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阅读红楼感悟经典——写在“前进大讲堂”栏目开讲之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这一点不论是中国人还是绝大多数的外国人都会有相同的理解和认识。二百年来,这部伟大巨著经受了时空变换的考验,中国人以此为骄傲。或因如此,不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人们都十分关注这部小说阅读和研究的境况。在“前进大讲堂”栏目开讲之际,笔者不揣鄙陋愿将自己近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 新世纪,《红楼梦》空前的大普及

    早在《红楼梦》诞生之初——即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五十五年(1790)之前,在北京就出现了第一次《红楼梦》阅读高潮。时人记载中说:“争睹者甚夥”,“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红楼梦》的第二次阅读高潮出现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十七年(1792)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百廿回木活字刊印本问世之后,京内的知识界家家置一部于案头。稍后,有记载说《红楼梦》已是“家弦户诵,妇孺皆知”。嘉道以降,已有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流行语。时至光绪年间,出现了“梦学”和“红学”的记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旧红学和新红学相继诞生,《红楼梦》的阅读再次掀起热潮,是为第三次。

    新中国诞生以后,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和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拍摄、播映将《红楼梦》的阅读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亿万大众看连续剧读《红楼梦》成为一种“时尚”。这股“红楼”热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间,随着娱乐文化的兴起,出版业的发达,和强势媒体的推波助澜,《红楼梦》热不仅“高烧”不退,而且出现了“红楼夺目红”的奇异景象。以我个人所见,这十年间全国各级出版社出版的各种版本(影印本、标点注释本、评点本、翻印本)的《红楼梦》读本达百余种之多,其销售总数量以数千万册计。各种消闲性和“研究”性的红学图书约有千余种。仅2005年,带“红”字头的图书达200余种,几乎超过了过去二百年间同类图书的总和,创造年产红学图书的最高纪录,成为中国出版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这一奇异的景象,大众有各种不同的评说。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客观上《红楼梦》一书得到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普及——人人都能买到一部《红楼梦》,人人都可以读到《红楼梦》。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时代,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得到了真正的实现。中国人不仅在1949年从此站起来了,而且现在是真正富起来了!

    同以往任何时代《红楼梦》的阅读大普及相比,红学研究显然处在滞后的状态。有清一代的“红学”——从脂评、咏《红》诗词、评点乃至笔记杂评,只能说是一种“研究”的萌芽。旧红学的“索隐”与新红学的“考证”,始将“红学”提升到“学术”的品格。但是,以往百年间的“红学”只是少数学人躲在象牙塔内的“研究”,而极少关注到普通大众的阅读诉求。从上世纪50年代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学者合作出版了多版次的《红楼梦》校勘注释本。与此同时,该社还陆续出了一些学者的研究专著,然而与读者的渴求则相距甚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红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红学研究机构(《红楼梦》研究所),出版了专门的学术刊物(《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集刊》等),而且校订注释了以脂本为底本的新版本《红楼梦》,编撰出版了《红楼梦大辞典》《红楼梦鉴赏辞典》《红楼梦语言词典》《红楼梦汇校本》《红楼梦稀见资料汇编》与《怎样读红楼梦》等具有普及意义的红学图书,为广大读者析疑解惑。这些图书的编写出版对《红楼梦》的普及应该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历史贡献不该被遗忘。近十余年来,许多红学研究者走进大学开讲座,还有大观园论坛、文学馆讲坛、曹雪芹纪念馆论坛,都有他们的奉献。某些人一味的“谴责”他们不关注普及是罔顾事实,是不公平的。普及《红楼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一个人尽到了自己的心力,就应该得到肯定。

