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高老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老头》

    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作者:巴尔扎克。

    文体:小说。

    成书年代:1834年。

    一作者介绍。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尔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但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

    二作品档案。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巴尔扎克《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三内容概要。

    可怜的高老头。

    1891年冬,在巴黎拉丁区有一个叫伏盖公寓包饭客房,是一个叫伏盖的美国老妇人开的。这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歇业的面粉商人高里奥;外号叫“鬼上当”的伏脱冷;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骨瘦如材的老处女米旭诺等。每逢开饭的时候,客店的饭厅就特别热闹,因为大家可以在一起取笑高老头。

    69岁的高老头,6年前结束了他的买卖后,住到了伏盖公寓。当时,分住在二楼一间最好的房间,每年交一千二百法朗的膳宿费,他衣着讲究,每天还请理发师来给他梳头发,连鼻烟匣都是金的,他算得上这所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寡妇老板娘还向他搔首弄姿,想改嫁于他当一名本地区的阔太太。

    高老头把他全部的爱都放在两个出嫁的女儿身上,不受伏盖太太的诱惑。第二年年末,高老头就要求换次等房间,并且整个冬天屋子里没有生火取暖,膳宿费也减为九百法郎。大家把他当作“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常有两个贵夫妻来找他,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银行家纽沁根太太。第三年,高老头又要求换到最低等的房间每月房钱降为四十五法郎,他戒了鼻烟,批发了理发匠,金刚钻、金烟匣、金链条等饰物也不见了,人也越来越瘦,看上去活像一个可怜虫。伏盖太太也认为:要是高老头真有那么有钱的女儿,他决不会住在四楼最低等的房间。

    可是,高老头这个谜终于被拉斯蒂涅揭开了。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的豪华生活的刺激加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他认为靠自己的勤奋学习求上进的路太艰苦,也太遥远,还不一定行得通,而现实社会依靠几个有钱的女人作进身的阶梯则容易得多,于是他想“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的后台的妇女”。由于姑母的引荐,他结识了远房表姐,巴黎社交界地位显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拉斯蒂涅很得意地向伏盖公寓的房客们讲了在舞会认识了伯爵夫人的事。高老头兴奋地问:“昨晚雷斯多太太很漂亮吗?”公寓老板娘便认定高老头定是给那些婆娘弄穷的。拉斯蒂涅想弄清高老头和伯爵夫人的关系,决定去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在伯爵夫人家他的寒酸相引起仆人轻蔑;接着他莽撞地冲进了一间浴室,大出洋相;后又到提到和高老头住在一起,却引起伯爵夫妇的不快,把他赶了出来。拉斯蒂涅十分懊恼,只好赶去向表姐求教。鲍赛昂夫人告诉他,雷斯多太太便是高里奥的女儿。

    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让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妇人;小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当了金融资产阶级阔太太。他以为女儿嫁了体面人家,自己便可以受到尊重、奉承。那知不到两年,女婿竟把他当作要不得的下流东西,把他赶出家门。高老头为了获得他们的好感,忍痛出卖了店铺,将钱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女儿,自己便搬进了伏盖公寓。两个女儿只要爸爸的钱,可现在高老头已没钱了。

    鲍赛昂夫人教导拉斯蒂涅社会又卑鄙又残忍,要他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社会。她说:“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妞沁根太太。

    伏脱冷是个目光敏锐的人,看出拉斯蒂涅想往上爬的心思。他对拉斯蒂涅说:“在这个互相吞筮的社会里,清白老实一无用处,如果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诚实是一无用处的。”他指点拉斯蒂涅去追求维多利小姐,他可以叫人杀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让她当上继承人,这样银行家的遗产就会落到拉斯蒂涅手中,只要给他二十万法郎作报酬。拉斯蒂涅虽然被伏脱冷的赤裸裸的言辞所打动,但又没敢答应下来。

    拉斯蒂涅通过鲍赛昂夫人结识了纽沁根太太,而纽沁根太太并不是他想要追求的对象。她的丈夫在经济上对她控制很严,甚至要求拉斯蒂涅拿自己仅有的100法郎去赌场替她赢6000法郎回来。于是拉斯蒂涅便转向对泰伊番小姐的进攻。

