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消息-《国风》的俭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几乎走了一条相反的路——收入其中的三百零五首诗,都没有署名。最为重要的差别是,与希腊诗人创制的复杂神谱相比,《诗经》里几乎没有诸神的名字,更少见诸神的家世。

    《诗大序》几乎是对此一问题的正面回答,诗三百,连同对我们来说仿佛跟它长在一起的大小序,是用诗作为教化手段,让一群自然聚居的人,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文明共同体。

    观《小序》之设自成体系,诸《序》纵横交织,《诗三百》乃构成以周为中心、跨越数百年且显示各种情感关系之网络。此网络庞大复杂且变化多端,《诗》之为‘诗’,魅力即在此。

    二

    《诗大序》关于“二南”《周南》《召南》的说法,很能体现毛诗用以教化的宗旨。王者之风的《周南》十一篇,毛诗的小序,也自有其整体思路。小序中首次提到俭德,是《周南》。小序中所谓的俭德,朱熹在《诗集传》里将其定位在第二章,或许更近情理。

    三

    同样在小序里明确提到俭德的,是《召南》的《羔羊》。《周南》是王者之风,《召南》十四篇主体则为王者之风所化的南方诸国,因而小序由颂后妃转而为赞夫人,并美召公之政,其间偶有怨言,终也因得被而得化之。

    对序中“节俭”的理解,毛、郑已自不同。如不看小序,也不看历代注解,只看诗本身,不得不承认,几乎难以从《葛覃》和《羔羊》中读出节俭的意思。细味这两首诗,并就此来看毛序,仿佛俭字是解诗者悄悄加进去的,似无还有,若存若亡。在全诗之中,俭似乎不那么重要,但反过来想,漏掉它,诗的意思却又略有些直白无隐。

    四

    二南之后,国风中再次出现与俭德有关的诗,则是《魏风》。魏风的第二首,就直刺其君之俭。

    五

    《诗经》共十五国风,正风、变风而后,殿以《豳风》。在国风自正而变的序列中,豳风仿佛在空间上由边地回到中央,时间上由近世追及祖先。而真能称为“豳风”的,实际上只有《七月》一篇。奇特的是,自郑笺倡始,《七月》被认为兼备风、雅、颂三体,《正义》承此,谓“述其政教之始则为豳风,述其政教之中则为豳雅,述其政教之成则为豳颂,故今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也。言此豳公之教,能使王业成功故也”。

    在王道衰废,政教失则的形势下,《七月》追怀先祖筚路蓝缕之德,复思振作,乃返本还源之诗。诗中虽处处可见劳作的艰辛,却洋溢着一股向上之气。在这辛劳不已却生机盎然的时日里,节俭回到了它最为素朴的样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