说:“人太多了!这使我觉得自己好像无数蚂蚁中的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

    你的心中充满了忧愁和郁闷,因此散步的兴趣一点也没有了。这是你人生中的一种烦恼。你所能想到的仅仅是:作为人群之中的一员,我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没意义!

    这就是不善于运用你的想象——你的自我意象了。你在不知不觉中扯你自己的后腿,使你自己陷入消极。

    别人也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中和大家一起生活。有些人对人群毫不在乎,有些人甚至还喜欢人群。你大可不必因为身处人群之中而放弃自主意识。

    这些想法对你会有帮助,等你再次身处大庭广众中或其他类似情况时,你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1.用你的心灵体察你过去的成功,哪怕是部分的成功也行。在你心中描绘那种成功的景象,尽可能赋予它瑰丽的色彩,并以此观看它、感触它。你一向对自己都很满意,现在重新获取这种感觉,使它深入到你的心灵之中,使这种成功成为你的鱼我意象的一部分。把所经历的失败全抛到脑后,将全部心思专注在成功上面。不要夸大你的失败或自责,那是自卑感的反映。只要使这种可喜的意象复活在你的心中,对自己产生好感就可以了。

    2.回想你生活中的另一快乐时刻,反复地回想它,你不但不要羡慕那些在人群中看起来好像怡然自得的人,相反你要看重你的这一个自我意象,它会帮助你获得成功的感觉。你要与它形影相伴。如果你不首先为你自己着想,别人怎么会为你着想呢?你可以相信这点。

    3.在你散步的时候,你要欣赏自己动作的韵律感,以你真正成功的往事树立并强化你的自信,制订你达到下一个目标的计划。想一些你可以着手进行的事,想一些你想要去做的事,把你准备怎样去做的办法想出来。计划你将运用的策略,切实想一想在实现你的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中的障碍,并预防你可能用以阻碍自己的种种借口。现在,这个目标对你来说切合实际吗?如果不是,那就暂时将它搁置一下,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去进行。然而,假如你想进行,假如你可以进行,那就不要等到“明天”,明天永远不会来到。

    将这个练习——以及书本中所说的另外一切练习——作为日常目标。它们将会帮助你去过更积极、更富创造性的生活,说做就做。

    8.用微笑制造快乐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笑明确地表示了:“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见到你,我很高兴。”

    纽约一家大百货公司的人事主任曾经说过:“要是一个女孩子经常发出可爱的微笑,那么,她就是小学文化程度我也乐意聘用;要是一个哲学博士老是板着扑克面孔,就是免费来我的公司当店员,我也不要。”

    纽约证券交易所斯坦哈先生曾给卡耐基写信说:“我结婚18年了。这些年来,每天早晨起床到出门的这一段时间内,我很少向我太太微笑,甚至于绝少讲过几句话。自从你传授给我微笑的办法后,我决定试一个礼拜。第二天早晨我梳头的时候,看到自己这一副绷得紧紧的嘴脸,我便对自己说:‘比尔,今天你必须把扑克面孔藏到鞋底下去,你要有笑容,现在就开始。’坐下来吃早点时,我对太太笑着说:亲爱的,早安!’这时候的她呀,简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她发呆了。我可以看出她太高兴了。我如此做下去,一直到现在,两个多月了,我们的家庭生活真是改变得太多了。过去我经常批评别人,这些坏习惯我也改过来了。我把责备的话转换成赞赏和激励。我绝口不谈自己所需要的,我尽量地克制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努力去接受别人的观点。我变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一个比以前更快乐、更富有的人了……”

    你平常不苟言笑吗?怎么办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四下无人的时候,你可以强迫自己高兴起来,吹吹口哨哼哼歌,相信你真的会快乐起来。请听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斯的意见。

    情感似乎指弓着行动,但事实上,行动与情感是可以互相指引、同时运作的。因此,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可以挺起胸膛,强迫自己快乐起来。快乐并非来自外力,而是得于内心的情境。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

    快乐与否并不在于你拥有什么,你是谁,你处于何种地位,或你在做些什么事情。只要你想快乐,你就能快乐。做同样的事,赚同样多钱的人,其中一个人可以笑口常开,另外一个或许整天愁眉苦脸。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答案是: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一样。

    微笑永远是受欢迎的,它来自快乐,也可以创造快乐。

    推销怪杰巴赫有个神明的建议:在你心目中确有一个你喜欢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不可转移。当你把全部精神集中在你所喜欢的事业上时,在往后的岁月之中,你会发觉,你所渴望的机会一个接一个,你都掌握到了。这就像珊瑚静止于水中,而它所需要的原生物却不断地送上门来。

    你要时时把自己想象成有才干,待人诚恳,有益于社会的高贵的人,而这种思想必然时时刻刻改变你,使你的人格逐渐接近这种典型。你要知道,思维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心中经常保持一种正常的心理态度——毅力、诚实、愉悦。正确的思想乃是创造之母。我们想要获取什么成就,只要心摆在那边,总会有收获。把头抬起,扬起你深锁的双眉,你就是明日的主宰。

    9.知足和感恩是快乐的源泉

    有钱不一定快乐,拥有知足和感恩之心才是快乐的秘诀。

    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知足,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起来。

    以写《达到经济自由的九个步骤》一书而著名的奥曼,自己买得起劳力士手表和名牌服饰,开得起豪华跑车,也能够到私人小岛度假,却坦白承认她没有满足感,甚至有好友在旁,她仍然感到寂寞。

    奥曼说;“我已经比我梦想的还要富裕,可是我还是感到悲伤、空虚和茫然。钱财居然不等于快乐!我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带来快乐。”

    像奥曼那样,为钱奋斗了大半辈子才悟出“有钱不一定快乐”道理的人不在少数。她如果肯在圣诞假期当中静下心来读读普拉格的《快乐是严肃的题目》这本书,她会感悟出感恩之心是快乐的秘诀。

    普拉格的书中引述了一个观点: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人本身出了问题,把有问题的部分修理好就行了。根据他的看法,不知感恩是造成不快乐的一大原因。特剐是在布施礼物的“快乐假期”里,他提醒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教导孩子知道感恩与满足。他认为,“如果我们给孩子太多;让他们期望越来越大,就等于把他们快乐的能力给剥夺了。”他认为做父母、做长辈的有责任要求孩子们学会从心里说“谢谢”。

    知足也是快乐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多易居说,佛家早就看出,人类不快乐的最大原因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与期望不得实现。而美国文化培养出来的普拉格则详细区分“欲望”与“期望”。他说:“虽然欲望也许有碍快乐,却是‘美好人生’不可缺少和无法消除的成分;期望则是另一回事,例如,我们期望健康,但得付出代价”。

    普拉格举例说,某一天你发现身上长了个瘤,你心怀忐忑找医师检查。一个礼拜后,当听到良性瘤的诊断结果时,你会感到这一天是你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事实上,这一天和你怀疑身上有瘤的那一天一样,生理上的健康情形并没有改变,如今你却快乐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今天你并没有期望自己会很健康。