    这时伏脱冷已让同党寻衅跟泰伊番小姐的哥哥决头,并杀死了他。拉斯蒂涅矛盾重重,是爱维多利小姐呢,还是爱纽沁根太太呢?最后,他选择了后者,他想“这样的结合既没有罪过,也没有什么能教最严格的道学家皱一皱眉头的地方。”

    房客米旭诺老小姐,她接受了警察局暗探险的差使,刺探伏脱冷的身份。她在伏脱冷的饮料中下麻药,伏脱冷被醉倒不省人事。米旭诺脱下伏脱冷的外衣,在肩上打了一巴掌,鲜红的皮肤上立刻现出“苦役犯”的字样。当伏脱冷醒来时,警察已经包围了伏盖公寓。特务长打落了他的假发,伏脱冷全身的血立刻涌上了脸,眼睛像野猫一样发亮,他使出一股蛮劲,大吼一声,把所有的房客吓得大叫起来。暗探们一齐掏出手枪,伏脱冷一见亮晶晶的火门,突然变了面孔,镇静下来,主动把两只手伸上去。他承认自己叫雅克·柯冷,诨名“鬼上当”,被判过20年苦役,他被逮捕了。

    高老头得知拉斯蒂涅爱自己的二女儿,想为拉斯蒂涅与女儿牵线搭桥,购买了一幢小楼,供他们幽会。一天,纽沁根太太急忙来找高老头,说明她丈夫同意让她和拉斯蒂涅来往,但她不能向他要回陪嫁钱,高老头要女儿不要接受这条件,“钱是性命,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时,雷斯多夫人也来了。她哭着告诉父亲:她的丈夫用她卖掉了项链的钱去为情人还债,现在她的财产已差不多全部被夺走,她要父亲给她一万二千法郎去救她的情夫。两个女儿吵起嘴来,高老头爱莫能助,他急得晕过去,患了初期脑溢血症。

    在他患病期间,两姐妹都没来看他一次,大女儿关心的是即将参加盼望已久的鲍赛昂夫人的舞会;二女儿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父亲的病的,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欠裁缝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被逼得付出了最后1文钱,致使中风症猛发作。

    鲍赛昂夫人举行盛大的舞会,场面非常壮观,公主、爵爷、名门闺秀都前来参加。500多辆车上的灯烛照得屋内处处通明透亮。子爵夫人装束素雅,脸上没有表情,仿佛还保持着贵妇人的面目,而在她心目中,这座灿烂的宫殿已经变成一片沙漠,一回到内室,便禁不住泪水长流,周身发抖。舞会结束后,拉斯蒂涅目送表姐鲍赛昂夫人坐上轿车,同她作了最后一次告别。他感到“他的教育已经受完了”他认为自己“入了地狱,而且还得呆下去”。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只有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由一个大学生向医院廉价买来的,送葬费由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的。他目睹这一幕幕悲剧,随着高老头的埋葬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他决心向社会挑战,“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

    四主要人物形象。

    高老头。

    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的商业资产者典型。在大革命前,他是面条商,大革命期间靠囤积粮食,打击同行,很快就成了拥有二百万家产的暴发户。但他在家庭观念上却有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在妻子去世后,他把全部的感情都投放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的生活奢侈得如公爵的情人。女儿们出嫁后,他又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她们。但是,当他手中无钱,病入膏盲时,女儿女婿们把他当榨干的柠檬扔掉了。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可谓是一片痴情,甚至达到了荒谬的程度。他用金钱培养了女儿的金钱观念和利己主义人生观,他自己也成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牺牲品。通过这个形象,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和金钱的罪恶是揭露得极为深刻的。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高老头是复杂的。从经济状况看,他是资产阶级暴发户;从道德观念上看,他又有封建宗法社会的家族观念。可是在当时的金钱世界里,他的两个女儿头脑中已经让金钱观念取代了宗法式的父女情感。她们爱父亲,主要的是爱他的钱,钱没了,父女感情就断了。因此,高老头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观念战胜的悲剧。巴尔扎克对高老头的“父爱”予以了高度的肯定,他借此与两个女儿的拜金意识形成对照,否定和谴责了金钱的罪恶。巴尔扎克又希望用这种“伟大的父爱”去改善人欲横流、天伦泯灭的社会现实,这当然是不切实际的。

