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天衣无缝的骗局——《局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个故事都是设局诈编。前两个故事是俗编,编取钱财。投合的是官员的利欲熏心,编取的是不义之财。上当受编者活该倒霉。第三个故事是推骗,道士因为爱琴极有耐心地施骗,受编者善良天真,如坠雾中。

    御史拜见“公主”

    某御史家人,偶然在街上闲站。有个衣着华丽的人过来跟他攀谈,渐渐问起主人的姓名、官职,家人如实相告。那个人说:“我姓王,是公主的管家。”两人越说越投机。

    王某说:“现在当官都不容易啊,有时候还会非常险恶,现在差不多的达官贵人都得找皇亲国戚做靠山。你们家御史大人的靠山是哪个?”

    御史家人回答:“没有。”

    王某说:“这真是所谓吝惜几个小钱而忘大祸了。”

    家人说:“托靠哪个好啊?”

    王某说:“我家公主待人以礼,她能保护朝廷的官员。某某侍郎就是由我引见并得到公主保护的。如果你们家御史肯花一千两银子,我将其引见给公主,应该没有什么困难。”

    御史家人高兴了,问:“您住在什么地方?”

    王某指着一座大门,说:“天天住在一条巷子,你还不知道啊?”

    家人回来报告御史。御史很高兴,马上大摆宴席,让家人请王某来赴宴。王某欣然到来,在宴席上信口说起公主什么性情,平时如何起居,把宫廷里的事说得非常详细。他说:“如果不是因为我跟御史大人住同巷的关系,就是送我一百两银子,我也不会给御史大人效力。”

    御史更加感激王某。临别时跟王某约定见公主的时间,王某说:“你只要准备好银子,我瞅机会报告公主,一早一晚,就能有答复了。”

    过了几天,王某才来,骑着非常漂亮的骏马,对御史说:“赶快准备好礼物走。公主事太多,拜见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从早到晚,没有一点儿闲空。现在我刚刚瞅到一个空隙,咱们得赶快去,误了时间就见不上,再找见面机会就遥遥无期了。”

    御史拿出一大笔成色极好的银子,跟着王某前去。曲曲折折走了十几里,到达公主的府第。御史下马等待。王某先拿了银子进去。等了好一会儿,王某出来,宣布:“公主召某御史。”

    接着,一个接一个从外往里传呼。御史恭恭敬敬地低头弯腰进去。看到堂上有位美人,容貌如仙,服饰光彩夺目,周围的侍女都穿锦绣衣服,罗列成行。御史跪下给公主行礼。公主传旨:赐坐檐下。然后用金碗送上香茶。公主略微说了几句话,御史恭敬地退了下来。然后,从里边传出来:公主赐御史缎靴、貂帽。

    御史回到家里,很感谢王某,拿了自己的名片到王某的门上拜访感谢。王某的门关着,没有人。御史想:王某侍候公主还没回来。御史接连三天拜访,总没人。派人到公主的府第看,大门紧锁。问周围的人:“公主到哪里去了?”周围的人说:“这里哪有公主?前几天有几个人来租房子住。已经走了三天。”

    探访公主的回来复命,御史和仆人只不过垂头丧气而已。

    副将军拜见“皇帝”

    副将军某,带了许多银子进京城,想弄个正职干干,却苦于没有门路。有一天,有个穿裘衣、骑骏马的人来拜访他,对他说:“我妻子的哥哥是天子近侍。”

    副将军请那人喝茶。喝完茶,他让副将军把随从都支开,悄悄地说:“眼下有个正职将军的肥缺,如果你舍得花大钱,我就告诉我妻兄,叫他在圣主面前说你的好话,这个职位就拿到手了。有皇帝撑腰,再有权势的人也抢不走你这个职位。”

    副将军怀疑这个人夸口,说话不着调,会不会骗自己。那人说:“这个不用犹豫。我不过从我妻兄的钱里边抽个小数,我对将军一文钱也不要。说好了多少钱,发下任命的文书才作数。等皇帝召见你后才交钱,如果办不成,你的钱还在。谁能从你怀里抢走?”副将军高兴地同意了。

