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县衙清风-天下清官第一——登封知县张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有一座古老而又崭新的县城——登封县城(现为登封市),登封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风淳朴,钟灵毓秀。登封小县曾以嵩阳书院名誉学界一千余年,更因少林武术名闻中外。登封县虽为山区小县,但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就定都阳城,阳城即登封县的告成镇。公元696年,武则天登中岳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因而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嵩阳县和告成县合并为登封县。登封县曾以少林禅宗被誉为佛教圣地,以中岳道观被誉为道教圣地,也曾因嵩阳书院被誉为宋代儒学的发源地。历史上从这个山区小县里走出了不少名人志士,如秦末起义领袖陈胜,大军事家鬼谷子,理学泰斗程颢、程颐等。这些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全国各地来到登封县为官者,也不乏杰出者,如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我国第一个天文台就建造于登封县的阳城,成为我国天文发展史上奠基石。这里还曾出现一位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七品知县张埙。

    张埙,字牗如,江苏长洲(今吴县)人,自幼聪颖,但科举并不顺利,屡试不第。《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张埙传》说他是“以官学教习议叙知县”。教习,是一种学官,国家从地方未中举人的秀才中选取优秀者入仕,其职责就是教授镶旗子弟,这种取仕的方式明清以前被称为“明经”。明经的意思也就是明习经学,到明清时期,“明经”就成为对贡生的尊称,也就是对秀才的尊称了。因为张埙在教习一职上成绩卓著,所以经有关部门建议推荐作为七品知县。康熙十七年(1679),张埙被任命为登封知县,从此走上了他的仕宦生涯。

    知县这一官职,在清代乃至历代官吏队伍中,是最底层的,人称七品芝麻官,但它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民间还称这一官职为县太爷,那就是说在这一县行政区域内,知县的权利至高无上,得民心者从县官始,失民心者也从县官终,无怪乎说县令是一个国家大厦的基石。张埙从一学官,摇身一变成为登封一县的最高长官,他怎么样去履行知县的职责呢?

    为民尚廉的为官原则。当了几年教书先生,虽清苦,而能修身,乍任知县,张埙当有思想准备,是做一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婪的昏官,还是做一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呢?张埙选择了后者。他决心“誓不取一钱,不枉一人”(《清史稿·张埙传》)。这是对自身的约束,对社会的承诺,对廉洁、公正的昭示。抱着这种为官的决心,他单骑赴任,没有一任知县的煊赫,没有一位县太爷的威风,他是那样低调,低调地与登封县吏住一家旅馆,而这位县吏竟不知这位旅客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张埙认为自己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自己也是百姓。为百姓办事,他在登封知县任上做出了卓著的政绩。

    首先,他大兴教育。教化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必然途径,张埙作为登封县的“父母官”,又是教习出身,所以他对教育极为重视,同时也对登封县的文化底蕴了如指掌,因此,发展教育是他要办的第一件大事。他注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并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他出资修复嵩阳学院,使嵩阳学院这座理学教育基地重现历史的光彩,重新发挥他的历史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他在全县各地建立学校二十一所,在大约350年前的登封县,可以说当时的办学条件是相当可观的。他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他设计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句读”以训练学子们的基本功。古代书籍不点标点,因此,读书没有正确的句读,就不知文意,“正句读”是学子识字之后的必修课,只有具备扎实的阅读基本功,才能正确领会文义。二是在思想上“导诸生以程、朱之学”。程朱理学是由宋代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孔孟儒学的理解、继承与发展,成为宋明新的儒学流派,也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学术流派。张埙将儒家思想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是受传统和时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三是教授学生“揖让进退之礼”,懂礼让,讲文明,使学生通过接受教育知书达理。他注重选聘最好的教师,构建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清史稿》“本传”说他“延耿介为之师”,耿介何许人也?耿介乃登封名儒,顺治九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因与权臣不合,绝意仕途,回归乡里,主持嵩阳书院,恰遇张埙兴学,聘为主讲。张埙还相继聘中州名儒上蔡张沐、柘城窦克勤、睢县汤斌、襄城李来章等前来讲学,张埙所聘之人,多为双重身份,一为官吏,二为学者,做官都很有成就,且清正有声,如汤斌官至吏部尚书;作为学者,都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理学家。聘请这些人作为主讲,不怕学术思想讲不精透。更可贵的是张埙作为一县主官,亲自到书院讲课。因此,张埙兴学,名师荟萃,一时称盛。他们均以继承孔孟儒道、阐发程朱理学为己任,以嵩阳书院带动全县教育,使登封兴学兴教在中州大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方闻风向往,空前高涨。由童子教育到书院的成人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链条。若干年后,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教育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登封百姓的素养,也为国家培养了不少的有用人才。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年(1711),清朝廷在开封选拔举人,结果是每县不足一名,而登封县就中了五人。张埙的办学施教,继承了宋初登封知县王曾的兴教传统,张埙时期嵩阳书院这座县办高等学府名师荟萃的盛况,也恰似北南两宋时期司马光、范仲淹、李刚、朱熹、二程等诸多名臣鸿儒在嵩阳书院讲学的盛况,从宋代到清初,嵩阳书院的教育一脉相承,它为登封县教育,乃至中原教育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

