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我到济南参加考试,恰好遇到春节。按惯例,春节前一天,各行各业的商人抬着彩楼,派出乐队,吹吹打打前往布政使衙门,叫作“演春”。我跟朋友去看热闹。
那天,游人把官衙挤得水泄不通。衙门大堂上有四个穿红衣服的官员,东西方向,对面而坐。那时我还年轻,弄不清他们是什么官。只听到人声鼎沸,锣鼓声、喇叭声,响声刺耳。
忽然,有个人带个披散着头发的小孩,挑着担子,走到堂下,似乎向堂上官员说什么。当时人声汹汹,也听不到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只见堂上的官员都笑了起来。接着有个穿黑衣的差役向堂下高声叫喊:“演节目吧!”那个看来是魔术师的人连忙答应,问:“演什么啊?”堂上官员交头接耳一会儿,派个小吏下来,问魔术师有什么拿手好戏。回答说:“能颠倒节令,任意变出四时物品。”小吏上堂察报,一会儿又回到堂下,说:“命你取鲜桃一枚。”
魔术师答应了,脱下衣服,盖在竹箱上,却又做出埋怨的样子,说:“长官太不明白了。眼下冰天雪地,到哪儿取桃子?不取吧,又怕当官的生气,怎么办啊?”
他的儿子说:“爹爹已经答应了,又怎能推辞呢?”
魔术师心神不定了好一会儿,才说:“我琢磨来琢磨去,总算琢磨透啦。初春将到,积雪未化,人世间哪儿有鲜桃啊?只有王母娘娘的园里四时常青,或许有蟠桃,必须到天上去偷才行。”
儿子说:“嘻!登天,能踩着台阶上去吗?”
魔术师说:“我有法术。”说着就打开竹箱,拿出一团绳子,有几十丈,理出绳子的头,往空中抛去。绳子竟然直直地悬立空中,好像上端有什么东西悬挂着。没多久,绳子越抛越高,逐渐消失在云彩之中,魔术师手中的绳子也正好到了头。
魔术师招呼他的儿子说:“儿子,过来。你爹年老体弱,身体笨重,行动不匣,爬不了啦。还得靠你走一遭儿。”把手中的绳子交给儿子,说,“抓着这条绳子爬到天上去。”
儿子接过绳子,面有难色,埋怨道:“老爹太糊涂了,这么细的一条小绳,却要我靠着它登上几万尺高的天空。我爬到一半儿绳子断了,我岂不是要粉身碎骨?”
魔术师做好做歹哄着儿子,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夸下海口,说了错话,后悔也来不及了,麻烦儿子走一趟。儿子不要怕辛苦,假如真偷来鲜桃,一定能得到上百两银子的赏赐,爹保证给你娶个漂亮媳妇。”
那个儿子拉着绳子,盘旋而上,手脚并用攀登,像蜘蛛走网丝一般,渐渐爬人云霄,再也看不见了。
过了好久,从天空飘落下一只鲜桃,像碗那么大。魔术师很高兴,捧了桃子,眉开眼笑地献到公堂上。堂上官员将桃子传来传去地看,也分不清是真是假。
忽然,挂在空中的绳子掉到地上了!魔术师惊慌地说:“坏啦!上边有人砍断我的绳子,我儿子怎么下来呀?”过了一会儿,有个东西从天上掉了下来,仔细一看,是他儿子的脑袋!魔术师捧着儿子的脑袋哭道:“一定是给长官偷桃,被看园子的发现了。我儿子没命啦!”又过一会儿,天上掉下一条腿。没多久,残缺的肢体纷纷从空中落下,好像人身各部分都被从天上丢下来了。
魔术师放声大哭,把儿子的肢体一块一块收进竹箱,盖上箱盖,放到一边,然后对大家说:“老汉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每天随我走南闯北谋生。今天奉了长官的命令,没想到遭受这样的奇惨大祸,我只好把儿子背回去埋了。”
他走到堂前跪下,说:“为了一颗桃子,断送了我儿子的性命。如果长官可怜小人,帮助安葬我的儿子,我死了也结草衔环报答长官的恩情啊!”
堂上的官员又吃惊又害怕,给了魔术师许多赏钱。魔术师接过钱,缠到腰间,然后敲着竹箱招呼:“八八儿,不出来谢赏,还等什么?”
一个头发蓬松的小孩用脑袋顶开箱盖钻了出来,向北边堂上的官员叩头。他,正是魔术师的儿子。
因为这位魔术师的戏法太神奇了,所以到今天我还记得。后来,听说白莲教会这种戏法,这魔术师大概是他们的后代吧?
《偷桃》回忆作者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在济南府看“演春”的见闻。作者对演春民俗的描写细致形象,对术人父子的描写生动精彩。他们逗引人们的好奇心,然后以神奇的魔术表演从天宫“偷桃”索取高报酬。这样的大型幻术,明代钱希言《绘图》中曾有描写,但远不及聊斋所写生动。清代点评家但明伦认为,施行这幻术的人是邪教中人,“抉其巧幻之术,佐之以滑稽之口,将何事不可为那”?看来这类魔术确实存在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