    第二天,那人又来了,把副将军领去见他的妻兄,说是姓田。田家气势煊赫,像王侯贵族。副将军参拜田某。田某斜着眼看看他,似乎不太想搭理。那人拿着文书对副将军说:“刚才和内兄商议,你要拿到这个职位,非一万两银子不可。请你画个押。”副将军画了。

    田某说:“人心厄测,就怕拿到职位后他不认账。”

    那人笑着说:“老兄顾虑过头了。你能给他官,就不能罢他官吗?而且满朝文武百官,有那么多愿意跟您结交还没门路的,这位将军前程远大,应该不会这么丧心病狂。”

    副将军信誓旦旦。那人送他出来,说:“三日之内回复你。”

    过了两天,天色刚晚,有几个人叫喊着跑进来,说:“皇帝等着召见你哪!”

    副将军惊奇极了,急忙跑步赶到宫中。只见皇帝坐在正殿上,侍从、武士森严肃立。副将军对皇帝行完礼,皇帝命赐座,和蔼地询问将军的情况,然后回顾左右说:“早就听说这位将军武烈非常,今天见了,真将军才也!某处险要地,现在把这个位置交给你,不要辜负联意,封侯的日子不远。”

    副将军谢恩拜辞皇帝。马上有前天穿裘服、骑骏马的人跟着他到旅店,取了一万两银子走了。

    副将军高枕无忧地等待正式接掌大权,天天向亲友夸耀,他升了正职,掌了大权。过了几天,打听到那个重要职位已经被派给别人。副将军大怒,跑到兵部大堂怒气不息地争辩:“我是拿到皇帝任命书的。你们怎么敢把这个重要位置给别人?”

    兵部尚书很奇怪,让副将军讲他如何受到皇帝接见。听来听去,大半像做梦。兵部尚书大怒,把副将军抓进监狱。副将军供出跟他做交易的人名,却查无此人。副将军又花费了上万两银子,才得以革职回家。

    奇怪呀,这个武官虽然愚蠢,难道皇宫也能造假?怀疑这里边有什么大型幻术,这就是所谓“大盗不拿刀枪”啊。

    嘉祥李生擅长弹琴,偶然到东郊,看到工人掘土得到古琴,就用很少的钱买了回来。擦拭干净后,发现琴有异光,弹奏起来,声音清亮激烈,他高兴极了,好像得到连城玉璧。用锦囊包起来,藏到密室,即便是至亲好友,也不拿出来示人。

    新上任的县垂程某,投递名片来拜访李某。李某因为素无交往,程某先来拜访,就去回拜。过了几天,程县垂又请他喝酒,他不肯去,程县垂再三请,他就去了。交谈起来,发现程县垂风雅绝伦,议论潇洒,李某喜欢上他。第二天,发请帖请程县垂,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欢声笑语。从此,月夕花晨,总在一起度过。

    过了一年多,李某在程县垂的官署看到一张琴,用绣囊裹着放在桌子上,李某就打开欣赏。

    程县垂问:“你也喜欢这个吗?”

    李某说:“生平最爱好。”

    程县垂惊讶地说:“咱们交朋友不是一天啦,你有这样的绝技为什么不让我听听?”

    程县承在香炉里烧上沉香,请李某演奏。李某弹了一曲。程县垂说:“大高手!我也愿意一献薄技,请不要笑小巫见大巫。”接着就弹《御风曲》,琴声清爽悦耳,有绝世出尘之意。李某更加佩服,愿意拜程县皿为师。从此两人因为弹琴成为更好的朋友。一年多时间,李某把程县垂弹琴的技艺都学到手。

    然而程县皿每次拜访李某,李某都是用普通的琴跟他交流,不肯泄露自己珍藏的古琴。

    有天晚上,两人喝得有点儿醉,程县垂说:“我新学一曲,你想听听吗?”接着,给李某弹奏《湘妃曲》,幽怨若泣。李某一个劲夸赞。

    程县承说:“可惜没好琴,如果能用好琴弹,音调会更好听。”