    其次,他痛革积弊,尚廉惠民。《清史稿·张埙传》记载,张埙上任后,在“衙前树一巨石,镌曰‘永除私派’”。这四个字与当时官场税捐有关,“私派”是和“公派”相对而言,“公派”是朝廷规定,“私派”是地方官吏胡作非为。从明代开始,地方官吏向百姓分派税款,因为有大户有小户,且计算方法不一样,难免要收上来一些碎银,地方官吏再把这些碎银回炉后铸造成一定重量的银锭,在回炉熔化的过程中,银子要有一定的消耗,于是就把消耗的银子称为火耗银。地方官吏自然不会承担火耗的损失,就把这部分负担转嫁给百姓。这个附加费究竟附加多少才合理,朝廷大致也有一个定额,一般为10%到15%,但地方官吏哪肯以这个额度附加,普遍超出了公派定额,而私派的火耗就多少不等了,有的将占原税的30%到40%,更甚者达50%,这就是“私派”的来源。私派的作用有二:一是无原则地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不堪重负,叫苦不迭;二是官吏腐败的滋生地。州县乡里各级官吏一级一级叠加,有明有暗,那么,这些附加收入都用来干什么呢?一是公务消费,二是中饱私囊,三是孝敬上级。上级官吏不能直接私派,就伸手向下层官吏索要,这样形成惯例,不等上级官吏索要,下级官吏就送上门去,民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私派”是主要财源之一。县衙门前的“永除私派”的巨石镌刻,彰显了张埙要革除这一社会弊端,斩断官吏自上而下的利益链的决心,其中也包括张埙自己的利益。张埙作为一县之长,有智慧以廉修身,有胆魄革除恶习,荡涤污浊,在登封官场吹起了一股清风。

    张埙一方面减轻百姓负担,另一方面鼓励百姓垦荒务农,发展生产,他还亲自率领衙吏操耒垦荒以示表率。他倡导科学种田,经常到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指导百姓因地制宜栽培果树,种植棉花。康熙十八年(1679),登封大旱,并发生大面积蝗灾,百姓饥荒,张埙出资组织官民捕杀害虫,同时免费分发赈灾粮米,协助百姓度过灾荒。

    再次,公平、公正。张埙赴登封县任三天就开始审理案件,并发誓在断案这件事情上绝不收人一分钱,不让一个人受到冤屈。“衙门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这是民间对封建社会官府断案的真实写照。在封建社会里,一些贪官污吏断的金钱案,问的是人情案,哪管百姓死活,有多少良民百姓因手中无钱,朝中无人而被冤死,老百姓对打官司看得清,总结得更到位。张埙不徇私情,不卖王法,正大光明,秉公断案,不受金钱左右,不受人情驱使,坚持人间大义,坚守为官原则,主持社会公平、公正。威坐大堂,头悬明镜,执法如山,正如叶县大堂对联一样,“我如卖法脑涂地,尔敢欺心头有天”,不使一个好人受到冤屈,也绝不让一个坏人蒙混过关。张埙除在衙门公堂断一些大案外,他还把法庭移到田间,他经常骑着一头小毛驴到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调解纷争,化解矛盾,这种断案方式就使民间争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张埙断狱,不为钱只为公。不畏劳,只为民,一身正气,植根百姓,官虽小,而青史永垂。

