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先从我国的地理位置说起。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从我国往北去,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影响我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收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20℃以下,1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来自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寒潮是通过什么路线来我国的呢?一般把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分为3条:西路,来自北方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上,经西伯利亚进入新疆,然后沿着甘肃河西走廊进入华北、华中广大地区;中路,由新地岛以东,经贝加尔湖、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这路寒潮势力最强大,往往直穿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到达长江流域,有时还越过南岭袭击华南,甚至可以到达海南岛;东路,由东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经过东北或朝鲜、日本海到达我国东南沿海。四川盆地由于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寒潮较难侵入。青藏高原地势高峻,云南省位于大高原的南侧,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我国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
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发现,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我国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有利有弊,因此,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寒潮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变为有利的一面。
知识链接
我国北方地区与世界上纬度相同的地区比较起来,冬天是最冷的。比如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一月份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同一个时间,与黑龙江省纬度相同的英国伦敦地区,却芳草碧绿,流水淙淙。这是因为我国处在东亚季风区,冬季风形成的寒潮加重了北国的酷寒;而英国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一些,也是这两个地区温度相差悬殊的原因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