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地理知识全知道-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为“二战”结束起了重要作用。战后,人们从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中也得到启发,开始和平利用原子能,为人类谋幸福。但是,原子能进入人类生活后,类似广岛和长崎式的悲剧,犹如幽灵在人们身旁游荡。全世界曾发生过150多起核电站泄出放射性物质的事故,其中,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便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火灾,引起爆炸。据估算,这次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1986年4月28日上午,瑞典斯德哥尔摩以北150公里处福尔斯马尔克核电站的值班人员在退出管理区域时,大门监测器测出异常放射性,同时核电站周围地面也测出了污染。瑞典政府以为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十分紧张,准备将600名职工撤离电站。接着,又发现瑞典东海岸一带广泛受到放射性污染。瑞典国立防卫研究所对空气中尘埃进行核素分析,测出碘 - 131、铯 - 137和钌 - 103等放射性核素,从而判明污染不是来自核试验,而是来自核电站事故。根据当天的风向和上空的气流,推测事故源可能在白俄罗斯、乌克兰一带。瑞典政府当即询问苏联政府,但没有得到答复。

    1986年4月28日21时02分,苏联在国立电视台新闻节目中首次承认发生了事故。直到4月29日,苏联政府才通过塔斯社正式宣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堆发生堆芯爆炸事故,时间为4月26日凌晨1时23分。

    这是国际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在核电站事故现场,人们不能用水和化学品灭火,因为它们一旦化为含强烈放射性的蒸汽进入空中,后果不堪设想,唯一的办法是用沙子、硼、黏土、铅、白云石等物质将反应堆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至1986年5月11日,5000多吨沙石才将反应堆破损处完全堵住。接着,苏联政府决定,在污染范围之内的庄稼一律不准收割,全部翻耕深埋,核电站周围的土地都要掘地一米,把沾染了放射性物质的表土埋入地下。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流入第聂伯河的支流普里皮亚特河,并进入基辅市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基辅水库,苏联政府决定在反应堆底座之下,浇铸一个厚厚的水泥“垫子”,将它与地下土层分隔开来。为此,矿工们夜以继日,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从地下挖了一条长136米、直径1.8米的隧道,直通反应堆底部。至此,“核魔”才算被彻底锁住。

    科学家最为关注的是这场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未来的影响。据测算,这次泄漏出来的强放射性物质达8吨之多,核电站周围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都遭到了核污染。苏联提出的一份正式报告中也承认,在此后70年内,可能会有6750人死于这次核污染,而西方核科学家的估计还要严重得多。1986年11月英国防止辐射委员会公布的研究报告说,这次核事故将使在未来的70年内,死于癌症的人数增加约1000人。而另一位西方专家估计,苏联境内将有25000人因为这次事故将死于癌症。国际核能安全咨询组织报告说,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到大气中的铯-137需100年才能衰变,因此,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它都会给人类带来癌症和各种遗传病症的威胁。

    知识链接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随后引发海啸。地震和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损坏,引发“福岛核泄漏事件”。其地下水污染与放射性物质沉降污染了附近的土地;大量放射性污水直接排入海中造成水体污染;其放射性核元素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全球扩散的空气污染。“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已经超出了日本国界,成了全球性的核污染事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