    鲍赛昂夫人。

    鲍赛昂夫人是在资产阶级势力逼攻下走向衰亡的贵族典型。她出身贵族名门,是巴黎社交界的“领袖”,而且才貌出众。她家的舞厅是巴黎贵族云集之地,是贵族权势的象征。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她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她感受到了时局的危机,但又不甘罢休。她恐慌地抓住阿瞿达候爵,以便借此保全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但阿霍达终于为娶一个有四百万法郎陪嫁的资产阶级小姐而抛弃了她,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含泪告别了上流社会,退隐乡下。她的悲剧展示了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伏脱冷。

    伏脱冷是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在《高老头》中,他是在逃的苦役犯,某个高级盗窃集团的心腹,是一个尚未得势、正在发家的资产者。他对这个社会了如指掌,因而善于用以恶对恶、以不道德对不道德的方法来达到个人目的。他是这个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反抗者,同时又是社会罪恶的制造者,社会掠夺者,他的思想本质是极端利己主义。他身上体现着资产阶级的冒险性。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追溯了资产阶级的发家过程。

    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出身于外省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为了供他到巴黎上大学,家里人省吃俭用,就盼望着他有朝一日能重整家业,支撑门面。刚到巴黎时,他是一个有才气、有热情的有志青年,那时的他只想好好念书,将来做一个清正的法官,按部就班地进入上层社会。但在巴黎生活不到一年,观念就发生了变化。他住的那个寒酸破败的伏盖公寓和纸醉金迷的巴黎上流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他的心灵起了强烈的骚动,欲望开始萌发。暑假回家,乡下人简陋的生活,家里贫困的景象,使他内心矛盾加剧。他对走勤奋学习,做清正法官的路失去了信心,而急于想跻身上流社会,走野心家道路。以后,鲍赛昂夫人将他带进上流社会,让他亲眼目睹了豪华风雅的生活,这更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欲望,坚定了他向金钱王国进攻的决心。

    拉斯蒂涅先是向雷斯多伯爵夫人进攻,谁料在她家碰了一鼻子灰。他就向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请教。情场失意的鲍昂夫人在满腔冤屈的情况下向他解剖了这个社会。他指出,要往上爬,就要善于运用“心狠”、“女人”、“作假”三件法宝。这个社会是傻子和骗子的集团,要以牙还牙对付之。她的训导使拉斯涅大受启发。这就是他所受的第一堂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哲学课,和拉斯蒂捏住在一起的在逃苦役犯伏脱冷,接着在拉斯蒂涅野心时,进一步因势利导,充当了他的第二个引路人。伏脱冷指出,这个社会“有财便是德”,所有的人都像“一个瓶子里的蜘蛛”,势必你吞我,我吞你。他劝拉斯蒂涅,要想往上爬就得“大刀阔斧地干”,“不能心慈手软”,“人生就那么回事”。伏脱冷比鲍赛昂夫人更赤裸裸地从反面指出了这个社会寡廉鲜耻、金钱万能的本质。这是他所受的第二堂人生哲学课,它促使拉斯蒂涅朝野心家道路上不断迈进。

    在拉斯蒂涅尝试着去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他周围接连发生了三幕人生悲剧。伏脱冷精明强干,结果被米旭诺老小姐出卖后,锒铛入狱。鲍赛昂夫人曾红极一时,这位社交界的王后,最后被情人阿瞿达候爵抛弃,含泪告别了上流社会。高老头为两个女儿献出了自己的所有财产,最终像野狗一样死去,女儿女婿们谁也不去看他。这三幕悲剧一幕比一幕惊心动魄,担任导演的都是金钱!它们构成了对拉斯蒂涅的第三堂人生哲学课。拉斯蒂涅从中更深地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确实如伏脱冷等所说的那样,美好的灵魂是无法生存多久的。于是,他就应顺环境,甘于堕落了。

    拉斯蒂涅就是这样,在物质环境的刺激下,在“人生三课”的教育下,经过良心与野心的激烈搏斗,完成了野心家性格发展的过程,从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变成了资产阶级野心家。他是贵族子弟资产阶级化的典型。小说通过他的堕落过程的描写,反映了金钱对青年的腐蚀作用和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具有典型意义。在拉斯蒂涅身上,包含了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既同情又谴责的矛盾心情。

