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地理知识全知道-“地球之肺”——森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珍贵的绿色财富。据计算,100平方米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以消耗一吨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从而可以防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积累,产生温室效应,而放出的氧气又使空气的含氧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因此,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降下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540平方米的有林区土地比无林区土地大约多蓄水20吨,这样2700万平方米森林的土地中蓄存的水就相当于一个总容量100万吨的小型水库。此外,一条林带能使比树高20—25倍距离的空中风速降低一半,可把灾害性的大风变成无害的小风。风速降低,削弱了风的挟沙能力,再加上树木的阻沙和固沙作用,流沙就会变为固定沙。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我们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吗?最有效的帮手就是森林。

    林木的枯枝落叶可以肥田是人所皆知的事实,科学家们对此进行精确测定,500千克紫穗槐的鲜嫩枝叶相当于30千克的硫铵、8千克磷酸钙、7.5千克硫酸钾的肥力。在农田四周种植林木,不但能提高土壤肥力,更重要的是能使有机质进入土壤,消除土壤板结和有机质严重偏低的状况,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森林还是改善环境、抗击污染的“主将”。樟树、夹竹桃、丁香、枫树、刺槐、臭椿、桧柏、女贞、橡树、红柳、木槿、榆树、马尾松、法国梧桐等,都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这些气体通过绿化林带,通常有1/4可以得到净化。

    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如松树分泌的杀菌素就能杀死白喉、痢疾、结核病的病原微生物。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含量,要比绿化地区多85%。林木还能吸收噪声。一条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

    森林是如此重要,可是,很多人却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不仅不知道如何爱惜森林,相反地尽在无情地摧残它们。几个世纪以来,砍伐森林带来的大自然惩罚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二三百年前,我国的陕北榆林地区曾是个林草茂密、土肥水足的好地方,后来由于清朝政府滥毁森林,致使风沙侵蚀,现在的榆林城外变成了一片沙漠。18世纪,大批移民来到美洲大陆,砍伐森林,把大片草原开垦成耕地,致使大自然布局发生了改变。1934年5月,美洲爆发了三天三夜的“黑风暴”,挟带起大量的泥沙,使田地干裂,水井、溪流、房屋被沙土埋没,千万人无家可归。这些令人类痛心疾首的事实告诉我们,保护森林对于保持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可叹的是,历史教训并未使人类引以为戒,自毁家园的悲剧仍在不少地方重演着,南美亚马孙原始森林的厄运就是又一个典型的例证。丰富的亚马孙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木材总量的45%。自20世纪60年代起,大片大片的森林在重型拖拉机和火的征讨下开始毁灭,仅1966—1975年就毁掉森林1100多万公顷。无节制的砍伐已使巴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80%下降至40%。狂砍滥伐的恶果也显而易见,近年来,巴西降水减少,气候变得炎热干燥。可以想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谁能保证几十年后的亚马孙地区不会变成一个大沙漠呢?

    知识链接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曾经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远低于全世界22%的平均水平。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稳步上升。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6%,仍低于30.6%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力争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35年达到26%,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