    因此他说我们能够也应该“欲望”健康,但不应该“期望”健康!就好像我们不应期望人生当中许多事:求职口试顺利,投资策略成功,甚至所爱的人长命百岁。他说,如果我们分不清“欲望”和“期望”,我们便会感到“失望”。期望得不到实现,不但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也会破坏我们的感恩之心,而感恩之心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所有快乐的人都心怀感恩,不知感恩的人不会快乐,而你期望越多,感恩心就越少。在期望获得满足的一刹那,我们必须想到那绝不是必然的事。既然如此,感恩之心会增加我们的愉悦,也会使我们将来不至于不快乐。

    犹太教和佛教都教人随时心怀感恩。犹太教徒凡事都要感谢上帝:为了盘中的食物,清晨醒来、休假,甚至见到美丽的彩虹,都有感激上帝的颂词。

    各行各业的人努力工作,我们才有一切衣食器具与避风寒的屋宇,天下各种动物、植物、矿物的存在,提供我们维持生命和赏心悦目的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知足和感恩。

    10.苛求完美就不快乐

    人人都想追求完美,那是因为我们本来就不完美。

    为了完美,我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结果呢?也许你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99%,但因觉得还不够完美,于是再潜心加强。一个月后,往前推到了99.9%,值得吗?多花了30倍的心血,进步的幅度却只有0.1%而已,投资报酬率也未免太低了点吧!

    是的,万物都不完美,惟一的完美,大概就只有造物主而已。然而,谁又知道呢?

    不完美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恭贺自己,只要能比以往进步一点,就值得我们骄傲。

    有时候我们只要停下脚步,拍拍自己的肩膀说:“今天事情处理得不错。”你是绝对值得赞赏的。

    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有一次,有一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

    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他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些。”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他说,“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校园里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固定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把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

    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你一定知道,世间的事没有一件是绝对完美的,顶多也就是接近完美罢了,甚至接近完美也是很困难的。对于你要做的事情,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你就只好永远等下去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总是追求完美,我们就称这种性格为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性格首先表现为固执、刻板、不灵活,给自己或他人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非达到不可,受到挫折就感到很痛苦,不能接受。

    某著名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公司的销售还不错,但离他的高标准有些差距,他不能忍受,跳楼自杀了。有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序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得都一样长,结果他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工作效率和成果可想而知。

    有的人要求自己的孩子利用所有的时间学习,不要贪玩,总是督促孩子学习,结果孩子很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逃学,总也玩不够。所以,完美主义的人应该把目标和方法订得灵活一些,要有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理准备,这条路不行可以走那条,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钴牛角尖。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有的人没有什么好朋友,总也找不着爱人,和谁也合不来,经常换单位。为什么?那是因为他谁也看不上,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别人的主要的优点。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更不能容忍自己在紧张时那不自然的表情,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身体有丝毫不舒服,经常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都会有紧张、不适的体验,这是正常的表现,必须学会接受它们,顺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规律抗拒,必然会越抗越烈。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因为他很少看到优点,总是关注缺点,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学会欣赏别人和欣赏自己都是很重要的,是使人更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石。

    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只顾细节而忘记了主要目标,让别人觉得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常常因此而没有效率。许多时候你要让自己“豁出去”。

    完美主义性格的形成和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成年后还是可以有意识地调整的。你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睁一只眼闭一眼,这样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11.用机智化解不顺

    车窗外风和日丽,大伟和珍妮的心情都好极了。

    “今天我做了件好事。”大伟把音响的声音转小,很得意地对女友珍妮说。

    “什么好事?”

    “你知道那个小涂吧!”“小……涂,噢,就是你们银行柜台那个新来的服务员。”珍妮的记性不错。

    “是啊!”

    “那人看起来呆呆的,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大伟抿抿嘴,把一抹得意的笑容抿上嘴角:“那还用说,今天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真的?”珍妮的兴趣提高了。

    大伟点点头说:“今天他忙昏了头,竟然多放了叠钞票:在客人的钱袋里。这一叠就是5000块。”

    “天啊!那他不是赔死了。能不能找得到那个客人啊?”珍妮同情地说。

    “就算找得到,他也不见得会承认哪!”大伟说。

    “那惨了,小涂只好认赔了。”

    “嘿!有我这个诸葛亮在,他惨不了!”大伟神气活现地说。

    “小涂哭丧着脸来找我商量,我出了个主意,对他说;‘有存折就有客户资料,你就打电话给那个客户,对他说你不小心多给了他1万块。’”

    “1万块?不是才5000块吗?”珍妮插嘴。

    “别急,你听我说嘛!小涂就照着我说的打电话给客户。结果不出所料,那位客户一听,想也没想马上说:‘1万块?只看到多了5000块啊!’”

    用机智可以化解人生的许多不顺。

    一家大医院每日病人很多,医生也以轮班的方式日夜都有门诊。由于门诊很多,被派到门诊的护士人手却不够,往往一个人要当好几个人用,所以有一位妇科的陈医生在。为病人看病时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十分不方便。

    为了一些材料和未及时消毒补充的器具,陈医师对护士长反映了很多次,每一次护士长都有很充分的理由,不是今天急诊室忽然爆满,只好调门诊的护士啦,就是哪个医生的病号特别多,让护士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没有办法及时准备好器材。反正不论如何,都有很充分的理由,很轻易地就辩驳了陈医师的问题。陈医师的问题就一直存在着。

    有一天,一位妇女看病,刚看到一半,陈医师发现少了一个器材,只好让妇人在诊台上躺着,自己坐在旁边尽量讲些笑话来消除妇人的不安。隔了5分钟护士才匆匆地送来消毒好的器材。

    事后,陈医师一反常态地不再像过去一样跑去找护士长理论,听她那一堆辩解。

    冷静下来的陈医师,会怎么样来处置呢?要是你是陈医师会怎么做呢?

    他平静地写了张申请书送给院长的秘书,申请的内容是:“本科因实际需要,必须采购一台全自动消毒设备,请予以核准采购。”

    其实陈医师根本不知道是否有这种全自动消毒设备,即使有,必定也价格不菲。

    院长看到了这封申请书后觉得颇为奇怪,于是召开会议了解原因。在这个会议上,上级主管提出了解决办法,做了最好的人力分配。

    从此,陈医师的烦恼没有了。

    提高自己的智慧,不是为了和人针锋相对,而是要让头脑更为灵巧,找寻到正确的行事之道。

    你约会迟到,大概要迟15分钟,那么,你用电话通知对方时,倒不如说:“我也许要迟30分钟。”假如你老实地说:“我要迟15分钟。”那么,即使你只是迟了14分钟,对方也会觉得已经等你很久了。可是,你说是30分钟,却只是迟了15分钟,他会觉得你早到了,非常高兴看见你。你已经早到了15分钟,他还怎么好意思责怪你?