    五精彩篇章推荐。

    伏脱冷又说:“哎,来,来,咱们总得讲个理。几个月之内我要动身上美洲去种我的烟草了。我会捎雪茄给你。我有了钱,我会帮你忙。要是没有孩子(很可能,我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种),我把遗产传给你。够朋友吗?我可是喜欢你呀,我。我有那股痴情,要为一个人牺牲。我已经这样干过一回了。你看清楚没有,孩子?我生活的圈子比旁人的高一级。我认为行动只是手段,我眼里只看见目的。一个人是什么东西?得!“他把大拇指甲在牙齿上弹了一下。”一个人不是高于一切,就是分文不值。叫做波阿莱的时候,他连分文不值还谈不上,你可以象掐死一个臭虫一殷掐死他,他干瘪,发臭。象你这样的人却是一个上帝,那可不是一架皮包的机器,而是有最美的情感在其中活动的舞台。我是单凭情感过活的。一宗情感,在你思想中不就等于整个世界吗?你瞧那高老头,两个女儿就是他整个的天地,就是他生活的指路标。我么,挖掘过人生之后,觉得世界上真正的情感只有男人之间的友谊。我醉心的是比哀和耶非哀。《威尼斯转危为安》我全本背得出。一个伙计对你说:来,帮我埋一个尸首!你跟着就跑,鼻子都不哼一哼,也不唠唠叨叨对他谈什么仁义道德;这样有血性的人,你看到过几个?咱家我就干过这个。我并不对每个人都这么说。你是一个高明的人,可以对你无所不谈,你都能明白。这个满是癞蛤蟆的泥塘,你不会老呆下去的。得了吧,一言为定。你一定会结婚的。咱们各自拿着枪杆冲吧!嘿,我的决不是银样蜡枪头,你放心!”

    伏脱冷根本不想听欧也纳说出一个不宇,径自走了,让他定定神。他似乎懂得这种极泥作态的心理:人总喜欢小小的抗拒一下,对自己的良心有个交代,替以后的不正当行为找个开脱的理由。

    “他怎么办都由他,我一定不娶泰伊番小姐!”欧也纳对自己说。

    他想到可能和这个素来厌恶的人联盟,心中火辣辣的非常难受;但伏脱冷那些玩世不恭的思想,把社会踩在脚底下的胆量,使他越来越觉得那家伙了不起。他穿好衣服,雇了车上特·雷斯多太太家去了。几天以来,这位太太对他格外殷勤,因为他每走一步,和高等社会的核心接近一步,而且他似乎有朝一日会声势浩大。他付清了特。脱拉伊和特。阿瞿达两位的账,打了一场夜牌,输的钱都赢了回来。需要趱奔前程的人多半相信宿命;欧也纳就有这种迷信,认为他运气好是上天对他始终不离正路的报酬。第二天早上,他赶紧问伏脱冷借据有没有带在身边。一听到说是,他便不胜欣喜的把三千法郎还掉了。

    “告诉你,事情很顺当呢,”伏脱冷对他说。

    “我可不是你的同党。”

    “我知道,我知道,”伏脱冷打断了他的话。“你还在闹孩子脾气,看戏只看场子外面的小丑。”

    两天以后,波阿莱和米旭诺小姐,在植物园一条冷僻的走道中坐在太阳底下一张凳上,同医学生很有理由猜疑的一位先生说着话。

    “小姐,”龚杜罗先生说,”我不懂你哪儿来的顾虑。警察部长大人阁下……”

