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们提出,可以通过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见天日”的方式给地球降温。他们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趋势,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50年后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两倍,这将导致地球气温上升2.5℃。如果将射到地球的太阳光遮蔽掉1.8%,那么就可以抵消这一上升幅度。在此理论基础上,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奇思妙想,其中最为大胆的,当属美国科学家们构想的“太阳盾”计划。这个计划是由美国的光学权威安杰尔想出来的。他提出在太空为地球支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这把伞由6面可调整倾斜度的镜子组成,长约2000公里,永久定位于距地面约150万公里、被称为拉格朗日的至高点。这把硕大的遮阳伞将遮挡一部分阳光,使地球吸收的太阳能减少2%,足以抵消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温上升。但不少专家警告说,遮蔽阳光实践起来难度极大,不仅可能劳民伤财,而且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恶果。专家们特别指出,地球气候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尚未搞清众多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情况下,摆弄太阳光这样一个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参数,一定要慎之又慎。
另外一个给地球降温的构想,是由成功揭示南极臭氧空洞成因而荣获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荷兰人克鲁岑提出的。这个主意的提出与一次火山爆发有关。1991年6月15日,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突然喷发,大量火山灰喷发到空中,遮蔽了太阳。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300多人因此丧生,但是这次火山喷发也给科学家提供了将人类从气候灾难中拯救出来的巨大启示。当时,有2000万吨二氧化硫逸出,进入大气层的最上层,像灰霾般遮盖了地球,将太阳光折射回太空。此后几年,气象学家惊讶地发现,这次火山喷发导致地球的温度降低了0.5℃,尽管这一作用是暂时的——两年后地球的气温又开始上升了,但是克鲁岑从中受到启发,他建议模拟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效应,用气象气球将二氧化硫微粒释放到大气层最外面的平流层中,在空中,这些飘浮的颗粒通过反射阳光,阻挡一部分热量,从而达到为地球降温的目的。但有科学家却指出,皮纳图博现象十分复杂,至今未能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克鲁岑的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在太空设置庞大的遮蔽物以遮挡阳光。但万一出了故障,就会造成很多垃圾。为此,人们又提出了在人造卫星上配置激光发射装置和巨大的反射镜,形成“激光网”的方法。据此设想,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实施办法:发射4颗人造地球卫星,4颗卫星发射的激光互相碰撞。这样,当太空中对地球海面温度有影响的红外线通过时,就会被与其能量相当的激光网阻挡,红外线就被反射并照射到海面上。海面温度便人为升高,产生气流,形成云雨,以此调节地球上的温度。
知识链接
自从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各国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以来,从科学角度对控制全球变暖进行的研究和试验一直没有停止过。其实,这些方法全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人类给地球降温的办法是: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减少对含碳量高的化石类燃料的依赖,寻找新的能源;爱护树木,多植树造林,让地球回复生机盎然的景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