    不要给对方太大的期望,也不要许诺一些什么。当你让他失望,却又很快给他一个惊喜,这样,他会心悦诚服。

    即使你没有,你也要设法让他感到你努力不让他失望。

    所以,聪明的人不会说“我永远爱你。”他们只会说:“我不知道可不可以,但我会努力。”

    那么,即使他后来变心了,你也会原谅他,因为你栩信信曾经付出最大的努力。如果他一开始便说永远爱你,后来却做不到,你会认为他根本没有努力去做。

    12.活出自我的本色

    怡然自得的人更能承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斗争。

    学会喜欢你自己,愉快地接纳你自己,培养自信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当你坚信这一点,你会比其他人至少少掉50%的烦恼。否则,你将会永远不快乐。

    有一个叫凯丝·达莉的电车车长的女儿,特别辛苦地学会这一点。她想要成为一位歌唱家,但是她的脸长得并不好看。她的嘴很大,牙齿很暴,每一次公开演唱的时候——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夜总会里,她一直想把上嘴唇拉下来盖住她的牙齿。她想要表演得“很美”,最终呢?她使自己大出洋相,注定了失败的命运。但是,在那家夜总会里听这个女孩子唱歌的一个人,却以为她很有天分。他说,“我很直率地说,我一直在看你的演唱,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么,你觉得你的牙齿长得很难看。”这个女孩子顿时觉得无地白容,可是那个男的继续说道:“难道说长了暴牙就罪大恶极吗?不要想去遮掩,张开你的嘴,观众看到你不在乎,他们就会喜欢你的。”他很犀利地说,“再说,那些你想遮起来的牙齿,说不定还会带给你好运呢。”

    凯丝·达莉接受了他的忠告,不再去注意牙齿。从那时,她只想到她的观众,她张大了嘴巴,热情而高兴地唱,最终她成为电影界和广播界的一流红歌星。其他的喜剧演员如今都还希望能学她的样子呢。

    著名的威廉·詹姆斯说,一般人只发挥了10%的潜能。“跟我们应当做到的来比较,”他说,“我们等于苏醒了一半;对我们身心两方面的能力,我们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具有多种能力,却习惯性地不知道怎么去利用。”

    我们都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忧虑我们不是其他人这一点。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前从没有过,从开天辟地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任何人完全跟你一样;而将来直到永远,也不可能再有一个完完全全像你的人。新的遗传学告诉我们,你之所以是你,必是因为你父亲的24个染色体,和你母亲的24个染色体所遗传到的是什么。“在每一个染色体里”,据阿伦·舒恩费说,“可能有几十个到几百个遗传因子——在某些情况下,每一个遗传因子都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点也不错,我们是这样“既可怕又奇妙地”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即便在你母亲和父亲相遇而结婚之后,生下的这个人正好是你的机会,也是30亿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即使你有30亿万个兄弟姊妹,也可能都跟你完全不一样。这是光凭想象说的吗?不是的,这是科学的事实。

    有一部日本电影《樱花恋》,里面的女主角是位日本姑娘,因为想要去动手术做双眼皮,使她的美国丈夫大生其气。

    日本姑娘想做双眼皮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变得像美国人,她以为那样“会使丈夫觉得她更可爱”。但事实上那位美国丈夫所爱的却正是她原来的东方面貌;换句话说,她丈夫就因为她长了单眼皮、矮身材、直头发才爱她。

    事实上,我们差不多每人都有过这种感想:往往美国人在中国所挑选的中国太太,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认为漂亮的。相反的,他们挑的却正是我们认为不漂亮的。他们常常喜欢找一些身材特别娇小玲珑,头发完全是中国原始的样式,没有花花卷卷,鼻子不高,单眼皮,而举止也保有中国固有的文静的姑娘。因此,常有人觉得美国人的眼光奇怪。

    其实,他们的眼光是正常的。他们如果爱那种西洋化了的东方人,那就干脆去娶一个他们本国的姑娘,不是更标准吗?他们爱东方人,就是因为东方姑娘们是东方姑娘,具有一切东方姑娘的特色和东方的美点。而我们中国人却正和他们站在相反的观点上。我们有时欣赏西方人的风仪,对自己本来的面貌反而觉得平庸无奇,所以,极希望把自己弄得西洋化一点。

    当然,按一般“美”的标准来说,最好的是西方人具有东方的美点,或东方人具有西方的美点。所以有许多欧亚混血的孩子,都是很漂亮的。

    可是爱情却不一定是如此,一个人对一个人产生爱情,往往不是爱对方够上什么标准,而只是爱上他的特色。否则大家都向着少数的几个标准美人进攻,其他那些不够“标准”的,岂不找不到对象了吗?

    既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合乎“美”的世界标准,那么与其勉为其难的用不自然的方法改造自己,就不如好好地保存自己的特色。

    一个人生来的特点可能就是她的美点,我们不必希望自己像某个明星,我们应该希望自己只最像自己。

    谈起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色,就不免想到那些电影明星。有一阵子,我们在报纸杂志上,看见许多明星的照片,都有点像A,又有一阵看见许多明星的照片都有点像B。这些人不懂得发挥自己的特色,而只知“东施效颦”,就难怪他们只能做默默无闻的三四流角色了。

    记得以前有位美国太太,在上海某照相馆照了一张照片,拿回来一看,照相师把她下颊上的一块凹下去的印子给修掉了。也许因为这位太太是学艺术的,当时她很不高兴,问照相师为什么给她修掉。照相师当然解释说因为这样比较好看,她说:“不管好看不好看,那是我脸上有的东西,你就不该把它修掉。”

    当然学艺术的人不免有点怪癖,不过,这也说明了,艺术上所说的“真”,究竟是美的条件之一。如果把自己弄得不像自己,失去了应有的真,那就无从谈到“美”了。

    假如你爱你自己,而且也希望别人所爱的是你的本色,那么,你就不必去模仿别人,而要发挥你的本色,使它显出光彩来。

    13.向着理想每天前进一小步

    如果我每天发一个下面这样的、小小的誓言,我们的思想就会更加健康,我们的心灵就会更加快乐;

    多一些笑脸,少一些愁苦,不要让坏的心情和糟糕的事件影响我们的一天。

    多一些爱,少一些恨,因为爱意味着生命,恨则是毒死心灵的慢性毒药。

    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尊敬,少一些憎恶。

    让我们的头脑更多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不要让它被偏见所蒙蔽。

    用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工作,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少一些满足感。

    如果必须放弃,我们应该用一种更为愉快的心态去放弃;对自己所做的善事,少期待一些别人的表扬。

    对与我们交往的人,少发一些脾气,多一些理解。

    让自己的身体多一些活力,不要因为忽视和放纵毁坏自己的身体。

    对别人所犯下的错误多一些原谅,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少一些原谅。

    对自己的心灵多一些诚实,少一些愚弄自我的虚伪。

    对邻人的志趣和事情敞开自己的心灵,少一些关注个人的事情。

    少一些堕落,少走一些老路,多给自己一些惊喜。

    更加严肃地对待我们的信仰,把它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不要把它看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总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忠诚,向着我们的理想每天前进一小步。