    《红楼梦》的空前大普及是与红学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是相互推动的关系——研究为普及和提高提供支持帮助,而普及和提高反过来又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和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大众的阅读永远领先于研究。作为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的阅读目的大多是寻求心情的愉悦或精神的慰藉。有的人甚至于只是出于某种好奇——想知道这部小说究竟写了哪些故事、人物结局怎么样就可以了,并不想寻根究底。因此他们可以读一遍两遍,也可以跳过那些“枯燥难懂”的诗词或是那些琐细饮宴活动。但作为研究者则不同,他们需要十遍二十遍或更多遍地阅读文本,并且要从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一些疑难课题。为此,他们在文本之外还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史料(例如史书、笔记、档案材料等等)。例如,《红楼梦》中有大量的方言土语,各种抄本中又有文字上的差异,要弄清这些方言的原意,流行地域,乃至读音、语法结构,需要查找相关字书、辞书或地方志之后,方能得出正确地解释。至于那些人物评论、版本系统、成书过程、作者家世生平等方面的问题,都不是读几遍文本就可以得到解决的。作为学术的红学有它自身规律和规范,每一个研究者都必须认真遵守。所以,一篇或一部真正的红学论文或专著都要作者付出心血和辛勤的劳动之后才能够完成。至于这些研究成果能否与读者见面,那还需要有发表的刊物或者得到出版的机会,但有时候这一道道门坎并不是每一个研究者都能够及时地、顺利地跨越。当我们大家明白了阅读与研究之间诸多不同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研究者的一些苦衷,给他们一些宽容。

    近年来,我观察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与反思。

    1.由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关的现行评价体制上的原因——即许多普及性著述不被视为“学术”成果,阻碍了红学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普及化。

    2.图书市场的红学图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有些让人眼花缭乱无法选购的现象。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堆山填海般的红学图书内容大多是炒冷饭,旧话重提新意了了。有些著作是改姓换名加上新包装“欺瞒”读者,有些书是“著作”通过改换书名拆卸分装,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作者或出版者成了“搬家”公司的搬运工。可以说这些红学图书是为了“谋利”,实际上既无益于普及,也无益于红学建设,是在浪费国家的图书资源和读者的宝贵时光。我坚信,随着出版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未来的红学图书市场将会得到净化,以一种崭新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二 未来,红学的传承与发展

    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间,红学研究的队伍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的老一辈红学家为红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红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道德文章和敬业精神,为后辈红学研究者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但他们相继驾归道山,离开了心爱的红学事业,如今硕果尚存者已是只二三老人了。现在六十岁以上的研究者已从第一线退下来,大多忙于整理自己的著述或转战到其他领域。中年一代学人在教学第一线者居多,除了教学之外,还担负着培养研究生的重任。从近年读到的红学论文及红学新著来看,红学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1.一批中年红学研究者逐渐成熟起来,他们在文本阅读、理论修养、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巨大进步。已经出版的学术成果,例如梅新林的《红楼梦哲学精神》、刘上生的《曹寅与曹雪芹》、赵建忠的《红楼梦续书研究》、饶道庆的《红楼梦的超前意识与现代阐释》、俞晓红的《形象:文化的投影》、陈维昭的《红学通史》、方晓伟的《曹寅评传、年谱》、沈治钧的《红楼梦成书研究》、曹立波的《东观阁本研究》等,均受到学界和读者的好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年学者大多在高等院校执教,与广大青年学子有密切的联系,思想活跃,文思清新,学术视角开阔,为他们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已经担负起了红学传承的重担。

    2.近年来高等院校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一批青年人是古代文学专业毕业,他们中有不少人是选《红楼梦》作为研究对象。仅我个人已收到的硕博论文就不下几十种,这是新世纪红学发展的又一支学术力量。我深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锻炼,这批年轻人将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贡献于读者大众。