    “哦!警察部长大人阁下……”波阿莱跟着说了一遍。

    “是的,部长大人亲自在处理这件案子,”龚杜罗又道。

    这个自称为蒲风街上的财主说出警察二宇,在安分良民的面具之下露出本相之后,退职的小公务员彼阿莱,虽然毫无头脑,究竟是畏首畏尾不敢惹是招非的人,还会继续听下去,岂不是谁都觉得难以相信?其实是挺自然的。你要在愚夫愚妇中间了解波阿莱那个特殊的种族,只要听听某些观察家的意见,不过这意见至今尚未公布。世界上有一类专吃公事饭的民族,在衙门的预算表上列在第一至第三缀之间的;第一级,年俸一千二,打个譬喻说,在衙门里仿佛冰天雪地中的格林兰;第三级,年俸三千至六千,气候比较温和,虽然种植不易,什么津贴等等也能存在了。这仰存鼻息的一批人自有许多懦弱下贱的特点,最显著的是对本衙门的大头儿有种不由自主的,机械的,本能的恐怖。小公务员之于大头儿,平时只认识一个看不清的签名式。在那般俯首帖耳的人看来,部长大人阁下几个宇代表一种神圣的,没有申诉余地的威极。小公务员心目中的部长,好比基督徒心目中的教皇,做的事永远不会错的。部长的行为,言语,一切用他名义所说的话,都有部长的一道毫光;那个绣花式的签名把什么都遮盖了,把他命令人家做的事都变得合法了。大人这个称呼证明他用心纯正,意念圣洁;一切荒谬绝伦的主意,只消出之于大人之口便百无禁忌。那些可怜虫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不肯做的事,一听到大人二宇就赶紧奉命。衙门象军队一样,大家只知道闭着眼睛服从。这种制度不许你的良心抬头,灭绝你的人性,年深月久,把一个人变成政府机构中的一只螺丝。老于世故的龚枚罗到了要显原形的时候,马上象念咒一般说出大人二字唬一下波阿莱,因为他早巳看出他是个吃过公事饭的脓包,并且觉得波阿莱是男性的米旭诺,正如米旭诺是女性的波阿莱。

    “既然部长阁下,部长大人……那事情完全不同了,”波阿莱说。

    那冒充的小财主回头对米旭诺说:“先生这话,你听见吗?你不是相信他的吗?部长大人已经完全确定,住在伏盖公寓的伏脱冷便是多隆苦役监的逃犯,绰号叫做鬼上当。”

    “哦哟!鬼上当!”波阿莱道,”他有这个绰号,一定是运气很好喽。”

    “对,”暗探说。”他这个绰号是因为犯了几桩非常大胆的案子都能死里逃生。你瞧,他不是一个危险分子吗?他有好些长处伎他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进了苦役监之后,他在帮口里更有面子了。”

    “那么他是一个有面子的人了,”波阿莱道。

    “嘿!他挣面子是另有一功的!他很喜欢一个小白脸,意大利人,爱赌钱,犯了伪造文书的罪,结果由他顶替了。那小伙子从此进了军队,变得很规矩。”

    米旭诺小姐说:“既然部长大人已经确定伏脱冷便是鬼上当,还需要我干什么?”

    “对啦,对啦!”波阿莱接着说。“要是部长,象你说的,切实知道……”

    “谈不到切实,不过是疑心。让我慢慢说给你听吧。鬼上当的真姓名叫做约各·高冷,是三处苦役监囚犯的心腹,经理,银行老板。他在这些生意上赚到很多钱,干那种事当然要一表人才喽。”

    波阿莱道:“哎,吸,小姐,你懂得这个双关语吗?先生叫他一表人才,因为他身上黥过印,有了标记。”

    暗探接下去说:“假伏脱冷收了苦役犯的钱,代他们存放,保管,预备他们逃出以后使花;或者交给他们的家属,要是他们在遗嘱上写明的话;或者交给他们的情妇,将来托他出面领钱。”

    波阿莱道:“怎么!他们的情妇?你是说他们的老婆吧?”

    “不,先生,苦役监的犯人普通只有不合法的配偶,我们叫做骈妇。”

    “那他们过的是姘居生活喽?”

    “还用说吗?”

    波阿莱道:“嗯,这种荒唐事儿,部长大人怎么不禁止呢?既然你荣幸得很,能见到部长,你又关切公众的福利,我觉得你应当把这些犯人的不道德行为提醒他。那种生活真是给社会一个很坏的榜样。”

    “可是先生,政府送他们进苦役监并不是把他们作为道德的模范呀。”

    “不错。可是先生,允许我……”

    “嗯,好乖乖,你让这位先生说下去啊,”米旭诺小姐说。

    “小姐,你知道,嫂出一个违禁的钱库听说数目很大,政府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鬼上当经管大宗的财产,所收购赃不光是他的同伴的,还有万字帮的。”

    “怎么!那些蹦党竞有上万吗?”波阿莱骇然叫起来。

    “不是这意思,万宇帮是一个高等窃贼的团体,专做大案子的,不上一万法郎的买卖从来不干。帮口里的党员都是刑事犯中间最了不超的人物。他们熟读《法典》,从来不会在落网的时候被判死刑。高冷是他们的心腹,是他们的参谋。他神通广大,有他的警卫组织,爪牙密布,神秘莫测。我们派了许多暗探监视了他一年,还摸不清他的底细。他凭他的本领和财力,能够经常为非作歹,张罗犯罪的资本,让一批恶党不断的同社会斗争。抓到鬼上当,没收他的基金,等于把恶势力斩草除根。因此这桩侦探工作变了一件国家大事,凡是出力协助的人都有光荣。就是你先生,有了功也可以再进衙门办事,或者当今警察局的书记,照样能拿你的养老金。”

    “可是为什么,”米旭诺小姐问,“鬼上当不拿着他保管的钱逃走呢?”

