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站在废墟上的遐想——从曹家故宅被拆想起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里不是仙山琼阁、瑶池仙境,也没有神仙和皇帝。然而,这里却曾是人们神往和景仰的地方——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房”——天才作家曹雪芹青少年时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十七间半房”是曹家的祖产。当年在曹寅的笔下,“西堂南辟市为邻,拟种檀栾障午尘”“古寺凉风挽鹿车,贵唯买竹贱称书”,“水文帘外立晴昼,袅袅亭亭三十竿”[1]。可以想见当日的风光,昔日的辉煌。南轩种竹、西堂扫花,曹寅在诗中留下他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斗转星移,世事骤变。数十年之后,曹寅开创的基业却成了他的子孙被罪后惟一的栖身之所。历史道是无情还有情!

    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的研究者们在清理清代档案中发现了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九日的“内务府来文”[2],将一段隐匿了200余年的“历史”再现在世人的面前:

    今于雍正七年五月初七日,准总管内务府咨称:原任江宁织造、员外郎曹頫,系包衣佐领下人,准正白旗满洲都统咨查到府:查曹頫因骚扰驿站获罪,现今枷号。曹頫之京城家产人员及江省家产人口,俱奉旨赏给隋赫德,后因隋赫德见曹寅之妻孀妇无力,不能度日,将赏伊之家产人口内,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曹寅之妻孀妇度命。除此,京城、江省再无着落催追之人。相应咨部。等因前来。

    据此,应将内务府所咨曹寅之子曹頫京城及江省家乡人口,俱经奉旨赏给隋赫德缘由,知会办理赵世显事务王大人等可也。

    这份满汉文对照的“档案”第一次告诉世人,曹家被抄没后从江南回到京城的居住地点和居处房间数量。从此,崇文门外蒜市口成了新闻媒体的聚焦点,历经风雨的“十七间半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访问者。老作家、红学家、长篇小说《曹雪芹》的作者端木蕻良在夫人钟耀群先生的搀扶下来了,他以《访“十七间半房”》为题下写了踏勘印象:“据《康乾遗俗佚事饰物考》(完颜佐贤编著)认为,清代一般住宅‘七品以下多住清水排房、起脊瓦房,正房三间两耳、三东、三西、三南,左右串堂四合院’。‘十七间半’是符合这种格局的。”[3]清代文献研究者、红学家张书才先生不止一次来到蒜市口踏勘、考察,终于写出了《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长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结合民间传说,雄辩地论证了蒜市口路北16号院与乾隆《京城全图》上所绘的房屋方位、形状、大小规模完全一致,从而确认曹雪芹故居就是蒜市口路北16号院。后来清理出的16号院房基的布局证明了张书才先生多年前的正确论断——果然是“十七间半”![4]

    从1982年公布的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内务府来文”到曹家故宅被拆,连头带尾恰好是19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红学界发表过数十篇长长短短的考证文章、呼吁性文章,崇文区政协委员会、中国红楼梦学会开过大小论证会,目的都是希望有关部门保留这座曹雪芹的“故居”,让后世的人们来纪念这位为中华民族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作家。然而,这一切努力和期盼化成一场“梦”——一个永远消失的“梦”!

    几天前,当我来到16号院的时候,虽是人走房空,但它还坐落在那里。几天后再来这里的时候,它已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只剩下一片废墟。身边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眼前看到的是建筑工人一派忙碌的景象。我站在废墟上,突然有一种“都来眼底复心头”的感慨,既然曹雪芹当年听从了敦诚的劝告: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结庐西郊,过着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的生活亦未伤其襟怀笔墨,写出经天纬地的皇皇巨著,如今九泉之下又何能在乎那早已失去的“十七间半房”呢?倘若有人起曹雪芹于地下相问同意与否?我想他一定会说:“我早已说过,‘质本洁来还洁去’,‘赤条条来去牵挂’!尔等又何必拘拘于那十七间半哉!”

    是了。曹雪芹既用毕生血泪铸成了《红楼梦》,贡献过一次,而今为了首都人民能有一条宽阔的两广大道,那就再贡献一次吧!

    2001年1月20日

    (原载《红楼长短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注释:

    [1]曹寅:《南轩种竹》,载《楝亭诗钞》卷一。

    [2]见张书才:《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载《历史档案》1983年第2期。

    [3]端木蕻良:《访“十七间半房”》,载《北京政协》1991年1月号。

    [4]敦诚:《寄怀曹雪芹》,载《四松堂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影印版,第146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