    3.不可忽视的网络红学队伍。今天当我们在谈论新世纪红学传承和发展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真诚地关注到网络红学和网络红学作者队伍的存在和壮大,以及他们在网络上的积极贡献。尽管我本人是一个十足的不会上网的电脑盲,但我始终认为网络红学是当代红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红学史缺少了网络红学就不是一部完整的红学史。在今日网络化的时代里,网络红学和他们的作者是站在红学第一线的群体。他们面向的不仅仅是国内,而是世界各国所有的《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事实表明,所有重大的红学信息、重要发现、重大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推荐,都是由网络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世界人民。网络红学作者是最大的普及者、传播者,也是信息和资料的搜集者和研究者。毋庸讳言,网络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可能存在某些不足,但是真正的红学研究者不应该因而轻视他们,或忽视他们的贡献。我认为网络红学作者在未来的红学队伍建设中应该是一支生气勃勃的生力军。关注他们、爱护他们,与他们同心合力为推进红学的繁荣而努力,这将是曹雪芹之大幸、《红楼梦》研究之大幸!

    红学的传承和发展,固然需要理论的滋养、方法的创新、重要资料的发现,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学术品位的迅速提升。

    21世纪的红学属于年青一代的红学研究者!

    三 经典需要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二百多年来的阅读史、传播史、研究史证明了它的永恒魅力。清乾隆五十八年(1798)这部伟大的小说漂洋过海走向异国他乡,它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从最初作为外国人学习北京官话教科书到作为文学名著欣赏,长达二百余年。今天,《红楼梦》已有了24种外文译本,五种少数民族文字的译本,拥有巨大的读者群,超越了民族的、国界的阻隔,真正成为了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和公认的经典。

    那末,在林林总总的言情的描写家族的古代小说中,《红楼梦》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经典之作呢?对此,读者和研究家们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答案。笔者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原因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红楼梦》具有独创性(包括题材、主题、形式、语言、风格的创新)之外,还在于曹雪芹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优秀文学家的“写实”传统,描写了真实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生动的语言及典型的环境和淋漓尽致的生活场景,它向广大读者提供了审美鉴赏魅力。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充分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无限关怀,揭露世家大族的腐败奢华,追求光明及世法平等的理想。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曹雪芹对处在社会下层的弱势群体表现了极大的关注。例如小说中的刘姥姥、醉金刚倪二及晴雯、金钏、司棋、紫鹃,乃至小厮兴儿等小人物,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2.曹雪芹是一位极具忧患意识和“负罪感”的伟大作家,又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伟大作家。在《红楼梦》中他在无情地揭露了世家大族骄奢淫逸的种种丑恶现象的同时,还竭力探讨了世家大族盛衰的原因。元春所说的“奢华过费”和探春理家时兴利除弊的改革,以及对子女教育、婚姻观提出的看法,都表现了曹雪芹超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这部小说中蕴涵的中国古代文化非常丰富和精细。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从神话、玉石文化到诗词曲赋;从酒令谜语到宗教偈语;从戏曲、美术、建筑、园林、中医中药到典章制度;从各种风俗、游戏到地名姓名文化,无不充满古代文化的色彩。曹雪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酷爱和精致的描述,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古代文化的展示与渲染,构成了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红楼梦》使我们真正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论中国读者还是外国人要认识学习中国语言、古代文化,《红楼梦》提供了一个形象的“文本”。

    因此,我们可以说《红楼梦》“不但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矛盾与冲突,并创造了真实的形象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这对广大读者来说具有历史的认识意义和审美的魅力。同时,因为作家的那种崇高的理想和情感,使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体系蕴涵一种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力量,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从而变得崇高起来——内心更加善良和优美。因此我们可以说经典作品不仅能够产生一种表现民族灵魂的作用,而且它也能够起到铸造民族灵魂的伟大作用”。(张炯:《谈谈要阅读经典作品》)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商业气息愈来愈浓厚的社会里,泛娱乐化令人耳鸣目眩,真正的传统文化被淡化,经典作品被一些人所蔑视乃至被戏弄。在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刻,人们能够多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于个人有益,于民族有益。从笔者亲身感受来说,阅读经典作品贵在精选精读,反复读,细嚼慢咽,用“品”字诀方能领会其精妙,解得其中味。要知道,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之作至今还在滋育着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希望的热情永远燃烧!

    2010年2月8日

    (原载《前进论坛》2010年第3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