    14.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霍尔丹爵士在他的自传中讲述了他早年时期遇到的一件事。我们应该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还有六周的时间,他就要与一位漂亮的姑娘结婚了,这六周的时间对于他来说无疑是非常快乐的。他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今后的生活也是快乐的。

    但是,他所爱慕的这位姑娘突然与他解除了婚约。她没有对此做任何解释,有人告诉他,他再也见不到这位姑娘了。这样,他永远也无法了解姑娘这样做的动机。

    以下是他针对这一事件所说的唯一一句话:“我非常感谢她给我这快乐的六周。”他没有责备对方,也没有说尖刻的话,只有感激。

    虽然姑娘解除婚约可能是由于一些不光彩的原因,但是,这段美好的岁月在他的心中永远也无法磨灭。这段幸福的时光将永远留在他的心里,无法抹去。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生活持有正确的态度,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抹去我们的美好记忆。霍尔丹爵士讲述自己这段罗曼史的时候年纪已很大了,但是这段美好的记忆仍然存留于他的心中。

    如果一个人能够珍藏自己的记忆,即使失去了自己的快乐,他也仍然不会感到孤独。只有我们自己,由于不能心存感激和不能把悲伤忘掉,才会剥夺自己的快乐。如果我们能够将其珍藏,一次的快乐就会变成永远的快乐。

    死亡是可怕的,但是,没有快乐更加可怕。我们为什么要让快乐从身边溜走呢?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它、珍藏它,它就仍然属于我们。

    即便是现在,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与慷慨,快乐仍然会回到我们身边。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一简单的真理,即便是死亡也无法剥夺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变得贫穷。

    即使我们所深爱的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已经变得没有价值,但是美丽的事物是永恒的,我们迟早有一天会重新发现它。

    如果我们能够记住这一真理,我们就永远也不会再害怕接受伟大的事业和深厚的爱。

    15.追求学习享受快乐

    鉴智《信心铭》说:“无幻空华,何营把捉。得失是非,放却一时。”这句名言是说:一切荣华富贵是虚幻无实的,何必劳碌一生去追求,不妨把得失是非立刻抛弃。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片玉米农场,某人看见其主人在那里辛苦工作,便问道:“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工作?”主人回答说:“提高收成,多赚点钱嘛!”“赚那么多钱又干什么?”“好买更大的农场啊!”“买更大的农场干什么?”主人闻言,无话可对。

    农场主或许从劳动中找到了乐趣,但是,照他的话说,则一辈子都在为工作而忙碌,永无停息地工作。这又如何享受人生呢?

    对我们凡夫俗子而言,远离利害得失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要生活,但这一辈子若趴在算盘上过日子,那又有多累啊!能把荣华富贵看成身外之物,那也算是“智圣人生”吧。

    才华横溢、博闻善辩、英勇果敢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但是,这些并非最可贵,最可贵的是一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善于取人之长,勇于改己之过,使自己日趋完善。

    范缜是南北朝的思想家,小时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过着穷苦的生活。他自幼聪明过人,很小就开始在家自学了。十八岁时,他成了乡里有名的“才子”。

    有一年,范缜对母亲说:“我想外出求学,去见见世面。听说沛郡相县的刘先生,人品和学问都很好,我想到他那里读几年书,行吗?”母亲答应了。

    范缜流着眼泪拜别了母亲,穿着布衣草鞋,徒步走了三十多天,行程1000多里,来到刘家。

    当时,刘招收了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都是达官贵人的子弟,他们一个个穿着华丽的衣服,坐着漂亮的马车,还有书童陪伴,佣人伺候。看着范缜身上穿着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草鞋,吃的是粗茶淡饭,就经常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说:“瞧他那个乡巴佬样儿,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连个车也没有,穷光蛋。”

    范缜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他深知,学好了,比吃好、穿好更重要。经过几次交谈,刘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学生。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刘:“你的学生中,谁最有出息呢?”“范缜!”刘毫不犹豫地答道,“他吃的俭省,穿的寒碜,可将来最有出息的也就是他。”

    16.减弱私心勇于承担责任

    狭隘的人,往往自我意识很重,因此要想使自己变得大度起来,首先要有意识地淡化心中的自我意识,对别人的言行少去计较。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加利福尼亚的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了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里,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博斯表示感谢。一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董事长办公室发来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联络被中断的货源。

    三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昼夜不停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当初劝亚伦·博斯领取保险公司赔偿金一走了之,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现在,哈理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它的分公司遍布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

    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灾难,其实都是人的灾难,一旦人的灾难被化解了,希望也就降临了。

    17.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看法

    要理解别人,体贴别人。盲目地否定别人的意见,许多时候只是因为对别人的排斥。如果能够做到理解别人、体贴别人,那么就能少一分盲目。要善于发现别人的见解的独到性,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地看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固定在某一个立场上,固定在自己的立场上,有时显得多么傻。如果截然相反的意见会使你大动肝火,这就表明,你的理智已失去了控制。假如有人坚持认为二加二等于五,或者冰岛在赤道上,你根本不用发怒,只需对他的无知感到哑然失笑。只有那些双方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的事情,争论才会最激烈。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注意,别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怒不可遏。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觉也许错误在你这一边,你的观点不一定都与事实相符。

    在我们的一生,很可能每一步都是对的,但是人生的大方向错了,这样就把最重要的事情耽误了,把最重要的东西遗失了。其实人的真正使命在于找寻坦坦荡荡的、随心所欲的、宁静致远的感觉。用一句幽默的话说是“与生活讲和”。在人际交往中,让步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步不是懦弱、失去人格的表现,而是一种修养。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虚拟的退却,为进一尺有时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让,为避免吃大亏,就不应计较吃点小亏。况且有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反而会使自己受益无穷。

    18.乐于接受人们背后的议论

    A·J·斯彭德告诉我们一个很多人都难以意识到的现象:别人在谈论我们时,其自由程度就像我们谈论别人一样。事实也本该如此。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我满足,以至于当我们突然发现这一事实时,我们就感觉到有些惊讶。

    毕竟,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经常会成为他人的谈资,即便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他们讨论我们,评论我们的性格和能力,甚至还经常背后取笑我们。

    他们对我们的评价是客观的,也是友善的,如果我们能够变成一只耗子,躲在墙里偷听他们的谈话,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在我们生气之前,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境遇与我们一样。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对别人的评论同样也是友善的、客观的。

    有很多话,如果背后说,可能不那么刺耳,但如果当面说可能就会显得不礼貌。这些话即使不鲁莽,也是有关个人隐私,令人难堪的。

    人们在林肯的背后称林肯为“老亚伯”、“诚实的亚伯”,但从没有人当面这样说过。林肯是一个有威严的人,即便是他的同事,也不会对他过于亲密。可是,这样的称呼却对林肯表示了一种敬重、热爱和亲近。