    李某欣然说:“我收藏着一张琴,跟一般的琴很不一样。今天遇到擅长弹琴的钟子期,我哪敢一直保密?”打开密室,把琴从锦囊中拿出。

    程县承用自己的袍袖拂去灰尘,站在桌子前边弹奏。刚柔相济,合乎音韵,工妙人神。李某打着拍子,不断叫好。

    程县承说:“我这点儿不成样的技巧,辜负了这张好琴。如果让我妻子弹奏,应当有一两声可听的地方。”

    李某惊奇地说:“您夫人也道士捐官编古琴精通此道?”

    程县垂笑道:“刚才的曲子就是从妻子那儿学来的。”

    李某说:“可恨她在深闺,我没福气听她弹琴。”

    程县垂说:“我们是通家之好,原本不应该受这些世俗礼法限制。明天请把你的琴带到我家,让她隔着帘子给你弹琴。”

    李某很高兴,第二天果然抱琴而往。程县垂安排宴席招待,两人高高兴兴喝酒。喝了一会儿,程县垂把琴带进内室,再出来坐。接着看到帘子里边隐约有位艳装女子,香气从里边飘出来。一会儿,弦声细作,李某听了听,不知什么曲子,只觉得心神飘荡,骨节酥软,魂魄飞越。曲子弹完,李某悄悄到帘子边偷看,里边竟然是个二十来岁的绝代佳人。

    程县垂换大杯给李某敬酒,帘内改弹幽雅的闲情乐曲,李某神形并惑,不禁喝了个大醉。他离席告别,要带回自己的琴。

    程县垂说:“你喝醉了,怕你把琴摔坏。明天请再来,让我妻子尽献所长。”

    李某回了家,第二天再去找程县垂。他的官署寂静异常,只有一个老衙役在看门。问他:“程县垂到哪里去了?”回答:“县皿五更天带着家眷走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他说三天就回来。”

    李某忐忑不安地等到第三天再去,一直等候在程县垂的门外,直等到晚上,一点儿消息没有。衙役们也感到奇怪,就汇报给县令。县令让打开程家的门检查,发现里边全部搬空了,只有桌子、床榻还在。县令把县垂突然不辞而别的事报告上级,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某丢了琴,寝食俱废。他不远数千里探访到程县垂的家乡。程县垂是湖北人,三年前捐官授嘉祥县承。按照他的姓名,找到他的家乡,却没有这么个人。有人说:“有个程道士善鼓琴,传说他有点金之术。三年前忽然离去,再也见不到了。”

    李某怀疑道士就是程县垂,仔细问年龄、容貌,完全吻合。这才明白,道士捐官,就是为了骗琴。

    道士即县承跟李某交知心朋友一年多,并不谈音律;渐渐拿出自己的琴,渐渐献出自己的技艺,又渐渐用美人迷惑,费了整整三年工夫,拿到琴后离开。道士对古琴的癖好超过李某。天下骗机多端,像这个道士得算骗子中的风雅人物了。

    《局作》第一个故事中的受骗者相信在官场必须得有靠山,才找“公主”,看来世风如此,真正的公主也真办这样的事。堂堂御史难道对有几个公主都不知道?“惬楼入”,“伏渴礼”,“肃而退”,不仅被骗,还被当活猴儿耍,皆因利欲熏心。第二个骗局更高明,投合常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理,居然导演出“皇帝”来。看来皇宫是真的,只不过被编子买通官殿侍卫,造出个假皇帝。受骗者还要再花上万银子才能免官,这样的局作是对不择手段“跑官要官”者的教训。第三个故事的编是稚骗,道士爱琴,为琴而捐官,为琴而处心积虑交朋友,迁延数年,周旋多时,终于水到果成,将心爱的琴搞到手,飘然而去,到深山老林专心抚琴去了。骗子因为爱琴而极有耐心,煞有介事;受骗者因为善良天真,如堕雾中。人情世态描绘真切,形象如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