    暗探说:“噢!他无论到哪儿都有人跟着,万一他盗窃苦役犯的公款,就要被打死。况且卷逃一笔基金不象拐走一个良家妇女那么容易。再说,高玲是条好汉,决不干这样的勾当,他认为那是极不名誉的事。”

    “你说得不错,先生,那他一定要声名扫地了。”波阿莱凑上两句。

    米旭诺小姐说:“听了你这些话,我还是不懂干么你们不直接上门抓他。”

    “好吧,小姐,我来回答你……可是,”他咬着她耳朵说,“别让你的先生打断我,要不咱们永远讲不完。居然有人肯听这个家伙的话,大概他很有钱吧。鬼上当到这儿来的时候,冒充安分良民,装做巴黎的小财主,住在一所极普通的公寓里;他狡猾得很,从来不会没有防备,因此伏脱冷先生是一个狠体面的人物,做着了不起购买卖。”

    “当然哆,”被阿莱私下想。

    节选自第四章。

    六文学成就。

    精细地描摹物质环境,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服务。主人公拉斯蒂涅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野心家性格的,其余人物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也都有环境的依据。由于巴尔扎克十分强调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因而,《高老头》不仅通过复杂的情节来揭示人物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还精确细致地描写出风俗画式的物质环境,揭示“物”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侵蚀作用。《高老头》对伏盖公寓的描写是精确而细致的,我们从寓所的“集体饭厅”这一角,就可窥见公寓的全貌。这个饭厅是伏盖公寓里的人活动的中心场所,作者精确细致地描绘饭厅,也便是在界定生活于其间的人的社会身份和精神面貌。透过这幅“毫无诗意”的寒酸的餐厅图画,我们就可以窥见就餐者的灵魂。小说对鲍赛昂府的描写也是精细的,那富丽堂皇的气魄与伏盖公寓恰成对照,活动于其间的人也就有另一番精神面貌。

    环境的描写只是为性格刻画提供了客观依据,更重要的还在于性格描写本身。巴尔扎克认为,塑造典型必须表现出某类人物“最鲜明的性格特征”。为此,他在刻画性格时,紧紧抓住某个重要人物的一种炽烈的情欲进行反复描写,使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受这种情欲所驱使,并处于为满足这种情欲的煎熬之中。拉斯蒂涅始终受着金钱欲望的吞噬;高老头日夜渴望着父女之间爱的情感,因而被人们称为“父爱的典型”;鲍赛昂夫人企求的是贵族荣誉与地位。他们各自为某一情欲所驱使,也就显示出了各自的个性。此外,巴尔扎克还十分善于运用经济细节、肖像细节、行为细节、语言细节等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高老头在伏盖公寓的生活费数字是逐步下降的,在伏盖太太心目中,他的身价和人格也就随之下降,她对他的称呼由“高里奥先生”、“高老头”再变为“老熊猫”、“老混蛋”。这里的经济细节和语言细节,活画出了伏盖太太充满金钱铜臭的灵魂。伏脱冷第一次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活画出了这个黑社会铁腕人物的栩栩如生的形象。

    《高老头》的结构很有代表性。小说写了拉斯蒂涅的堕落、高老头的惨死、伏脱冷的再度被捕、鲍赛昂夫人的退出巴黎、泰伊番小姐的遭遇、米旭诺和波阿莱良心的出卖、大学生皮安训的义举以及伏盖太太的活动等8个故事,其中拉斯蒂涅与高老头这两组故事是中心。这些线索不是独立存在、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纠缠、彼此推动的,从而使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其间,拉斯蒂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由此8条线索编织成一张有机的情节网。这是典型的巴尔扎克式小说结构模式。

    七名家点评。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雨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