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书简:致刘曾复信十七通-请国人参阅乾隆皇帝赏赐英国贡使团看戏这个故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曾复年丈道鉴:

    前曾向吾丈陈述俄皇尼古拉二世在一八九六年陪同中国特命全权公使王之春一同观赏《天鹅湖》芭蕾剧的故事。说来在中国并不稀奇。在那时的一百年前,一七九三年(乾隆五十八年)的中历[3]八月十四日(一七九三年九月十八日)这一天,乾隆皇帝亲驾观赏戏剧。贵宾之中,邀到英国贡使正使、副使及重要官员九员一同观戏。

    英国正使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具特使身份。副使斯当东(George Leonard Staunton)使团带到热河的人员很多,有上百人之众,尚不算停留广州的护船海军六百二十人。不过乾隆赏赐看戏,正使副使之外,同来尚有官员和通事九人。计开:公使卫队指挥官陆军中校本生(Benson)、副指挥官巴尔施(H.W.Parish)、通事娄门、代笔(秘书)文带(Edward Winter)、总管贡品官巴罗(John Barrow)、管兵官额鲁(J.Crewe)、听事官白灵(Baring)、伊登勒、贡船船主马庚多斯(Mackintosh)等合共九员。俱随同正副使一起看戏。附带说明一点,这里所提到英国贡使团人员的中文名字,俱在故宫档案可以查得到,曾在民国初年刊布于《掌故丛编》,自非我可杜撰。

    虽然,同一史实,中西纪事重点各有不同,清廷当作常行仪节,看戏只是英使觐见中一个关节,乃于看戏场景活动不著一字,连戏目也不提。看戏过程乾隆早已预备给贡使团人人赏赐,这倒可见到事先备好的赏赐清单,因为赏赐人物众多,不能稍有差错,请想想有何隆重?英国国王自不在场,但却先赏赐英王;是一册乾隆亲笔的书画册,用镶宝石的紫檀木匣盛装。此外又赐英王玉玩十件。这一史实英方也有记载,早在1936年朱杰勤翻译云:场景如现,描述生动:

    十八日(西历九月),大使及副使等奉诏入宫观剧,皇帝亦在场。一见则招之来前,且谓之曰:朕以八十老翁,犹来观剧,非有童心,不必见笑。盖朕平时日理万机,非有特别庆典,总无空闲来赏玩也。大使对曰:贵国治安日久,自应点缀承平,敝使躬逢盛会,殊用为荣。皇帝喜其言得体,立自座旁取一髹漆木匣,嘱其转送英王,其中有宝石数块,并有卷子一件,则皇帝之翰墨。

    中西文据可凭,当可推度这项观戏仪节,皇帝亲临同乐,亲切对待异邦来使,深值现代各国政治领袖遐思揣想。

    热河夏宫这场观剧,英使团到场官员,也是个个有赏。在中国方面记载,称为戏台赏赐。

    赏赐正使名色:

    御笔书画册一件。

    玉杯一件。

    瓷瓶二件。

    瓷碗二件。

    葫芦瓶二件。

    漆桃盒二件。

    赏赐副使名色:

    玉杯一件。

    瓷器二件。

    葫芦器二件。

    漆桃盒二件。

    瓷瓶四件。

    小荷包一个。

    赏赐同来使团文武官九员名色:

    漆桃盒各二件。

    瓷器各四件。

    须知乾隆观戏机会,一年之中除了新正元旦,也只有万寿节这么一次。但要借此机会拉来外国贡使陪同观剧,自是在睦邻柔远意义上,表现亲近与友善。颁赐一些赏赉物品,有其必要,也是具有联交与慰借远人之意。不然,何以同时赏赐英国国王?全部用意即表现非同寻常。

    想想这场观剧仪节,非比寻常。皇帝何以要出席?来者何以要重赏?何以必须要安排看外人不懂的中国戏?套用乾隆帝一句话:“请勿见笑”。我们现代中国人须用脑子想想。

    如果能全面了解乾隆对待英国贡使,自会更能明悉中国封贡体制之长久履践之繁密仪节,实有一定仪注体制常规。明、清皇帝是不厌其烦的加以实践。若阅看拙文“明清两代之粤道贡国”就会完全明白。

    我们每人必定获得一个表面的认识,站在贡使团中成员也一定相信看这场戏并不寻常,因为有皇帝恩赏物品的节目。但若深入追考英国来入贡的经过,则可以更增添一些认识。英国方面的准备、打算、预期等动机,在此可以完全不表。清廷皇帝与大臣的态度与思虑,在此也暂不去探索。只谈赏赐是人人明见的实事。在此可以说,在清帝的出手赏赐是最省啬最小量的一次。英使团在热河觐见皇帝,一共受到四次赏赐,包括赏给英王,均不少于四次。名贵的是绸缎、玉器、珐琅器、瓷器、漆器五大类,是精致绝艺,举世无匹。茶叶、哈密瓜干和藕粉,才是日常食用品。有一点我必须说明,这完全出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质言之出于中国能工巧匠。当然在同一世纪,也是外国做不来的。回头想想这次看戏,不也纯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品。

    其实在英使团回到北京,尚有两项重大节目,一是在圆明园把英国十九件贡品展示出来。另一是最隆重节目在太和门颁赐给英王国书,在此同时叉给英王与正、副使一次优渥的赏赐。

    乾隆帝的赏赐,包括伴随贡使来往热河及北京的九十余位随员。更颁赏远在广州留驻的随行海军六百二十人。当时英国贡品十九件,价值一万三千英镑,而其顺便带来的压舱货品在广州售卖,其货由十家洋行分别售罄,扣征税银有一万四千余两白银。单是这一项免税,就与其贡品价值相抵。英国来船三艘,在广州购买绸缎,在浙江杭州购茶叶也全部免出口税。再加至少五番的赏赐珍贵物品,收获可谓丰硕。一场看戏的仪节,自是不过一项小节目而已。乾隆百忙也要现身,这就必须看重其用心所在了。

    晚王尔敏谨启

    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