    其四,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汉代司马迁专门在他的《史记》里开设了“循吏”栏目,自此,在二十四史中多数都沿袭《史记》的做法。虽然不同时代的史学家对“循吏”的解释不同,选取循吏的角度也不同,但“导”字始终不会游离出“循吏”的内涵。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虽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法令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导向,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规定得很清楚,好的官吏就是要奉守法令,遵循人情物理办事,就会收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张埙认为百姓大多都是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为什么会出现有些与法理相悖的事情呢?关键是官府要进行教化开导,平时不注重教育,一旦百姓做出违法之事就加以重典,那不是爱民的做法。因此,张埙对于百姓违法案件都要加以分析,对一般民事案件采取轻缓刑罚,重在开导教育。《清史稿》“本传”举了几个例子:一是选取贤人逐级落实化导措施。县西有一个叫吕店的地方,当地百姓告状成风,大事小事都要告到官府,闹得社会很不安定。张埙就考察了此地有一位叫张文约的人,他有修养、有本领、有威望,于是就任命他为乡里官吏,主要任务在于民风教化,效果非常明显,不久就使此地的世风为之一变。二是树立楷模,奖励先进。有一位里长,因工作不力,欠缴课税,按律受到杖罚,但此人在路上拾到别人丢失的税金,却宁愿自己受罚,把拾到的钱又还给了失主,张埙知道了此事,登门表扬,将其树为道德的标杆,以导民风。三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化解矛盾,化导民风。农民高鹏举死了,妻子年轻,舅舅想把她强嫁出去,女子不肯,守着丈夫坟头哭泣,并欲寻短见,张埙微服出访,问明原因,送给钱粮,免除徭役,并每年派官吏慰问,以此,家人不敢再逼,也以此强逼改嫁之风逐渐消失。四是以身作则,为一县官吏做好表率。张埙作为一县最高长官,一身正气,廉洁自律,同时设举报箱,这些举措给登封官场带来是清风爽意,“奸伪无所容”。他大力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旌表道德模范,使百姓都知道应该弘扬什么、鄙弃什么,明确了方向,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他尤为注重农业的发展,亲自耕作垦荒,使县衙小吏效法,“退则操耒耜为农”,因为知县清正,小吏也无浑水可趟,无钱可挣,因此,有暇时只得返里耕作,从另一角度说,也使他们真正践行了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自己也是一百姓的为官箴言。

    张埙在登封知县任上五年,五年间将登封治理得井井有条。首先是他带出了一支清廉的官吏队伍,使百姓得以信赖;其次是他引导老百姓走上了正道,百姓的日子日益富足;最后他营造了登封社会良好的风尚,登封人民对以张埙为首的县衙充满了感激和赞誉,百姓满足于这太平盛世,于是在各家的门额上书写“官清民乐”的匾额。主持嵩阳书院的中州名儒耿介,目睹了登封五年前后的变化,也目睹了当时整个官场的零零碎碎,再想到面前的知县张埙和登封的百姓,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叹:“年来嵩洛间,别一世界矣!”(《清史稿·张埙传》)这感叹,有对张埙的敬佩和赞誉,有对登封百姓的庆幸,有对登封过去乃至全国社会的思考,有对登封现实社会的认可,还有对登封乃至整个社会的迷茫,因为张埙要擢升调离登封,怎不使这位清流儒士五味杂陈、感叹再三?

    康熙二十二年(1684),张埙因为才能卓越被提拔为广西南宁通判,离任的那一天,百姓自发遮道送行,拦路哭泣,难舍难分,这场面着实感人,这场面也给了这位知县在任五年的政绩评价和感情慰藉。然而,张埙还是离开了登封,百姓为纪念他,在四乡为他建立了祠堂,挂上他的肖像来敬奉他,并竖以“天下清官第一”的匾额;当然张埙也忘不了登封百姓,因为他在这片沃土上洒尽了汗水,和百姓有深厚的感情,据说他几次应邀或路过登封,登封人都夹道迎接,以能招待这位昔日的“父母官”为荣幸。

    康熙三十三年(1695)张埙因病在北京去世,亲朋故交闻讯到家里祭奠,见其家中清贫,无不感动得流泪,噩耗传至登封,登封百姓持香火供品哭祭于四乡之祠堂,并将其衣冠葬于嵩山脚下,其后在祠中为其塑像,年年以时祭奠,称为“张公”。

    如今,在登封的嵩阳书院中,在厢房边的石壁上,还保留着一块张埙衣冠冢碑,上有清康熙题的“天下清官第一”六个永不褪色的大字,登封百姓永远忘不掉曾经为登封人民做过好事的大清知县,据说苏州荆门外黄石桥,也就是张埙的故乡有座“张公”墓,墓前竖有一块高大的“天下第一清官”墓碑,墓旁还建有“张公祠”,张埙的家乡也以出了这样一位清官而骄傲。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凡是能为人民做点好事的,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的朴实、忠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