    同样,一位记者可能会以一种粗放的笔触来描写一位总统或者总理,而在当面则不可能这样说,即便他们是朋友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别人对我们的这种评论,生命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如果朋友们对我们感兴趣、愿意讨论我们,我们应该乐子接受成为他们的话题。”

    当然,我们也不应当怀有恶意,把好的说成坏的。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19.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毫无疑问地,你在工作上是一个全心投入的人,而且几乎是到了鞠躬尽瘁的地步。主管交给你的任务,你从来不打马虎眼,要求你额外超时加班,你也毫无怨言,同事拜托你的事,不管是不是你分内的职责,你总是不忍拒绝。其实,你早已忙得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但你还是强打精神说:“没事!没事!”没有人知道你累得半死,但是,你就是不愿开口对人说“不!”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碍于情面而不敢说“不”,或者因为不好意思说“不”,结果很多原本明明不该是自己的事,统统落在自己头上。要不就是所做的事大大超过自己的能力负荷,让自己面临崩溃的边缘。

    做老板的都喜欢全力拼命的员工,但你可知道,如果你一心讲究牺牲奉献,处处想讨好别人,做一般人心目中的模范员工,最后你可能会丧失自我。

    最明显的现象莫过于,你总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你并不想做的事,即使有不满的情绪,你也强忍去做。你认为别人把这些事情交给你做,是因为看得起你,信任你的能力。如果你一旦拒绝,别人就会怪罪你,批评你不善于与人合作,使你产生一种罪恶感。总而言之,你不希望你的印象被别人大打折扣。

    在一个团体中,这种“讨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心理学家称这种举动为“寄生依赖者”——企图凭借外在的人和事来提升自我的价值。然而,行为心理专家发现,绝大多数寄生依赖者都不快乐,他们内心很容易焦虑。这种人往往过度依赖别人的期望,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渴求别人赞美来寻求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得到好评,他们就会自责,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差错?

    根据分析,很多“工作狂”都是寄生依赖者。他们每天工作动辄超过十几个小时,就连节假目也不放过,他们兢兢业业,牺牲了个人的休闲以及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在他们全心全力投入工作之际,却日渐疏离了与家人的关系。这种过度依存于工作的工作狂,就像是沉迷于赌博或宗教信仰一样,行为完全被控制。

    对工作狂而言,一旦不必工作,拥有了自由,就好像是遭人遗弃。所以,任何事他都想一手包办,那样可以让他觉得被人爱戴,代表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你劝他:“何必那么累?有些事可以交给别人做嘛!”他会用更坚定的语气回答你:“我不做不行!除了我,还有谁能做?”表面看来,工作虽然是束缚,捆绑他动弹不得,其实反而让他觉得安慰,令他产生被人关心、被人需要的满足。因为他相信,当他工作卖力的时候,别人才会注意到他的一言一行。

    还有的人,则是缺乏自信,担心拒绝别人,好像就表示自己太懒惰,太不通情理,会遭受责骂。他们害怕别人的权威,为了博取好感,维持与别人的关系,即使是无理的要求,也只得点头说“好”。

    心理专家同时指出,比较起来,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成为寄生依赖者。因为女性从小就被教导要“服从”、“听话”、“温顺”,当别人有所要求时,“拒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很多女性成长以后,周旋在丈夫、儿女、公婆、老板之中,她们极力扮演好各种角色,处处讨好别人,一旦她们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就会陷入极度沮丧的情绪中。

    事实上,我们常常过度在乎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就好像我们常常听到调侃别人的一句话:“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如果你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你的责任,妄想完成每一件事,这根本是在自找苦吃。你真正该尽的责任是,对你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你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需求,重新排列价值观的优先顺序,确定究竟哪些对你才是真正重要的。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这绝不是自私,而是表明你对自己道德意识的认同。

    你虽然赞成这种说法,可是你觉得还是有些为难,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不”。真有那么困难吗?其实那是我们天生的本能。心理学家说,人类所学的第一个抽象概念就是用“摇头”来说“不”,譬如,一岁多的幼儿就会用摇头来拒绝大人的要求或者命令,这个象征性的动作,就是“自我”概念的起步。

    “不”固然代表“拒绝”,但也代表“选择”,一个人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当你说“不”的时候,就等于说“是”,你“是”一个不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勇敢说“不”,这并不一定会替你带来麻烦,反而是替你减轻压力。如果你现在不愿说“不”,继续积压你的不快,有一天忍耐到了极限,你失控地大吼:“不”,面对难以收拾的残局,别人可能会反过头来不谅解地问你:“你为什么不早说?”

    如果你想活得自在一点,有时候,你可以勇敢地站出来说“不”。记住,你不必内疚,因为那是你的基本权利。

    20.越过人为的防线

    你肯定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只有克服这一障碍,才能为良好的接触打下基础。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其他任何刚来到新工作环境的人,在工作的初期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同事对自己存有一种本能的心理戒备防线。

    这是由于陌生感而产生的心理“禁区”,必须尽快设法予以消除才行。否则的话,会影响你与同事的关系。

    消除这个禁区的方法,就是取得大家的信任。

    在与同事交往时,在人品上获得信任比在能力上获得信任更有效、更迅速、更持久。这是因为,信任是一切好感豹基础,它会将美好的色彩洒在你的身上。

    1.诚恳面不虚伪。心理学家曾对500余人进行过测验,居前几位的优良品质是正直、坦率、忠诚、真实等等;而不良品质主要是不守信用、欺骗、奸诈等几种。

    诚恳是人际交往中如金子一般的品质,诚恳的人对待竞争是公开的。竞争时是对手,而等到竞争的胜负确定以后仍然是朋友,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现代人的优良品质。

    与同事相处时,无论你是否与他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一定都要做到坦诚相见、以诚相待。

    有些人认为,要想得到同事的好评与赞美,只要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委曲求全等才能做到。实际上,这是极为错误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借用培根的名言:“成功与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把尺子,同时具备这两者的人,是幸福的。”

    2.随和而不固执。人们爱将随和理解为讨好别人,将固执孤傲看作不同流合污,其实,这还是固执的体现。

    随和与同执,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和态度,其所导致的结果也相反。

    固执的人,不相信个人的内心体验,缺乏更为广泛的社会空间概念,他们在自己与大众之间筑起了一道彼此隔离的屏障,其结果是把自己孤立于众人之外。

    随和是为人亲和、宽容,是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表现。随和的人,有人生的快乐,有众多的朋友,对同事和领导都不拘束不苛求,这样反而更容易让领导欣赏自己,让同事赞美自己。

    3.自信而不自卑。自卑的浅层表现,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自卑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能力差。例如,第一个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科学家弗兰克林,在遇到权威的挑战的国际会议上,竟然违心地承认自己的发现是错误的,将本应该由他获得的诺贝尔奖拱手让给了别人。

    弗兰克林的悲剧在于他缺乏应有的自信,致使良好的机遇迅速流产了。这实在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相信自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智慧和潜能,而不是别人。

    因此,为了让别人信任你,就请你先相信自己吧!

