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县衙清风-几束萧萧竹,一腔爱民情——诗情、竹品,潍县知县郑板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山东省潍坊市郊,曾是延续五百多年的古潍县所在地,大清乾隆年间,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在这里任知县。关于郑板桥,史料里多有记载:

    《清史稿》卷五百四有《郑夑传》,将其列为“艺术”类,其《传》曰:“燮,字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潍坊知县,有惠政。辞官鬻画,作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为兰叶,书难分隶法,自号‘六分半书’。诗词皆别调,而有挚语。慷慨啸傲,慕明徐渭之为人。”

    《清史列传·郑燮传》这样记载:“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妙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慎郡王极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清史列传》的作者却把《郑燮传》放在了“文苑”类里。

    读这两段关于郑板桥的史料,不难发现史家对郑板桥的记载侧重有不少差异,《清史稿》侧重于记载郑板桥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用较大篇幅写他的诗、词、书、画,而记载他十二年知县任上的政绩,只用了三个字:“有惠政。”《清史列传》则不然,把郑板桥放在“文苑”类,“文苑”就比“艺术”涵盖的内容宽泛。《清史列传·郑燮传》用绝大篇幅述写郑板桥为官的政绩、政声,而将其诗、词、书、画的成就作为附笔来写。《清史稿》记载郑板桥的政绩,简约、笼统,《清史列传》则记载具体、翔实。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对于他的绘画成就,古今中外还没有不同的评判声音。他善于把诗、词、书、画,有机融合到一起,以喻征品行,以明达心志。然而,也正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太突出,人们似乎会遗忘他十二年为政的政声。《清史列传》为郑板桥在官十二年画了像。“爱民如子”,说明郑板桥在处理官与民这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中,做到了妥帖、顺畅、和谐,是一位称职的“父母官”。“绝苞苴,无留牍”,苞苴,本意为裹鱼肉的草苞,后来成为行贿的代称。“绝苞苴”,拒绝不同方式的贿赂,说明他为官之廉;“无留牍”,是说案头没有未处理完的公文,说明他为官之勤;“为官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说明他为官公正;潍县闹灾荒,人相食啖,板桥来不及上报,私自“开仓赈贷”,并承诺:“有谴我任之。”说明他为百姓敢于担当。一位廉洁、勤政、公平正直,关心百姓而又敢于为百姓承担风险的知县,当然受到百姓的爱戴,无怪乎百姓要为郑板桥建生祠。也正是郑板桥对待百姓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情怀,并有对待官场的庸俗风气的乖、怪行为,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清官很难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他为百姓得罪了巨室,落下一个赈灾不当的罪名,这位知县,心灰意冷,无意于仕途,毅然辞官返里,题诗一首:“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表达了他当时无奈中的旷达心情。

    尽管六十一岁的郑板桥从此弃官归隐,着意于他的诗、词、书、画,以卖画为生,又十年而终寿,然而,人们也从他的诗、画中永远铭记着他为官的形象,因此有这样一首“清诗”,曾经从他的潍县县衙中飘出,像一朵彩云,永远漂浮在历史的上空,像一尊塑像,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诗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郑板桥送给山东省巡抚包括的一幅画上的诗。年伯,古称同榜考取功名者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丞,明清时对巡抚的称谓。包括,钱塘人,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之事,固称中丞。

    这首小诗,不艰涩,不聱牙,平白如话,心迹流露自然。首句是说,郑板桥在潍县衙府中休息,听见窗外风吹竹林的萧萧声,由此联想到百姓饥寒号啼之声,由百姓在饥寒中挣扎哀怨之声,联想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最后说,我们官位虽小,但百姓的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全诗表现了郑板桥不忘民生疾苦,牢记为民解忧的情怀,诗中矗立着一个急民之所急、苦民之所苦的封建社会清官形象。

    小诗在托物取喻中体现忧民情怀。这首诗从表现手法上说,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虚有实,虚实相兼,托物取譬,抒情言志。

    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多数赏析者解释为,郑板桥躺在县衙书斋中休息,听见窗外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之声,萧萧,象声词,风吹竹叶之声。仔细品味,觉得其中另有深意。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听”,二是“萧萧”,这两个词紧密相连,将诗的意象激活,同时,使诗歌的意境不断扩展,含义不断深化。诗人的这首诗是题画诗,首先有画,其次才有诗,而这幅画又是送给他的上司、长辈包大人的,因此,从逻辑上推论,郑板桥在县衙中休息,对画的接触,首先应是视觉,审视、端详着这幅画竹子的画之妙处,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复杂经历,想着马上拿上这幅画要见到更大的官员包中丞,使他浮想联翩,慢慢地,面对斗室里画中的竹子,他的视觉不自觉地转移到听觉,这一转移,使诗的意境无限地扩大,诗的内容无限地拓展,他听到的是风吹竹林发出的响声,这是眼前之竹,是窗外之竹,是旷野之竹,是幽谷之竹,谁也说不清,这是被激活的意象的不断跳跃,而在这不断跳跃的意象中,诗人用“萧萧”二字,恰如其分,用意颇贴。“萧萧”二字,简单解释可说成是象声词,风吹竹叶之声,而“萧萧”二字还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可解释为冷漠、凄清等。其实,这两种解释法一般情况下很难截然分开。《易水歌》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萧萧,是象声词,也是感情词;陶渊明的《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萧萧,是象声词,也是感情词;就连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中的“萧萧”,可解释为马鸣声,烘托军队出征的盛大场面,然而读下句:“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云霄。”还有谁说这里的马叫之声不带感情色彩呢?至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之“萧萧”,更难说清它是写景还是在抒情。因此,本诗中,作者由视觉移到听觉,听到的是风吹竹叶的萧萧之声,这一跳动的、无限扩大的景,却深深寄寓着作者凄清、沉郁的心情。

