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地理知识全知道-处理二氧化碳的新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理论分析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1倍,可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2.9℃。正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长,才使地球上的气候出现明显的变暖现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量。遗憾的是,工农业发展又需要大量焚烧煤和石油,需要进行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而它们势必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孜孜以求,寻找着妥善的办法。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森林在控制温室效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树木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将光合产物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固定在生物量中。这种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根据科学研究,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随着森林年龄的增加,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也在提高,长寿命的树种可以将这些固定的碳保持几百年。因此,发展林业可能是人类目前控制温室效应的最佳出路。

    除了林木等植物之外,海洋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也很大。日本环保科学家已筛选出几种能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繁殖的海藻,并计划在太平洋海岸进行繁殖,以吸收附近工业区排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实验,证明这个设想是对的,效果良好。科学家们发现,倘若能用深层水来代替实验时使用的一般海水,藻类将会繁殖得更加迅速,从而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同时,大量繁殖在海水中的藻类,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作为饲料或肥料。海洋中的珊瑚虫也可以吸收消化二氧化碳,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单个珊瑚虫是圆筒形的,顶端有个大口,或卵圆形,或裂缝形,水和食饵以及其他不能吃的碎屑都从顶端大口进入,不能消化的东西也从这大口排出。它的长长的内腔分若干个小室,这是它的消化腔。当海水进入它的消化腔,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下来,最后从它的外层分泌出由碳、氧、钙组成的物质,即石灰质,也叫碳酸钙。珊瑚虫分泌石灰质,是为了建造它的骨骼。正是这些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堆积成了珊瑚树乃至形成珊瑚礁。据科学家们分析测定,每平方米珊瑚礁上的珊瑚虫一年可固定4.3千克二氧化碳,堪称吸收二氧化碳的“大肚皮”!现在全世界大约有62万平方公里的珊瑚礁面积,算算看,一年能固定多少二氧化碳?大约25亿吨,相当于全球二氧化碳全年总排放量的12%。珊瑚虫虽小,可吸收消化二氧化碳的本领却十分强大。要是我们大家好好保护海洋,保持海水清洁,不随意破坏珊瑚礁,珊瑚虫就能大量地繁衍生息,消除更多的二氧化碳。

    随着人们对深层海水的开发,科学家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在600米的水深处,封存着天然的液态二氧化碳。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水下600米处,水的压力可使二氧化碳向液态转化;在水深3000米以下,液态二氧化碳竟变得比水还重,极容易沉入海底。在深部低于10℃的水温下,液态二氧化碳还会出现一层果酱状的薄膜,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扩散到周围的海水中去。根据这个意外发现的奇特现象,日本科学家已计划把二氧化碳直接输入深海中,利用深海水把它们封存起来。他们估计,这种封存的二氧化碳要重新返回大气层,至少需要1000年的时间,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操作实例。

    知识链接

    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钛金属有机骨架(MOF),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直接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转化成甲酸和甲酰胺(两种太阳能燃料),从而将有害的温室气体变成了清洁的空气。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不仅可以创造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还可以清除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为地球的碳循环找到了一条新的便捷高效的途径。不过这个项目还在试验之中,目前也仅能吸收光线中蓝色波段的光来进行人工光合作用,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其他波段的光线来测试,希望MOF能够早日量产。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开着光合作用的汽车,住着光合作用的房子,还天空以丽日晴空,蓝天白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