    假如你自己都无法做到相信自己的话,那么别人就更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你了。久而久之,只能导致这样的恶果;每一位同事都认为你是一个无用的庸才。

    谁都不愿意与一个庸才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更不会赞美一个庸才。因为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他也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庸才。

    4.热情而不冷漠。热情是一种可以使别人感觉愉快的美好情绪。在工作中,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二是热情地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同事。

    勇于实现自我的人,工作对于他来说,不仅是实现自我的手段,也是心理和人生的美好追求,是欢乐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在工作中,你不仅要爱自己的工作,更要爱自己的每一位同事。

    只要你能对周围的同事表示出无私而又真挚的爱,你的爱很快就会得到反馈,周围的同事一定会给你回报更多的热情、更大的爱心。

    一个具备热情的人,即使在一个对他而言相对陌生的环境里,也会很快受到同事的欢迎和赞美。

    21.做个简单快乐的人

    理想是生命的动力,但一旦人们过分执著于它就会变成一种生命的桎梏,你的生命也必将因此而倍感沉重,最后在不断失望的重负中委顿、死亡。切记:“平凡的即是伟大的”这样一句格言。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是在“平凡”的积累过程中诞生的。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树那样结出许多果实,也嫉妒而死;葡萄树呢?则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升出美丽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花草树木等植物也都是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项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看了看这根渺小得几乎不能再渺小,平凡得几乎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却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株榕树,或者一株松柏、一些葡萄、一颗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什么的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你希望于我的是要我做小小的心安草。”

    也许你会认为,甘心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想法过于消极。有些聪明能干、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平凡过日子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没出息”、“微不足道”、“活得没意思”,而且他们发现自己奋斗失败,无所作为时,面对和常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时,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因而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其实平凡中有时候也含有一些伟大的道理。或者说是因为平凡所以伟大。荀子的思想中,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大烦恼与灾祸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幸福。而古希腊的大哲人伊壁鸠鲁说得更经典:“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生活有目标,想出人头地,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心态,可是这必须建立在对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唯有对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让人更发愤向上。相反的,如果对平凡生活的状况一直抱着不满的态度,那么想出人头地的想法,反而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不管生活怎么平凡渺小,一个能把一家大小的生活都照顾得很好的母亲,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值得我们尊敬了。不仅我们需要这样想,这些默默耕耘的人更需要有这样的自信。那些不懂得成功艺术的人,通常是那种不懂得从平凡中找出伟大的人。

    “如果能够抛掉一切的野心,平平和和地孝顺父母,照顾他们终老,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成就了。”田山花袋说。是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功哲学,只要你能够打心底深处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满足,那么你就已经离成功不远了。一个人如果无法成功对待人生的话,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必须能够在心里面描绘出自己成功的样子来。

    有着敏锐的感性,也是艺术至上主义者的芥川龙之介,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必须从日常的琐事爱起。”这句话你不用担心无法理解,只要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就可以了。人生其实就是由一大堆琐事所堆积起来的。然而就是因为是琐事,所以我们大多都不会去在意它,甚至也记不得它。然而,想去爱这些琐事,并且把它们都做好,必须有相当的努力与能力才能做到。

    在公司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种人。他们看起来相当朴素踏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可是就是能够把事情做得有条不紊,并且步步高升。

    “为什么像那样的人也当得上经理呢?”

    “也许因为他善于拍马逢迎吧!”

    像这样的想法,是绝对错的。那是因为这种人善于处理公司中的琐事才有今天的地位。相反的,那些叱咤风云于一时的人,往往到了最后都会被遗忘,因为他们虽然相当的抢眼,可是对公司而言,他们的贡献却不如那些善于处理琐事的人。

    因为平凡是一种十分积极而有意义的心态,因为只要你把自己对人生的苛求抛开了,你就不会再有挑肥拣瘦的想法而愉快地接受现实中的繁杂琐事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生活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没有特别杰出的能力,那就尽可能地试着做一个平凡的人,把琐事都做好,因为公司和人生的事务有九成以上都是烦人的琐事。如果你能够把那些琐事做好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和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样,受到很高的评价。

    千万不可以小看这些琐事,说不定它有时候也可能是改变历史的关键。到那时候可能会在无意中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

    被人们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的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宁可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不但给我们指明了一个人生发展的趋向,而且也教给了我们一种对待人生的方式,我想,这可能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生箴言吧!

    在一处荒芜的山脚下,一群正在玩耍的孩童见到一位行动迟缓的老人,背上背着一袋沉重的树种,手中握着一把小铲子。老人用铲子吃力地将树种埋入地里。

    大家好奇老人的动作,老人对小孩说:“我在这附近已经种了一万粒种子了。但其中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会发芽成长。虽然机会不大,我仍希望在我晚年可以做点有用的事。”

    二十年之后,小孩都长大成人,又回到这个山脚。这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老人当年的付出,使得这一片不毛之地成为树木参天的森林,一大片的绿色林木,令人赏心悦目。

    你现在默默地付出,或许不能一下子看到成果,然而当树籽植入土中,总有发芽滋长的一天,若干年之后,当后代子孙望着这片茂盛的森林而感慨前人的恩惠的那一刻,他们心中想的不一定是什么大英雄,而是类似这样行动迟缓的平凡的老人,此时英雄是谁?谁又会在天堂里笑得更开心呢?

    22.做一个最快乐的人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国王感到自己很烦恼,很痛苦。于是,他命令手下的大臣,去寻找世上最快乐的人。这个大臣在漫长的旅程中,首先访问了许多当官的人,发现当官的人并不幸福,没有快乐,整天为公务所累,十分烦恼。于是,他又去访问做工的人,发现做工的人同样烦恼,没有什么快乐。他再去访问农民,农民同样也是烦恼。他以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快乐的人。

    终于,他在路边看到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几乎没有什么烦恼。这使得大臣大吃一惊。大臣回去把这件事翻来覆去想了几天,终于弄明白:世上本来都是快乐的事情,所谓痛苦都是自己内心产生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我们得主动寻觅、用心去追求,才能得到。当你尝试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挑战时,你就会因发现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喜不已。有梦想、有追求,就会有快乐。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到目标时的辉煌,都能使人产生无比的快乐。

    快乐是什么——追求快乐的途径有很多,不要死心眼就认准最好的事情只有一个。我们的生活态度永远应是处之泰然,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该放弃时就放弃,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相信还有一条大道通罗马。

    快乐是什么——我们要学会只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承认自己的弱点,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抛弃自己心头承受的“成就”的压力。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快乐是什么一‘只顾自己的人结果会变成自己的奴隶。”如果只为自己而活,生活就会变得狭隘,处处受到局限。“人类需要爱”,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当你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爱时,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快乐是一种心灵状态,快乐不是来自于物体,它也不是一件东西。快乐也不需要穷追不舍——你不需紧紧抓住它,因为它就在你心中,你已经得到它了。但这并不表示你就不需贡献一些精力给它。快乐就像一场宴会,你坐下来享受其中的乐趣——但只有你要它、你已准备好迎接它时才翩然到来,准备让自己快乐吧!让快乐发生吧!