    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由上句而来,诗人由凝视,转换为静听,从看到的画上之景,转换为听到的想象之景,景为情设,情由景生,萧萧之景,烘托着凄清之情。为什么会由眼前画上之实景,联想到画外之虚景,并有虚景生实情?原因是,他把画外之虚景进一步拓展、深化,由风吹竹叶的萧萧之声,继而联想到百姓疾苦,一个“疑”字,是虚景延伸的标志。然而,民间疾苦之声虽是诗歌跳跃的又一个意象,是联想,是虚写,但它深深地根植于现实之中,与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无怪乎有人评价郑板桥“诗宗范、陆”。郑板桥一生坎坷清苦,虽出身书香门第,然家境中途败落,加之亲人相继去世,因此,青少年时期的郑板桥就饱尝人间辛酸,了解民间疾苦。尤其是在知县任上,对民间疾苦更是了如指掌。有史料记载,郑板桥由范县调任潍县知县,那是乾隆十一年,正遇潍县闹灾荒,连续五年,先是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继而海水倒灌,毁民田产,瘟疫流行,死者无数;乾隆十二年,大旱之后又连大雨、大涝,潍县诸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百姓外出觅食讨饭,路有饿死者不计其数,这种情形,作为潍县百姓的“父母官”,他是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因此,他才不顾风险,未经申请,擅自开仓赈济。作为文人,在他的作品中如实记录了当时的惨状。他的《逃荒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一幅目不忍睹的荒年流民图。“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道旁见弃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讨饭的流民,一路朝关东走去,卖儿鬻女,舍妻抛子,卖掉自己的儿女,而见到路旁别人丢弃的孩子,唯恐饿死,反而把他们捡起来。诗中塑造了一群既可怜又可敬的逃荒者的形象,字字血泪。郑板桥从范县转任潍县,骑着毛驴上任的路上就遇到这种场面,在潍县七个年头,就有五个荒年,局外之人也会潸然泪下,而作为潍县的“父母官”,这样悲惨的场景,使郑板桥一刻也不能忘怀,因此,从所见画面之竹,跳跃到画外风吹竹叶的萧萧之声,又从风吹竹叶的凄清之声,跳跃到百姓的哀号凄苦之声,虽然诗歌意象在跳跃,但诗中抒情却平顺自然。白居易曾有一首诗叫《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中有两句诗这样写:“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也可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注脚。亦动亦静,亦虚亦实,亦物亦人,在托物取喻中寄托诗人忧民情怀,在诗意延伸中体现责任与担当意识。

    第三、四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些小,小小;吾曹,吾辈)。这句说,像我们这些小小的县吏,这是继一、二句之后,正面将诗中主人公推出,“一枝一叶”是双关语,是说竹子的一枝一叶,这就回到了“题画”这一题目上来,照应了第一句;同时“一枝一叶”也暗指百姓大小事情,上承着第二句。小诗的三四两句,从实到虚,而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实虚虚抒发了一位知县的为政情怀。正像康熙年间内乡县知县高义永撰写的对联一样,“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尽管官职卑微,为官一处,就要为百姓造福,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作为七品知县,几乎是封建官吏构架中的最底层,但他面对最多的、最直接的是百姓,百姓喜怒哀乐,安危祸福,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大事小事,都牵动着七品知县的心,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也是他的官品所在。

    郑板桥以诗言志,而他为官也确实如此。乾隆七年,他被任命为范县知县,范县是一个贫穷、荒凉的小县,地处黄河之滨,时常受水灾之害,百姓吃饭问题是范县的头等大事,郑板桥上任后,主要任务就是下乡深入田间考察指导农民的生产,县衙大院几乎找不到他,有一首诗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眠看耦耕。”上级官吏来范县检查工作,县衙竟然找不到郑板桥的影子,而他总是在田间,累了,甚至就在田埂上打个盹,他关心的是农业生产,关心的是农业收成,最根本的是农民的吃饭问题。

    在潍县,正值潍县闹灾荒,“人相食”,从他赴潍县任上那天起,连续五年间,潍县旱、涝、蝗、疫等灾害交替侵蚀百姓,致使潍县饿殍遍野,尸相枕藉,郑板桥不顾一切,开仓济民,强迫富户平价粜粮,将自己的养廉银分发给灾民,潍县百姓感恩戴德,建生祠供养。《碑传集》卷一百三《书潍县知县郑燮事》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潍县几个商人遇到一起闲聊,谈及知县郑板桥,说:“郑令文采风流,施于有政,有所不足。”有人问:郑令是否因作诗、饮酒荒废了政事了?商人说:“喜事。丙寅丁卯间岁连歉,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令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徕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这几个商人认为,郑板桥当知县的缺点不在于懒政,而在于多事。大灾之年修什么城池,官府拿不出粮食,却让几家大户轮流出钱出粮,供农民做工者吃饭,而且将富家仓库封存,逼着人家平价卖粮,这岂不是多事!他们哪里知道,这位知县是为了百姓的生存所采取的非常措施。没有地方一官的责任意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位地方小官是不会“多事”的。

    《清碑类钞·吏治类》载一个小故事:郑板桥“宰范时,有富家欲逐一贫婿,以千金为寿。板桥收其女为义女,复潜蓄其婿在署中。及女入,拜见,因出金合卺,令其挽车同归,时称盛德。”说的是这一富家,嫌贫爱富,欲毁婚约,准女婿将其告上县衙,为了打赢官司,富家给郑大人送去了千金,以祝寿为名进行贿赂,郑板桥毫不犹豫地收下了金子,并认富家女为义女,富家非常高兴,板桥谓富家说,我再为女儿择一贤婿如何?富家一听知县为媒,当然没有差错,求之不得,于是将女儿带到县衙,谁知郑板桥预先将那贫婿藏于府中,待女儿入,相见,仍是前婿,板桥当即令二人成婚,备车送夫妻还家,并把富家送来的金子作为嫁妆钱送给这对夫妻。这个故事虽载于稗史,且原本是对势利富人的讽刺,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位郑知县“喜事”“多事”,多到百姓的婚丧嫁娶的琐事。《清史列传》还记载郑板桥资助贫家子弟韩梦周读书一事。在那个时代,读书人有几个,读书不读书,读起书读不起书,似乎与一位知县关系并不紧密,然而,这些民间琐事,在郑板桥认为就是百姓的大事。从百姓生存的大事,到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郑板桥都挂在心上,藏于胸中,都看作“父母官”的职责所在,这也正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内涵。

    这首小诗由看到听,托物取喻,由萧萧竹声,联想到民间疾苦之声,作为知县,听到百姓痛苦的呻吟,又有何感受,一步一移,画面、意象的移动、转换,使诗意不断延伸,读者从诗意的延伸中体会到诗人的担当意识。作为知县,官虽小,责任大,主政一方,担当一方,百姓之事,无有小事,敢于为百姓解忧,敢于为百姓担当,才配得上“父母官”之称谓。《清史列传》记载他在潍县,为救灾民,不经上级批准,私自打开国库,赈济灾民,这是承担着很大的风险的,因此,有人好心相劝,要郑板桥上报申请,待批准后再开仓赈济,郑板桥却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非常时期,非常处理,非常时期若按正常程序处理,那是不担当、不负责、求安自保,其造成的结果是老百姓饿死。一边是私自开仓可能承担的罪责,一边是看到的在饥饿生死线上挣扎的数以万计的百姓,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风险,“有谴我任之!”这样掷地有声的语言,展示了一个为百姓顶天立地、敢于担当、勇于承担风险的刚直形象。还有,大灾之年,人相食啖,正是富豪奸商发难民财的好机会,而郑板桥却利用手中的权力逼迫储粮大户,平价出售,甚至开设粥厂,轮流赈济灾民。在那个社会里,百姓是一个弱势群体,商贾富豪多有靠山,郑板桥为了百姓生计,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宁愿得罪有钱有势者,也要把百姓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为官的担当精神。吾曹县吏,官虽不大,然“丹毫一点,乃吾民利害攸关”,百姓的“一枝一叶”不可不挂在心上,以上所举小例,或许从某一角度折射出“些小”两句诗的内涵。

    “些小”两句诗细品起来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对中丞的劝勉。因为这是一首题画诗,且连画带诗是要送给山东巡抚包括的,因此,在自己抒怀明志的同时,不无对包括的劝勉之意,意谓作为我们州县小吏,百姓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要为百姓分忧,为百姓担当,那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又该如何呢?这一层意思既是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的寓意所在,同时,也紧扣了诗的题目。

    这首题画小诗,只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甚至诗的题目就占全诗字数的二分之一,然而,这首小诗从手法上说,虚实并用,层层延伸,上下环扣,首尾相照,浑然一体。尤其是在内容方面,更值得称誉,它展现的是关爱百姓,同情百姓的忧民情怀,折射的是为民负责、为民担当、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塑造的是一位廉洁、勤奋、刚直无私、为国为民的清官形象。

    诗虽小而义深,官虽卑而品正,在人们脑海中装着“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概念的情况下,郑板桥的这首小诗,如一股清风,从令人恐惧的县衙中飘出,送给人们的是舒适与清爽,带给人们的是永远的自勉和自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