    威廉·詹姆斯是实用心理学的权威,他曾经发表如下的见解:“行动似乎是随着感觉而来,可是实际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假如我们可以使我们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可以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觉规律化。”换句话说,威廉·詹姆斯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仅凭“下定决心”就改变我们的情感——可是我们能够变化我们的行为,而当我们变化行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我们的感觉。“于是,”他进一步解释道,“假如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

    这种简单的办法是否有用呢?你可以自己试一试。使你的脸上露出一个很快乐的笑脸来,抬头挺胸,好好地深吸一大口气,然后唱一小段歌;假如你五音不全,就吹口哨;若是你不会吹口哨,就哼一段小曲。你就会很快地发现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说,当你的行动可以显出你快乐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再忧虑和颓丧下去了。

    这就是能在我们生活中创造奇迹的大自然的基本真理,假如我们想培养宁静和快乐的心境,请记住下面的原则:“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得到快乐。”

    23.快乐也能“传染”

    一位女士曾向她的朋友诉说自己的苦恼。她对金钱和物质享受并无强烈的欲望,所以平淡清贫的生活并没有使她烦恼。可是她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原来是周围的人让她不快乐。她非常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她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是为了让丈夫满意;她小心翼翼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能够获得老板的赞赏,同事们的褒扬。甚至她每天的衣着打扮都让她浪费掉早上的许多时间,因为她怕穿得不得体,会使同事们私下嘲笑自己……“没办法!谁让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呢?”她幽幽地说,“我关注别人对我的每一个眼神和表情,生怕我会使他们不愉快,生怕他们会对我不满意。他们让我每天都紧张着,很累的,我怎么能快乐起来呀!”

    显然,这位女士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把自己的完美愿望延伸到了周围的人群,让别人对她的评价成为完美与否的最终参照与界定。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评价体系不尽相同,整齐划一的完美愿望注定只能是泡影,所以烦恼丛生,快乐当然无从说起。

    人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时晴,时阴,时风,时雨,常常变化。因为我们的生活是这样复杂,不管我们怎样快乐,也总有时候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

    一位先生在办公室里刚完成了一件愉快的任务,神采飞扬地回到家里,满心想和自己心爱的妻子分享一下这份光荣和快乐,却不料一进大门,就看见太太蓬松着头发,衣服纽扣也没扣,拿着鸡毛掸子在打孩子。这位丈夫的满腔高兴,马上化为冰冷,在失望和不耐烦之下,也许就此和太太吵上一架,换来几天烦恼的日子。

    太太们也常常免不了有这种情况。当她手脚不停地忙了一天,在丈夫下班以前,赶着整理好了房间,打扮好了自己,收拾干净孩子,满心希望丈夫回来之后,和她分享这份难得的宁静。却没想到,丈夫在办公室受了一肚子气回来,一进门连鞋都不脱,把公事包一扔,就躺在床上看报去了。太太一面痛惜刚擦干净的地板,一面伤心丈夫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劳动,情绪马上变坏了。

    我们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在学校里,都免不了在情绪上受到别人的干扰,而使原来晴朗的情绪突然布上一层乌云。问题只在我们能不能在黑云密布的时候,保持一点冷静。我们没有多少力量去左右环境。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总难免遭到拒绝或受到打击而失望。既然如此,我们是否能试一试,在自己心里好好地留出一片小小的、安静平和的地方,来保住一些快乐的种子呢?

    当环境中的人或事令我们受到伤害或打击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抛开那些无益的气恼,而在自己内心这片快乐的园地里找到希望、安慰和鼓励呢?

    一天早晨,钟小姐一进办公室门,便闷气地对同事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早晨,那个印刷厂的柳先生好像不大高兴似的。”

    “怎么个不高兴法呢?”

    “平常他都是非常客气,笑容满面。今天早晨,他笑是笑,可是笑得很勉强。”

    “这是什么缘故呢?”同事抬起头来,仔细注视着钟小姐的脸。他明白了这天早晨,钟小姐有点伤风,又好像没睡好觉,两眼红红,不大睁得开,两颊的肌肉下坠着,嘴唇显得特别突出地翘起来,好像非常恼怒的样子,跟她平时活泼愉快健康的情绪相差很远。谁要是看到钟小姐这天早晨的样子,谁也不能轻易地就笑起来的。

    有些时候,我们感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不大好,不热烈,不亲切,或不友善。为什么呢?我们闷了,气了,越想越不开心。可是完全不知道这一切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如果这时候,有人突然拿一面镜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定会吃惊地往后跳的。“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的样子这么难看。这真是糟糕!是的,真是糟糕。”是我们自己的这种神气,再加上我们当时说话的声调,把别人的笑容和愉快都赶跑了,把别人对我们的亲切与温暖都冻结了。

    是我们先向别人注射了不愉快的情绪,而这不愉快的情绪,又反过来影响了自己。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若要自己快乐,先使别人快乐!

    如何学会感受生活的幸福

    人可以终生与无聊为伴,可以长期与痛苦共生,可以麻木不仁地了此一生,可以稀里糊涂地走完人生羁旅……惟独很难与幸福长相厮守,让其成为自己寸步不离的朋友。似乎幸福这东西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亦幻亦真,时隐时现,远观依稀存在,近看踪影皆无,常让人发出无奈的喟叹。谁敢妄称自己为捕捉幸福的高手呢?

    然而,尽管幸福飘忽不定,也绝非虚妄之物,它真实地存在着,而且许多人都曾实实在在拥有过它。三毛所说“快乐是不堪闻问的鬼东西”是带着情绪说的,不足为信。梁实秋的“内心淡然则无往而不乐”虽很能代表一些人的观点,又太玄了。很多人主张入佛门、禅门中去求乐,也不一定未得到。真实的幸福恰恰都不是先求而后得,而是在困境中与之邂逅的。

    一位思想家一直抱怨没有鞋穿,见到没有脚的人之后,他因自己的健全体味到了幸福——这个故事已经被广为传诵。

    一个失恋者被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他恨命运不济、造物不仁,使自己变为孤独而又奇零的人,但当他见到一个失去双臂的人用脚写字、缝衣服的时候,突然觉悟到丢失一位心上人比起丢失双臂来实在微不足道,虽失掉了心灵缆系,终究还能重新振作起精神饱尝青春之甘美、沐浴生命之恩泽——他从振作精神中体味到了幸福。

    一个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女孩嫉妒周围的那些文身穿鼻、裹腹束腰的时髦客,她为自己没有能力走进这一时尚而郁郁不乐。直到有一天,她走在大街上,无意中被“星探”发现,从此成为模特。她从这一惊喜中收获到了幸福。

    一个百无聊赖的人除了打麻将、玩牌,简直不知怎样打发时光,牌友离去了,他陷入莫名的空虚寂寞之中。一天,他找到了一份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这份工作使他失去了闲暇,却使他意外地与幸福不期而遇……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1999年,我患了重病,生命的上空黑云压顶,让我透不过气来。这一年几乎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被囚拘在医院的白色围墙中,回眸凝想,突然感到以前的生活都是幸福的,幸福从此刻戛然中断,那之前我从没有受过重病的折磨,不知道我是否已经处在死亡边缘,是否生命的一脉心香会就此结束。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恐惧。同一病室的Y君上午还在与我谈笑,下午,医生查房,探其鼻息,已经奄然物化。这可怕的场景使我默然良久,垂眼自顾,突然产生出一种恋眷生命的情怀。生命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脆弱。幸福近在眼前又求之不得,想到此,眼泪不禁滚落下来。莎士比亚曾说,眼泪是最宝贵的液体,不能让它轻易流出,但是此时,不得不任它撒落,因为它是被对幸福的无限眷恋逼催出来的。我脑子里突然萦绕起关于幸福的话题,觉得平日不可捉摸的幸福现在突然轮廓清晰了起来: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个天平,那么天平的一端是生命,另一端无疑就是幸福。在生命垂危的关头,天平高高地翘了起来,将幸福升到空中,渐渐远离了自己。这时,惟一的企盼就是希望生命把翘起的天平压下去,以使幸福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幸福所托举着的不就是对生命的渴望吗?我突然意识到:活着即幸福,幸福是常在的,这才是颠扑不破的命题,过去对幸福的一切阐释都显得那么牵强。可是为什么在安然无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当时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但我还是在做最后挣扎,用仅有的一丝力气祈祷上苍:用我的全部财产换取生命吧,除去生命,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活着,有快乐与我同在就是圆满的,还要其他东西做什么呢?

    在绝望中祈求的那种幸福是最真实的幸福。

    求生的欲望化为了一种力量,幸福的召唤化为了生命的庇护神。奇迹终于出现了:我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当病痛稍有缓解的时候,我感到一阵轻松向我袭来,亲吻我的脸颊,撩拨我的欲望,我甚至在病床上隐隐约约体昧到久违了的幸福存在。痛苦每减少一分,幸福便增长一寸。我的生命最终获得了解救。我自己也始料不及,当我完全复原后,幸福与生命就成为忠实的伴侣,再也分不开了。疾病把点点痕迹留在了我生命之树的树干上,留下记号,时时警示我不要亵渎或虐待幸福。

    从此,幸福再不会从我身边溜走了。

    24.以愉快的回忆美化人生

    以愉快的回忆增加快乐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事实上不管你知不知道,回忆往往是建立乐趣的一大功臣。

    要获得快乐,当然必须活在愉快的回忆里,但如果此时此刻能再加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则人生将更丰富、更有意义。当我们期待着某件事情——例如毕业、婴儿的诞生、假期的来临等等——能在那期盼的时候增加乐趣。未来的乐趣是从我们开始想到它到完成这段时间里快乐的重要来源。人的一生总该有值得他(她)期望达到的事,也由于充满兴味的期待使我们能努力克服目前的困难。

    兼具长程与短程的期望是有益于我们的快乐的。有可能你在几个月前就计划好度假的每个细节,使它尽善尽美;或是写信期望收到愉悦的回音,计划于下星期做特别想做的事,计划于今晚做些除了看电视以外的消遣等,这种种都是为了增加生活的情趣与快乐而做的努力。

    同时,以愉快的回忆增加快乐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事实上不管你知不知道,回忆往往是建立乐趣的一大功臣。除了回忆过去的经验与趣事能唤起愉快的心情外,如能将过去的美好经验与现在的某些事联想起来,使这些事也能成为快乐的来源,更能增加快乐的成分,尽管这些事在别的时刻并不一定真能勾起快乐的心情——像边看球赛边吃热狗的滋味特别美味,在其他时刻或场合却不见得有这种感受。

    曾有某人形容难忘的回忆能产生快乐,他说:“我曾在旅游淡季里,与一群收集社会变迁资料的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到牙买加去。因为是旅游淡季,所以旅馆里只有零零星星几位客人,我独自一人坐在空旷阴凉的阳台,吸一口甜酒,听海洋的呼声,海风轻拂脸庞,此情此景令我终生难忘。所以现在我常在夏日里坐在回廊上准备一杯美酒慢慢地享受,回想那种微风轻拂脸庞,心头沁凉的日子已成为我特别的一种乐趣。”

    大凡人类都能深刻记忆那些特别刺激我们的事物,尤其是童年时的一些刺激与满足,会给我们留下终生的印象。如某些味道特别令人感觉舒适,就像花园里的芳香常令我们想起所深爱的祖母。甚至于泥巴的气味也许别人不喜欢,但你却特别钟爱,只因它使你想起祖母家的泥土房子。你也许一生特别喜欢以色列猎犬,因为你曾有过一只陪伴你成长的赛特猎犬。此外也许因为当你刚开始学习生涯时,父母的鼓励使你感觉学习是终生的乐趣。也可能因为你有双蓝色的眼睛及母亲总是替你换上蓝色的衣服,使你认定蓝色是属于自己的颜色。

    当我们必须放弃某种习惯性的满足一段时间时,它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譬如一位纽约时报的长期读者,当他离开这个城市到他处旅行时,必定很难适应看不到纽约时报的痛苦,千方百计想弄一份——也许此刻更有成千上万个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美国人心里正在想着:“来一份滋味绝佳的马丁尼酒该有多棒!”。

    只要你曾经和另一种不同环境的人于某段时间内交换生活方式,你必定很快地感受到人类是多么依赖于既定的满足。因为你将发觉即使失去少许的既定的满足,都能成为你交换生活方式之后感觉不快乐的重要原因。韦伯·南茜曾写一本名为《生活交换》的书,书中叙述她曾与另一位叫麦姬的女人交换生活方式的经验:她提到在这段交换生活的期间非常不快乐,因为她不能用口红或修脚指甲;她很想念那件心爱的衬衫;冰箱里的新鲜橙汁及她熟悉的香皂、洗发精与润发精混合气味的浴室。另一方面麦姬也怨言迭起:她抱怨现在必须忍受一些以前生活中极力躲避的事物,也就是那些会引起她不快乐的事物,例如政治、酒精饮料、虫子及盲目喊口号的爱国主义者等等。

    25.永远快乐的8大秘诀

    人世间,并非无烦恼就快乐,亦非快乐就没有烦恼。

    那么人们能否一生都保挣瀹决地生活呢?请阅读下面8条:

    1.承认弱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承认自己的弱点,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忠告,并有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

    2.吸取教训。面对失败和挫折应该是从中吸取教训,勇往直前。

    3.有正义感。在生活中诚实和富有正义感,朋友们就会乐于帮助你。

    4.能屈能伸。对待人生的态度都应该是处之泰然,人的一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或其他不幸,要客观对待、随遇而安。

    5.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与人关系融洽,自然就会受人尊敬。

    6.宽恕之心。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必须宽恕和同情他人。

    7.坚守信念。当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坚守个人的信念。

    8.心境开朗。只要牢记实践,快乐就会永存心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